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聞標題:300位孕婦找這和尚生娃,僧藉沒了,還多了一群“拖油瓶” 公開日: 2019-01-04 新聞內容: 元宵節下午四點,43歲的和尚道祿匆匆來到了江蘇南通如皋市第四人民醫院,熟練地穿過了樓道的走廊。還沒走到病床前,正在拖地的保潔阿姨就認出他:“又生啦?” 這位出家人憨憨地笑起來,走到床前拿好桌上的奶粉、奶瓶、尿不濕,還有紅牛飲料和巧克力,這是準備讓剛到醫院的孕婦小唐順產時補充體力用的。小唐,是300多位從全國各地來找他求助的準媽媽之一。 在他眼裡,這些不遠而來求助的孕婦們,都是同一種人,走投無路的人。而自己的任務,就是幫助她們。 辦住院、買肉、開車、買肉、哄娃,道祿每一樣都熟練無比,一點都不像我們平時見的面目莊嚴肅穆的僧人。 臨盆之際,有時媽媽們會感到慌亂,不知所措,反倒是他全程淡定,分分鐘胸有成竹。在特訪文章《和尚爸爸和他的嬰兒島》裡,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生這樣寫道: 說起生孩子,這個和尚自稱比女人更熟悉,“你才生一個兩個,我生一兩百個,我有很多的經驗了。”他盤腿坐在床上,抱著睡著的嬰兒,嘴裡說:“活著比什?都重要。”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她們沒結婚,敢把孩子生下來,是何等的勇敢。這種人你不幫她,你幫什?人?” 一棟灰白色的二層別墅,原是道祿個人的房子,如今是幫助孕婦們的“護生小院”。屋內有滿滿當當的嬰兒尿不濕、奶粉等用品,到處可見玩具車、搖籃、奶瓶、產婦紅糖等,在樓上,不時傳出哭鬧聲或笑聲,熱鬧得像個大家庭。 在這裡住過的媽媽們,有高校的知識女青年,有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有緘默不語的高齡孕婦,各個社會階層的人都有。 無一例外的是,她們的身上都背負著難以言說的故事。道祿深為理解:“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寫出來的話,每一個孕婦都是一本書。” 要真是孩子生下來就能解決的問題,誰還用得著專程跑這裡上來呢? 2010年,35歲的商人吳兵出家了。在廈門普賢寺,寺院的10個超度牌裡就有9個寫著墮胎,他一次次親眼看著無奈的當事人從身邊走過,深感痛心,決定去幫助他們。 他在網上直接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和社交?號:但凡遇到想墮胎的,到我這兒來,我救助。 起初,他是將媽媽們介紹給山東圓覺寺,那裡是專門救助墮胎的。 後來,他決定用自己出家錢的積蓄幫助這些人,開始改造自己的私人別墅,作為收容點。也就是現在這座“護生小院”。 需要幫助的準媽媽們紛紛慕名而來,她們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孩子,相信司機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合適的安置地。 沒想到,各種陌生面孔在房子裡進進出出,孩子也越來越多。不知內情的外人看著覺得不對,開始懷疑和尚居然偷養私生子,甚至流傳起這出家人與多個女人有染的流言。 這一來,寺院遭受了巨大的壓力:道祿的行為出自於慈悲心,本意是好的,但這可能影響到整個寺院。 2014年8月,道祿自行離開廈門,來到了無人住持的江蘇萬善寺,在南通城繼續自己的救助。在這期間,他又被市民族宗教局除去僧籍。 這一切,都給之後孩子的容留埋下了法律上資質不足的禍端。只是此時的他依然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是值得的。 “我對得起因果,對得起初衷。一個人得了重病,幾十萬都不一定救得回來,而我現在只要花幾千就能夠拯救一個生命。” 他覺得很值。路費、醫療費、養孩子、生活起居,每個月都要自掏上萬元。直到2016年,越來越多的信徒向“護生小院”捐贈善款,讓更多充裕的資金撐起了這片小小的世界。 需要救助的孕婦們在“護生小院”慢慢休養,到分娩的時候再去醫院。掛號、繳費、找診室……,經常由對醫院了如指掌的道祿跑上跑下負責。 