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reative88 (create)》之銘言: : ※ 引述《stockeye (stockeye)》之銘言: : : 列舉幾項夏氏會集本竄改佛經處 : : 除了 : : http://www.sanghanet.net/wanfo-website/papers/05/papers-5-8.htm : : 列舉刪除僧寶部分 : : 刪除僧寶 : : 後漢支婁迦讖和吳支謙的譯本上都是︰“不信道德,不信有賢明先聖,不信作善為道 : : 得度世,不信世間有佛……”。曹魏康僧鎧譯本上簡潔為“不信先聖諸種佛經法…… : : 可見,在譯本中,佛、法、僧三寶住持俱全,可是,夏氏會集本(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 : 五段)中,膽大妄為地將三位一體的佛、法、僧砍斷為︰“不信諸佛經法……”,僧 : : 住持了。這種行為是“鬥亂僧眾” : 魏譯 : 佛言:「其五惡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業。家室眷屬,飢寒困苦 : 父母教誨,瞋目怒應。言令不和,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取與無節,眾共患 : 。負恩違義,無有報償之心。貧窮困乏,不能復得,辜較縱奪,放恣遊散。串數唐得, : 自賑給,耽酒嗜美,飲食無度,肆心蕩逸,魯扈抵突。不識人情,強欲抑制。見人有善 : 妒嫉惡之。無義無禮,無所顧難,自用識當,不可諫曉。六親眷屬,所資有無,不能憂 : 。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不信先 : 諸佛經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後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為惡得惡。欲殺真 : ,鬥亂眾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屬。六親憎惡,願令其死。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癡蒙 : ,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惡逆天地。而於其中,希望僥倖 : 欲求長生,會當歸死。慈心教誨,今其念善。開示生死,善惡之趣,自然有是,而不肯 : 之。苦心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 : 方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 夏會 :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 : 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 : 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 : 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真人,鬥亂僧眾。愚癡蒙昧,自為智慧 : 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 : 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 : 何及乎! 感謝查證 夏氏會集本的確有刪除僧寶問題 不信先聖諸佛經法 先聖(可包含僧),諸佛(佛),經法(法) 刪改為 不信諸佛經法 刪除聖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4.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16329181.A.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