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東華禪寺 萬行法師 開示 修好布施法門,你的福報就圓滿了 ------------------------------ 布施是一個完整的法門!修布施,修到最高境界就是無我,無我的當下就與佛菩薩相應、 與萬物同體。如果你把布施這個法門修好了,你的功德福報就圓滿了! 1.布施到位,心靈就能淨化和超越 佛教有個詞語叫“四攝”,第一攝是“布施”。布施並不單指布施錢財,而是一個非常廣 義的概念。比如兩個人在競爭或者吵架時,你退讓一步,這就是布施;你見人就微笑,也 是布施;你為別人開門、讓路、讓坐都是布施。一個人能布施,就等於能把自己的腰彎下 來。當一個人能屈尊彎腰,謙恭禮讓,處處為他人著想時,他就能時時處處獲得主動權。 你在前面就是在後面,你在後面就是在前面。 通過布施,可以把一個人的心量打開,廣結善緣,化解惡緣。當一個人把布施做到位了, 他的心靈就會得到淨化和超越。為什麼我們不能廣行布施呢?就是凡事太在意了。為什麼 會在意呢?心裡有一個“貪”字,什麼都看不破,放不下。有時候可能看破了,但是放不 下。看破是明白了道理,只有真正做到了才是功夫,才是境界。 很多時候道理我們都能理解,也都會說,但在現實生活中,說和做是兩回事。佛教的思想 教育也是如此,分為兩大塊,一是理論,二是實踐。首先在理論上通達了,實踐時才會做 到事半功倍。但是也有很多人理上都明白,就是做不到,所以也就無法受用。就像在社會 上做事,有的人很會說,但是一讓他做事,他就推三阻四,敷衍了事。因為他的心都用在 說上,用在理上了。所以能否管住自己的身口意,要看實際行動2.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當一個人相對能做到布施了,接著就是佛家四攝的第二步——“愛語”。也就是講話比較 有愛心,不針鋒相對,說話不傷人。當一個人有口德時,他心中的貪念和嗔心自然就沒有 了。有時候我們為了一句話爭得面紅耳赤,還以為自己說話很留情,實際上已經傷到別人 了。 社會上不是有一句話叫“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嗎?所以佛家告訴我們要用 “愛語”的方式來說話,要修口德。 3.眾生同體,共享佛果 光有口德還不行,還要“利行”——佛家的“四攝”之三。也就是你做的事情要利益社會 ,利益眾生。你光利益自己,不利益他人,他人也不會認可你,你的心靈也不會解脫。一 個人要成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只有被認可了,你才會真正感到自己成功了。倘若 社會不認可你,身邊的朋友不認可你,你是感覺不到成功和幸福的。 因為人是同一體,息息相關的,不是我做事,只要我自己感覺好就行了。你自己感覺好, 但是身邊的人不認可你,不支持你,最終你也不會有好感覺。表面上看,人與人都是各自 獨立的,彼此之間並沒有關係,實際上內在都是相連的。包括每一個人的幸福也都與周圍 的人息息相關,一個人是不可能幸福的。 所以我們在管好自己的同時,還要引領身邊的人。如何引領呢?就是做利益他人的事情, 這才叫“利行”。要想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就要與眾生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拋開眾生, 拋開身邊的人,就等於拋棄了社會。拋棄了社會,就等於把自己拋棄了。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不去享受他的佛果,還要到紅塵中去普度眾生呢?因為佛的 悲心是無限的,他感受到與眾生同一體,而且深深地認識到他之所以能成佛,是因為得到 了眾生的支持。就像一個人成功需要很多人幫助,為他提供環境等諸多因素一樣,否則他 不可能成功。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不去享受他成就的果實,而是與眾生打成一片, 把果實分享給眾生,告訴眾生:你們按我說的方法去做,也會像我一樣解脫、幸福。 4.環境就是你我他,淨化自己就是淨化環境 一個成功的人要學會與身邊的人相處,這就是佛家的第四攝——“同事”。現在社會上的 人都說環境不好。環境是什麼?不就是你我他嗎?沒有了你我他,哪裡來的環境呢?環境 是好是差,直接因素就是你我他當一個人做到四攝時,自然就管住了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也就淨化了自己,這時他就能影 響和淨化周圍的人。如果大家今天能記住佛家的“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這四步路,回去後,和家人、同事、員工、上級肯定能相處好。 5.轉化慾望,從布施開始 人的慾望應該如何轉化、如何提升呢?就是靠佛家的“四攝”。倘若人的慾望真的能滿足 ,我們不妨放縱一次去滿足它,但事實上慾望是永遠都滿足不了的。既然滿足不了,怎麼 辦呢?佛家講慾望是一種能量,你可以轉變它。當你把它放在左邊,可能它就是一種低俗 的慾望;當你把它挪到右邊,它就變成了一種向上的力量。所以,關鍵在於你把心放在哪 佛家特別注重一個“轉”字。比如“貪、嗔、痴”每個人都有,它可以是一種破壞的力量 ,也可以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動力。人做好事往往也是因為貪嗔癡,但是到了某個階段,當 你過了度,轉化不了它時,你就偏離了主道,它就變成壞事了。 