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言 有時候我不太喜歡放很純淨土的文章上來 因為純淨土宗一般會有排他性 淨土跟禪都是屬以行門 命名的宗派 而我們的行門 如果要取捨到稱為宗派名 那一定是對其有很大的專注 教導中會多有宣揚這個行門是最好的言詞 甚至是批判其他宗派的行門 我本身是希望各宗派不要吵架的多元主義者 大家修大家的 別吵架 佛教徒之間 有需要互相鼓勵就好了 所以我純淨土的文章反而少發 怕其他宗派的朋友看了不舒服 但 summertree大 不連載 淨空法師文章後 我覺得版上淨土的文章有點少 再加上有段時間 summertree大 跟cool大 同時連載 一邊講漢傳淨土 一邊講中觀四部宗義 好像也不太有大問題 所以找篇短的發文看看 各宗派的朋友 望此文不擾道心 依緣份 智慧 抉擇教法 阿彌陀佛淨土宗的朋友 則來讀一些祖師法語吧 南無三寶 ============================================================================== 大安法師《徹悟禪師語錄》 第1講 今天跟大家討論的是《徹悟禪師語錄》,徹悟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他生活的年代 離我們也比較近,公元1741——1810年,他所住持的寺院在北京的紅螺山資福寺。在徹悟 祖師那個時代,資福寺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的一個中心地帶,就是那裡出現了一代祖師。印 光大師對徹悟大師非常推崇,他在出家五年之後,專門到紅螺山資福寺去參學,入念佛堂 念佛,在那裡住了三年,號稱「繼廬行者」。「繼廬行者」也跟東林寺慧遠大師有關,繼 承廬山東林寺慧遠大師的志向,專修念佛法門。印祖在紅螺山資福寺的時候,每天就像讀 佛經一樣讀《徹悟禪師語錄》,深得《徹悟禪師語錄》之精髓。又了解徹悟大師一生自行 化他的德業,於是印祖就推尊他為淨宗的第十二代祖師,是從印祖這裡開始的,也只有祖 師才能識祖師。 印光大師對這些語錄非常推崇,認為徹悟大師所開示的法語,都是可以繼往聖,開來學, 驚天地,動鬼神的,是這樣驚天動地的文句。只有從大光明藏裡面流現出來的智慧靈文, 才有這樣驚天地、動鬼神的能量啊!一個淨業行人真的能依徹悟大師的《語錄》來行持, 決定可以俯謝娑婆,高登極樂,為阿彌陀佛的弟子,作蓮池海會的良朋。所以徹悟大師的 語錄真的就是淨土宗最上、最要的開示。這是印光大師給我們未來的淨業學人,推薦的一 顆摩尼寶珠。印祖在新彙編《淨土十要》的時候,把它附在了《淨土十要》後面。 再來看徹悟大師一生的德業,他又叫夢東禪師。早年是參禪的,參禪開悟了的一位禪師, 對於教下也非常通達。他為什麼轉為淨土呢?是一次生病的因緣,不能痊癒,他就想到五 停心觀——多障眾生念佛觀,就開始念佛,念佛使他的身體好了。他就猛然思惟,覺悟到 :這個「念佛一法,是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諸大菩薩所倡導。是我們中國像智者、 永明、蓮池、蕅益這些諸大善知識所身體力行的法門。那麼我都生在這樣一個時代,這些 菩薩、大善知識都這樣去做,我敢不依從啊?」他忽然有這一念覺悟,就把參禪的事情放 下了。當時依他來修禪的人很多,他就跟他的門徒們說,現在我要開始來念佛了,你們還 想參禪的,可以找其它的地方去,想念佛的就留下來。他這樣猛地一轉頭,就一心念佛, 專修念佛。這樣他在後來幾十年專修念佛的過程當中,身心還真的得到了很大的安樂,智 慧也有很大的提陞。臨命終時是預知時至的,在大家的助念聲中,臨往生的時候說了一句 話:「稱一聲佛名,見一分相好,」 就往生了。往生的時候異香滿室,停留了七天,頭 髮都由白髮變成黑髮。三七日荼毗的時候,出現一百多顆舍利子。那麼有部分舍利子現還 供在紅螺山資福寺裡瞻仰。享年七十歲,僧臘四十九年。這是徹悟大師大概一生的行業。 他的《語錄》,一共有四十一段,這些語錄給我們展示的,確有他一生修學、證悟的風格 在裡面。他原來是參禪開悟的,所以他所開示的語錄具有禪宗那種痛快淋漓、單刀見血的 風格。他又學過教下,又具有教下那種縝密的思惟。後來他又一門專修念佛,又具有一個 念佛行人那種深廣的宗教情懷。他在淨土義理的詮釋方面,是揉合了宗門教下的精髓加以 展開的。所以讀他的《語錄》,也能夠令那些宗門、教下的行人導歸淨土,產生圓信圓解 ,具有甚大的功德。所以我們也要像印祖那樣,讀這些語錄就好像如同佛說,如同讀佛經 一樣的恭敬,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由於時間關係,我們選擇其中的六段,來跟大家共享 。 好,現在請大家翻開文本,請看第一段:【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 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 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 要乎。一句佛號,俱攝悟修兩門之要。舉悟則信在其中,舉修則證在其中。信解修證俱攝 ,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無不盡。然則一句彌陀,非至要之道乎。】 ---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88.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14788067.A.048.html ※ 編輯: creative88 (49.216.188.17 臺灣), 03/04/2021 00:15:54
minpanda: 法門宗派都是從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因應受眾發展出來的, 03/04 07:53
minpanda: 我知道自己的目標,但不認為自己屬於哪一種宗派。 03/04 07:53
minpanda: 隨喜讚嘆!大家都是一夥的分甚麼呢? 03/04 07:54
minpanda: 另外排他性我自己認為這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很喜歡佛 03/04 07:55
minpanda: 藏經,佛藏經裡也詳細解釋了這件事(為何感覺到排他性)。 03/04 07:56
minpanda: 感謝分享!阿彌陀佛! 03/04 07:56
dakudai: 阿彌陀佛! 03/04 17:01
samhwang: 阿彌陀佛 03/05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