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Fantas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銅銀兌換比例 基本上這要分成兩段來看,由於中國本身缺少銀礦 所以在明朝之前,中國是以銅本位來建立經濟制度 而到了明清兩朝,則由銅本位轉為銅銀本位(宣統二年才正式改為銀本位) 原因就在於銅、金大量流入歐洲,而墨西哥銀大量流入的關係 至於銅錢跟銀的兌換比率在這段長期轉換期間 會隨著通貨膨脹/緊縮有所變化 轉換的比率很大,從400、500:1到5000:1都有 以清朝光緒年間為例 銅銀兌換比率,曾在短短數年間由從1000:1變成1600:1 銀一兩的價值以清代為例 以糧食價格來看,一兩大約和一石糧食相近(一石糧食大約是70Kg) 由於古代糧食因為地力問題很昂貴,可以知道一兩銀子真的蠻大的 題外話 在此感謝哈伯發明了製氨法 解決了近代農業最重要的肥料問題,讓糧食成本大幅度下降 雖然現在沒有幾個高中生學化學的時候看到哈伯法製氨 會覺得這條合成式有多重要... -- 推 sandwichpope:小妹妹,妳想要成為魔法少女嗎? 03/29 20:32 推 sandwichpope:要成為魔法少女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熟練地使用魔法棒 03/29 20:32 推 sandwichpope:大哥哥的這根魔法棒可以讓妳做練習喔 03/29 20:32 推 sandwichpope:只要搓一搓,神奇魔法棒就會變長 03/29 20:32 推 sandwichpope:再用力搓搓,魔法棒就會產生魔法藥水 03/29 20:32 推 sandwichpope:如果喝下魔法藥水,妳就能成為魔法少女了 03/29 20: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161.1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antasy/M.1456842378.A.389.html
gme1992: 我也是大學後才覺得哈伯法很關鍵 03/01 22:32
gme1992: 其實也是催化化學的重要貢獻 03/01 22:32
abbjesper: 反過來想,沒有製氨法糧食不能增加,人口就不會這麼多 03/01 22:35
abbjesper: 土地房屋也不會貴到靠北 03/01 22:36
dodosteve: 可是依機率來看,如果你用時光機回去幹掉哈伯,你我變成 03/01 22:44
dodosteve: 不存在的人(祖先沒活下來)的比率其實超級高XD 03/01 22:44
centraldogma: 沒製氨法的話,大家都還在種田咧 03/01 22:49
centraldogma: 在農業的產量大增之前,美國有八九成人的都農民 03/01 22:49
centraldogma: 到現在只有二十分之一的人是農業人口(美國) 03/01 22:49
darkbuffoon: 意思是這方法出來之前都是靠大便? 03/01 23:09
豆科植物輪耕+堆肥,說是靠大便也沒錯啦...十九世紀去海島挖鳥糞可算的上是熱門行業
a2935373: 樓上 大多是尿而不是屎 另外明清不是銀本位是銀銅雙本位 03/01 23:14
翻了一下手邊的書籍,上面寫宣統2年發布幣制則例後才正式進入銀本位 有道理,我修改一下文章
a2935373: 鳥糞主要是磷肥喔 另外清朝官方牌價銀銅兌換比很長一段 03/01 23:16
a2935373: 時間是1:1000沒錯 但並不是實際上匯兌比都那樣 光緒年 03/01 23:17
a2935373: 間會突然大幅度變動其實是官方匯率改變而已(正視現實 03/01 23:17
dodosteve: 氮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放火燒荒,草木灰就是氮肥 03/01 23:22
a2935373: 樓上 草木灰主要成份是碳酸鉀 應該算鉀肥 氮肥來源還是 03/01 23:27
d86249: 白金跟銀兩是同一個東西嗎? 03/01 23:27
d86249: 之前歷史是學白金是PT(鉑金) 03/01 23:28
a2935373: 排泄物和豆科輪種居多 03/01 23:28
a2935373: 白金和白銀差遠了 03/01 23:28
dodosteve: 話說豆科輪種是誰先發現的啊? 03/01 23:31
漢書班固提到的爰田制就有點類似三田輪耕制了,所以應該更早吧
biglafu: 請問怎麼樣才能換到胖鳥? 03/02 00:35
a12073311: 犧牲大拉芙召喚就行了(? 03/02 00:47
biglafu: 胖鳥明明是我的所有物 03/02 00:56
不要趁別人忙著打文章的時候宣告所有權啊,本鳥賣藝不賣身滴
a2935373: BTW 稻米相較其他作物對肥料的需求較低 可以達成不輪作 03/02 01:50
※ 編輯: s1s1 (220.135.161.166), 03/02/2016 03:29:16
summerkof: 這種古代貨幣知識好有趣 有推薦的書籍嗎 03/02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