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隔壁板回覆一篇周利槃陀伽的典故,順便轉貼過來。 -------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善知識品〉第二十 ....爾時,世尊手執朱利槃特詣靜室教使就坐,世尊復教使執掃[打-丁+彗]: 「汝誦此字,為字何等?」是時,朱利槃特誦得掃,復忘[打-丁+彗];若誦得[打-丁+彗] ,復忘掃。爾時,尊者朱利槃特誦此掃[打-丁+彗]乃經數日。 然此掃[打-丁+彗]復名除垢,朱利槃特復作是念(思惟): 「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垢者灰土瓦石,除者清淨也。」 復作是念(思惟):「世尊何故以此教悔我?我今當思惟此義。」 以思惟此義,復作是念(思惟):「今我身上亦有塵垢,我自作喻,何者是除?何者是垢? 」 彼復作是念(思惟):「縛結是垢,智慧是除,我今可以智慧之[打-丁+彗]掃此結縛。」  爾時,尊者朱利槃特思惟五盛陰(五取蘊)成者、敗者....,爾時,思惟此五盛陰已,欲漏 心得解脫....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有,如實知之.... 爾時,尊者朱利槃特向世尊而說此偈: 「今誦此已足,如尊之所說;智慧能除結,不由其餘行。」 世尊告曰:「比丘!如汝所言,以智慧,非由其餘。」  爾時,尊者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 這段經文,可與下面這段律藏對讀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唐.義淨法師譯): 「愚路苾芻(周利槃陀伽)便於後夜時,作如是念(思惟): 『世尊令我誦兩句法,我拂塵、我除垢者,此之字句,其義云何?塵垢有二,一內、二外 ,此之法言,為表於內?為表外耶?為是直詮?為是密說?』作是思惟,... 『此塵是欲(貪欲)非土塵,密說此欲為土塵...此塵是瞋非土塵,密說此瞋為土塵...此塵 是癡非土塵,密說此癡為土塵...』 爾時,愚路憶此頌義(由思惟觀察所得的法義),如理修行,蠲除三毒......」 >>>>> [1] 周利槃陀伽並不是只念一句"掃塵除垢"就證果了,而是當他會背誦這句語詞之後 首先,他對這句話生起懷疑,周利槃陀伽對世尊令他持誦的字句,生起懷疑的疑惑: 透過疑,產生思惟觀察: " 佛陀教我念拂塵、除垢,這是何義?塵垢有二種意思,一指外在的塵垢,二指內心 相續上的塵垢,佛陀跟我說的塵垢,是指外在的、還是指內在的?佛陀這樣說,是指一般 肉眼直接可見外在塵垢的土塵,還是另有密意間接是指內心的煩惱? " 周利槃陀伽透過思惟觀察"此塵是(貪)欲非土塵,此塵是瞋非土塵,此塵是癡非土塵" 佛陀說塵垢,實際上是指內心的貪嗔癡三毒煩惱,貪瞋等一切煩惱,來自愚癡的無明 我執,因為無明我執產生貪等一切煩惱,而由煩惱造有漏業,由此因緣,產生生死流轉。 如前段《增壹阿含經》說,周利槃陀伽思惟五盛陰(五取蘊)成者、敗者,輪迴的定義 ,即五取蘊的生死流轉,由過去世之我的心續中無明緣行的集諦為因緣,產生這一世有漏 近取五蘊苦諦的果,復依這一世近取蘊的果的心續中無明緣行的集諦,而復感生下一世近 取蘊苦諦的果,再由下一世復由下一世....,此即我們心續所攝十二緣起支的生死流轉。 佛陀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我們的心續中,因為有煩惱根本之無明我執,有 此無明我執,就會有如上說彼十二緣起支所攝之五取蘊的生死流轉;要斷除生死流轉,不 受十二緣起支的後有,就要"此滅故彼滅",滅除此無明我執,而滅除彼帶來的生死流轉。 所以,若要淨除內心的煩惱垢染,就要遮除無明我執,才能遮除由無明我執引生的煩 惱,從而解脫。無明我執的正相違是無我慧,由無我慧遮除無明我執,才能遮除無明我執 引生的貪瞋等一切煩惱,這才是世尊教我拂塵除垢的實義,由此如理思惟修行,而獲解脫。 經中最後提到,尊者朱利槃特向世尊而說此偈:「今誦此已足,如尊之所說;智慧能 除結,不由其餘行。」世尊告曰:「比丘!如汝所言,以智慧,非由其餘。」  [2] 佛法修行透過如理思惟,本文可見到周利槃陀伽亦如是 格西上課跟大家說到周利槃陀伽的故事,總結來說,格西提到,周利槃陀伽掃塵除垢 ,手中拿的掃把比喻無我慧,塵垢比喻貪瞋癡三毒煩惱,透過無我慧淨除煩惱獲得解脫。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704589569.A.6D5.html ※ 編輯: cool810 (61.71.1.164 臺灣), 01/07/2024 09:07:19
kissung : 隨喜尊者~~掃塵除垢、究竟解脫 01/07 10:53
dakudai : 阿彌陀佛! 01/07 21:35
tzboy : 隨喜讚嘆 阿彌陀佛 01/10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