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 唸佛號 無論是出聲唸 或 默唸 是否能成佛? 2. 如何做到 淨念相繼? 原典: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 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 ,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99.99% 人沒去注意 相繼 的意思 如例: 日夜相繼 白天與夜晚連續不斷 PS: 釋佛說:「卡拉瑪人,對於心中的懷疑、猶豫提出質疑、猶豫是合適的。來,卡拉瑪人, 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誦, 不要相信傳統, 不要相信謠言, 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 不要因推測而相信, 不要因定理而相信, 不要因似是真實的推理而相信, 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 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 不要因認為『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 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惡,這些事情是該斥責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譴責的,仔細 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傷害與禍害』,捨斷它們。(沒有要你到處批判的意思,請不 要誤解) 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善,這些事情是無過失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讚揚的,仔細 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受益與幸福』,著手與持續如此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93.1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700729467.A.FE3.html ※ 編輯: fatalfeel2 (114.32.93.159 臺灣), 11/23/2023 16:52:39
devil0915 : 1.不懂念佛號的意義,以為是求心外之佛保佑,沒辦 11/23 19:42
devil0915 : 法成佛的。但至少可以種下善根,可期待日後遇到善 11/23 19:42
devil0915 : 知識提攜,激發善的種籽。2.如何淨念相繼?因為眾 11/23 19:42
devil0915 : 生不可能24小時都在「唸佛」,所以經典的真正的含 11/23 19:42
devil0915 : 義不是嘴巴「唸」佛,而是心「念佛」。佛就是我們 11/23 19:42
devil0915 : 的心,若有人徹悟原來我心本是佛心,佛與我永遠同 11/23 19:42
devil0915 : 在,沒有一刻離開我。既然我心即是佛心,我念即是 11/23 19:42
devil0915 : 佛念,又因為佛念即是淨念,是故我念本是淨念,到 11/23 19:42
devil0915 : 此真相大白,原來我們24小時所有的念頭,只要不執 11/23 19:42
devil0915 : 著 (也就是都攝六根) ,全部都是淨念,那不就是淨 11/23 19:42
devil0915 : 念相繼了嗎?所以做結論:如何淨念相繼?不執著即 11/23 19:42
devil0915 : 是。 11/23 19:42
請益: 什麼念是淨念? 不執著的過程應如何實修?
Bonaqua : 《楞嚴經》:淨極光通達。 11/23 20:24
※ 編輯: fatalfeel2 (218.187.102.76 臺灣), 11/23/2023 21:23:25
devil0915 : 不執著的念就是淨念。如何實修?依照各人修的法門 11/24 09:08
devil0915 : ,好好的修,還有持戒、持咒、聽經、聞法…等等共 11/24 09:08
devil0915 : 通的修行方法可修。至於日常生活遇到的一切事,如 11/24 09:08
devil0915 : 何不執著?這是大哉問,簡單講,遇到一件事,先觀 11/24 09:08
devil0915 : 一切法皆空、皆幻,再看這件事有沒有符合世間法的 11/24 09:08
