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漢傳佛教聖嚴法師開示:「南傳上座部佛教大乘非佛教!」 https://book.bfnn.org/books/0014.htm 漢傳佛教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 不過,到此為止,我們應該注意,中國的大乘八宗,已經歸納成了三宗,八宗的門戶,應 該不復存在,乃至大小乘的界限,也當一律剷除,俾使整個的佛教,重歸統一。如果尚有 什麼人要做某宗某派的孤臣孽子,希望成為某宗某派的第幾代祖師,那是沒有必要的事了 ;事實上,歷代高僧,未必就是某宗某派的第幾代祖師,徒有法卷授受的所謂「嗣法門人 」,也未必就是有證悟的高僧。至於大乘與小乘之分,也根本不受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歡迎 ,中國人說他們是小乘,他們也會說大乘非佛教,這種分河飲水而彼此輕視的局面,誰說 是合理的呢? 了解上座部佛教論藏《阿毗達摩》就會比較清楚佛教的業和果報 釋迦牟尼成佛後花了七天思考論藏《阿毗達摩》 http://tripitaka.cbeta.org/N31n0018_001 本生經第1卷 於第四七日間,天人等在菩提樹之西北方設「寶之家」,佛於此處結跏趺坐,詳察導人入 涅槃及一切物根源之阿毘曇藏,經過七日。其後通阿毘曇諸人為兩種說明,即:「寶之家 乃作寶之家,或謂佛會得七論之處為寶之家。」此二說明,於此處皆為相應,兩者均可採 用。自此以來,其處被稱之為「寶家之祠」。 釋迦牟尼佛宣說律藏、經藏、論藏阿毗達摩 http://tripitaka.cbeta.org/N05n0003_003 附隨 第3卷 一切眾生之慈愍者,一切有情之最尊者,獅子之鴦耆羅娑釋迦牟尼, 宣說三藏,有經、及大功德之律。 釋迦牟尼佛將論藏阿毗達摩傳給舍利弗然後舍利弗將論藏阿毗達摩傳給其他弟子 http://www.budaedu.org/story/dp181.php 佛陀從忉利天返回世間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城時,接受外道的挑戰,而展現了雙料神通 。事後,佛陀到忉 利天講授三個月的阿毗達摩(論),往生兜率天的摩耶夫人也來聽佛陀說法。聽完佛陀的 說法後,摩耶夫人、眾多天神和婆羅門都證得初果。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在舍衛城結夏安居,佛陀指示舍利弗向其他比丘講解阿毗達摩。 舍利弗尊者就利用三個月結夏安居期間,講完一整部的阿毗達摩。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比丘專門負責研究背誦阿毗達摩論母 http://tripitaka.cbeta.org/N03n0002_010 犍度第10卷 彼比丘多聞而通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賢明、聰敏、有慧、有恥、有悔而好學。時 ,彼比丘到同見相親諸比丘處言:「此非罪,此不成罪,我無犯,我非有犯,我不受舉, 我非被舉。作非法、有過、不應理之羯磨以舉我也。汝等依律、法為我朋黨。」彼比丘得 同見相親諸比丘為朋黨,亦遣使至地方同見相親諸比丘處言:「此非罪……舉我也。具壽 等!依律與法為我朋黨。」彼比丘亦使地方同見相親諸比丘為朋黨。 摩夷的的巴利文是 mātikā 意思是論藏阿毗達摩的論母, 所謂的持摩夷就是能夠理解背誦論藏阿毗達摩論母的比丘。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比丘之間會互相研究討論論藏阿毗達摩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191.htm 增支部6集60經/象舍利弗經(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波羅奈鹿野苑的仙人墜落處。   當時,眾多上座比丘食畢,從施食處返回,在圓形帳蓬集會共坐,說阿毘達磨之論。 釋迦牟尼佛將論藏阿毗達摩傳給比丘弟子後比丘之間會互相研究討論論藏阿毗達摩。 釋迦牟尼佛對物質和心理的分類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3頁 - 5頁: 釋迦牟尼佛將眾生分成身(物質)、心(心理)兩大部分, 身(物質)又稱為色,心(心理)又可分成受、想、行、識四大部分, 阿毗達摩則是將識稱為心, 行又可細分成五十心所加上受和想總共有五十二心所。 心是認知目標的過程認知完就會壞滅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6頁 - 7頁: 對於心,其特相是識知目標。