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5] 對治男女異性的貪欲,除了不淨觀,經中亦提到親想、守護根律儀 : 《雜阿含1165經》:「大王!有因有緣,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告 : 諸比丘:『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色相,莫取隨形好,增上執 : 持。若於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愛、惡不善法則漏其心,是故此等當受持眼律儀。耳聲 : 、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乃至受持意律儀。』」 前天po這段阿含經根律儀,也有相關的,底下這段po文過很多次了,做個相關的複習串習 摘自:《菩提道次第廣論》〈修習軌理〉 「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止)、毗缽舍那道(觀)之正因,所謂: 1.密護根門,2.正知而行,3.飲食知量,4.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一、初中(守護根門,根律儀)有五: (1)「以何防護者」,謂徧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 其中(A)初者(徧護正念),謂於防護根門諸法,數數修習令不忘失。 (B)二者謂於正念(於正念起常委行),常恆委重而修習之。 (2)「何所防護者」,謂六種根。 (3)「從何防護者」,謂從(A)可愛(悅意境)及(B)非可愛(非悅意),六種境界。 (4)「如何防護」,其中有二。 (A) 守護根者: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瞋, 應當勵力,從彼諸境護令不生。 (B) 即以六根而防護者:若於何境,由瞻視等,能起煩惱,即於此境,不縱諸根 而正止息。 其守護根者(A),是於六境,(A-1) 不取行相,(A-2) 不取隨好。若由忘念煩惱 熾盛,起罪惡心,亦由(B)防護而能止息。 (A-1) 取行相者,謂於非應觀視色等,正為境界,或現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 ,現前往觀。 (A-2) 取隨好者,謂於六識起後,能引貪瞋癡三之境,意識執持,或其境界雖未 現前,由從他聞,分別彼等。 (5)「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 ,謂威儀等時,非是持心住善緣時。 二、正知而行者有二:...(略)... 三、飲食知量者:...(略)... 四、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者:...(略)...」 >>>>> [1] 佛典經論提到,修習止(奢摩他)、觀(毗婆奢那)的四種資糧,其中,關於根律儀 《雜阿含275經》: 「諸比丘!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 正智(正知)成就…。彼難陀比丘,關閉根門故,若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若 諸眼根增不律儀(增上、增勝、增長不取行相、不取隨好的根律儀),無明闇障、世間貪 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諸律儀。」 《雜阿含1165經》:「有因有緣,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告諸比丘 :『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色相,莫取隨形好,增上執持。若 於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愛、惡不善法,則漏其心,是故此等,當受持眼律儀。耳聲、 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乃至受持意律儀。』」 [2] 佛說除了以上四資糧,更要樂於觀察思惟、樂於分別善辨法義等,才能於法去除疑惑 《雜阿含271經》: 「佛告比丘:『是低舍比丘,是愚癡人,不守根門、飲食不知量 、初夜後夜心不覺悟。懈怠嬾惰不勤精進,不善觀察思惟善法。彼於分別法,心樂修梵行 ,離諸睡眠,於正法中離諸疑惑,無有是處。』『若當比丘,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 後夜覺悟精進,觀察善法、樂分別法,樂修梵行、離於睡眠,心不疑法,斯有是處。』」 (註:《增壹阿含經》:「汝今當修二法,所謂止與觀…復當更修二法,所謂智與辯。」)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88963997.A.346.html ※ 編輯: ykkdc (61.71.8.219 臺灣), 07/10/2023 14:25:14
gogolee0210 : 隨喜 07/11 02:25
kissung : 南無阿彌陀佛 07/11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