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其本來面目地看到世間,便不會被世間所欺騙】 好好地省思, 我們必然會與自己所愛的事物分離。 假設今日是我們碰到自己所愛之人的第一天, 已分開好幾世,今日一見面,覺得快樂, 那尋覓及等待好幾世的人,今生終於見面了…… 但如果我們省思第四法—— 我們必然會與自己所愛的人分離, 這是正常的事…… 今日的見面說明什麼?(大眾笑) 說明這是「分離」的起點, 未來必定會苦與傷心。 如果我們不去體會, 便會誤認為所有一切皆好。 (應常省思之五法) 文字的展示是為了讓大家體會與思維, 是否念出聲音,那並沒有關係, 但必須好好地體會,持續不斷地去觀。 有覺性、有智慧, 無論任何感覺生起, 那些感覺無論是貪、瞋、痴、 愛、恨、妒忌、滿意、不滿意…… 全都只是被心觀察、被心覺知的對象。 那些事物並不是「心」, 那些事物是湧現出來的, 隨著因緣而呈現出來的。 由於我們累積(隨眠煩惱),具有貪欲, 因此碰觸喜歡的圖像,必然生起貪心。 然而,我們並沒有感覺—— 自己當下被貪或煩惱控制了心, 那樣的角度僅有些許區別。 慢慢地學習, 有覺性、有智慧,持續不斷地修行。 自己能否(從苦中)逃脫出來, 未來的生命是苦或樂, 自己才是真正的決策者。 因此,大家需多自助。 透過培養覺性, 各種各樣的感覺便不會過於強烈, 不會控制心,也不會讓我們眼前一抹黑, 我們才能做真實的自己。 所有的一切, 如其本來面目地看到它們, 如此我們便不會被世間所欺騙, 不會被各式各樣的人, 做一些偽善之事來欺騙我們。 他人對我們所做的一些好事, 也許並非為了讓我們獲得快樂, 也許是他正需要某些東西, 好讓他自己獲得快樂。 【應常省思之五法】 一、我在老法之中,不能超越衰老。 二、我在病法之中,不能超越疾病。 三、我在死法之中,不能超越死亡。 四、所有我鍾愛和歡喜的事物都會變化,都會跟我分離。 五、我是業的擁有者,我是業的繼承者;業是我的出處,業是我的親屬,業是我的依歸; 我將繼承自己作的善業或惡業。 ~阿姜巴山(Ajahn Prasan Buddhakulsomsiri) 2019年12月27日C 完整開示:https://youtu.be/e9jjxceaOXw
---------------------------- 本文內容是根據課程視頻聽錄、整理而成,文字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若內容有任何 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課程翻譯|坤能‧禪窗 聽錄整理|小小微塵‧靜慮林 https://www.shineling.org/aj-prasan_snl_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7.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23371179.A.1DA.html ※ 編輯: loby1234 (223.139.144.232 臺灣), 06/11/2021 10:02:05
honyan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6/11 11:59
eudamonia4u : 南無阿彌陀佛 06/11 12:45
dakudai : 阿彌陀佛! 06/11 17:38
dxdx58 : 南無阿彌陀佛 06/22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