其作用是作 為諸心所的前導者,因為它領導諸心所,也 時常由它們陪伴。其現起是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裡為一個 相續不斷的過程。其近因是名色( 精神與物質),因為心不能毫不依靠心所與色法地單獨生起。 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同時生同時滅緣取同一目標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56頁: 一、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同時生(ekuppāda); 二、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同時滅(ekanirodha); 三、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緣取同一目標(ekālambana); 四、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擁有相同的心所依處色(ekavatthuka)。 (欲界和色界眾生的心一定會依賴心所依處色,無色界天人的心不會依賴心所依處色)。 因為有「所緣緣」所以心和心所可以取過去和未來的心、心所、色(物質)為所緣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301頁: 所緣緣:此緣的緣法是所緣,它使到緣生法取它為目 標而生起。此緣的六種緣法是六所緣;取它們任何一個為 目標的心與心所是緣生法。 上座部佛教論藏《阿毗達摩》的《發趣論》24緣是佛教中最高深的理論, 釋迦牟尼佛用《發趣論》24緣全面性說明了心、心所、色(物質)、涅槃、概念的關係, 因為有24緣中的「所緣緣」 所以心和心所可以取過去和未來的心、心所、色(物質)為所緣, 不過心和心所無法取當下的心和心所為所緣。 心無法認知自己和自己的附屬心所不過可以認知過去和未來的其他心和附屬心所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18頁: 當知心不能成為自己的目標,因為心不能識知自己本身; 但在某個心流裡的一個心, 則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裡的其他心, 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 根據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心無法覺知自己(當下的心)不過心可以覺知過去已壞滅的心, 修四念處的活在當下其實是當下心理(心和心所) 覺知過去前幾剎那剛壞滅不久的身體和心理(心和心所), 修四念處時當下的智相應善心 會逐漸更清楚覺知過去前幾剎那身體和心理的自性、生滅、無常、苦、無我, 如此就會逐漸發展出出離智慧消除所有煩惱。 善心造善業 不善心造不善業 果報心和唯作心不造業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0頁: 關於本性,心可分為四類:善、不善、果報、唯作。 不善心(akusalacitta)是與不善因──痴;或貪與痴;或 瞋與痴──相應的心。這類心稱為不善是因為它們在精神 上不健全,在道德上應受指責,以及會帶來痛苦的果報。 善心(kusala-citta)則是與善因──無貪、無瞋;或無貪、 無瞋、無痴(慧)──相應的心。這類心在精神上是健全 的,在道德上是無可指責的,以及會帶來愉悅的果報。 善心與不善心兩者是「業」(kamma)。緣於業成熟而 生起的心是果報心。這類心組成有別於前兩種的第三種 心;它包括善業與不善業的果報(vipāka)。應明白在此所 指的業與果報兩者皆是純粹屬於精神方面的。業是與善心 或不善心相應的「思」;其果報是其他體驗成熟之業的心。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60頁: 四、思(cetanā):巴利文 cetanā 與 citta(心)是源自 同一詞根;它是實現識知過程的目的之心所,由此它稱為 「思」。諸註疏對思的解釋是:它組織各相應法以對目標採 取行動。其特相是意願的狀況;作用是累積(業);現起是 指導互相配合;近因是相應法。它就像一位大弟子,不單 只自己背誦功課,也確保其他弟子都有背誦功課;所以當 思開始對目標作業時,它也指揮其他相應法執行各自的任 務。思是造業的最主要因素,因為所採取的行動之善惡即 決定於思。 在善心和不善心以及附屬心所中主要負責造業的是「思」心所。 善心與不善心造業的結果就是果報心與附屬心所和業生色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86頁: 業之定法是獨立運作的;它確保所 造的業依其善惡而帶來相符的果報,即如所種下的種子肯 定會依其種類而長出果子。