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 http://www.catholic.org.tw/catholic/2015/June/Misericordiae%20Vultus%20TC.pdf (短網址:http://goo.gl/m6QAqc) 備註: 之前都沒人 po,這邊補 po 一下。 內文標註的顏色為小弟所標注,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部分。 ------ 慈悲面容 慈悲特殊禧年詔書 天主眾僕之僕、羅馬主教 方濟各 願所有閱讀本函的人士,充滿恩寵、慈悲及平安 1. 耶穌基督是天父慈悲的面容。這話可綜合基督信仰的奧蹟。在納匝肋人耶穌身上,慈 悲成為活生生的、可見的,且在祂內達到高峰。富於慈悲的天父(弗2:4),向梅瑟啟示 了自己的聖名:慈悲寬仁,緩於發怒,富於慈愛信實(出34:6),從此祂就不斷在歷史中 ,以不同方式,給我們顯示祂的神性。「時期一滿」(迦4:4),當一切已按天主的計劃 準備就緒,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獨生子來,生於童貞瑪利亞,為決定性地啟示祂對我們的 愛。誰看見了耶穌,就是看見了父(參若14:9)。納匝肋人耶穌,以祂的言行和祂整個人 [1] 來啟示天主的慈悲。 2. 我們需要時刻默觀慈悲這奧蹟。那是喜樂、安寧及和平之泉。我們的救恩依靠這奧蹟 。慈悲一詞,揭示至聖天主聖三的莫大奧蹟。慈悲,是天主到來與我們相偕的終極和至高 行動。慈悲,是存在每人心底的基本定律,能使我們誠摯地看待生命中遇到的每位兄弟姊 妹。慈悲,是把天與人連結起來的橋樑,它打開我們的心,朝向一個永遠都會被愛的希望 ,縱使我們有罪在身。 3. 有時,我們被召叫去更用心注視慈悲,好使我們更能成為天主在我們生命中行動的有 效標記。為此,我宣佈了慈悲特殊禧年,作為教會的特別時刻,讓信徒加強見證,使之更 有成果。 聖年將於2015年12月8日聖母無玷始胎節開始。這禮儀慶節重溫天主自人類歷史肇始的行 動。亞當、厄娃犯罪以後,天主不願人類沉淪罪惡。於是祂轉向那聖潔、充滿無瑕之愛的 瑪利亞(參弗1:4),揀選她作人類救主的母親。面對罪之深重,天主以滿溢的慈悲為報 。慈悲常大於罪;天主總願意寬恕;誰也無法給天主的愛設限。在聖母無玷始胎節當日, 我將歡欣地開啟聖門。在那一天,聖門將成為慈悲之門;所有經過慈悲之門進來的人,都 要經驗天主的愛;天主要施以安慰、寬仁,並注入希望。 其後的主日──將臨期第三主日,羅馬的主教座堂,即聖若望拉特朗大殿的聖門,將要開 啟。其後的數周,其他宗座聖殿的聖門也要開啟。同一主日,我將宣佈,所有地方教會的 主教座堂——地方教會的母堂,或選「副座堂」(co-cathedral),或選有特殊意義的另 一座聖堂,也會在聖年期間,打開一扇慈悲之門。按本地教長的決定,任何經常接待朝聖 者的朝聖地聖堂也可開啟類似的聖門,因為前往這些朝聖地,常是充滿恩寵的時刻,而人 們往往在朝聖過程中,找到悔改的途徑。所以,每個地方教會都直接參與和生活出聖年, 作為恩寵與靈性更新的特殊時刻。這樣,禧年將同時在羅馬及地方教會慶祝,成為普世教 會共融的可見標記。 4. 我選擇12月8日,是由於這日期在近代教會歷史有其豐富意義。