devil0915 : 法律規定、道德規範,若不符合則不要做,除非是為 11/24 09:08
devil0915 : 了利益眾生。最後再觀察自己有沒有因此事起煩惱, 11/24 09:08
devil0915 : 若有則馬上觀空、念佛…等,運用適合自己的修行方 11/24 09:08
devil0915 : 式放下它。運作久了,自然漸漸放下執著。這個需要 11/24 09:08
devil0915 : 日常生活中隨時練習,不可能一下子馬上就做到完美 11/24 09:08
devil0915 : ,我們活在娑婆世界,有很多逆境可讓我們練習,佛 11/24 09:08
devil0915 : 陀建議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到了那邊,沒有逆境,修 11/24 09:08
devil0915 : 行反而會變慢,但沒有風險,保證成佛,我們應該珍 11/24 09:08
devil0915 : 惜還在娑婆的日子好好修行。 11/24 09:08
不執著的念就是淨念。方向沒問題 但若通曉金剛經 您會知道是指那一段與此呼應 觀空 念佛 放下它 真的是不執著嗎 你很確定釋佛是這麼解釋的嗎? 若遇煩惱 觀空 念佛 放下它 這樣能相繼嗎? 南傳巴利經典有解釋怎麼實修 並與圓通所說是相通的 有空看看南傳巴利文中譯 [中部] 經典 ※ 編輯: fatalfeel2 (114.32.93.159 臺灣), 11/24/2023 10:48:18
Bonaqua : 念佛不太建議用南傳的理解去念。 11/24 11:00
Bonaqua : 因為南傳修學目標是解脫道,不是成佛。 11/24 11:01
我很確定 你經典讀起來是不通達的 等同釋佛 說了南傳北傳密傳三種教典 是互相違背宗理的 釋佛的法教 是超越時間空間的 你以你的障礙心去解釋佛法 小心永入輪迴!!! 在我眼中 三乘即一乘 惟有些字句是因為翻譯或後人擅改需要判斷 密乘初祖蓮花生大士即讀南傳阿含經 證明你是說錯的
Bonaqua : 成佛所緣的是 離二邊證悟心性真如。 11/24 11:01
Bonaqua : 南傳所取的是 "空",不執著有,偏真涅槃。 11/24 11:02
Bonaqua : 也就是金剛經 : 無住生心。 (南傳修學無住) 11/24 11:03
Bonaqua : 念佛本身是生心,念念相續又是無住,這是證悟心性。 11/24 11:04
Bonaqua : 不住空有,才能暗契實相。 11/24 11:04
Bonaqua : 南傳念佛集中心神,只是一種後續觀無常的前方便。 11/24 11:06
Bonaqua : 這是二者的差異。 11/24 11:08
Bonaqua : 加一樣的油,目的地是不同的。 11/24 11:10
Bonaqua : 心性當中,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是平等法。 11/24 11:16
Bonaqua : 南傳認為生心是生滅苦,無住是通往解脫涅槃之樂。 11/24 11:16
Bonaqua : 沒了執著,但仍有分別,這是教典根本上的差異。 11/24 11:17
Bonaqua : 北傳中道念佛,目的是沒了執著,也要沒了分別。 11/24 11:21
adampolo : 馬哈希說佛隨念只是寂止禪,不是內觀。意思應該是 11/24 12:14
adampolo : 南傳的念佛,只能修止禪,不能修觀禪。 11/24 12:14
devil0915 : 金剛經重點之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 11/24 12:41
devil0915 : 放下執著,甚至連放下的心都放下,放無可放,用白 11/24 12:41
devil0915 : 話講「沒有目標可以放」;但在這樣的境界下還是會 11/24 12:41
devil0915 : 生心,生出淨念。我們的心隨時隨地都在起念,不會 11/24 12:41
devil0915 : 斷念,故我們只要心無所住 (都攝六根),生出來的淨 11/24 12:41
devil0915 : 念是源源不斷的 (淨念相繼) 11/24 12:41
前念不生斷輪迴 後念不滅金剛心現 淨念相繼 需符合菩提心的 無二元的 乃至連淨的結構也無 平時任由念起念滅 不落二邊 此為密乘最高戒律 菩提心戒 亦符合北傳六祖壇經 應無所住布施 三輪體空 無住生心 故 應無所住生其心 即 無住一切 生一切淨念 六祖: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自色身中,邪見、煩惱、愚癡、迷妄,自有本覺性。 因此無需再生一個心 觀察是對的是符合釋佛四念處法教 也符合達磨破相論所說 除此之外 巴利 小象跡喻經 有實修方式 找一句巴利一句中譯的 (“婆羅門,再者,一位比丘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 沒有覺、沒有觀) 可能有些句譯的有誤 再以原巴利文判斷一下 此經與圓通所說是相通的 南傳經典需抽空看 一個證本心的人 不可能對外境 無知無覺 我沒有其他問題了 祝閣下成就