在諸緣具足時,業即會產生其 果,即果報心與心所,以及業生色。 善心與不善心造業後諸緣具足時會產生相應的果報心和附屬心所及業生色, 業生色就是被過去的業所影響的身體的物質。 因為有「異剎那業緣」所以善心和不善心及其附屬心所可以造業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298頁: (二)於異剎那業緣,緣法與緣生法之間間隔著一段 時間。此緣的緣法是過去的善或不善思;緣生法是在結生 與生命期裡的果報心及其心所,以及業生色。於此,緣力 是思產生相符的果報名法及業生色的能力。此緣也存在於 道心與果心之間。 在善心和不善心以及附屬心所中主要負責造業的是「思」心所, 因為有24緣中的「異剎那業緣」所以不善心和善心附屬的「思」心所可以造業 影響之後的果報心及其心所和業生色。 五門心路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37頁表 4-1:極大所緣的眼門心路過程: 1.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37頁的表 4-1 是極大所緣的眼門心路過程, 其中的有分心、眼識、領受心、推度心、彼所緣心是果報心源自過去的業, 五門轉向心和確定心是唯作心, 果報心和唯作心不會造業只有中間的七個速行心會造業, 如果速行心是善心會造善業、速行心是不善心會造不善業。 2. 眼識外的有分心、五門轉向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彼所緣心全都是第六識意識。 3. 了解眼門心路之後同理可推就可以了解耳門心路、鼻門心路、舌門心路、身門心路, 眼門心路、耳門心路、鼻門心路、舌門心路、身門心路有同樣的模式合稱五門心路。 4. 上座部佛教沒有「第七識」「第八識」這種宗教信仰, 你們想信「第七識」「第八識」是你們自己的事跟上座部佛教無關。 意門心路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49頁表 4-3:有限速行意門心路過程: 1. 意門心路和五門心路的模式不一樣,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49頁的表 4-3 是有限速行意門心路過程, 其中的有分心和彼所緣心是果報心源自過去的業, 意門轉向心是唯作心, 果報心和唯作心不會造業只有中間的七個速行心會造業, 如果速行心是善心會造善業、速行心是不善心會造不善業。 2. 不管是任何眾生同時間只會有一個心一個心路, 一個心會有很多附屬心所, 心和附屬心所一定會同時生、同時滅、緣取同一所緣。 3. 一個有情生命同時間只會有一個心(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識意識不會同時出現。 一個有情生命同時間只會有一個心路, 眼門心路、耳門心路、鼻門心路、舌門心路、身門心路、意門心路不會同時出現。 心路和心路之間是剎那生滅的有分心心流, 有分心是第六識意識。 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認知的所緣是業、業相、趣相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20頁: 於離門心等等:離門心是在一世當中執行結生、有分 與死亡作用之心。它們有十九種,即:八欲界大果報心、 五色界果報心、四無色界果報心及兩個捨俱無因推度心。 這種心的目標有六種:過去或現在的五所緣之一,或是法 所緣。在所有三種作用裡,從結生至死亡,該心都只取同 一所緣。該所緣是投生時結生心的目標,在生命過程當中 是有分心的目標,以及在死亡時是死亡心的目標。 一世當中的離門心必定與前一世最後一個心路過程的 目標相同。當人臨命終時,基於其過去業與當時的情況, 某個目標即會呈現於他的最後一個心路過程。這目標是以 下三種之一: 一、業(kamma):過去所造的善業或惡業。 二、業相(kammanimitta):是與即將成熟而導致下一 世投生至何處的善業或惡業有關的目標或影像, 或是造該業的工具。例如:虔誠的信徒可能會看 到比丘或寺院的影像;醫生可能會看到病人的影 像;而屠夫則可能聽到被宰殺的牛的哀號或看到 屠刀。 三、趣相(gatinimitta):這即是臨終者下一世將投生的 去處。例如:即將投生至欲界天的人可能會看到 天界的宮殿;即將投生至畜生界的人可能會看到 森林或田野;即將投生至地獄的人可能會看到地 獄之火。 投生天界者的臨死心路 https://pic.pimg.tw/amitaba48/1601010904-732700190-g_wn.jpg