事實上,我開啟聖門之 日,正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閉幕五十周年。教會深感須要保持這事件的活力。偕同大 公會議,教會進入了歷史的新階段。大公會議的神長們強烈感受到這是聖神的氣息,須要 以更淺易的方式,向當代人講論天主。長久以來把教會封閉如同一座堡壘的牆壁,已被推 倒;以新方式傳福音的時期已到。這乃是自始以來的福傳的一新階段。這新方式要求所有 基督徒重新承擔,以更大的熱忱和確信,見證自己的信仰。教會自覺有責,要成為天父慈 愛親臨世界的活標記。 讓我們重溫在梵二大公會議揭幕時,教宗聖若望廿三世所提出的指導思想,當時他所說動 人的話:「如今,基督的新娘渴望用慈悲的良藥,而不是嚴懲的武器……。公教會既在今 次大公會議高舉大公真理的火炬,她願顯示自己是眾生的慈母;以耐心、仁慈、受憐憫和 良善所驅使,善待她分離的子女。」[2] 沿著同一脈絡,真福保祿六世在梵二大公會議閉 幕時說:「我們願意指出本屆大公會議的主要宗教特色,就是仁愛……,慈善撒瑪黎雅人 的古老故事,正是大公會議的靈修模式……,大公會議掀起對現代人類世界一股親愛和讚 賞的浪潮。當然,要譴責錯繆,因為仁愛並不減低真理的要求,但對每一個人,只應勸告 、尊重和愛。大公會議要向今日世界公佈的,是鼓勵的藥方,而不是使人氣餒的診斷;是 信任的訊息,而不是使人害怕的預告。不單要尊重現代世界的價值,更要推崇他們,承認 他們的努力,淨化和祝福他們的願望……。我們必須強調另一點,就是:如此豐富的教導 ,應指向一個方向:無論任何境況,在各種脆弱和需要中,都要為人類謀福祉。」[3] 教會既為所受的鴻恩而感謝,又感到任重道遠,我們將要全心依恃復活主的大能,跨過聖 門,因復活的主常在我們朝聖的旅途上支援我們,扶助我們。願聖神,祂既引領信徒與基 督所成就的救恩工程合作,也給天主子民領路,支持他們,好使他們能瞻仰天主慈悲的面 容。[4] 5. 禧年將於2016年11月20日基督君王節慶典閉幕。那一天,在封鎖聖門之際,我們將滿 懷著對至聖天主聖三的感恩讚頌,因為天主賜予我們如此特殊恩寵的時刻。我們將教會的 生活、全人類,以及整個寰宇,交託予基督君王,祈求祂給我們沛降慈悲,如同朝露,好 使人人攜手合作,建設更光明的未來。我多麼渴望未來一年都沉浸於慈悲,好使我們能走 出去,給一切男女送上天主的良善寬仁!願慈悲芳香洋溢,遍及所有的人──信徒及遠離 的人,成為顯示天國已經臨現我們當中的標記! 6. 「天主理所當然地以慈悲行事,祂尤其以慈悲顯示祂的大能。」[5] 聖多瑪斯.亞奎 納這句話,指出天主的慈悲是天主全能的記號,而非懦弱的標記。為此緣故,其中一篇古 老的集禱經教我們這樣祈禱:「天主,祢的寬恕和憐憫,充分顯示祢的全能……。」[6] (編按:台灣現行感恩祭典中,該週主日所用的集禱經開頭為:「天主,祢在仁慈及寬恕 方面,充分地顯示了祢的全能」) 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天主經常都是親臨、接近、照顧 、神聖和慈悲的那一位。 「緩於發怒又慈悲為懷」,舊約經常用這詞句描述天主的本性。天主在救恩歷史中的許多 行動都明確展示天主是慈悲為懷的,因祂常以良善克勝懲罰和毀滅。聖詠以特別方式表達 天主的慈悲行徑是何等偉大:「是祂赦免了你的各種愆尤,是祂治癒了你的一切病苦,是 祂叫你的性命在死亡中得到保全,是祂用仁慈以及愛情給你作了冠冕」(詠103:3-4)。 