剛開始你忽略了它,沒有完全把握它,到了一定程度你就轉化不了它,它反而把你轉了。 所以佛家一開始就讓人從心靈入手,教導人廣行布施——布施微笑,布施體力,布施智慧 ,布施財力……什麼都布施出去了,你的心靈就淨化了。 6.六度萬行,布施放在第一位 為什麼六度萬行要把布施擺在第一位?為什麼不把禪定擺在第一位,而是擺在第五位? 個人的心量、層次、能量場,都是通過布施逐漸培養起來的。再通俗一點講,一個人的承 受力、能力,都是通過布施慢慢培養起來的。爭強好勝只會使自己心靈的空間越來越小, 斷掉自己的慧命而成就對方,是三惡道的種子!身心清淨、單純的人,靈性的力量更大。 一個人內在潛在的力量,無論是智慧還是神通,一是通過修定力修出來的,二是通過無我 奉獻引發出來的。入定是往裡面挖,就像挖井一樣,不停地挖,挖深了,就把水挖出來了 ,智慧、神通就出來了。還有一種方法是無我地奉獻。什麼叫“無我”呢?你把自己交給 三寶,交給眾生,達到忘我的境界。 什麼都願意付出:要力氣,付出力氣;要能力,付出能力;要什麼,就付出什麼;不斷地 奉獻,不斷地打開自己,你的智慧、神通自然就出現了。在付出的時候、在往外釋放的時 候,就如同把一間屋子裡的東西不斷地往外搬,搬到最後,屋子一定會空掉。得道就是在 真空之後才出現的,真空出現了才會產生妙有,進一步才會產生妙用7.小根小器靠打井,大根大器勤奉獻 多數學佛修道的人都是小根小器的人,只能採用第一種方法,也就是“打井”的方法,不 斷地打,不斷地打……大根大器的人是採用第二種方法,也就是奉獻的方法,把心門打開 ,把裡面的東西全部往外拿,往外送,給予、奉獻、施捨!一個是尋找,一個是給予。 想證得圓滿的果位,最終必須回到向外這條路上,否則最多只能修個阿羅漢果。羅漢的果 位就是用“打井”的方式獲得的。 一個從餓鬼道轉世的人,一定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這樣的人來修行,所採用的一定是打 井的方式。從人道投胎的人,或是從仙道下來的人,通常都很大方,心量廣大,很願意施 捨。從菩薩道、佛道再來的就更不用說了,在他們心裡,貪的念頭非常微細,幾乎看不到 。畜生道,一是愚昧,二是無知。餓鬼道呢?大家都知道是貪。為什麼貪呢?還是因為愚 昧。如果智慧開了,怎麼會愚昧?怎麼會貪呢? 所以從這兩個道來投胎的人,即便修行,層次也不會高,往往都是走小乘路線。如果真能 把小乘路線走成功,也不錯。但事實上,這樣的人不可能達到小乘的果位。因為連最基本 的人道都沒有修好,怎麼可能得到小乘果位呢?只有大根器、大心量的人才能修大乘。 8.布施不了,是我執我相太重了 為什麼佛要讓你布施,不讓你索取呢?你布施得越多,心理的空間就越大,也意味著你的 承受力越大。你只想索取,不願意給予、不願意付出,你內在的智慧、神通、功德、福報 怎麼培養起來呢?培福不是從索取中培,而是從付出中、施捨中、奉獻中培。這些都是前 提條件,都要帶著無我的心態來做。 為什麼無法布施?我執太大!“我執”大的人是無法走布施這條路的,他每天說話用得最 多的一個字就是“我”,幾乎每句話都帶著“我”。假我用多了,真我就出不來,被假我 掩蓋了。我們一直都渴望真我早點出現,但真我被假我的牢籠套得太牢了。當你渴望見到 真我時,就去布施、布施…一直不停地布施下去,布施到最後就無我了。無我的當下就與 萬物同一體。 布施不僅指施捨財物,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列入布施。吃飯時,我讓你先吃;走 路時,我讓你先走;罵我時,我不還口,讓你罵;辯論時,我不跟你辯;有個師父在這裡 講法,我來聽…這些都是布施。正因為這個法太容易修了,所以我們修不好,總喜歡修一 些高難度的。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修高難度的呢?因為“我執”太重了!你接觸一個高難度的,超越一個 高難度的,就以為自己勝利了!從表面上看,你的確勝利了;從實質上講,你的“我執” 又膨脹了一次! 為什麼無法布施?我相太重!“我相”沒有超越是因為“命濁”沒有突破,也就是怕死。 一個超越了“命濁”的人,就是一個超越了生死的人,還會有“四相”嗎?既然沒有四相 ,布施這個境界就已經突破了。這時候就真的能達到要左眼給左眼,要右眼給右眼了,以 身口意供養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一個人真的沒有了“我相”,布施這一法你就修成了。後面的持戒、忍辱、精進、禪 定、智慧,很容易就修到位了!所以佛在“六度萬行”中,把布施擺在第一位! -- 佛教徒應該走出只關心各人信仰和修行的狹隘空間,認識到服務社會也是信徒的重要使命 之一,正所謂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盡心盡職地從事任何正當行業,都是修行。 ~摘錄至萬行法師《微言大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0.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85456336.A.3FA.html
eudamonia4u : 南無阿彌陀佛 05/31 07:00
a8856554 : 南無阿彌陀佛 05/31 23:34
s8402019 : 南無阿彌陀佛 06/01 05:29
mark183 : 阿彌陀佛 06/01 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