跑太多次,就連醫院的保潔阿姨都記住了這個頻繁跑醫院的和尚。 當多數孕婦都不願透露孩子父親的姓名時,道祿法師道祿法師便在“父親”欄,一次次寫下自己的名字,到孩子出生後,他滿眼都寫著疼愛。 他不管孕婦們的身世緣由,只想多幫一些人,多救一些生命。 有離婚後才發現自己懷孕的媽媽,不想拋棄這個意外誕生的生命,選擇來到這裡,給孩子生的希望; 有瞞著家人生下孩子的媽媽,無悔地來到這裡:“能給他一條生命,給他選擇一條路,但就是不能給他一個媽媽,至於他將來經歷什?,也許是他應該經歷的。” 有一位留學海歸的90後金融白領,感情受挫,不忍墮胎的她陷入了極度抑鬱,差點直接去醫院接受引產手術(提前分娩,比人流造成的身體和精神傷害都會更大)。幸好來到了這裡,現在孩子母親還在這裡生活。 …… 面對外界的聲音,她們無一例外的是選擇堅強,選擇生命。 某位被逼墮胎不肯妥協的媽媽,被男友無情拋棄後也堅持要將孩子生下來。她說,在最無助、最脆弱的時候,道祿為她們生育孩子提供了一個避風港; 更幸運的是,當她終於在家裡說出真相後,父母欣然接受了這個小生命,她得以將孩子帶回了家。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這?幸運。 選擇將孩子留下的的媽媽們,會簽下一份“全權委託書”:承諾自己主動要求道祿法師幫忙收養照顧孩子到18歲,如果有意外和死亡等突發情況,不追究道祿的責任。 每年,媽媽們可以來看兩次,到18周歲必須相認,由孩子自己決定未來何去何從。 讓救助不止於生命,不限於未來。委託書,是道祿給每個求助者的“選擇權”。媽媽們有一份即刻生效的“反悔權”:如果和孩子生父結婚了,或者自己有能力了,隨時可以把孩子接回去。 孩子會由道祿和義工代為照顧,或者由信徒帶到家照顧,道祿會經常去看望孩子,留下相應的撫養費。 有些媽媽覺得,不如讓孩子就這樣出家算了。而道祿覺得還是直接讓孩子上學好,“我的初衷只是讓他們能活著,只要能活著,後面的事情都是次要的。”,他計劃送孩子們正常上學,學好文化基礎,到了18歲再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他們是孩子,不管是不是我親生的,只要在我手上救助的,都是自己的。” 他堅持讓孩子們叫他“爸爸”,長大以後再改口叫“師父”,因為覺得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有父親是完整的,全變成師父的話,是不正常的。 於是,有需要“爸爸”的地方,到處有了他的身影,開車兜風、散步、接送幼稚園,一樣不落。 經常有好心人懷疑這莫非是拐賣孩子,直接報警;警察局也跑來調查,把所有孩子跟失蹤兒童的檔案庫做了比對,發現無一例匹配。再後來,110也習慣了,當電話裡提到“道祿”時,基本心知肚明。 2017年3月,一篇《南通的這位和尚竟然是20多個孩子的“爸爸”?》的文章伴隨著影片流傳,當時已經幫助140多個孕婦的道祿火了。到2018年年初,他已經救助了超過300對母子。 這些年,他也遭遇了很多非議,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這是否屬於縱容親生母親棄嬰。這也是網上議論最多的,他們覺得道祿和尚的作為,導致這樣的孩子變多了。 當記者問他:你這樣的行為會不會像是在縱容棄嬰罪? 他也有點低落: 但是她確實沒有能力,沒有地方,沒有錢,沒有幫忙照顧,那怎麼弄? 另一個是,由於沒有充分的資質,他的行為涉嫌違反《收養法》。 萬善寺沒落多年,並非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道祿本人也不具備僧籍,這些都無法滿足收留棄嬰的主體條件,孩子的戶口無法落在寺廟的集體戶籍上。 如果是申請隨父落戶,由於道祿不能提供親子鑒定證明,也無法實現。 為了守住這些孩子,他聲稱,這裡所有的孩子都不是棄嬰,是母親沒有能力養,孩子們屬於“臨時寄養”,自己是在幫助弱勢群體。這樣,就避開了非法收養的問題。 那孩子還能落戶嗎?可以。 南通市警察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不難,只要道祿願意提供孩子生母的資訊,各級政府協就能協作為孩子上戶口。 但這正好違背了道祿的承諾:為媽媽們保守秘密。 他拒絕了。於是問題懸之又懸。 “她們都是年紀輕的,剛剛走上社會,就是怕別人知道,還要再嫁人。如果讓她們把孩子帶回去,當初可能就不會生這個小孩了。” 就這樣,遊走在法律和道義的邊緣,面對著外人的指指點點,道祿和尚一笑而過,繼續堅持著自己的作為。 他和徒弟、信徒們一起,努力探索著如何為孩子們解決戶口問題,也許是通過修改的法律,也許是讓寺院得以掛牌。對於那些意外受孕的媽媽們,他們也想著如何對年輕人進行教育,避免更多相似情況的發生。 這一切,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寫在最後 人工流產、廁所棄嬰、垃圾桶棄嬰……甚至慌亂下殺死剛降生的孩子也時有發生。究竟為何社會上發生這?多拋棄生命的故事?值得我們深思。當準媽媽們面臨著讓生命逝去、或隱瞞身份將孩子生下來的抉擇時,是否應該有適合的空間來滿足這一需求?這又涉及到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問題。 道祿和尚的所作所為,有點像全國各地正在建設的“棄嬰安全島”。後者的這種本意為救助被拋棄的孩子的方式,多次引起人們的爭論:一種說它變相增加了棄嬰的數量,另一種說它給棄嬰提供了一個生命延續的場所。 "棄嬰安全島": 棄嬰安全島,是兒童福利機構保護棄嬰生存權利的一次嘗試與探索。通常設在兒童福利機構門口,島內有嬰兒保溫箱、延時報警裝置、冷氣機和兒童床等。島內接收嬰兒後,延時報警裝置會在5至10分鐘後提醒福利院工作人員到島內察看棄兒,盡快將嬰兒轉入醫院救治或轉入福利院院內安置。 在世界上,美國50個州都通過了備受爭議的“安全港法案”,救助棄嬰有完善法律的支持;韓國則堅定拒絕設定“棄嬰安全島”,將此認定為犯罪;日本更是對這一舉措在電視台展開了辯論。這一切,無不是因為背後存在的道德倫理問題。 近些年來,中國各地的“棄嬰安全島”收留到的孩子多是身體或心智方面有殘疾的,父母遺棄似乎有了更充分的理由;而“棄嬰安全島”也面臨諸多類似人手不足、生存壓力大等問題,甚至湧現過一段時間的關閉潮,社會上的種種聲音不斷。 未來,這一切將往哪方面發展?國家和社會應該做什?呢? 小益覺得,正義網這篇文章《"棄嬰安全島"不是終點》的評價,顯得更為中肯,謹以此作為結尾: "棄嬰安全島"為被遺棄的嬰兒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這僅僅是國家保護棄嬰的第一步,是在兒童福利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為保護孩子的生命權做出的應急舉措,尚需多層次、多方位和綜合性配套機制支持。 孩子不僅僅是家庭的,更是社會的、國家的。未來兒童保護制度、福利制度完善的方向,就是政府要和家庭共同承擔起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責任。 新聞來源:https://pttnews.cc/1d1dee74b0 心得:姑且不論他的行為是對是錯,至少在那些女人最無助的時候,他伸出手幫了她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226.1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23159306.A.A29.html ※ 編輯: loby1234 (115.43.226.157 臺灣), 06/08/2021 21:35:24
happytiger : 很威 06/08 21:50
GeraldLiu : 有在youtube上看過影片 06/08 22:44
mark183 : 阿彌陀佛 06/08 23:14
leesine : 讚嘆!如同護兒地藏王菩薩 06/09 11:08
s8402019 : 隨喜讚嘆 南無阿彌陀佛 06/09 12:53
starck1021 :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地藏王菩薩 06/10 09:21
nuskin :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地藏王菩薩 06/1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