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39】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7 卷/共20 卷)   本經的修學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一種善業力的修學。   想要往生淨土的人,我們的身口意要具足善業,這個善業包括了人天的世間善業,也 包括出世間種種波羅蜜的善業。   本經所講的淨業三福,統攝世間的一切善法和出世間的波羅蜜,都包含在裡面。因此 ,所謂的積集善業,其實也包括了聖道門,因為聖道門的修行,也是需要懺悔業障、積集 資糧。但是聖道門在修習善業的時候,他心中的希望跟凡夫的希望並不一樣。一個聖道的 修學者,積集善業是為了來生受用的。因為你想要成就聖道、想追求增上生,就一定要得 到人身的果報,六道當中,只有人道好修行,所以他積集善業,並發願來世繼續作人,他 的善業就叫做資糧,來生受用的資糧。要是你來生變成一隻狗,你就不能修行了。所以你 一定要有善業,否則一旦變成畜牲道,五蘊果報體就會把你的善根給蒙蔽了,所以修學聖 道的人,必須把善業回向到來生,善得人身,並且要六根具足,得到一個完美的人身果報 。   但是修學淨土宗,我們的來生是到淨土去,那為什麼還要修善業呢?淨土宗的善業不 是來生來受用的,是今生受用的,是願我臨終無障礙,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必須為臨命 終創造一個往生的條件,就是在沒有病痛的干擾、沒有躁動的心情情況之下,提起正念, 念佛往生!   因此,印光大師警告所有修淨土宗的人,你千萬不能殺生,因為殺生會跟眾生結下太 多惡因緣,臨終時身體病痛躁動不安、冤親債主干擾你,你就很難提起正念。所以一定要 為我們的臨命終做好準備──廣結善緣,積集善業,使令我們的身心,在一種安穩的情況 之下往生淨土。   這是淨土宗的第一個要求:成就善業力。   第二個,最為重要的就是成就正念力,臨命終憶佛、念佛的正念力。   關於這個正念力,本經不是強調持名,當然最後也是會歸到佛號,但是它的下手處是 從觀想,從觀想中來啟發內心的善根,然後從這個善根再提起佛號。它是先觀想,再持名 ,本經的結構就是這樣。   那麼觀想,怎麼作觀呢?智者大師有一首偈頌,可以統攝本經觀想的道理,他說:法 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這句話在智者大師的《觀經疏》裡非 常重要!他一再的提到這句話。這句話,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第一個,是講到修觀之前,我們的心云何應住?以何為住?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事實上,這句話通於聖道門的所有止觀。我們修習止觀,心是以什麼為住呢?就是以我們 這一念的清淨心為住。修止觀的人,絕對不能向外攀緣,只要你向外攀緣,魔王就有機可 乘了。因為攀緣心會帶動你的煩惱,同時也會帶動生死的業力!   因此,我們必須知道,我們所出現的落日觀、水觀、琉璃地觀、寶樹觀、蓮華觀…都 是在心中出現的,跟外境沒有關係。我們在修觀想之前,剛開始先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依止一念清淨心而住;安住一念心性──不迷、不取、不動。這個是你在修觀之前,應先 作的心理調整,一定要先把心帶回家。   也就是說:即便你剛開始起觀,可能有相片讓你看,但是你也要懂得回歸心性,因為 所有的相,都是心所顯現出來的,你不能心去攀緣外境,這是很危險的!總之,我們在修 觀之前,一定是向內安住,這是第一點──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法法會歸到一念心 性,先安住下來。   第二個,開始起觀了: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其次,當你起觀時,你要注意的就 是藉相修心。本經的整個思想就是在修我們這一念的善根,但是必須要藉相,不是藉眾生 相,而是藉佛的莊嚴相,從佛的莊嚴相當中,生起我們的波羅蜜的善根,生起一種往生的 願望。   本經就是藉極樂世界的種種依正莊嚴相,來顯現我內心的善根,所謂的──托彼依正 顯我心性!