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我一直都有類似的想法,之前也在板上po過類似的文章 #1FJCZTgh (Bus) 當時我的觀點是減少乘客檢索資訊的時間,提供多數旅客快速辨識的功能 原po的提到的觀點,則是讓622等性質相近但班次較少的路線分擔306等熱門路線的乘客 事實上我們「大台北公車路網全覽圖」就有融入這樣虛擬幹線的概念 我們在圖中的大部分幹線上都繪有"灰色幹線"(暱稱為"管子"的東西) 除了讓我們繪製起來更方便之外,也有類似的意義 設計管子時,目的是讓讀者在幹線上移動時,不需要一條一條路線看是否可以搭乘 (然後好不容易把所有路線看完後,車來了又忘記它能不能搭Orz) 假設從光華商場到公館,同時來了226.254.676 讀者發現光華商場位於管子上,且管子通到公館,上述僅676在管內 所以選搭676,226就不用考慮了(因為沒有到公館) 254雖然有到公館(側面玻璃上有寫),但因為繞路經古亭而不在管子內,所以不優先考慮 而班次少的676或許也因此分擔了後方擁擠的280人潮(即原PO觀點) 因此管子除了檢索方便外,也可確保乘客不會搭到繞路公車 同樣的,虛擬幹線或幹線標章也有類似的效果 如果真的擴大實施的話,可以在車站與行先板上都加上標註(甚至給站牌編上號碼) 搭配車站放置虛擬幹線的完整路線圖,相信在幹線上移動的乘客會更方便 至於幹線起訖的部分,其實也是很難考慮的問題 目前這部分我們是以繪製方便為主,有時配合班次多的路線調整幹線長度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南京管配合307於林森止,新莊中正路管配合235於建福路止 這目前沒什麼規則,只是希望讓最多路線進管子,且管子越長越好 除了幹線之外,我之前那篇文章也有提到觀光景點 比方說故宮就可以做類似的「系統」,從故宮到捷運士林站加以包裝 如果有這樣的包裝,外國遊客在前往故宮時,也可更輕易的搭到適當的公車 更重要的,乘客無須擔心班次問題,因為幹線內選擇多,如南京東路平均班距不到30秒 以故宮這邊來說的話,單看個別路線,最密集的255區間車也不過尖峰8-10分 但若搭配上304、815、紅30甚至小18等,平均班距可達3分 深坑的話660.666.795.(679.912.949)加起來大概也可以到尖峰4分(不含括號者6分) 我想這某種程度上,也是"另一種令人信任的交通方式" (簡單、統一、資訊足、班次多) 如果搭配得宜的宣傳(如把虛擬幹線加在捷運路網圖裡面), 對於提升公車服務品質而言(特別是與捷運配合轉乘方面),應該頗有助益。 -- 大台北公車路網全覽圖 >>檔案下載 http://icypenguin.pixnet.net/blog/post/174501681 >>線上瀏覽 http://ericyu.org/BusMapTPE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usMapTP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38.21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s/M.1408106602.A.9DE.html
hicker: 全覽圖從上次公佈到現在 有跟著更新嗎?? 08/15 20:44
map5108: 有啊,第九版了耶(v1.01-1.07, v2.01-2.02) 08/15 20:48
map5108: v2.0以後加入捷運路網,v2.2是8月4日發表的 08/15 20:49
hicker: 抱歉 沒跟著法羅.... 08/15 21:00
icpnh: 到我們粉專點接收通知 這樣有更新出爐就不會漏囉 08/16 01:32
icpnh: 目前更新頻率也盡量維持在半個月至一個月 08/16 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