Bonaqua : 純分享: 無住 跟 生心,其實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語言。 11/24 12:52
Bonaqua : 確實是相對立的二法,實相統攝這二法,又超越此二。 11/24 12:53
Bonaqua : 就像選擇題有三個選項 : 11/24 12:53
Bonaqua : (1) 無住 (2) 生心 11/24 12:54
Bonaqua : 第三個選項隱藏,但是卻又是正確答案。 11/24 12:54
Bonaqua : 所以怎麼辦 ? 怎麼選 ? 11/24 12:55
Bonaqua : 利用刪去法,不選(1)也不選(2)。 11/24 12:55
Bonaqua : 類似 : 11/24 12:56
Bonaqua : (1) 生心 (2) (3) 無住 11/24 12:56
Bonaqua : 你只能看到 1 跟 3,答案多少 ? 選2。 11/24 12:57
Bonaqua : 這是佛教念佛法門非常厲害的一招。 11/24 12:57
Bonaqua : 所以如印光大師,祖師大德都講很簡單 : 11/24 12:58
Bonaqua : 念的清楚、聽的清楚、記的清楚。 11/24 12:58
Bonaqua : 他們沒有要我們去管無住還是生心,念清楚而已。 11/24 12:58
Bonaqua : 這是非常厲害的修學指導。 11/24 12:59
Bonaqua : 看起來很平常 ~ 11/24 12:59
Bonaqua : 暗合道妙,其實就是在講這件事。 11/24 13:00
Bonaqua : 如果我們又起了想法,現在是無住還是生心, 11/24 13:03
Bonaqua : 我應該先生心還是無住,這又選錯選項了。 11/24 13:03
Bonaqua : 這件事是我一直到後面才理解到的。 11/24 13:03
當別人在實修 你還在理解時 十年之後 別人證初地或初果 而自己還是眾生!!!
devil0915 : 嗯嗯,其實無住跟生心是同時的,只是語言文字上的 11/24 13:21
devil0915 : 先後順序而已。這些佛理不是每個人都能當下契合, 11/24 13:21
devil0915 : 但念佛,人人都會,非常簡單,看你要不要而已。佛 11/24 13:21
devil0915 : 的名號有無量功德,其中一個就是「無住」,但又因 11/24 13:21
devil0915 : 為在唸佛,所以有「生心」,並沒有斷滅。所以一心 11/24 13:21
devil0915 : 一意唸佛的當下,自然就契合無住、生心的境界。這 11/24 13:21
一心需要一意嗎? 再想想! 佛法用字 謹慎異常 佛法說的一心是指什麼? 一絲不掛指什麼? 您自判斷 想要增加佛經判斷力 南傳必讀! 三乘無別
devil0915 : 就是佛陀厲害的地方,教我們一個這麼好的方法,最 11/24 13:21
devil0915 : 簡單,但又極為殊勝。 11/24 13:21
※ 編輯: fatalfeel2 (114.32.93.159 臺灣), 11/24/2023 15:41:36
devil0915 : 我使用一心一意只是形容專心念佛的樣狀而已喔。如 11/24 15:54
devil0915 : 果要我用佛法觀點來解釋這個成語也行,一心指本自 11/24 15:54
devil0915 : 空寂的真心;一意表善分別的妙觀察智(第六意識), 11/24 15:54
devil0915 : 一樣是在說「無住、生心」 11/24 15:54
fatalfeel2 : 祝成就 11/24 16:31
devil0915 : 也祝您成就,阿彌陀佛 11/24 16:48
※ 編輯: fatalfeel2 (114.32.93.159 臺灣), 11/24/2023 16:55:44
dreeqwens : 無住、生心,要具體來說的譬喻或可以是肌肉記憶或 11/24 21:06
dreeqwens : 是反射動作,不念不想不語而能行,念佛相繼便無聲 11/24 21:06
dreeqwens : 無字。而可能要做到不執著那般的“反射動作”,或 11/24 21:06
dreeqwens : 需要更加深化前述的行為,知了真如,如洞悉專業的 11/24 21:06
dreeqwens : 行家展現專業與分析事物的態度,只是這門專業或是 11/24 21:06
dreeqwens : 娑婆 11/24 21:06
daye2012 : 淨念喔,你去找禪門三柱、第七講,只管打坐 就是 11/27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