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nad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到這個討論串,也想來回文一下 同時給一些有意想成為移民第一代的大家一些現實面的觀點 這邊以移民加拿大為主軸討論 小女子心臟很大顆的跑到加拿大念社工 修了新移民難民服務的課程,並在溫哥華的MOSAIC實習 對新移民安頓的議題有一點研究,並在實習期間接觸不同背景的移民,看到他們辛苦之處 首先移民政策,近年加拿大政府的移民政策,主要目標群就是高學歷、語言能力好的青年,有在當地唸書或工作滿一年以上還會加分 所以其實要拿到pr invitation對一些台灣有大學學歷的年輕人來說不算太難 大概只要針對某些短處去加強,大不了去當地念個一年program就過門檻了 然而,真正的挑戰都是從登陸後開始 在此我針對找工作的困境來討論,當然其他還有很多各方面的適應問題可以討論 首先語言溝通能力 課堂學的英文與實際溝通時的英文不一樣,當地用語和話題也都跟你對當地文化的瞭解程度相關 加拿大雇主雖然在意工作能力,但更在乎員工是否能融入團隊 如果連聊天都聊不來,說話用詞都不當地,其實雇主都會默默在心中扣分 關於推薦人 有幸面試後幾乎都得提供2-3位推薦人,雇主對你有興趣會打電話去問 除非你應徵的是華人公司或跨國大公司,不然雇主都要求你提供加拿大當地的推薦人,提供海外的很多就直接略過了 然後是學歷和各種證照 若非當地學歷,你得要送第三方機構做學歷鑑定,這已經很麻煩了但還算事小的 加拿大這邊追求各種證書證照也是相當激烈的 你隨便搜尋一個招聘文,資格那邊常常要求要有各種不同的證書和加入該專業人員的公會 有些公會的入會手續也是相當冗長,不只花錢可能還要考試 在你完成這些審核之前,你的履歷都不會被雇主考慮 而這個步驟可能要卡你好幾個月,如果入公會要考試的話,甚至可能卡半年一年以上 最後要來談談對新移民來說最痛苦的魔王-Canadian Experience 這是一個非常抽象難以定義,但卻影響最大的一項 大致的概念是-你有多融入加拿大社會 但沒有一個明確的量尺,每個雇主心中都有一把自己的尺 可能的影響變項大概是你在加拿大住多久、有在當地就學經驗嗎、有工作經驗嗎、有志工經驗嗎、對當地人與人間的相處文化了解嗎 想像一下你在台灣,收到一封其他亞洲國家的人丟的履歷要應徵你的團隊,你心中會有的疑慮有哪些,就差不多是那個感覺 海外的工作經驗除非是在跨國大公司,不然幾乎都是當沒有 就算曾經是管理階層了,但無當地經驗,當地雇主依然視你為無經驗 所以很多新移民,就算曾經從事某專業工作、曾經是高階主管,幾乎全都打掉重練 如同一個剛高中畢業什麼都不會的小毛頭開始,不論已經三十還是四、五十歲 大家很努力找資源去諮詢,但得到的答案不外乎叫你去做志工或是參加各種工作坊 一來建立人脈,二來就是累積所謂Canadian Experience 曾經有報導說到,在加拿大,超市的員工是平均學歷最高的 我相信這是真的,裡面隨便一個都可能是非加拿大出生長大的碩博士 w大提到自己從服務業打工開始爬 老實說現實面是,你英文口說得夠好才有辦法走服務業,不然也只能在餐廳洗碗或在中國餐廳被壓榨 而那些碩博士的英文至少都有一定水準,但還是得先在超市打工累積Canadian Experience 當然還是有機運好的人,但建議不要一開始就期待自己機運會很好,不然很容易就憂鬱症了 打掉重練的意思在這邊重申一下 不是說一邊在服務業打工,一邊找高階專業工作就會有著落 通常是一邊在服務業打工,然後找看看entry-level的相關工作 有entry-level的工作後,才慢慢往上爬 而且你很有可能一開始也只會拿到contract或part-time 常常都是要先進去那家公司了,之後再藉內部徵人時轉調職,才慢慢爬到full-time 當然產業不同也會有所出入,但大致要有這樣爬的心理準備 最後別忘了確認一下加拿大的所得稅 加拿大有兩層政府,聯邦政府抽的所得稅是15%起跳 省政府會再另外抽稅,各省稅率不同,BC是5%起跳 所以如果住在BC,所得稅每年就是20%起跳 不論international, pr, citizen的稅率都一樣 沒有像台灣所謂的收入不到多少就免稅,所得稅是每一毛都要算 當然如果你有其他抵稅的項目就自己再列,這邊就不多做說明 