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業增長廣大>-- 益西彭措堪布講授 “業增長廣大之理”也是決定的。 我們可以觀察:任何一種蔬菜種子所生的果,是否與種子本身一樣大? 不是 倘若如此,誰還願意種菜呢? 一個小種子,能夠長到參天巨木的果報。 外在色法的因果增長程度尚且如此,何況有情內身的因果, 其增長程度必定遠超前者。 因為一切法之中,心的力量最強,心起微善可造大福,心起微惡可招大禍。 思維此理與修行密切相關。如果對此理不生信解,便很難斷除微惡如捨毒蛇,攝 集微善如取純金,而一旦引生信解,便會在因上謹慎地取捨。 我們往往認為在小的方面可以隨意一點,其實這種想法也是業果愚的表現。 《功德藏》中說:“無憂樹種如芥子,每年果實成熟時,一枝一增一由旬, 善惡果增不可喻。” 好比無憂樹的種子,細如芥子,可是每年果子成熟時,它的樹枝可以增長到一由旬。 一個芥子有多大呢?假設有一釐米,結果增至一由旬,等於四十里或二萬米, 一釐米變成二萬米,增長倍數是二百萬倍。 然而,有情內相續中善惡業的增長程度,以這個比喻還不能形容。 所以,論中“從微少業亦能感發極大果報”用了“極大”二字。 了知這條規律之後,便不應忽視微細善惡業的取捨。 此亦如《集法句》云:“雖造微少惡,他世大怖畏,當作大苦惱,猶如入腹毒。 雖造微少福,他世引大樂,亦作諸大義,如諸榖豐熟。” 這又如《集法句經》所說:雖然所造只是微少的惡業,但在來世業力成熟時, 那種果報的痛苦將會令人生起大怖畏,就像進入自己內臟的蛇毒,雖然最初只是一點, 但發展起來卻足以毀滅一個人的性命。 另一方面,雖然所造只是微少的福德,但在來世將引起巨大的安樂,也能造就諸多大義, 就像穀物成熟而豐收一樣。 歸納而言,稍作罪業便會引生大苦惱,稍作善業便會引生大安樂。 了知此理之後,在行為上即不應輕視、放逸,因為這是法爾道理, 也是遍智佛陀在以三種觀察而清淨的教法之中所宣說的緣故。 <五百餓鬼>公案 世尊渡過弶伽河之後,來了五百個餓鬼,全身饑瘦黝黑,如同燒焦的柱子,頭髮蓬亂, 腹部大如泰山,咽喉細似針尖,全身沒有一處不在燃燒,痛苦萬分。 他們合掌恭敬地對世尊說:“大德,我們前世因為造了何種惡業, 以致今生淪落到這種地步,連漿水之名都不曾聽聞,更不必說獲得飲食了!” 世尊遙望大河,告訴大目犍連:“你去讓餓鬼們飽飲一頓。” 目犍連按佛吩咐,準備讓餓鬼們飽飲一頓,但是餓鬼的咽喉細如針尖, 漿水無法進入餓鬼的咽喉。佛陀便以神力打開餓鬼的咽喉,大目犍連再為他們施水。 由於餓鬼們一直被饑渴所逼惱,欲望極大,結果腹部都脹裂了。 他們對佛發了清淨心,所以命終之後生於天上,天子們下來聞佛說法,終至證得果位。 比丘們又有疑惑,便請問世尊:“這些餓鬼往昔因為造了何種業而轉生此處? 又因何業而得以轉生天界、現見真諦?” 佛說:“他們都是過去自己造業,今天自己受報。你們諦聽, 那是往昔迦攝波如來的時代,佛和聲聞眾四處乞食托缽。 後來,迦攝波如來的教化事業日益廣大,乞食托缽的比丘眾也就越來越多。 某時,有五百位居士因為有事而在一戶人家裡集會。 當時,許多乞食比丘來到這戶人家乞討,這五百人就心懷嗔恚, 發粗惡語說:“這些迦攝波的沙門弟子,常常乞求,行如餓鬼。” 佛對比丘們說:“你們認為如何?往昔五百居士,就是現在的五百餓鬼。 他們過去譏說迦攝波如來的聲聞眾像餓鬼,以此業力,五百世中都是感受餓鬼的果報, 直到現在仍受餓鬼身。但由於他們命終之前對我發起了清淨心,所以轉生天上。 又因為他們曾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修習梵行,所以今生得見真諦而證果。 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常說黑白雜業及其果報。” 這則公案中的業因果,從因上來看,只是惡罵一句如來的聲聞眾為“餓鬼”, 果報卻是五百世中感受餓鬼之苦。 如果以五千年計算餓鬼壽命,五百世是二百五十萬年,短暫一分鐘的惡口, 竟導致二百五十萬年飽受饑餓的漫長劇苦。 這種內在因果的增長程度,的確以無憂樹枝的增長也無法描述。 原文: http://www.larong-chuling.org/upload_images/PDF/32.pd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204.1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40916800.A.A83.html ※ 編輯: FHShih (1.173.204.117 臺灣), 12/31/2021 10:15:24
dakudai : 阿彌陀佛! 12/31 17:33
dxdx58 : 南無阿彌陀佛 01/01 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