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eerPl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qmqmqm ()》之銘言: : 生涯規劃 : 根據wiki可查, 生涯規劃是運用心理學、腦科學和生涯發展學科的專業知識, : 幫助個體發現最佳潛能優勢結構,併科學確立適合發展的核心目標,制定行動方案, : 提升自信、完善不足,解決在學習、工作中的各類問題。 : 根據舒伯(Donald E. Super)生命彩虹發展論 : 成長階段 (growth stage) 2~14 歲 : 試探階段 (exploration stage) 15~24 歲 : 建立階段 (establishment stage) 25~44歲 : 維持階段 ( maintenance stage) 45~65歲 : 衰退階段 (decline stage) 65歲以上 : 也就是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在試探-建立階段 : 摒除天生就是要為國服務的好青年外 (其實這種人應該會直接結黨從商從政, 或往官位) : 看到版上討論, 都是要人直接在精華期放棄, 投入公職活國營企業, 而且說法不外乎是 : 以批判社會人性為主, 而不是鼓勵投入哪個單位去改善社會 絕大多數的人上來這個板問問題 幾乎都不是為了改善社會 大多都是希望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已 畢竟要顯著改善自己的生活就何其不容易 遑論改善社會 若每個人都能顧好自己 這社會也早就太平了 : 台灣在全世界其實算很不錯的地方, 我們的社會也沒那麼糟, 雖然薪水停滯不前已久, 普遍薪水停滯不前已久已經夠糟了 而且還是停滯在低薪 : 但整體生活水平, 自由與公民權都是世界不差的. 而在貧困地方也沒有這種鼓勵考公職 : 的風氣 (大概都是直接想幹一票翻身), 而且真正的底層應該是連考公職的資格都沒有 以自由和公民權而言或許不差 但你覺得老百姓很care這個問題嗎? 如果投票日當天不去投票就可以領2萬NT 你相不相信會有一狗票的人都會放棄投票 另外 貧困地方沒有鼓勵考公職?不知道是不是我認知的貧困地區跟你很不一樣 就以師院盛極一時的那個年代而言 因為老師是一個有保障的鐵飯碗 才造就了師大當時的好名聲 對於當時的鄉下貧困家庭而言 能考上師院就已經是相當令旁人羨慕的事情 而對於現今貧困家庭來說 從軍或從警也仍然是大家普遍鼓勵的選項 因為真的體驗過貧窮 你才會知道貧窮的可怕 : 如果PTT這個版代表了15-44歲試探-建立期聲音, 那聲音公職比也太高太高了, 剩下 : 也就是批判, 薪水, 指考分數. 這些我都覺得是一種常識, 而不是知識或專業, 所以 : 真的有做生涯"規劃"嗎? 並不是做勇敢的嘗試與冒險才叫做規劃 只要是有計畫性並評估相關風險與收穫的行為 就叫規劃 簡而言之 設想生涯未來想做的事情以及會面臨的問題 進而思考 就叫生涯規劃 : 在板上也極少看到其他人做了自己開心想從事的行業, 上來分享, 而在這風氣下, : 也可能一個用詞不小心就會變成被批鬥 (明明是想分享) 我想這也是沒幾個敢, 想 : 或願意把自己分享出來的原因 我想這部分有很大的原因是 這些人不太會上來PO文 另一方面是 有許多東西可能不能公開講 既然有不能公開透明的資訊 就涵蓋了讓人誤解的可能性 也就是所謂 誤人子弟 : 這個社會會越來越多元, 但生涯規劃卻越來越封閉, 我常想, 這真的是生涯規劃嗎? : 還是只是一種發洩, 一種對自己過去現實不滿的發洩? : 希望這篇真正探討生涯規劃的文, 能存活下來激發一些改變 這個板會充滿了你講的那類建議 主要的原因在於 絕大多數的人都嚮往穩定及相對高的收入 其實也沒有多少人認真想賭一把去冒險 想想家人 想想伴侶 想想子女 最後再想想自己 每個人都最清楚自己有幾斤兩重 絕大多數的人 能夠平平安安過個安穩的人生 就十分滿足了 因此 當收入的問題就已經迫在眼前時 