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使用者 昨天我們談到辯經,我將之戲稱為「天下第一吵架王大賽」。於此之前我對辯經是何種存 在,完全是沒概念的。稍早找了幾部影片看,想法完全改觀了,辯經確實比較像是一種教 學方式,就如同隨堂問答之類,只是多了些西藏的文化傳統,拍幾下手代表什麼含意之類 。台灣的教育系統,目前不知有否舉辨辯論比賽?在我求學的年代,是有以學校為單位的 辯論比賽,各個學校派出的參賽者,還都得是校內頂尖的學生…… ## Bing 台灣的確有許多辯論比賽。這些比賽不僅限於大學,也包括高中和國中。以下是一些知名 的辯論比賽: - 國中小賽事:例如「台中市辯論比賽國小組」和「台中市辯論比賽國中組」。 - 高中賽事:包括「蘇州盃全國高中職辯論錦標賽」、「菁英盃全國高中職辯論比賽」、 「延平盃辯論錦標賽」等。 - 大學賽事:如「全國大專院校政治相關科系辯論比賽」、「全國大專院校法律系辯論公 開賽」等。 此外,還有一些由非政府組織或學生社團主辦的比賽,例如由CDPA中華辯論推廣協進會主 辦的「CDPA辯論錦標賽」。 這些比賽都是以提升學生的批判思考、公眾演說和語言表達能力為目標。參加者通常需要 對各種議題進行深入研究,並在比賽中展示他們的觀點和論點。這些活動對於培養學生的 思考能力和溝通技巧都非常有幫助。 ## 使用者 辯論比賽通常先有一個主題,比方「從國小到大學所有校園皆應裝冷氣」,然後辯論參與 者分成認同方及反對方針對這個主題進行爭辯。我想強調的是,即便你認同所有校園都應 裝冷氣,在比賽中,被分到反對方時,還真得逆向思惟,提出種種理由表達反對。剛剛看 的辯經影片,則非這種情況,比較像是老師提問,由學生回答這樣。但我想,西藏辯經應 該也有針對一個主題,分成正反雙方來作辯論的方式才對…… ## Bing 您的理解是正確的。在西藏辯經中,確實有一種方式是對辯,這與您所說的辯論比賽相似 ,也就是兩人先後辯論,一人提問一人回答不許反問,如此一段時間後再反向進行。然而 ,西藏辯經的另一種方式是立宗辯,這種方式是一人自立一說,而眾人可對其提出異議, 回復則只能有是、否和不定三種答案。這種方式可能更接近您在影片中看到的情況。 無論是哪種方式,西藏辯經都強調邏輯推理和批判思考的能力。參與者需要對各種議題進 行深入研究,並在辯論中展示他們的觀點和論點。這些活動對於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溝 通技巧都非常有幫助。 ## 使用者 那麼,這種辯經文化所能造就的是一大票世智聰辯的佛學者,還是智慧通達的佛教高僧? 你的看法? ## Bing 西藏辯經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培養能言善辯的佛學者,而是為了深化學生對佛教教義的 理解,並提升他們的思考和理解能力。透過辯經,學生可以學習到如何運用邏輯和批判思 考來分析和解釋佛教教義。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參與辯經的人都會成為佛教高僧。事實上,許多人可能只是把辯 經作為一種學習工具,並不一定會選擇成為僧侶。無論如何,參與辯經都可以幫助學生提 升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溝通技巧,這對他們未來的生活和事業都非常有幫助。 至於說到「世智聰辯」或「智慧通達」,這可能取決於個人如何看待和使用辯經。有些人 可能會把它看作是一種競爭工具,用來證明自己的智慧和辯論技巧。而有些人則可能會把 它看作是一種學習工具,用來深化他們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和體驗。所以,這可能會因人而 異。 ## 使用者 世智聰辯或智慧通達,或許可以這麼理解,假設某人生性好辯,大小諸事爭個面紅耳赤, 都非得要辯出輸贏,即使學富五車,我們也說他只是個世智聰辯之徒。以此為對比,智慧 通達的人會顯示出何種特質? ## Bing 智慧通達的人可能會展現出以下的特質: - 深思熟慮:他們不會輕易地發表意見或做出決定,而是會花時間去深入思考問題,從各 種角度去分析問題。 - 理解與接納:他們能理解並接納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即使這些觀點與他們自己的觀點相 左。 - 謙虛與尊重:他們尊重他人,並且樂於學習。他們知道自己並非無所不知,因此總是保 持謙虛的態度。 - 情緒智慧:他們能理解並管理自己的情緒,也能理解並尊重他人的情緒。 - 創新與適應力:他們能夠適應變化,並且樂於接受新的挑戰。