這裡,我們要注意兩個重點,本經的修觀:第一個向內安住,第二個藉相修心 ,這兩個思想你弄清楚了,整個十六觀經的方法,你就清楚了。   【40】十六觀之二——水觀(一)   我們再看辛二的水觀。   前面的落日觀,主要的觀想是以光明相為主,此光明在祖師的開示中,說是一種智慧 的表法。假藉光明的想像,慢慢培養我們心中般若的智慧觀照。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本 經的光明相,不是取正午的太陽那麼刺眼的光,而是一天當中,最柔和、最溫和的落日光 ,表示菩薩的智慧是中道的,是一種溫和的智慧,揀別不是二乘人這種對立的智慧。那麼 ,這個智慧觀,觀想成功之後,再觀下一個水觀。當然水原本就是柔軟的,那我們怎麼從 柔軟轉成一種清淨、堅定的願力?先看兩段經文:結前啟後——次作水想。   總標地體   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澈,作琉璃想,此想 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澈。   前面是取光明相,這地方的水觀,主要是一種清淨相,觀想水的清淨柔軟。先看第一 段:心作水想,內心當中生起水的觀想,當然我們可以在前面擺一盆水,來幫助你藉相修 心,也是可以的。總而言之,不管外境有沒有擺水,重點是你心中要出現水的想像。怎麼 想像呢?   一、見水澄清:這裡必須把水的兩種相狀觀想出來;第一個澄、第二個清。   就是說:你所觀想的這個水,是沉靜不動的,不能觀想水一直在波動,不可以,因為 它是一種寂靜的水。這個水是平靜而沒有波浪的。第二個,這個水要清澈見底,不能有一 點雜質,是一種清澈而能夠見底的水。總之,這個水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沉靜不動,第二 個清澈見底。你心中要清楚分明的把這兩個相狀觀出來,而且是心無分散──相續地、清 楚地在心中顯現。這是第一個心作水想。   二、再觀想水變成冰:水本來是寂靜、柔軟的,但是你要觀想這水慢慢、慢慢地堅定 ,而變成一種冰。當然冰也是寂靜、清澈的,但是它從柔軟的水,變成一種固態的冰,轉 柔軟而為堅定,這是第二個。   三、變冰為琉璃:這個結成的冰雖然堅定,但還是蠻脆弱的,所以把它變成不可破壞 的琉璃。見冰映澈,作琉璃想。意思是說:這個冰內外非常的通明清澈,但是這個冰從柔 軟而變成堅固,最後變成像琉璃一樣不可破壞,最後轉琉璃成大地。我們剛開始可能只有 觀一盆水,它的數量很有限,將眼前的水觀成冰,再將冰觀成琉璃,最後還要把它放大遍 滿法界,整個大地都是琉璃──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澈,你所見到的琉璃地,也 是內外映澈。   其實這個地方,主要是觀大地,而不是觀水。但必須引用水的特質,好比一個菩薩, 剛開始是柔軟的慈悲心,慢慢地轉變成一種堅定的願力。所以本科的水觀,主要的目的不 是在觀水,是透過觀水的過程,讓我們瞭解到菩薩的願力,是清淨沒有雜染的,也是堅定 不動的,是這個意思。   【41】十六觀之二——水觀(二)   琉璃地觀想出來之後,我們再詳細觀察它有三種莊嚴。其實這個琉璃地是指極樂世界 的大地,我們常說是黃金鋪地,其實黃金是指道路,是我們走路的道路,真正極樂世界的 大地,整個結構就是琉璃大地,後面經文會講到。這個琉璃大地,從地下到地上,再到空 中,有三種莊嚴。本經是由下往上講:   地下莊嚴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 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這個琉璃地的下方,有一根金剛七寶所成的金剛幢。擎琉璃地,擎是托舉起來的意思 ,從下面把琉璃地撐托起來。這個幢是長什麼樣子呢?幢就像柱子一樣,但是它有八個面 ,八楞具足,八個面有八個角,每一面都是百寶所成,這百寶都是寶珠,每一個寶珠都放 千種光明,每一個光明都放出八萬四千色。這些光明和顏色是做什麼呢?映琉璃地,千光 萬色從下而上照耀整個琉璃地,有無量的光明、無量的顏色。如億千日不可具見,就好像 是億千個太陽般的光明,沒有辦法形容。   這一段的觀法,它是以琉璃地為主軸,參雜著種種的光明、種種的顏色,從下面照耀 著琉璃地上,這也是極樂世界寶地的一種莊嚴。   