這張圖是一個投生天界者的臨死心路圖表, 要注意到蓮花(業相)是那個施主前世善業的業相讓他這輩子可以輪迴成人, 因此那個施主那一世的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都會認知相同的蓮花(業相)為所緣。 那個施主這輩子曾經佈施給佛教出家人, 他臨死意門心路的五個速行心再度回憶起之前佈施給佛教出家人的影像(業), 這個善業讓他下輩子可以輪迴成欲界天人(欲界天神), 下輩子輪迴成欲界天人(欲界天神)後 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會取佈施給佛教出家人的影像(業)為所緣。 上座部佛教沒有「中有(中陰身)」這種宗教信仰, 你們想信「中有(中陰身)」是你們自己的事跟上座部佛教無關。 由琉璃王屠殺釋迦牟尼佛家族的故事說明業和果報 http://www.budaedu.org/story/dp000.php 琉璃王報復釋迦族 採集諸花卉,心生染著的人,沉淪生死, 一如洪水沖走沉睡的村落。   憍薩彌羅國波斯匿王希望與釋迦族締造姻親關係,就派遣使節到迦毘羅衛城,請求 與 釋迦族的一位公主結婚。釋迦族的王子們不想冒犯波斯匿王,就答應他的請求,但他 們 卻送給他一位美麗的女孩,而不是公主,這女孩是摩訶男與一婢女所生的。不知情的 波 斯匿王立這位女孩為妾。後來,這女孩生下一位王子,並且命名為琉璃。王子年滿十 六 歲時,被派去拜訪外祖父摩訶男和釋迦族的王子們。他受到某種程度的款待,但所有 比他年輕 的釋迦族王子都事先被送到一個村落去,以避免向王子致敬。過了幾天,王子 一行人折 返回國。王子剛動身沒多久,一個女僕就被傳喚來用牛乳清洗王子坐過的地方 。這女僕 一面工作一面呢喃道:「這是那個婢女的兒子坐過的地方。」這時候,一位被 王子派遣 回來拿東西的隨從偷聽到她的呢喃,就去向王子報告說,王子的母親茉利夫人 事實上是 婢女的女兒。   王子知道真相後,極端憤怒,發誓有一天要毀滅所有的釋迦族人。後來他當了國王 ,果真發兵攻打釋迦族,並把除了摩訶男身邊的人和少數一些人以外,其他人都格殺殆 盡。事後,他和軍隊在返國的途中駐紮在阿致羅筏底河床。當天晚上,河的上游地帶暴 雨傾盆,暴漲的河水如萬馬奔騰地把他和軍隊一齊衝入大海。   聽到這兩件悲慘的事故,佛陀向眾比丘解釋,他的親人──釋迦族的王子們在前 世 曾經在河中用藥毒魚,所以今生才會集體喪生。   至於王子和他的軍隊,佛陀說:   就像洪水衝走所有沉睡中的村民一樣,死神帶走 所有迷戀感官享樂的眾生。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五門心路的不善果報心會接觸到不可喜所緣 五門心路的善果報心會接觸到可喜所緣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54頁: 於此,在一切情況之下,當所緣是不可喜時,(所生起 的)五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皆是不善果報心。當所緣 是可喜時,它們則是善果報心。若所緣是極可喜,推度與 彼所緣則是悅俱。 釋迦族因過去的不善業產生不善果報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所以釋迦族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接觸到不可喜所緣(琉璃), 釋迦族因為討厭、看不起、排擠不可喜所緣(琉璃)所以為自己惹來更大麻煩。 琉璃因過去的不善業產生不善果報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所以琉璃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接觸到不可喜所緣(釋迦族), 琉璃因為討厭不可喜所緣(釋迦族)所以屠殺釋迦族結果造下更大惡業。 如果琉璃因過去的不善業產生不善果報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接觸到不可喜所緣(釋迦族)時不要去屠殺釋迦族就不會造下重大惡業下地獄, 因此根據佛教教義害人只會造下更大惡業得到更大惡報。 當一個人遇到非常討厭的人時得了解這是因為自己過去的惡業才會遇到這個討厭的人, 如果去講那個人的壞話或是害他就會造下更大惡業得到更大惡報。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是果報心不會造業, 一般人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不管是接觸到可喜所緣或是不可喜所緣, 之後的速行心(第六識意識)大多是造不善業。 如果是修四念處修得不錯的佛教行者,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不管是接觸到可喜所緣或是不可喜所緣, 之後的速行心(第六識意識)都可以造善業。 