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東華禪寺 萬行法師 開示 而立不惑知天命 -------------- 問:請問師父,什麼是大乘和小乘?它們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師:你們誰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答:以我個人之見,大乘佛教是以菩提心為根本,講究自利利他,福慧雙修,並視菩薩果 位和佛果位為最高果位。而小乘佛教是以阿羅漢為最高果位,他們更主張自我修持。 答:大乘與小乘的發心不同。大乘講的是為眾生服務、奉獻。小乘講的是獨善其身,成就 自己。小乘是度自己,大乘是度眾生。大小乘都需要福報。 師:在座的是把自己列為大乘還是小乘呢?恐怕沒有一個想當阿羅漢的,個個都想成佛。 世間上有這樣一種人,儘管他的經濟狀況不是很好,但只要有一點錢財,很快就布施出去 ,甚至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錢財全部布施出去。還有一種人非常富有,身家億計,卻很少布 施,甚至從不布施。有些人升官發財只是為了自己享受,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炫耀自己 的財富。所謂“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就是出自這種心理。還有一種人把金錢 和權利當作工具,去實現利益眾生的理想和抱負。對於世間法而言,最有力的工具就是金 錢和權利。那麼出世間最有力量的工具又是什麼呢? 答:是行願、無我的奉獻。 答:是智慧和菩提心。 答:是無為,從而達到無所不為。 答:是布施。 師:不知道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成就需要用什麼工具,所以兩者你都成就不了。其實世間 法和出世間法的成就,用的是同一個工具,不是金錢和權利,而是做人的準則,是承受力 ,是耐力。沒有正確的人生理念,沒有承受一切的能力,沒有持之以恆的耐力,無論你用 什麼工具都不會成就。有的人因為失去金錢和權利倒下了,有的人因為擁有金錢和權利倒 下了。他們沒有通過金錢和權利獲得成就,卻因為擁有這兩個工具而栽了跟頭,因為他們 不會善用這兩個工具。 任何一種工具都既能成就別人,也能成就自己;既能毀掉別人,也能毀掉自己。你一直沒 有發財,是因為你不會理財,所以上天就不會讓你擁有財富;你一直沒有當官,是由於你 不會當官,所以上天就不會給你官做。你什麼時候會當官,會理財了,自然就擁有了金錢 和權利。同理,一個人之所以沒開智慧,是因為他不懂何謂智慧,不尊重智慧,不尊重有 智慧的人,所以他不配擁有智慧。一個人之所以沒有得到愛情,是因為他不懂愛情,不會 珍惜愛情,所以不配擁有愛情。一個人沒有朋友,是因為他不懂得珍惜和維護友情,所以 他也不配擁有友情。 我們今天所缺少的,都是因為過去我們沒有尊重它,愛護它,珍惜它,維護它,創建它, 讓它延續,所以我們不配擁有這一切。什麼時候真正明白了它,尊重它,珍惜它,維護它 ,懂得掌握和駕馭它,你就會擁有它。為什麼有的人獲得了金錢和權利又失去了呢?就是 因為他不懂金錢和權利存在的真正價值與意義,不敬重金錢和權利,不懂得如何善用金錢 和權力,所以即便擁有了也會很快失去。愛情、友誼、健康也是如此,天下萬事萬物都符 合今天講的這個道理,只有你理解了它,尊重它,珍惜它,你才配擁有它。所以不要因為 自己沒有得到金錢、權利、愛情、健康、友誼而怨天尤人,一切原因都在自己身上。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種人,當他生起利益眾生之心後,發現自己的能力不夠,於是默默地努 力。經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最終擁有了所需要的能力,然後去實踐自己的理想,達 成了自己的初衷。而有另一種人,他只想擁有金錢和權利,並不想做利益眾生的事,他也 同樣努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終於也擁有了金錢和權利,但他卻不知如何運用。這兩 種人最初的動機和發心截然不同,第一種人是把金錢和權利當成一種工具去利益他人,第 二種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和虛榮心。 在修行人中也有這兩種,一種是看到眾生痛苦,希望幫助眾生解脫痛苦,於是苦苦修行幾 十年,終於擁有了智慧、神通、金錢和權利,然後用這些來幫助眾生拔除痛苦,從而做到 了自利利他。