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摘自:2001年4月3日 達賴喇嘛尊者講授《心經》台灣林口體育場 :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之前說的是顯意,乃空性的內容,此處的咒語講到了隱意:現觀的次第。 補充:心經:如是咒曰--心經密咒隱義的現觀道次 摘自:《心經》倉忠仁波切教授 轉自:https://tsadong-rinpoche.blogspot.com/2018/ 何以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咒」?因為,透由通達空性之智(空正見)而能圓滿所希求 之事(自利圓滿、利他圓滿之佛果),故是「般若波羅蜜多咒」。 「是大明咒」,因為透由通達空性之智而能斷除無明,故稱大明咒。 「是無上咒」,因為是緣三輪(能作、所作、所作事)之空性的修行,故是無上。要 言之,通達空性之智慧,是諸種智慧中之無上者。 「是無等等咒」,以世俗的角度而言,輪迴與涅槃是不平等,如文「無等」;以空性 的角度而言,輪迴與涅槃則是平等(都是自性空),如文「等」。換言之,「無等」意謂 輪迴、涅槃於世俗為不平等;「等」意謂輪迴、涅槃於空性為平等(二者都是自性空)。 如是,「無等等咒」意謂,通達輪迴與涅槃之空性的智慧,彼智慧名為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咒」,透由菩提心所攝通達空性智慧之修行而證得佛果,如此才能救度 一切眾生的苦,所以,彼通達空性之智慧,乃是能除一切苦之咒。 「真實不虛」意謂,空性是真實究竟不虛假,相對的,修習真實空性之智慧也是真實 不虛,且彼智慧也是自性成立空。或是說,空性是真實不虛假,因此,緣真實不虛之空性 而修,也是真實不虛,且是自性空。 再者,如文「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得雅他,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桑噶得, 菩提梭哈。」將此具力(具救度力)之現證空性智慧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咒曰」,並以咒 名之詞句而說:「嗡,得雅他,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桑噶得,菩提梭哈。」 如前經文,已闡明通達空性之智慧的諸種功德,其後於此闡明依於通達空性之智慧而 成就佛地,如是「噶得噶得…」,意謂依於通達空性之智慧而去彼岸,也就是去佛地。 一般而言,咒文的起首是「嗡」,以此代表身語意;結文則是「梭哈」,意謂堅固不 退。「得雅他」意謂就是如此,就是依於通達空性之智慧而進入大乘各道。「噶得」意謂 了解、通達。 以資糧道與加行道而言,乃是通達空性之比量(屬是分別知),透由顯現義共相而通 達空性。以見道以上而言,則是通達空性之現量,並非分別知。 「噶得、噶得」的意趣就是「去吧!去吧!」第一個「噶得」意謂,依於緣空性之智 慧功德而去到大乘資糧道。第二個「噶得」意謂,依於緣空性之智慧功德而去到大乘加行 道。 「巴拉噶得」意謂,依於現證空性之智慧功德而去到大乘見道。此中,「巴拉」意謂 深奧、真實究竟,以此顯示現證空性,並非如資糧道與加行道是分別。見道與修道之現證 空性智慧,乃是深奧且真實究竟,因為無義共相而直接緣及空性,如是,故有「巴拉」一 詞。 「巴拉桑噶得」意謂,依於現證空性之智慧功德而去到大乘修道。此中,「桑」意謂 正確無誤,以此顯示現證空性且即將圓滿功德。 「菩提梭哈」意謂,依於現證空性之智慧而去到大乘無學道-具斷證功德究竟圓滿之 菩提。此中,「梭哈」意謂堅固不退。 十地菩薩最後剎那之入定空性根本智(金剛喻定),無能緣及世俗諦,因為還未完全 斷除所知障,其後一剎那斷除最極細分障礙,入定空性根本智中亦堪能緣及世俗諦,當下 就是成佛,也就是成辦同時現證二諦相之一切相智,或稱遍智(一切種智)。 (佛果)遍智的「遍」,意謂含遍世俗諦與勝義諦。 以上是闡明,利根菩薩修行五道的次第、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主要是闡述通達空性之 般若的功德,且總攝為一咒「嗡,得雅他,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桑噶得,菩提梭哈 」而顯示利根菩薩修行之五道次第。 此處並不如同前面經文,闡述修習色、受等諸種法上空性,因為,利根菩薩,但隨宣 說某一法上的空性,就能應理推論而斷除所斷。又此中,利根菩薩雖有依於他利正因與自 利正因,但是,主要是依靠自利正因(意謂由自己辨析推論之力)而通達空性。 >>>>> [1] 咒語隱義道次:資糧道(順解脫分)->加行道(順抉擇分)->見道->修道->無學道。 資糧道、加行道是凡夫位。見道、修道、無學道是聖者位,因為有現證空性。 [2]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釋迦牟尼佛本生):「十地滿心…入金剛定,斷除一切微細所 知諸煩惱障,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佛果道滅功德),初成正覺,窮未來際…」 修道位最後續流,即十地最後續流,十地菩薩內心意知最後入定空性根本智的修道無 間道,稱做金剛喻定,正對治最後一分所知障,下一剎那解脫道的意知現證佛果無學道。 [3] 《大般若經》:「菩薩摩訶薩,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乃名如來,得一切相智( 一切種智),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無所不覺、無所不識,於一切法,見一切相。」 十地最後續流入定空性根本智正對治最微細所知障,下一剎那轉成佛果一切種智,佛 果內心意知的一切種智永不離現證勝義諦空性,並且同時現證世俗諦,佛果一切種智的正 覺沒有根本與後得的時位次第差別,於一切法不假次第現證一切相,且永離自性相幻覺。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87061528.A.A48.html ※ 編輯: ykkdc (61.71.8.219 臺灣), 06/18/2023 16:46:49
kissung : 恭敬觀世音菩薩 06/18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