修四念處修到斷除所有煩惱的佛、獨覺佛(辟支佛)、聲聞阿羅漢弟子,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不管是接觸到可喜所緣或是不可喜所緣, 之後的速行心(第六識意識)是唯作心不會造業。 由於有「自然親依止緣」過去的身(色)心(名)可以影響之後的心和心所 https://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301頁: (三)「自然親依止緣」(pakatūpanissaya)所涉及的層 面極廣,其緣法包括了一切能夠在往後有效地使到屬於緣 生法的心與心所生起的過去名色法。例如:以前的貪欲能 夠作為殺生、偷盜、邪淫等思的自然親依止緣;以前的信 心能夠作為佈施、持戒、禪修等思的自然親依止緣;健康 作為快樂與精進,生病作為愁苦與怠惰等的自然親依止緣。 由於有24緣中的「自然親依止緣」 所以心和心所會被過去的心、心所、色影響, 不過這種現象不是業也不是果報。 釋迦牟尼佛預言正法有五千年 http://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01 彌蘭王問經第1卷 序言 我般涅槃之時,聖迦葉憶念老年出家者須跋陀之暴言,而行法之合誦,淨化佛語。 由此更經百年,耶舍迦蘭陀子破跋耆子比丘等,為第二合誦。 由此更經二百十八年,目犍連子帝須破諸異派,為第三合誦。 次名大摩哂陀之比丘於銅鍱洲,住立我教。 然,更由正等覺者般涅槃經五百年,有名彌蘭王, 志求全閻浮提中依自己之智力而起微妙之諸問,沙門婆羅門依微妙之問而破時, 有一名那先比丘,破王之說,以種種之譬喻令感歎,不曇其教, 至五千年之後,令其教堅固住立。」 雖然釋迦牟尼說過印度半島的正法只有五百年, 不過釋迦牟尼佛也預言 大迦葉、耶舍迦蘭陀子目犍連子帝須大摩哂陀那先開示佛教正法律打擊佛教 讓佛教正法維持五千年。 大迦葉、耶舍迦蘭陀子、目犍連子帝須、大摩哂陀、那先全都有六神通和四無礙解智。 只有戒定慧最高斷除貪瞋癡的阿羅漢才能參加結集 http://tripitaka.cbeta.org/N04n0002_021 犍度第21卷 第十一 五百〔結集〕犍度 時,具壽阿難念:「明日有集會,我有學而不相應往集會。」夜之多分持身念而過,夜過 ,清晨欲倚身而臥,頭未至枕,腳已離地,於其間,脫諸漏,心解脫。時,具壽阿難得阿 羅漢而往集會。 在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前阿難尊者只有證初果還沒證阿羅漢果和佛教經典結集不相應, 只有斷除貪瞋癡的阿羅漢才能參加佛教經典結集, 所以阿難必須更精進修四念處在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前證阿羅漢果, 由於舍利弗和目犍連已經先入滅, 因此第一次結集是由當時戒定慧最高的大迦葉、優婆離、阿難等五百阿羅漢負責結集, 真正的佛教六次經典結集都是由當時戒定慧最高精通三藏的阿羅漢長老結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8cdb80101bk40.html 佛教歷史上的六次經典結集 第一次結集以大迦葉為首的五百阿羅漢代表釋迦牟尼佛決議應堅守釋迦牟尼佛所說正法律 http://tripitaka.cbeta.org/N04n0002_021 犍度第21卷 第十一 五百〔結集〕犍度 時,具壽摩訶迦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之戒,有關在家人,雖是在家 人,亦知我等:此是汝等釋子應〔為〕,此是不應〔為〕。若我等捨小小戒,或有人言: 『沙門瞿曇為弟子制戒,〔不久〕如煙矣!師在時學戒,今師般涅槃而不學戒。』若僧伽 機熟,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是乃表白。諸大德!請聽我言 !我等之戒……『……今……不學戒。』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 住。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者默然,不聽者請言。僧伽未 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了知。」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8_054 四分律卷第五十四(第四分之五) 集法毘尼五百人 時大迦葉告諸比丘言:「諸長老!今者眾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雜碎戒?