另一篇聖詠則更明確地講出天主慈悲的標記:「上主為被欺的人作辯護,上主給饑餓的人 賜食物,上主使被囚的人得自由。上主開啟瞎子的眼睛,上主使傴僂的人直身,上主愛慕 那正義的人。上主對旅客加以保護,上主支持孤兒和寡婦,上主迷惑惡人的道路。」(詠 146:7-9)聖詠的作者又說:「祂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也親自包紮了他的傷痕……,上 主將謙遜的人扶起,將蠻橫的人貶抑於地。」(詠147:3,6)簡而言之,天主的慈悲不是 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真相,從中,天主如同父親,如同母親,由於從心底牽動著他們 對兒女的愛,而揭示了自己的慈愛。如果說這愛是「牽腸掛肚的」,並不誇張。這愛從內 心深處自然湧流出來,滿懷慈愛與憐憫、寬仁和慈悲。 7. 「因為祂的仁慈永遠常存。」這重句不斷重複於聖詠136的每句詩節,為述說天主自我 啟示的歷史。由於慈悲,舊約的一切事件滿載深邃的救恩意義。由於慈悲,天主與以色列 民同在的歷史成為救恩史。聖詠不斷重複「因為祂的仁慈永遠常存」,看來是要突破時間 和空間的幅度,將一切注入愛的永恆奧祕之內。這好像說,不止在歷史,更在永恆之中, 人人都常得到天父的慈悲垂視。難怪以色列子民將這篇聖詠列於最重要的慶節詠唱,稱為 大哈肋耳(大「阿肋路亞」)。 耶穌受難之前,以這篇慈悲聖詠祈禱。瑪竇福音指出:「耶穌和祂的門徒唱了聖詠,就出 來往橄欖山去」(瑪26:30)。當耶穌建立聖體聖事,作為祂和祂逾越之祭的永恆紀念時 ,祂把這啟示的卓越行動,象徵性地置於祂慈悲的光亮中。在慈悲的同一背景下,耶穌意 識到這愛的偉大奧蹟要在十字架上完成,於是,耶穌進入了祂的苦難及死亡。知道耶穌曾 以這聖詠祈禱,為我們作基督徒的,就更為重要,挑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重複以這讚美 之詞來祈禱:「因為祂的仁慈永遠常存。」 8. 若我們注視耶穌和祂慈悲的目光,我們便體驗到至聖天主聖三的愛。耶穌被父所派遣 的使命,就是要把天主愛的奧祕彰顯無遺。若望是聖經中第一及唯一一位明認「天主是愛 」(若一4:8,16)。這愛如今在耶穌整個生命成為可見的,可觸摸的。祂本身無非就是 愛,白白交付的愛。耶穌與前來尋找祂的人建立獨一無二的關係。耶穌所行的神蹟,尤其 在罪人、窮人、邊緣者、病人、受苦者面前,都是慈悲的教導。在耶穌內,一切都述說慈 悲。在耶穌內,無處不是憐憫。 耶穌眼看群眾跟隨祂,知道他們已筋疲力盡,困苦流離,就對他們動了憐憫之心(參瑪 9:36)。在這憐憫之愛的基礎上,耶穌治癒被領到祂面前的病人(參瑪14:14),又以寥 寥可數的餅和魚飽飫大量群眾(參瑪15:37)。在這些情景下,什麼打動耶穌呢?無非是 由於慈悲;耶穌因而透視祂所接觸的人的心,並回應他們心底的需要。當耶穌遇到納因城 寡婦為獨子送葬,耶穌為這哀慟的母親所受的極大痛苦而動了憐憫之心,於是耶穌復活那 寡婦的兒子,把他交還了他的母親。(參路7:15) 在革辣撒人的地方,耶穌驅逐魔鬼,釋放那附魔的人以後,耶穌打發那人說:「你回家, 到你的親屬那裡,給他們傳述上主為你作了何等大事,怎樣憐憫了你」(谷5:19)。瑪竇 的被召,也是被安排在慈悲的背景下。經過稅關,耶穌注視瑪竇。