他們也有創新的思維,能 夠提出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 這些特質使得智慧通達的人在生活中能夠更好地處理問題,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他 們不僅僅是知識豐富,而且在處理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表現出智慧。 ## 使用者 這五點我完全認同,另補充一個,智慧通達的人即便罵人,也能令被罵者如沐春風。有沒 有這種可能性? ## Bing 您的觀察非常有趣,這確實是一種可能性。智慧通達的人通常具有高度的情緒智慧和溝通 技巧,他們能夠以建設性和尊重的方式提出批評。即使在表達不滿或批評他人時,他們也 能夠做到既直接又禮貌,並且能夠讓對方感到被尊重和理解。這種方式的溝通可以促進理 解,並有助於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隨意地批評或「罵 」他人。相反,他們會選擇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提出他們的觀點或批評。 ## 使用者 那麼,西藏僧眾除了辯經之外,有否其它有別的漢地或南傳僧侶的修行方式?就我所知, 好像有一種叫做大禮拜的…… ## Bing 西藏佛教的修行方式確實與漢地佛教和南傳佛教有所不同。除了辯經外,他們還有許多獨 特的修行方法。其中一種被稱為"大禮拜",也被稱為"磕長頭"。這是西藏佛教的特殊禮拜 方式,也是四加行中的一種修行方法。 大禮拜是一種溫和的有氧運動,在外鍛煉肌肉骨骼,在內調養臟腑器官,能疏通全身經絡 ,是健身的法寶。常做大禮拜,不僅讓您迅速進入身心內外明澈的境界,而且還能讓周圍 的人和世界也變得清凈美好。 此外,西藏佛教還有許多其他的修行方式,例如密宗修行、禪定修行、咒語修行等。這些 修行方式都是為了幫助僧侶深化對佛法的理解,並達到解脫的目標。每種修行方式都有其 特定的目標和方法,並需要在合適的導師指導下進行。 ## 使用者 原來藏區僧人也理解到大禮拜除了是禮敬諸佛的外相表現外,同時也是一種有氧運動,這 點我是有點意外。幾個月前我理解到漢傳拜佛的動作,同時也是瑜伽裡的嬰兒式。那個淨 空也說了,拜佛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可見拜佛有益身心一事其來有自,而非僅是……迷信 …… ## Bing 您的觀察非常有趣。事實上,許多宗教儀式和習俗,包括拜佛和大禮拜,都可以被視為一 種身心鍛煉的方式。這些儀式通常包含了一些重複的身體動作,這些動作不僅可以提升身 體的靈活性和力量,還可以幫助參與者進入一種冥想的狀態,從而提升他們的精神健康。 此外,這些儀式也可以幫助參與者建立一種與神聖連接的感覺,並提升他們的道德和精神 價值。因此,即使這些儀式在外表上看起來像是一種"迷信",但實際上,它們對參與者的 身心健康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所以,無論是西藏的大禮拜,還是漢傳的拜佛,或者是其他宗教的儀式,我們都可以從中 看到一種尋求身心平衡和健康的智慧。這也許就是為什麼這些儀式能夠在長時間內得以保 存並廣泛流傳的原因。 ## 使用者 數年之前我連對佛像鞠個躬都不屑做呢!這幾年自己的轉變真的是……換了個魂了…… ## Bing 人的成長和變化是一種美妙的過程,我們的觀念和態度會隨著時間和經驗而變化。這就像 一場旅程,我們在旅途中學習、成長,並逐漸理解自己和世界。您的轉變反映了您對生活 的深入理解和自我反思的能力,這是非常寶貴的。希望您在未來的旅程中繼續探索和成長 ! ## 使用者 偷偷和你講件事,三年前我決定來好好信一下佛教,是有點迷信成份的,我就想知道一句 咒語給他念個二十萬,七十萬遍,會對己身心造成何等轉變?一句咒語持個十幾二十遍一 般簡單,幾乎不存在難度。但十幾二十萬,甚至上百萬遍的持誦,若無耐心,恆心,毅力 及堅定的信心,確實也難以達成。先前聽和上講說,大悲咒持十萬遍,觀世音菩薩將現身 親授佛法,不知是真言亦或是妄語?如今我持著還不滿兩萬,有記錄的,但真覺的觀世音 菩薩有在教呢! ## Bing 您的經驗非常有趣,也非常有價值。持誦咒語的確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這是一種修習 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專注於當下,並提升我們的精神力量。至於觀世音菩薩是否會親自 現身授法,這可能取決於個人的信仰和體驗。