自今已去,應 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佛先所制,今不應却,應隨佛所制而學。」時即共立 如此制限。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1_030 五分律卷第三十(彌沙塞) 第五分之九五百集法 迦葉復於僧中唱言: 「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 第一次結集時以大迦葉為首的五百阿羅漢長老代表釋迦牟尼佛僧團共同決議: 1.不應該增加任何釋迦牟尼佛沒說的戒律和教義。 2.不應該捨棄或竄改任何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戒律和教義。 3.只應該嚴格依照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戒律和教義修行。 這三條原則就是上座部佛教的基本原則, 之後 第二次結集的七百阿羅漢長老、 第三次結集的一千阿羅漢長老、 第四次結集的五百阿羅漢長老、 第五次結集的兩千四百阿羅漢長老、 第六次結集的兩千五百阿羅漢長老 全都認同這三條基本原則。 不管信徒喜不喜歡、不管社會大眾接不接受, 上座部佛教寧可滅亡也不修改任何釋迦牟尼佛說的戒律和教義, 上座部佛教和釋迦牟尼佛親口相傳的正法律共存亡, 想學習釋迦牟尼所傳正法律的人應該要依照第一次結集五百阿羅漢長老的共同決議修行, 這樣比較不會被佛教誤導。 有六神通四無礙解智的那先尊者開示說明佛弟子不應該捨棄任何釋迦牟尼佛規定的戒律 https://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01 彌蘭王問經第1卷 序言 時,尊者那先於其日、其夜,與無礙解俱逮得阿羅漢位。 https://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11 彌蘭王問經第11卷 第二品 第一 小、隨小學處之問 大摩哂陀尊者在斯里蘭卡建立大寺後大寺派將會讓釋迦牟尼佛所說正法律延續五千年 http://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01 彌蘭王問經第1卷 由此更經二百十八年,目犍連子帝須破諸異派,為第三合誦。 次名大摩哂陀比丘銅鍱洲住立我教。 然,更由正等覺者般涅槃經五百年,有名彌蘭王, 志求全閻浮提中依自己之智力而起微妙之諸問,沙門婆羅門依微妙之問而破時, 有一名那先比丘,破王之說,以種種之譬喻令感歎,不曇其教, 至五千年之後,令其教堅固住立。 雖然釋迦牟尼佛說過印度半島的正法只有五百年 釋迦牟尼佛預言過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召開第三次結集宣揚正法拆穿佛法錯誤後 大摩哂陀尊者會把佛教正法傳入銅鍱洲(斯里蘭卡) 之後那先尊者會對彌蘭王宣揚正法 讓佛教正法維持五千年, 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大摩哂陀尊者、那先尊者都是有六神通和四無礙解智的阿羅漢, 大摩哂陀尊者在斯里蘭卡建立大寺後大寺派成為維護釋迦牟尼佛正法律的重要力量。 當大乘入侵斯里蘭卡時斯里蘭卡無畏山寺派信仰大乘, 不過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大寺派堅守釋迦牟尼佛說的正法律不向大乘屈服。 大乘信徒玄奘抹黑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大寺派「斥大乘習小教」 http://tripitaka.cbeta.org/T51n2087_011 大唐西域記卷第十一(二十三國)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總持寺沙門辯機撰 佛教至後二百餘年,各擅專門,分成二部: 一曰摩訶毘訶羅住部,斥大乘,習小教。 二曰阿跋耶祇釐住部,學兼二乘,弘演三藏。 被大乘信徒玄奘抹黑為「習小教」的摩訶毘訶羅住部就是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大寺派, 阿跋耶祇釐住部就是信仰「大乘」的斯里蘭卡無畏山寺派。 大家應該理智思考, 釋迦牟尼佛說的正法怎麼會是「小教」? 正確的說法是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大寺派習正法斥大乘。 要更了解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大寺派怎麼保衛釋迦牟尼佛親傳的正法律 可以參考上座部佛教瑪欣德比庫《論南傳佛教的傳承》和 漢傳佛教淨海法師的《南傳佛教史》。 