這注視充滿慈悲,以至 寬恕了那人的罪;他是個罪人和稅吏。縱使門徒非議,耶穌卻召叫了他,作為十二人之一 。可敬的聖伯達註釋這段福音,寫道:因憐愛而被揀選(miserando atque eligendo)─ ─耶穌以慈悲之愛注視瑪竇,並揀選他。[7] 這句話深刻地影響了我,故我選這句話作為 牧徽格言。 9. 在有關慈悲的比喻中,耶穌揭示天主的本質如同一位父親,從不放棄,直到祂以憐憫 和慈悲寬赦過錯,克勝拒絕。我們都熟悉以下三個比喻:亡羊、失錢、浪子(參路 15:1-32)。在這些比喻中,天主常被形容為滿懷喜樂,尤其在祂寬恕罪過時。在這些比 喻中,我們找到福音和我們信仰的核心,因為慈悲被形容為能克勝一切的力量,使內心充 滿著愛,並藉寬恕帶來安慰。 從另一比喻,我們找到基督徒生活的一項重要教導。伯多祿問需要寬恕多少次;耶穌回答 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瑪18:22)。接著耶穌講了「惡 僕」的比喻:僕人被主人催還巨債,他俯伏在地求主人開恩。主人動心把他釋放,也免除 了他的債。隨後僕人遇見一位欠他小額的同伴,同伴俯伏在地哀求開恩,但第一位僕人拒 絕了,且把這位同伴關在監裡。主人聽到這事,感到氣憤,叫來第一位僕人,說:「難道 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瑪18:33)耶穌最後說:「如果你們 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瑪18:35) 這比喻帶給我們眾人深刻的教訓。耶穌確認慈悲不單是天父的行動,更成為分辨誰是天父 真正子女的準則。簡單來說,我們都被召去顯示慈悲,因為我們都先被慈悲地對待了。慈 悲之愛的最清楚表達,就是寬恕過犯,而為我們基督徒,更是責無旁貸,不可推諉。寬恕 ,有時看來多麽困難!但是寬恕已被置於我們脆弱的雙手裡,為使我們心靈獲得平安。人 必須放下憤怒、憤恨、暴力及復仇,才能喜樂地生活。故此,我們當留心宗徒的訓誨:「 不可讓太陽在你們含怒時西落」(弗4:26)。耶穌把慈悲看成生活的理想,及測試我們信 仰真偽的準則,我們要特別聆聽耶穌的話。祂說:「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 憐憫」(瑪5:7);這是我們在這聖年尤其嚮往的真福。 我們從聖經見到,慈悲是表達天主對待我們的關鍵詞。天主不局限自己於單單申明祂的愛 ,且要把祂的愛成為可見的,可觸摸的。愛,從來不可以只流於抽象概念。愛,基於其本 質,具體流露於日常生活的意向、態度及行為。天主的慈悲就是祂對我們每一位慈愛的關 顧。祂自覺有責任,意思是,祂渴望我們幸福,並願意看見我們開心,充滿喜樂和平安。 這是基督徒以慈悲之愛所必須走的旅途。正如父去愛,祂的子女也去愛。同樣,父是慈悲 的,我們也蒙召叫,以慈悲彼此相待。 10. 慈悲正是教會生活的基礎。教會的一切牧靈活動都應專注於對信友那份體貼,讓信友 體驗得到;教會在世界中的宣講和見證絕不能缺少慈悲。教會是否可信,在於教會如何展 示慈悲和憐憫。教會「具有無盡的渴望去展現憐憫之情」。[8] 或許我們忘記已久:如何 展現和活出慈悲。一方面,我們被誘惑,只注重公義,卻忘記公義只是必須又不可或缺的 起步。但是,教會仍需更進一步,追求更崇高和更重要的目標。另一方面,令人難過的是 ,我們得承認慈悲的行徑正在普遍的文化中消逝。