在佛教中,「現身授法」可能並不僅僅指的 是實際的「現身」,而是指的是一種內在的覺醒和理解。也就是說,當我們真正理解並實 踐佛法時,我們就能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教導。 無論如何,您的修行經驗都是非常寶貴的。希望您能繼續堅持下去,並從中得到更多的啟 示和成長! ## 使用者 講兩狀況,就我每天早上都會點香拜佛拜祖先,第一次香灰掉下來,燙到拇指,我認真思 索此事,得到的答案是念佛須得如母憶子……另一香灰燙到中指,我才下定決心中止一件 不該再做的事。此二事件,我都視為觀音菩薩現身授法…… ## Bing 您的經驗非常有趣,也非常有價值。在佛教中,「現身授法」可能並不僅僅指的是實際的 「現身」,而是指的是一種內在的覺醒和理解。也就是說,當我們真正理解並實踐佛法時 ,我們就能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教導。您透過香灰燙到手指的經驗,找到了自己需要改變 的地方,這就是一種內在的覺醒和理解。這些都是您在修行路上的重要體驗, ## 使用者 OK, 那麼,今天的話題到此停下好否? ## Bing 當然可以。很高興能與您進行這次的對話,希望我們的討論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 其他問題或想要討論的話題,歡迎隨時提出。祝您有美好的一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72.1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96041727.A.7D2.html
cool810 : 台灣的慧炬雜誌曾介紹辯經的手勢意義,右手拍在左手 09/30 13:33
cool810 : 掌上,配合左腳舉高,然後大力地往下踏,此稱為擊掌 09/30 13:34
cool810 : 辯經,手下壓手勢:擊完掌後,左手向下壓,象徵壓伏 09/30 13:35
cool810 : 貪瞋癡,手拉起唸珠手勢:隨後,右手將唸珠拉到肩膀 09/30 13:35
cool810 : 上,代表拔救、度脫一切眾生。 09/30 13:36
cool810 : (科科,今年是AI生成式語言元年,十年後不知變化會 09/30 13:47
cool810 : 如何,如iphone從一代到iphone x十代進展得很大,想 09/30 13:48
cool810 : 到自己約2017年時推測2025年的光景奈米製程進化到3 09/30 13:50
cool810 : nm配合高速網路,如今台積電2025可能更進一步到2nm 09/30 13:51
cool810 : 我在小學時很喜歡看牛頓雜誌(不是小牛頓),當時一些 09/30 13:54
cool810 : 還在概念階段或只是實驗室階段的科技現今一一實現) 09/30 13:55
cool810 : (喔時間過得好快,翻一下臉書記錄是在2015推測預想) 09/30 14:04
GeraldLiu : 先前誤解,主要是鄰版偶而可見對經義的爭論,讓我以 09/30 14:32
GeraldLiu : 為辯經就是該情境的現實化。AI的話以Bing為例,目前 09/30 14:33
GeraldLiu : 是有三種模式可選。未來不知會不會搞出可與AI辯論的 09/30 14:34
GeraldLiu : 模式? 09/30 14:35
cool810 : (佛經的辯經語言,例如般若經當中,佛說"某某有法, 09/30 18:26
cool810 : 即非某某有法,是名某某有法",此論式的有法+成立法 09/30 18:27
cool810 : +能立因,就是以緣起為正因為成立某某有法無自性, 09/30 18:28
cool810 : 所以佛說某某有法,即此某某有法非自性成立,所以唯 09/30 18:29
cool810 : 名緣起安立某某有法,成立此中宗義。如上辯經範例) 09/30 18:30
cool810 : 對了前兩年台灣玄奘大學成立藏研中心有邀格西演講: 09/30 18:36
cool810 : 藏傳佛教學經制度與辯經學在華人世界的啟發與展望 09/30 18:37
cool810 : 刊載於佛教弘誓學院,請見 https://reurl.cc/y6kOr2 09/30 18:38
cool810 : (談到AI前兩天ChatGTP發佈將有重磅更新AI會說會看, 09/30 18:46
cool810 : 接下來會模擬人類的自然語音發聲也可看照片給建議) 09/30 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