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上篇)摘自:2005年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菩提道次第略論 阿底峽尊者所傳來的(菩提心發心教授)七因果的教授,它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七因果 來培養悅意慈心;寂天菩薩最主要(菩提心發心教授),是以自他相換來培養慈心。 至於希求他利之發心,要生起的時候,為了要完全利他,所以首先要愛他(珍愛他人 ),喜歡他人才有辦法,這叫做悅意的慈心(想要給予安樂)。 無論看任何的生命體,都要把他當成愛惜的、珍惜的、悅意的對象。這種悅意慈心( 想要給予安樂)必須非常強烈,才有辦法生起強烈的利他之心。 所以,為了能夠看每一個眾生都歡喜的緣故,而說了兩種方法。 第一個叫做七因果,就是如同今世母親般的,一切眾生也當過我的母親,當過最有恩 惠的人,如此而產生了知母、念恩、報恩,以這種方式來悅意、歡喜一切眾生,這是一種 方式。 第二種叫自他相換(在自他平等的基礎上,把只在乎自己的心態轉換為視有情為珍貴 ),也就是如同寂天菩薩所修行般的,一切不屬於自己的他人,都是利樂的根本,只要是 他人的緣故,都是一切利樂的根本(愛護他人是一切安樂的根源,傷害他人並不能帶來安 樂),而來修學自他相換,而來修學悅意他人(想要給予安樂)的這種慈心。 由這種悅意慈心,再了解痛苦而生起悲愍心(大悲心),由悲愍心(大悲)而生起責 任感的清淨意樂(增上意樂),由清淨意樂而生起菩提心的(為利眾生願成佛的發心)。 >>>>> [1] 佛教修持菩提心的傳承 1.七因果:釋迦牟尼佛→彌勒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金洲大師→阿底峽尊者→ 2.自他換: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龍樹菩薩→寂天菩薩→阿底峽尊者→… 1.「七因果」(6+1)前六項為因產生結果發起菩提心。內心意知緣著眾生依"知母、念 恩、報恩、悅意慈心、大悲心、增上意樂"六項次第思惟,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 2.「自他換」思惟我愛執的過患、珍愛他人的功德,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註:串習"七因果"、"自他換"發心教授,產生任運菩提心的第一剎那即入大乘道。) [2] 菩提心發心教授,由"七因果"、"自他換"生起對眾生的悅意慈心之後,接著思惟想要 幫助眾生遠離痛苦的大悲心,由大悲心的增上意樂,最後生起菩提心希求佛果利他。   佛教說的大悲心,不同於一般的悲心,大悲心是究竟想幫助眾生遠離行苦,首先對於 自己,要有希求自己遠離行苦的出離心,將此出離心轉換所緣於眾生上才能產生大悲心。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712318541.A.F8C.html ※ 編輯: cool810 (61.71.1.180 臺灣), 04/05/2024 21:51:29
kissung : 慈 悲 喜 捨 04/06 10:59
cool810 : 此處不是講四無量心,小乘有四無量心但生不起菩提心 04/06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