有時慈悲一詞已近絕跡。然而,沒有慈 悲的見證,生命變得貧瘠,不會結果,猶如被丟棄於不毛的荒漠。時候到了,教會應歡欣 地重拾慈悲的召叫。時期已到,應回歸基本,並擔待我們弟兄姊妹的軟弱和掙扎。慈悲, 是喚醒我們重度新生的力量,並給我們注入勇氣,懷著希望迎向將來。 11. 我們不要忘記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第二份通諭《富於仁慈的天主》的偉大教訓。 這通諭的問世,是大家意想不到的;其主題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我請大家留意其中兩段 。首先,聖若望保祿二世提出,在今日的文化環境中,我們已忘記了慈悲這主題:「現代 人的心態,似乎較過去人的心態,更加與仁慈的天主相對立。事實上,現代人傾向從生活 和人心中剔掉『仁慈』這概念。『仁慈』似乎在人心中引起不安。因為由於科技的龐大發 展,人已史無前例地變成大地的主人,征服了大地,支配了大地(參創1:28)。這種對大 地的統馭,有時被片面的膚淺解釋,致使似乎沒有給『仁慈』留有餘地……。因此,在當 前教會和世界的情況,受到活潑的信仰意識所引導,許多個人及團體,可以說,正自然轉 向天主的仁慈。」[9] 再者,聖若望保祿二世大力推動,今日世界需要更迫切的宣揚和見證慈悲:「慈悲是友愛 他人的一項要求,為造就合乎人性的一切,而這一切,正如許多當代人憑直覺所見,正面 臨威脅,危機重重。基督的奧蹟……,迫使我去宣講慈悲,正如基督奧蹟所啟示的『天主 仁慈之愛』。基督的奧蹟也迫使我奔向這仁慈並祈求仁慈,尤其是在這教會和世界歷史所 面臨的艱難和關鍵時刻。」[10] 這教導史無前例地更形迫切,值得在這聖年再度提出: 「當教會宣認和宣講『慈悲』,並把人帶到救主的慈悲之源,教會才活出她真實無僞的生 活,作為救主慈悲之源的信託者和分施者;這慈悲是『造物主』和『救世主』的最驚人屬 性。」[11] 12. 教會受委託傳報天主的慈悲;這慈悲是福音跳動的心,必以自己的方式,貫穿每人的 心思。基督的淨配必須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以仿效天主子,主動去接觸每一個人,無一 例外。今日,教會既肩負新福傳之責,必須以新的熱忱,及更新的牧民行動,一次又再次 提出慈悲這主題。為了教會,又為了她所傳揚之訊息的可信性,教會絕對需要活出慈悲, 見證慈悲。教會的語言、態度,必須傳達慈悲,好能觸動所有人民的心,再次啟迪他們尋 找回歸天父的途徑。 教會的首要真理就是基督的愛。教會成為這愛的僕人,將這愛通傳給所有人:這愛是樂於 寬恕的,並甘願把自己交付。因此,那裡有教會的臨在,天父的慈悲就有了佐證。簡而言 之,在我們的堂區、團體、協會和運動,那裡有基督徒,人就應該找到慈悲的綠洲。 13. 我們要以主的話:如同天父滿懷慈悲,來善度禧年。聖史提醒我們耶穌所教導的: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路6:36)。這是生活的內容,有所要求,亦富 於喜樂平安。耶穌的命令是指給所有願意聆聽祂的人(參路6:27)。為能慈悲為懷,那麼 ,我們就要首先放下自己,聆聽天主聖言。這意味著重新發現寧靜的價值,好能默想那來 到我們內的聖言。