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Fantas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推 weltschmerz : 那只是一種寬泛的描述吧 實際上又不可能是手拿膠帶 10/23 00:47 : → weltschmerz : 重複粘貼拿到單層石墨烯 10/23 00:48 : 推 weltschmerz : 但這個用"手"實作 聽著就跟量子速讀差不多... 10/23 00:51 就是用膠帶粘貼得到的單層石墨烯。 這里有篇文章講述當時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77221&do=blog&id=119773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77221&do=blog&id=119828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77221&do=blog&id=1199051 朗道(Lev Landau)在1930年代從理論上證明了不可能出現穩定的2維晶體,石墨烯不可 能存在。但是很多搞材料科學的人還是想試試看,有很多團隊都在設法獲得單層石墨烯 。 一個團隊是德國人的團隊,1990年的時候他用石墨在另一個物體上刮擦的方法,得到了 薄到透明的石墨薄片,但還不是單層的。 一個團隊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韓國人教授菲利普·金,他下令讓自己的中國人博士生想辦 法,這個中國人博士生想到了鉛筆寫字,先用石墨做成一個奈米鉛筆,再用奈米鉛筆寫 字,得到了30層原子的石墨薄片。 最後成功的是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的團隊,他是俄羅斯人,荷蘭國籍,在英國 曼徹斯特大學工作。 Geim這個人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當年他在俄羅斯獲得博士學位後,去荷蘭的一個大學 當副教授。荷蘭的這個大學實驗室里最引以為豪的設備是一臺能產生超強磁場的機器, 能產生20特斯拉左右的電磁場。 但可惜的是,他們所有能做的實驗都用不著這麼強的磁場,所需的最強磁場也不過0.01 特斯拉。這臺電磁場機器等於是發揮不了作用,浪費了。 Geim就想,這個機器如此強大,能不能把平時想象不到的東西磁化? 於是,在星期五晚上,所有人都走完了去happy了之後,他偷偷留下來——然後往機器里 倒水。 奇跡出現了,在強磁場下,水沒落下去,而是浮起來了,成為了一個水球! Geim非常開心,就往機器里扔各種東西:草莓、番茄、昆蟲,最後扔進去了一只青蛙。 這只飛翔的青蛙,讓他獲得了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獎。 後來Geim的實驗室來了一個中國來的博士生。實驗室里有一臺高級的拋光機,Geim讓這 個中國博士生磨石墨棒,設法獲得單層石墨烯。 這個中國博士生磨了整整三星期,磨出了一片10微米厚,大約相當于1000個碳原子厚度 的薄片。這距離單層石墨烯顯然差得遠。 Geim的實驗室隔壁,有一位來自烏克蘭的的隧道掃描顯微鏡(STM)專家。有一次Geim和 這個烏克蘭人聊天,說他們正在辛辛苦苦磨石墨棒制單層石墨烯。 烏克蘭人說,這個好辦啊,我們檢查顯微鏡的時候都用石墨當樣片。檢查完了後,都用 透明膠帶把石墨的最表層粘掉,這上面肯定有你們需要的東西。 然後他找來一些廢棄的透明膠帶給Geim,讓Geim用顯微鏡找一找。 Geim用顯微鏡看這些膠帶,發現膠帶上果然有些非常薄的石墨碎片,遠遠比他們打磨出 來的薄。他馬上意識到打磨的方法不行,得用膠帶粘。 Geim就讓另外一個學生,也是來自俄羅斯的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 elov)用膠帶來粘石墨,兩人一起用膠帶粘,然後撕開,再粘,再撕開。 最終果然得到了單層的石墨烯。 Geim和他的這個學生Novoselov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石墨烯不但是碳的新的同素異形體,而且是人類獲得的一種二維結構的物質,而且是 過去已經被證明不可能存在的物質,得諾貝爾獎名至實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1.69.41.198 (中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antasy/M.1571796357.A.93E.html ※ 編輯: bxdfhbh (121.69.41.198 中國), 10/23/2019 10:07:07 ※ 編輯: bxdfhbh (121.69.41.198 中國), 10/23/2019 10:14:57
faniour : 膠帶都能產生醫用X光 10/23 10:15
faniour : 真實世界比想像還誇張 10/23 10:21
zader : 真實世界不用考慮合理性啊,存在即合理。 10/23 10:53
bebe495182 : 現實世界果然夠唬爛... 10/23 10:59
titain : 大概黏個幾百幾千次才會成功一次吧,成功不代表實用 10/23 11:20
alwaysstrong: 知道方法就可以試著優化啊 沒有成功過 怎麼會有現在 10/23 12:06
alwaysstrong: 可以大量生產的技術 10/23 12:06
schan003 : 推 10/23 12:18
kira925 : 因為還是不太可控 所以離量產很遠 10/23 12:18
weltschmerz : = =我總覺得你好像誤會我的意思 我想表達是"手"的 10/23 12:22
weltschmerz : 部分 10/23 12:22
faniour : 第一個撥出石墨烯是用膠帶 10/23 15:52
faniour : 現在量產研究的是CVD之類的方式去長 10/23 15:53
faniour : 怎麼可能持續用膠帶去做量產需求 10/23 15:54
cerberi : 推 10/23 17:43
kowtheone : 真的是用膠帶去黏的啊,得獎除了證明石墨稀真的存在 10/23 18:50
kowtheone : 之外,還能進行量產,大學時有位教材料的教授還說 10/23 18:50
kowtheone : 當時為了量產,最後找到種3M的膠帶特別有用,良率 10/23 18:50
kowtheone : 極高 10/23 18:50
mn435 : 中國博士生XD 萬用龍套 連名字都沒有感覺蠻像宣傳 10/23 20:02
mn435 : 用故事 10/23 20:02
rronbang : 推!! 沒聽過 10/23 21:43
faniour : 不是量產才找3M膠帶,是一開始就試了好幾種 10/24 07:46
faniour : 3M某個型號特別好用 10/24 07:47
faniour : 這款原本還要停產的.... 10/24 07:47
faniour : 另外膠帶撕出來的了不起幾mm平方,這怎麼稱量產 10/24 07:48
faniour : 石墨烯的碎片不能縫合,層數又對特性影響極大 10/24 07:49
faniour : 加上他很容易就堆疊或捲曲,膠帶法一直不是產途徑 10/24 07:50
faniour : 膠帶撕下來後泡在溶劑中把膠溶掉,再用矽板去撈 10/24 07:52
faniour : 接下來再去慢慢找撈到的碎片中誰是單層的... 10/24 07:53
T50 : 得獎就是證明石墨稀的存在啊,因而啟發人研究石墨稀 10/24 15:58
T50 : 的特性跟生產 10/24 15:58
YBlueMoon : 推XDD 10/27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