還有一種是厭倦了社會,所謂“看破放下”了,躲進佛門修行,最終也獲得 了金錢和地位。但他是為自己而修,利用錢財和地位來享受和滿足自己的私慾,從而達到 了自利。同樣都是通過努力達到目標,前者在利他的同時自利了,後者最終並沒有真正自 利,因為社會把他拋棄了,眾生把他拋棄了,他自己把自己拋棄了!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對社會、對人類的貢獻。選擇利己還是利他,體現了一個人的品德 與境界。品德與境界決定了一個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人可以用金錢買到快樂、愛情、友 誼和五欲六塵的種種享受,但這一切都是短暫而不真實的。佛門裡雖然大家同住一個寺廟 ,但各自的目的並不相同。有的人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想藉用這個好環境來滿足自己的 私慾,實現自己的私願,而不是利用這個平台來實現自己的菩薩願,利益眾生;有的人是 為了修行,為了弘揚佛法,為了利益眾生。 我常講三十歲之前是學習知識的階段,三十歲到五十歲是做事培養能力的階段。五十歲以 後是提升境界的階段。在三十歲之前就應該學習知識,什麼知識都應該學。如果到了四十 歲還在學知識,不做事,不培養能力,那就違背了道。四十歲以後各方面都成熟了,是發 揮自己能力的時候。如果到了五十歲還在講知識、能力,不講境界,他就是個凡夫俗子。 五十歲是一個人的黃金年齡,應該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成熟得像純金一樣熠熠生輝。我們 那麼敬仰佛菩薩,是因為他們不僅有知識,有能力,更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境界和智慧。而 羅漢不被我們那麼景仰和崇敬,是因為他們只有知識和能力,沒有佛菩薩的智慧和崇高的 境界。世間上那麼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為什麼他們的成功是短暫的,他們並沒有人格 魅力呢?也是因為他們只有知識和能力,沒有境界。有的人雖然死了,但還活著,繼續利 益著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他的境界光耀千秋,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來人。但更 多的人雖然活著,實際上已經死了。只有知識和能力,沒有境界,會讓一個人變得庸俗, 甚至墮落,因為它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 境界是一個人靈魂的外延,是與生俱來的。那些“發心菩薩”之所以有悲心,是因為他們 有菩薩的境界,但還欠缺知識和能力。只有通過幾十年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他們的悲願 ,達到真正菩薩的境界。知識、能力、境界這三者同步進行,不分先後。就像我們的言行 舉止所體現的,都是我們的知識、能力和境界。 為什麼世間上那麼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別人在用他的同時還要提 防他,限制他呢?就是因為他太有知識,太有能力,沒有境界。而有一種人無論走到哪裡 都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因為他在擁有知識、能力的同時,還擁有崇高的境界。 問:您講這三者是同步進行的,為什麼有的人沒有同步呢? 師:有根器的人可以三步並作一步走。沒有根器的人只能取其一或者取其二。真正的境界 是一步到位。現代人的精神力量被物質力量所沖淡,人生觀、價值觀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 ,認識上容易出現偏差,認為金錢和手腕可以搞定一切,忽略了最重要的思想境界的培養 ,所以無法同步。 一個人想要成功,首先要具備正確的人生理念。想成佛,沒有佛的見地、承受力和心量, 成得了嗎?如果有了佛的承受力和心量,沒有佛的智慧與才能,可以慢慢學習知識,培養 和鍛煉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智慧。要想功成名就,心性(境界)是第一位。為什麼羅 漢永遠都是羅漢?因為他就像栽在盆中的植物,生長受到了限制。要想成為菩薩,必須從 花盆中跳出來,回到廣闊的土地上,才不會被局限。 問:境界可否理解為德性? 師:它們之間不是對等的關係,而是含容的關係,境界包含了德性。