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T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認識一下『舒適圈』的意涵, 一般認為跨出『舒適圈』,就是離開現在的舒適狀態,挑戰不一樣的生活, 大致說法是沒錯, 不過要注意跨的步伐大或小,都會影響你的承受能力與持續力, 進入『伸展區』會帶來焦慮不安,而進入『恐慌區』則會帶來崩潰與退縮, 整體圖形像是標靶,如以下: 舒適圈(最小圈圈)-->伸展區(中型圈)-->恐慌區(最外圈) 從一般常見的『舒適圈』概念來看, 原PO初始的狀態就像身處在『舒適圈』中, 舒服沒有壓力,每天都像例行公事, 雖然輕鬆,但是時不時會出現自我懷疑的內在對話 「這樣下去好嗎?」 「我一輩子都要這樣嗎?」 「對生命沒有熱情怎麼辦...」 直到有一天因為『某因素』而想有所改變, 可以是任何一天,因素也可以是任何事, 被親戚瞧不起、想匹配心儀的異性、父母的皓皓白髮... 因此開始積極的展開行動。 (也就是跨出『舒適圈』) 但是,人生永遠都是這個『但是』, 跨出舒適圈沒有錯,問題在於,你跨的太大步,直接邁入『恐慌區』, 沒有在『伸展區』的適應歷程,導致無法持續下去, 讓你退回來的原因,有可能是挫折,也有可能是艱難, 這是因為個體的心理狀態,還沒堅韌到能因應帶來的調整與改變, 所以『循序漸進』才是平穩跨出『舒適圈』的關鍵, 先讓自己跨到『伸展區』,適應改變所帶來的焦慮不安, 接著你的舒適圈範圍會擴大到你的『伸展區』, 而原先的『恐慌區』則會被『伸展區』覆蓋, 又擴大出下一個『恐慌區』(更大的挑戰目標) 像是ab大所說的「與自己對話協商」的歷程就是防止自己跨的太大步。 舉ab大的例子來說: 平常中午才起床的人,立下宏願要每天6點醒來, 很可能持續一周之後就不了了之(太痛苦)。 所以事先設定好合適目標, 才不會因為直面『恐慌區』的痛苦, 最後退縮回『舒適圈』。(請見ab大的範例) 分享一個實際案例: 某朋友A參加了版上的搭訕團, 第一次揪團上街搭訕時結識了團裡的新朋友B, B也是第一次上街搭訕,A與B兩個人是團裡的新人, 在老團員示範如何開頭之後,大家就各自行動, 自然A與B就一起行動,過程中A大約搭了5個,有要到3個號, 而B搭了2個,要到1個號,之後就不行動了, A疑惑的問B「怎麼不繼續搭呢?」 B臉色為難的回應: 「因為我很害怕,跟那些人談話,我覺得很難受,我不知道對方會說什麼, 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回應對方,不知道要開什麼話題,我不想再有同樣的感受!」 「就算開場成功了,可是我又要再面對同樣的恐懼,我受不了!」 至此,之後的街搭再也沒看到B的出現。 挑戰搭訕是跨出『舒適圈』的具體展現, 不過B跨的太大步,直接邁入了恐慌區,導致最後崩潰退縮。 如果你的目標是『想透過陌生搭訕認識到心儀的異性,進而建立關係』 可以將大目標切割成數個小目標,依序達成, 記得每個目標達成可以設定一些小酬賞(也可能是達成之後的成就感) 如以下: *對認識的人(男女皆可)運用合適開場,並且熟練, 同時也能蒐集對方大致會有什麼反應。 *對陌生異性(不論顏值,避免增加壓力)使用先前熟練的開場, 同時繼續蒐集反應(注意不要過度在意要號成功率), 因為這次的目標是蒐集反應。 *接著是嘗試提升要號成功率(依然不論顏值,試著當朋友)。 *開始嘗試找符合自己審美觀的異性搭訕。(循序漸進) -- 如果原PO要維持改變,切記不要草率走入『恐慌區』, 試著設定進入『伸展區』的目標,適應並且習慣它, 再挑戰下一個『伸展區』,記得要適時給自己酬賞, 讓目標兼具推力與拉力,我也還在逐步完成自己的目標中,一起加油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87.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CH/M.1526581842.A.2D4.html
s20843: 推!感覺很像將大目標切成小目標的方法!一開始發下宏願失 05/18 23:37
s20843: 敗率真的比較高啊 05/18 23:37
yuannauy: 專業文推推~ 05/19 09:28
ccu1002: 推推 05/20 18:40
nishishishi: 恩對方法很重要 05/24 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