每次薪水也都會扣Employment Insurance, Canada Pension Plan這些法定的項目 所以要注意一下稅後到底實領多少,不要預期跟實際差太多 這不是勸退文,這是讓有意移民的人不要帶著太多夢幻泡泡來幻滅 有許多從各國移到加拿大的移民,都是背水一戰沒有退路的一定得在當地生存下來 所以他們什麼都做,起頭什麼苦都吞 很多台灣想移民的,通常都是選擇性的,並期待有更好的社經地位 所以起頭的打掉重練,會讓很多人突然很茫然覺得很委屈,再加上同輩親友飛黃騰達,有些人就會萌生不如歸去 要有深深的覺悟,莫忘初衷的前進,才有辦法挺過 不然就會沒兩下就打道回府,或一直做著不滿意的工作只為生存 最後小小分享我自己的情況 我算幸運畢業後兩個月就找到相關的工作,第三個月就開始上工 但職務是我在台灣不可能會考慮的工作… 中間投了一堆履歷的憂鬱細節就不提了 曾經在台灣也做了三年的醫務社工,在加拿大拿的是碩士 但第一份工作要輪三班,而且職務其實連大學學歷都不要求只要有相關證照及相關經驗 也只能告訴自己,至少有收入可以付房租,而且這個工作跟自己的領域有相關,就先有第一份工作再慢慢爬了 btw一個人在海外待業中時,深深地可以體會到要變成homeless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 因為在新移民服務的機構實習過,對大溫地區移民安頓的資源算熟悉 如果版上有pr永久居民有疑問或有資源需求想諮詢,我可以提供相關機構的聯絡方式 但想申請pr有疑問的就請另請高明了,那個有點複雜 ※ 引述《windsocute (dogpawn)》之銘言: : 我在加拿大出生 但很小又全家回台灣 : 待到退伍才自己回來 : 畢業前甚至還沒抽當兵的籤 : 就拿到台灣某個產業前兩大公司的破格offer(非碩士學歷錄取) : 那家公司要我退伍前再跟他們聯絡 談正式到職日期 : 但退伍前我放掉這個機會 跑回加拿大 : 從星巴克 服飾店 餐廳端盤子 飯店前台一路轉職 : 現在在某家旅行社 老闆似乎有想大力栽培的意思 : 雖然還沒直接被升官 但業務已經全部輪調了一遍 : (前陣子殺進某5星飯店業務的最後關面試 但只挑一個 沒上... : 畢竟那時候我剛畢業蹲這麼低無所謂 : 你可能要想想 這邊工作競爭激烈 : 如果重頭停損點是多久?多低? : 6萬加幣課稅後剩只有一半 可接受? : 好山好水好無聊沒朋友 可適應? : : 另外如果你的產業如果不在線上多久就會跟不上也要考慮下 : 不然過水沒過到 還被淘汰就太不值得了 : 不過想試試挑戰新的人生 worth to try : ※ 引述《lskd1019 (Shawn)》之銘言: : : 半年前拿到PR,這段時間不斷在考慮,是否要辭掉工作,到多倫多找工作、生活。 : : 因為舉棋不定,PR登陸期限也快到了,上來問問大家意見。 : : 小弟目前的一些資訊: : : 目前31歲,科技業(軟韌體),年薪換算加幣約6萬加幣, : : 今年準備升主管,薪水可能會加到7萬加幣。 : : 工作內容算是喜歡,和同事相處也融洽。 : : 台灣和加拿大環境都很喜歡(去過多倫多數次)。 : : 女朋友在加拿大讀碩士。 : : 讓我卻步的幾個理由: : : 加拿大失業率高,工作不好找(雖然多倫多好一些些), : : 沒當地工作經驗及英文不夠好找工作會更困難。 : : 科技業薪資水準沒想像中高,多數落在六萬加幣, : : 薪水和現在差不多,但加拿大物價比較高。 : : 雙親擔心且反對,覺得放棄現在的工作很可惜,到加拿大很有可能會碰壁。 : : 年紀不算小了,要開始為未來打算。 : : 讓我想去的幾個原因: : : PR機會難得。 : : 想體驗加拿大的生活。 : : 想把英文練好。 : : 能陪女朋友。 : : 如果是各位前輩,會怎麼抉擇? : : 或者是有任何的建議或想法關於加拿大生活及工作。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9.182.220.194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nada/M.1499701012.A.D63.html : ※ 編輯: windsocute (24.114.23.242), 07/10/2017 23:48:5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4.6.22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nada/M.1499768402.A.D1B.html
