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izer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之銘言: :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愈後期的佛教誦本/文本卻愈頻繁出現那種把佛陀稱為「jina(勝者 : /victor之義)」這個在耆那教當中更為盛行的稱呼(並不是用在反諷而是正面的形容方 : 式),就連南傳佛教的清淨道論的巴利底本也將世尊稱為勝者而將佛陀的教法稱為勝者之 : 教(jina sasana,字面上也可以被譯為耆那之教),個人認為這確實是很奇怪的現象。 一般佛教徒看到將佛陀稱為勝者,是指最殊勝的導師,世間各宗教都有他們自己的導 師,佛教也是,導師釋迦牟尼佛被佛教徒視為最殊勝的。 如達賴喇嘛尊者說過,我們的根本上師是釋迦牟尼佛,導師釋迦牟尼佛開示的法,是 唯一能獲解脫的道路,在佛寺山門有時會看到寫入不二門,就是說世間沒有第二條道路, 真正要能夠獲致解脫的話,唯有入佛門、入佛陀的教法,這是殊勝能致涅槃的道路。 一般說勝劣等,如《菩提道次第廣論.毗婆奢那品》云:「....劣等或殊勝,佛依世 間說,非是依真實。」又,勝劣這些用字,要看前後文脈絡才能知道在該處要表達何義。 >>>>>> [1] 達賴喇嘛講授佛法時,經常會提到耆那教,做為內外道宗義比對的認識,隨舉一例: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菩提心釋論》美國紐約 具有教義的宗教信仰又可以分兩大類:第一類是認為有造物主存在的這種宗教信仰; 第二類是認為造物主不存在的宗教信仰。 就以第二種否定造物主信仰而言,最主要就三大派:佛教,以及無神數論派,還有裸 行派又稱耆那派。 在這三大派(否定造物主)裡面,屬於耆那派以及無神數論派都一致認為,「我」必 須要遠離身心(離五蘊)以外有一種我的存在,「我」跟我的身心(五蘊)是可以隔離的 ,因此而主張了「常、一、自主的我」。 唯有佛教,是否定了這種常一自主的我,佛教認為,「我」並非是身心(五蘊)以外的 一種個體,「我」是依賴著身心(五蘊身心)而施設而有的。 因此,在所有具有教義的宗教信仰裡面,只有佛教說了「無我」的正見。(佛教說無 我,沒有外道說的我,例如外道說有離五蘊之常一自主的我,這是佛教的無我否定的。) (註1:佛教說無我,我僅是依身心安立而有,沒有外道說獨立實體而常一自主的我, 佛教說,依自己的五取蘊安立的我為輪迴者,斷除了五取蘊,依無漏蘊安立的我為解脫者) (註2:耆那派不僅否定造物主,並且也說輪迴,這些和佛教相同,但不因此就等於佛 教,佛教內外道的判別,主要以無我的正見,如耆那教說的我,屬無明當中的遍計我執) [2] 以達賴喇嘛為首的三大寺,因受中共迫害流亡印度重建,回台的格西在印度生活了二 十多年,有實際接觸過耆那教,看到他們的思想表現行持等,會比只從書上認識深刻 有次我看尊者法會轉播,聚集許多印度不同教派領袖,尊者說你們外道哪一派宗義如 何說、另一派又如何說,而佛教如何說等等,但大家共同都提倡世間慈愛的良善價值 註:我個人臉書,前幾天寫的一篇剛好有相關,上面那段尊者法語就是從中摘錄過來 如果想看整篇文可至連結,目前設為置頂 https://www.facebook.com/dennchiu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704665841.A.051.html ※ 編輯: cool810 (61.71.1.164 臺灣), 01/08/2024 07:44:39
kissung : 南無阿彌陀佛 01/08 09:09
dakudai : 阿彌陀佛! 01/08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