https://blog.xuite.net/mop.david/blog/33553692 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林欣——瑪欣德比庫出家前俗名,本文載於香港《內明》第281期 1995.08.01) http://www.phortortemple.net/fojiaoshilue/nanchuanfojiao/614.html 漢傳佛教淨海法師《南傳佛教史》 第一篇 斯里蘭卡佛教史 第四章 佛教發展的時期 http://www.phortortemple.net/fojiaoshilue/nanchuanfojiao/615.html 漢傳佛教淨海法師《南傳佛教史》 第一篇 斯里蘭卡佛教史 第五章 公元十至十五世紀的佛教 現在的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大寺派 http://www.phortortemple.net/fojiaoshilue/nanchuanfojiao/636.html 漢傳佛教淨海法師《南傳佛教史》 第三篇 泰國佛教史 第二章 素可泰王朝的佛教 總之, 在公元十二三世紀緬甸泰國柬埔寨孟族老撾等已完全信仰斯裡蘭卡系的上座部佛教而大乘佛教漸趨隱沒和滅亡。 (陳明德:《泰國佛教史》第11節。) 最近幾十年上座部佛教大寺派將釋迦牟尼佛說的正法律傳到華人區, 現在的華人有更多機會學習釋迦牟尼佛說的正法律。 第六次結集馬哈希尊者明昆尊者為首的兩千五百阿羅漢共同認證巴利三藏正確無誤 第六次結集影音 https://youtu.be/9FOvrlhfR7A
第一次結集時大迦葉提問,優婆離和阿難答題, 五百阿羅漢長老共同認證巴利三藏每一個字都正確無誤。 西元1954年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尼泊爾的 上座部佛教僧團推舉兩千五百個精通三藏的阿羅漢長老舉行第六次結集。 第六次結集時馬哈希提問,明昆答題, 兩千五百阿羅漢長老共同認證包含《論事》《彌蘭王問經》在內的 巴利三藏、註釋、疏鈔的每一個字都正確無誤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是近代最有影響力的阿羅漢也是佛教的剋星,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和其傳人是現代世界上難得的善知識, 想要學習釋迦牟尼所傳正法律的人應該把握機會學習馬哈希四念處禪法。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四念處禪法資訊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講記(含法的醫療)》說明如何修四念處增加智慧斷除所有煩惱。 https://www.facebook.com/MBSC.org/ MBSC臉書 http://santi4u.blogspot.com/ PTMC有台北分部 彰化分部 https://www.facebook.com/MBSC.org/ MBSC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shantemple/ 明善寺 - MBSC國姓禪修中心 http://santi4u.blogspot.com/ PTMC有台北分部 彰化分部 https://www.slideshare.net/ssuser8af767/ss-56227770 《正念禪修方法》簡短說明如何修馬哈希四念處禪法。 http://www.nanchuanfofa.com/ 四念處內觀禪法 http://www.houstonmeditationc.com/?q=zh-hant/node/5 禪修資源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提醒佛弟子要培養正見不要被邪見、偽法、異端邪說誤導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帝釋所問經講記》77頁─78頁開示: 大乘佛教的基本教誨,是所有眾生只有在成就佛果才能完全免於輪迴之苦。作為一個阿羅 漢或獨覺佛並不表示完全解脫。在成為佛陀之後,大乘佛教徒不會獨自進入涅槃,他只與 其他眾生一同享受涅槃的寂靜,也就是說只有在所有眾生也成佛之時。 這是對自我主義的間接否認,但這種觀點頗為站不住腳,因為,假如佛陀們推遲他們的般 涅槃,以等待所有眾生都成佛,他們要如何、在哪裡生活這麼久?昆蟲和其他低等生命何 其多,難道佛陀們要等待而受老、病、死之苦,直到最低的生命也解脫?這觀點不太合理 ,然而它還是因為適合一些人的性情而被接受。 它與上座部佛教的教義不同,上座部佛教是基於巴利三藏中佛陀教誨的正法。根據這觀點 ,達到聖道最後階段的行者,有些人嚮往作為佛陀的聲聞弟子,在阿羅漢般涅槃時,導致 再生的名法與色法的運作程序止息了,所以他們的輪迴之苦到了終點。