境界說起來很抽象, 實際上很具體,比如品德、修養、健康、才能、智慧、奉獻、承受等等,這些都是構成境 界的因素。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境界就是個空洞的東西。 問:在現實社會中如何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師:對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正確定位,誰也幫不了你。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 ,別人告訴他也沒有用。智慧的人永遠不會幫一個無知的人做選擇。聰明的人永遠知道自 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不需要別人幫他選擇。話永遠說給知音聽,事永遠做給知音看。 何謂知音?就是同一個層次的人,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素質一樣的人,往高處說,就是他 們的靈魂來自同一個境界。比如我們都來自第二十八重天,或者都來自三十三天,也就是 來自同一個層次的眾生才會是知音,你想什麼,做什麼,你的知音都會認可和理解。 學佛生不起悲心、菩提心,儘管有知識、能力,仍然俗不可耐,最多只能成就羅漢果位, 因為沒有境界。如果有悲心有境界,沒有知識和能力,也成就不了。就如同蓋樓房,境界 就是鋼筋,知識和能力就是水泥和石頭,他們的比例必須平衡,不能偏差。 一個人到了五六十歲還沒有境界,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俗人。如果二三十歲動不動就講境 界,即便境界講得再高也是口頭禪,他也是個不踏實、不務實的人。學佛的目的不是崇拜 佛,是要做佛。既然我們都想成佛,為什麼在我們身上看不到無私奉獻的精神,忍辱負重 的精神,泰山壓頂不彎腰的精神呢?我們只當一個索取者,不當一個創造者、給予者,這 樣能成佛嗎?“志不強者智不達”,要學佛,先完善自己的品德,學會讀人、讀己、讀社 會。如果一個人只是一味地索取,不願意付出,即便很有思想,很聰明,很能幹,無論在 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上,都終將一事無成。 目前我們東華寺除了萬行,沒有一個人的境界超過我們的首座和尚。他一心護持東華寺, 一心護持三寶,一心維護他的信仰,他為自己的信仰而活。在座的誰是為了自己的信仰而 活的?誰會為了自己的信仰盡忠盡職?如果不能為自己的信仰而死而活,怎麼可能達到自 己信仰的高度呢?有些人每天想著怎麼活得清閒自在一點,吃好一點,穿好一點,住好一 點,自由一點,從不想怎麼為眾生多做一點,幫父母多做一點,替師父多做一點。如果你 沒有這樣的想法,你的境界永遠無法提升。 有一種人來到東華寺,正好趕上出坡種樹的季節,他覺得自己好倒霉,心想:我怎麼不等 到種樹季節過了再來呢!他總是帶著抱怨、排斥和厭惡的心在做一切。而另一種人是慶幸 自己碰到了這個季節,認為培福報、鍛煉身心的機會來了,他總是抱著感恩的心在做一切 。同做一件事,起心動念不一樣,境界又怎麼會一樣呢? 境界體現在哪裡?體現在一個人的發心和起心動念裡。佛教說得很清楚,三界之內一切唯 心所造,你起什麼樣的心,就得什麼樣的果。為什麼有些人忙忙碌碌一輩子卻一事無成, 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呢?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的人懂得如何面對功成名就,懂得駕 馭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只有能理解和駕馭一件事物,才配擁有這件事物,否則,即便得到 了也會很快失去。這些現象不知大家是否深思過,心中是否有答案? -- 保持了覺照即看住了真心,讓這種心落在念佛上謂淨,落在禪坐上謂禪,落在持咒上謂密 ,落在愛情上謂全然的至愛,落在舞蹈上謂天地人渾然一體。各行各業要想達到至高境界 ,都離不開善用此心,否則都是在使用頭腦。 ~摘錄至萬行法師《微言大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39.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87185611.A.9AE.html
eudamonia4u : 南無阿彌陀佛 06/20 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