地上莊嚴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前面是講到琉璃地下面的莊嚴情況。這裡是說明琉璃地的地上,是以黃金為繩。這個 繩,很多注解都沒有講清楚繩是什麼?但是善導大師講得很詳細:他說這個繩就是道路。 極樂世界的大地,基本上是透明的琉璃大地,大地上面有黃金鋪成的道路。這個道路是雜 廁間錯,雜廁間錯就是縱橫交錯,有縱的公路,也有橫的公路,縱橫相互地交錯,而且是 以七寶來作分界的。   界是什麼意思呢?是指我們道路兩邊有人行道,就是這個臺階,所以道路是黃金的, 但是旁邊的臺階,是七寶所成的界限;道路左右的界限,因為是用七寶標明出來的,所以 縱橫的道路邊界,更加的清楚分明。   簡單說:它是黃金的道路,七寶的人行道,這是地上的莊嚴。   再看第三段空中的莊嚴,琉璃地的上方有些什麼東西,看經文:   空中莊嚴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樓閣千萬,百 寶合成,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在這個七寶的地界,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沒有人車走動的人行道上,每一寶珠都放出 五百種的光明。我們看極樂世界的莊嚴,所顯示的數量都是一種表法,因此我們也不要太 在乎它是五百、六百,總而言之它是無量的莊嚴。   那麼,極樂世界七寶地所釋放出來的光明,呈現出兩種情況:第一個、其光如華,這 個光明變成像華,這個華是指蓮華。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它高掛在空中,又會放光,所 以像是天上的星星,又像是天上的月亮,懸掛在空中,變成一種光明的蓮華台。   這個蓮華台是怎麼來的?是光明變現出來的,光明顯現蓮華台的相狀出來,這是第一 點。   第二個、它現出樓閣的相狀,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極樂世界的七寶地,它現出光明 ,這個光明變成一個蓮華台。再變成種種樓閣,有千萬種的樓閣,這些樓閣也是百寶所成 的。   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前面說的蓮華光明台,它的兩邊有 百億種蓮華所成的寶幢。寶幢四周有無量的樂器圍繞著,以莊嚴樓閣。   關於樓閣我們說明一下:   極樂世界的樓閣有兩種功能,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都有講到這個意思。第一個、是 居住的樓閣。我們剛開始到極樂世界,是在哪裡受生?是在蓮華當中。那要看你的品位, 如果你的品位高,離開蓮華的時間就愈快,品位愈低你待在蓮華的時間就愈長。總之,你 因緣成熟了,華開見佛悟無生,然後就離開蓮華了。如果你的善業力比較薄弱,那你就住 在地上的樓閣;如果你福業力強,前面的道前基礎善業力強,你就住在樹上的樓閣。我們 今天會講到樹上的華果當中,有很多的樓閣,是天人住的地方,這是第一種是住處的樓閣 。   第二個、是聽法的樓閣:這是聽聞佛陀說法,或者你自己修行用功的樓閣。這個地方 所說的樓閣千萬,百寶所成,是指光明化現的樓閣。在極樂世界,你聽聞阿彌陀佛說法, 可能是坐在空中的蓮華台,或者坐在空中的樓閣,這個樓閣是懸空的,所以古人畫的極樂 世界莊嚴圖,它的樓閣有一種是從地上畫上去的,有一種樓閣是懸空的,旁邊有很多蓮華 台。當然極樂世界的蓮華池也有蓮華,但它的蓮華是懸空的,又像天上的星星、又像天上 的月亮懸掛在空中,這個蓮華是光明變現出來的蓮華,是讓你聽法、打坐、休息用的,這 是極樂世界地上的莊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46.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29246687.A.CB3.html
eudamonia4u : 南無阿彌陀佛 08/18 10:16
minpanda : 隨喜!南無阿彌陀佛! 08/18 10:26
dakudai : 阿彌陀佛! 08/18 16:36
dxdx58 : 南無阿彌陀佛 08/18 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