他們不必等任何人 ,也不可能這樣做。這也是獨覺佛和正等正覺者的命運。這觀點是頗為合理的。 大乘佛教徒以極樂世界等同於涅槃。他們描述那是天堂,並說:在那裡的所有眾生成佛之 後,將在此世界裏永遠地免除老、病、死,而享有永恆的快樂。極樂世界與那些相信生命 永恆而讚頌的天堂沒有很重大的不同。這信仰很可能是基於那些想宣揚常見的佛教徒的著 作。 http://www.houstonmeditationc.com/?q=zh-hant/node/76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在《具戒經講記》開示: 在久遠的過去,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宣講《論事》,反駁各種各樣的邪見, 諸如我論,它是深深植根於「我」的邪見。 然而,在那些遠古時代,尚沒有阻止修習八正道或修習禪定或內觀的邪見出現。 今天,一些偽法發展到阻礙或阻擋依照八正道來禪修的程度。 如果如此異端邪說不能被阻止或掐斷在萌芽狀態, 那麼佛陀教導的三部分:教、行、證也許很快就會漸隱消失了。 佛陀、獨覺佛和阿羅漢都以相同的方式獲得般涅槃。 然而,大乘學派的那些人說一個人修成獨覺佛或阿羅漢這是不夠的。 每個人必須希望發願成佛;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根據這種信仰,所有的眾生應該在生命最後一刻一塊兒去涅槃。 在我看來,這是一件不可能極為困難的事。 我們怎麼能等待別人和我們一塊兒去涅槃呢?這樣的信仰是很難以立足的。 根據學術權威表明,在第三次佛典結集(佛歷230年)時大乘學派還沒有流行。 般涅槃意味著五蘊的止息,因此,通過道智果智的力量,所有業力和煩惱都滅盡。 所有佛陀、獨覺佛和阿羅漢在死亡時都獲得這種止息。 為什麼需要等待其他人一起抵達終點? 當阿羅漢獲得般涅槃後,他已經完成所有該做的,沒有留下任何未了之事。 https://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LhS9CMw4Kpc9acZg7Q5G0rKt-EA3suH/view http://www.houstonmeditationc.com/?q=zh-hant/node/94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在《內觀基礎要義》49頁開示: 阿羅漢再繼續這樣禪修有什麼好處呢?他可能成為辟支佛嗎?或正等覺者(佛)嗎?不, 都不可能。他將是以阿羅漢的身分脫離輪迴,進入涅槃。阿羅漢不再有未斷或未鎮伏的煩 惱。一切的煩惱已斷除和鎮伏。因此,他沒有需要再作什麼,以斷除或鎮伏未斷或未平熄 的煩惱。他已無需再改善任何戒德、定力與智慧。應當圓滿的一切戒德、定力與智慧都已 圓滿。所以他無需再進行改善未盡完美的,或增加那已圓滿的。 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才是真正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了解《南傳菩薩道》就不會被佛教菩薩道誤導 為了說明真正的菩薩成佛之道拆穿「佛教菩薩道」的「騙局」, 明昆長老特別把 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和注釋中釋迦牟尼佛親傳的菩薩成佛之道整理成《南傳菩薩道》, 想了解真正菩薩成佛之道的人必須熟悉《南傳菩薩道》。 上座部佛教明昆長老提醒佛弟子要發展智慧不要迷信佛、法、佛教、菩薩道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all.htm 上座部佛教明昆長老在《南傳菩薩道》開示: 智者尤為稱讚的是平衡信與慧,以及平衡定與精進。若某人信強慧弱時,他就會盲信不值 得信之人。(由於慧弱,他分辨不出誰值得恭敬,把假的佛法僧當作是真的,令到他的虔 誠白費了。)對佛或法的信仰並非真正的信,而只是邪勝解。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18 雜阿含經(四九八)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 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33.1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45372473.A.FA4.html ※ 編輯: hvariables (220.137.28.230 臺灣), 02/23/2022 2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