夢想這樣奢侈的東西 自然就不是人人都有勇氣去追尋的事物 也正因為如此 那些破釜沉舟闖出一片天下的人物 才格外讓人佩服 講結論 即便這個板充斥著鼓勵醫牙or電資or公職的風氣 我也不覺得這個應該要被譴責 這只是個現象 因應著這個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衍生的現象而已 雖然沒啥好鼓勵 但沒什麼好譴責的 (雖然我看不懂一些沒多懂醫牙的狂推醫牙是哪招) 另外 我覺得一個人若有勇氣走鮮少人敢走的路 是不容易 但只有你成功時 我才會覺得真正了不起 倘若一敗塗地也沒有機會翻身 我或許不會嘲笑 但也只有同情 畢竟 付出莫大的代價當個輸家 討拍可以 討尊重就只是自取其辱 走到最後 也只換來了"至少我試過"這句話 是否真正釋懷 到底值不值得 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78.2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550247048.A.4D7.html
abakama : 最後說的太好了。只有成功才能大聲說話,失敗在多辯 02/16 00:23
abakama : 解只是丟臉。 02/16 00:23
Azhou : 身為國營事業員工,我必須說我考進來的原因就是體驗 02/16 00:30
Azhou : 過貧窮,體驗過爸媽中年面臨失業,還要養兩個讀大學 02/16 00:30
Azhou : 的小孩,家庭每個月月光,毫無儲蓄可言,每天都活在 02/16 00:30
Azhou : 沒有保障的日子,這個社會是保障富有的人的,他們可 02/16 00:30
Azhou : 以包裝自己,只有考試才是最公平的。 02/16 00:30
Azhou : 為何推軍公教,因為你不會因為經濟景氣循環而擔心失 02/16 00:33
Azhou : 業,貧窮很可怕。 02/16 00:33
其實如果考量到廣泛的影響因素 考試仍然是"不夠"公平的選項 但現實世界就是這樣 本來就不存在絕對的公平 至於社會是否保障富有的人嘛 我覺得也不是保障 只是因為他們擁有夠多的資源 來讓自己盡可能處於優勢而已 然而這樣的優勢 可也不是免費的 畢竟有錢人的錢也不是從他家馬桶裡冒出來的 子孫不濟 至少祖先也努力奮鬥過 富有的家族 多半不是一朝致富 而是經過兩代以上的努力
SilverCrow : 印象中蔡正元棄台大讀師大 02/16 00:54
qwert65732 : 但很多真正貧窮的早早都去工地搬水泥或者去做黑的賭 02/16 01:14
qwert65732 : 一把了,真正會想改變的少之又少 02/16 01:14
qwert65732 : 跟他們講怎樣怎樣可以改善目前生活,但他們始終認為 02/16 01:16
qwert65732 : 領現看到真實的錢他們才覺得有真實感,覺得今天付出 02/16 01:16
qwert65732 : 的汗水終於有回報,所以叫他們考公職、科技業他們打 02/16 01:16
qwert65732 : 死都不要 02/16 01:16
這很正常 因為在那樣環境的人 他的周遭幾乎沒有單單繼續念書就過上好日子的樣本 畢竟念書升學取得好學歷這條路對於收入的幫助 要有一定門檻以上才會有比較好的成果 換言之 念得不夠好 也可能是輸家 而念很好的 距離他們又太過遙不可及 在他們的認知中 他們早早就認定自己不可能念得太好 所以這條路對他們而言就是不可行 這種情況下 出去工作拿到手裡的錢才是最實在的 我自己國中時期的同窗 就有人早早輟學去擺攤賺錢 只能說 升學是個人選擇 也同時是不少人很早就放棄的選擇 ※ 編輯: gr1031 (118.233.78.205), 02/16/2019 02:06:52
peteer1 : 好文,中肯推 02/16 09:43
acbwanatha : 講得好 02/16 15:45
caroline4247: 推好文! 02/16 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