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補充:涅槃寂靜無二門 : 摘自:2017年10月4日 月稱菩薩《入中論》& 《緣起讚》第二天 達賴喇嘛尊者教授 : 悲心又可以分:「緣有情的悲心」(生緣悲)、「緣法的悲心」(法緣悲)、「無緣 : 的悲心」(無緣悲)三種。 : 由(思惟)無有自性的智慧攝持的情況下,緣眾生而產生悲憫心,因為這種的悲心是 : 由智慧(空性正見)為助伴所產生的緣故,叫做「無緣的悲心」。 補充:空性--法無我 摘自:2009年《百法明門論講義》圖滇喇顛格西講授,吳翠雯老師翻譯 請看文,「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在《百法明門論》一開始的時候,首先引了佛陀在經典當中曾經講過的一句話「一切 法無我」,既然佛陀曾經說過一切法無我,接下來就要問:「佛陀您所謂的“一切法”指 的是什麼?所謂的“無我”指的是什麼呢?」所以說:「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首先來看什麼是「一切法」呢?如果我們把「一切法」作分類,然後再作收攝的話( 攝類),可以把它略分為五種。 是哪五種呢?請看文,「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 ,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簡單來講,這五法(五類法的攝類)分別是心、心所、色、不相應行法及無為法。 此處我們所談的《百法明門論》的〈論題〉完整的應該是《大乘百法明門論》,這裡 的「大乘」主要指的是唯識宗義,一切的法可以統攝為這五類,在唯識宗的看法當中,這 一切法又可以開展成一百項。 簡單來講,剛才提到首先先以世尊在經中說過的「一切法無我」作為一個開頭,就唯 識宗來說,他怎麼回答所謂的「一切法」指的是什麼呢? 他認為「一切法」可以分為五類,這五類再細分下去,一共有一百項,這一百項全部 都是「無我」。 剛才講到這五項開展開來共有一百項,所謂的百法就是一百項,接下來請大家算數學 ,「心法」有八,「心所有法」有五十一,「色法」有十一,「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 ,「無為法」有六,加起來剛好是一百。 接下來這一堂課要進行的,就是一一的來解說,這一百項所指的是什麼樣的內容。 剛才說到「一切法」統攝再細分,可以分為一百項,也就是依靠著這部《百法明門論 》的學習,我們可以了解這裡所講的一百項的法各別是些什麼,因此我們可以說,透過這 部論典的學習,就好像進入了一個門。 比如:我們怎樣算是進到了這個房子呢?透過房子的門,然後就說我們進到了房子裡 面。同樣的道理,學習者如果依照著這部論典來學習的話,就能夠建立起對於這一百項法 的認識。 因此我們的〈論題〉叫做《百法明門論》,「明門」可以說是了知之門或知道之門, 就是透過這部論典的學習,我們就進入了了解這一百項法的門裡面,因而稱之為《百法明 門論》。 事實上,這一百項法大部分在我們的心續當中都有,只有少部分是沒有的。有雖然是 有,可是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有,我們並不認識它們。 首先,我們來談什麼叫做「心法」,一般來講,心(心王)和心所要真正作一個區分 ,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兩者其實是有一點像的。 (...中略...) 講到這裡,一百個法就已經講述完畢了。 藏文是先把這一百個法標了上、下引號,接著說:「以上這一百法,佛說都是無我。 」也就是以上所講的這一百個法是我們所要空掉的基礎,就是在這一百法上都要成立起無 我,這一百個法上都不能夠成立為有我。 所謂的無我,指的又是什麼呢?簡單來講,所謂的無我統攝為二,一個是補特伽羅無 我,一個是法無我。這就是接下來的中文,「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 二、法無我。」一旦我們講到無我,它所包含的內容就只有兩個,一個是補特伽羅無我, 一個是法無我。 接下來藏文寫的是「大乘法明門論圓滿」,講到這裡,這一部《大乘百法明門論》就 已經講述完畢了。(...下略...) >>>>> [1] 摘自維基百科<大乘百法明門論>詞條:2.雪歌仁波切《百法明門論》講記. [2020-06 -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 關於《百法明門論》的作者,藏傳佛教有二 種說法,有人說它是世親寫的,有人說它是世親的弟子法護寫的。…不管是世親寫的 或他的弟子寫的,以四部宗義的角度看,它是以唯識的角度寫的。怎麼看得出來呢? 因為它這裡講八識。四個宗義中,承許八識者,只有唯識宗,其他的宗義都不承許。 [2] 《百法明門論》唐.玄奘法師譯 「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一切法』(即諸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 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中略...) 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 [3] 佛教內道宗義當中,小乘宗義不承許法無我,大乘宗義承許法無我 小乘宗義--毗婆沙宗、經部宗--僅承許補特伽羅無我(即人無我),不承許法無 我(空性)。 大乘宗義--唯識宗、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不僅承許補特伽羅無我(人無我 ),也承許法無我(空性)。 [4] 辨析:有說,何以法無我?因為大悲心的緣故。並非如此。 佛教小乘宗義也說到菩薩道,小乘宗義也說菩薩有大悲心,然而小乘宗義不承許法無 我。若僅將法無我的理由說為大悲心,是因為將因材施教與諸法實相,混為一談的緣故。 世間也知因材施教,如孔丘對弟子法無定法因材施教,醫師對患者藥無定藥因病予藥。 然而,佛教(大乘宗義)說的「法無我」(空性),是指四法印當中,「諸法無我」 談到的諸法實相。諸法(即一切法)的分類,如此處提到,有色、心、心所等五類範疇。 [5] 佛教大乘宗義,對於「諸法無我」的實相(空性),有不同認知。 佛教大乘宗義當中,唯識宗說的法無我(空性),指二取空的外境空。中觀自續派說 的法無我(空性),指諦實空。中觀應成派說的法無我(空性),指自性空。 空觀-止觀當中的觀,對於法無我(空性)的思惟觀察,唯識宗對於空性的觀察、中 觀自續派對於空性的觀察、中觀應成派對於空性的觀察,有不同內涵、了不了義的差別。 佛教大乘宗義說到,我們對諸法有錯覺幻覺,此幻覺稱所知障,由所知障的幻覺而起 煩惱障的顛倒妄想,若欲求佛果,必須斷除遠離煩惱障、所知障而成佛果正覺一切種智。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91111667.A.FD3.html ※ 編輯: ykkdc (61.71.8.219 臺灣), 08/04/2023 17:23:31
kissung : 南無阿彌陀佛 08/05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