carmelo1125: 推一個 07/11 19:16
s759421: 謝分享 07/11 23:28
Aladar: 推一個! 07/12 00:21
nightheart: 你的觀察跟我待在加國一年的觀察是一樣的,只是我的接 07/12 00:50
nightheart: 觸面沒有你廣泛 07/12 00:51
BoBoKevin: 只是幫忙稍微修正一下關於稅的部分,如果收入低於 07/12 01:17
BoBoKevin: "personal basic amount"是不用繳稅的。類似臺灣的基本 07/12 01:18
BoBoKevin: 扣除額。 而這個basic amount是有分各省及聯邦的 07/12 01:18
heart72531: 推~ 07/12 02:14
snowy362: 感謝B大補充,稅制跟福利又是另外一個境界了 07/12 03:55
kimberly: 推一個,受教了 07/12 04:50
zh57352000: 推,真的有說到心坎裡 07/12 07:44
windsocute: 同意英文要夠好 我是在餐廳工作期間遇到導遊 搬家後進 07/12 08:22
windsocute: 公司 很多機會都是聊出來的 07/12 08:22
lskd1019: 感謝分享 07/12 10:53
anniebh: 推 謝謝分享~ 07/12 13:52
aswen: 推,我也才搬來加拿大一年但覺得很中肯 07/12 14:22
aswen: 大部份朋友對於移民加拿大都很羡慕,殊不知各種心酸辛苦處 07/12 14:25
aswen: 不足為外人道矣 07/12 14:26
siaomu: 如果是重技術職的工作就不一定要從entry-level開始,主要 07/13 01:08
siaomu: 還是依照能力跟是否能融入工作環境,但無可厚免的還是吃 07/13 01:08
siaomu: 英文程度跟運氣 07/13 01:08
cloudysky: 推 然後關於服務業, 我媽真的就是在我高中時 在我們家 07/13 09:44
cloudysky: 附近的Tim Hortons從part time打工變成full time (大概 07/13 09:44
cloudysky: 工作兩年有)趁機練英文, 但就是很累的一直站著的服務 07/13 09:45
cloudysky: 業. 不過真的要累積當地經驗, 就是這樣慢慢開始 07/13 09:45
o123p123: 收穫良多! 07/14 21:35
spongeyellow: 推,第一代移民真的滿辛苦的 07/15 06:01
alyssa2522: canadian experience...真的是沒有你就甭談了從頭開始 07/15 10:02
Lachelt: 推一個!感謝中肯分享~ 07/18 12:09
A19870720: 朋友推一下 07/22 03:26
WYchuang: 有很多有名的技術學院可以申請看看 通常都有實習機會 07/24 22:03
WYchuang: 若拿到PR唸書很便宜 實習完有工作經驗又可以繼續找 07/24 22:04
WYchuang: 不過不管怎樣 都是要砍掉重練 萬事起頭難啊 07/24 22:04
jimeatwrd: 推!關於找工作部分, 澳洲幾乎一模一樣情況 07/26 18:43
dayaju: 就跟我在留言說的一模一樣 一堆高學歷結果到加拿大 07/28 19:14
dayaju: 幾乎就變成打工仔 碩博就別提了 我也見過兩個醫生 07/28 19:14
dayaju: 來加拿大只能先打工...我是不知道台加醫生怎麼認定啦... 07/28 19:15
hikku: 我目前住在加拿大 這篇超正確! 07/29 05:57
litowooo: 謝謝分享 受益良多 05/12 14:17
e20021104: 寫實推 06/12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