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瑜伽現前屬於我們身語意當中,內心意知的意現量,止和觀都是屬於第六意知的修學。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法語 現代社會,太注重外在的物質,卻沒有關注内在心的價値。 現代的教育只注重前五知,却很少關注第六意知。 第六意知,不特別依賴眼知、耳知、鼻知等前五根知。 我們修練的時候,應當暫時拋開前五知,多關注第六意知,這其中有奢摩他(止), 也就是專注一境的認知,以及毗缽舍那(觀),也就是分析式的禪修,這二者只屬於第六 意知(止本質屬內心意知的定心所,觀本質屬內心意知的慧心所),與前五知毫無關係。 應當多用時間於內在的價値上,多關注(內心)第六意知的品質。 >>>>> [1] 我們的身語意當中,具有的覺知:眼知、耳知、鼻知、舌知、身知、意知 前五知的覺知:眼知、耳知、鼻知、舌知、身知。 前五知的對境(所緣境):色、聲、香、味、觸。即五欲塵,屬物質色法。 [2] 尊者說,現代社會太注重外在的物質、太重視前五知,即太重視前五知的感官享受。 然而,佛法重視的是內心,尊者呼籲大家應多重視內心意知的價值,如止修、觀修。 《八大人覺經》:「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對於 外在物質五欲塵,即色聲香味觸,應少欲知足,若貪求追逐五欲,則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大智度論》:「(佛果)十八不共法,…七、佛欲無減,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諸 善法故,欲無減,修習諸善法,心無厭足故,欲無減。」相反的,應重視追求內心價值。 對於五欲,應少欲知足。對於內心價值的追求,對於善法欲,應心無厭足。相反的, 如果對於五欲,心無厭足,卻對內心價值的追求,對於善法欲,少欲知足,則成顛倒。 佛在經中訶斥小乘行者對於內心價值的追求,得少為足,而說焦芽敗種成不了佛果。 大乘行者於五欲少欲無為,而對內心價值的追求、於利他心,心無厭足,普賢菩薩: 若眾生有盡、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盡。佛果報身永不入滅,心無厭足盡未來際利益有情。 [3] 佛教的修行,在我們的身語意當中,重視內心遠勝於外在,主要以內心意知修行 除了止、觀,又如,菩提心、空正見,也屬內心意知,又如,善待他人的慈心、悲心 屬內心意知的心所法,又如,修持戒定慧,以內心意知而修,聞思修三慧也都屬內心意知。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87834526.A.C02.html ※ 編輯: ykkdc (61.71.8.219 臺灣), 07/03/2023 11: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