這樣,才能默觀天主的慈悲,並採納慈悲作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14. 朝聖在聖年有特殊的地位,因為朝聖代表我們每個人在此生的旅程。人生本身是朝聖 之旅,人是過客(viator)、旅途中的朝聖者,邁向渴望的目的地。同樣,每人該按自己 能力所及,做一趟朝聖,抵達在羅馬的聖門,或抵達在世界其他地方的聖門。這是一個標 記,指出慈悲是要達到的目標,要求奉獻和犧牲。願朝聖成為一股悔改的動力:跨過聖門 ,尋獲力量,去擁抱天主的慈悲,並奉獻自己,以慈悲待人,正如天父慈悲地看顧了我們 。 主耶穌告訴我們朝聖的步驟,以達到我們的目的:「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 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 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升斗量給人,也用 什麼升斗量給你們」(路6:37-38)。主給我們最重要的要求是不要判斷和不要定罪。任 何人若想不受天主的判斷,自己就不要判斷弟兄或姊妹。人判斷時,無非只看外表,然而 天父卻看到靈魂的深處。在猜忌和嫉妒情緒下所講的話,多麼傷人。講別人壞話,無異抹 黑、壞人名聲,使人成為流言蜚語的獵物。不要判斷和不要定罪,正面來說,是懂得接納 每個人的長處,不讓我們的片面判斷和成見傷害他人。但這仍不足以表現慈悲。耶穌要求 我們寬恕和施予。我們應成為慈悲的工具,因為我們首先獲享天主以慈悲相待。我們應慷 慨待人,因為天主慷慨大方地沛降恩澤給我們。 故此,如同天父滿懷慈悲是聖年的「格言」。在慈悲中,我們找到天主愛我們的證據。祂 完全交出自己,恆常地,甘願地,不求回報。我們呼求祂,祂即來救助。教會每天祈禱的 開端詞,是多麼美麗:「天主,求祢快來拯救我。上主,求祢速來扶助我!」(詠70:2) 我們所呼求的救助,已是天主向我們施予慈悲的第一步。當我們軟弱時,天主來救助我們 。天主的救助,在於幫助我們接受祂的臨在和祂與我們的親近。日復一日,當我們被天主 的憐憫所觸動,我們對待他人也會更憐憫寬大。 15. 在這聖年,我們期盼獲得向生活於社會最邊緣人士開放心懷的經驗:邊緣人士是現代 社會所造成的。今日社會有多少生計不穩和痛苦度日的情形!多少人無聲地飽受遍體鱗傷 的煎熬,因他們的呼喊被掩蓋、被富人的冷漠遮蔽。在這禧年中,教會奉召要去治療這些 創傷,以慰藉之油紓緩,以慈悲包紮,以精誠團結和不懈的關懷醫治。我們不可流於貶抑 人性的無動於衷,或一成不變的日常任務,導致我們發現不到新事物!我們要抗拒只懂破 壞的憤世嫉俗心態!我們要張開眼睛,看到世界的不幸,看到弟兄姊妹因尊嚴被漠視所受 的傷痛。讓我們承認,我們被催促要聆聽他們的喊寃!我們要走到他們當中,支持他們, 使他們因我們的臨在、我們的友誼、我們的手足之情而感受到溫暖!願他們的呼喊成為我 們的呼喊。讓我們與他們一起打破冷漠的藩籬,冷漠實在極度猖獗,並掩飾我們的僞善和 自我中心! 我熱切渴望,基督子民能在這禧年,思索慈悲的神形哀矜善工。這是喚醒我們良知的方法 ,因為社會的良知面對貧窮已日益麻木。讓我們深入福音的核心;在這裡窮人尤其體驗到 天主的慈悲。耶穌在祂的宣講中,使我們認識這些慈悲事工,好能分辨我們是否像耶穌的 門徒那樣生活。我們要重新發現這些形哀矜:饑者食之、渴者飲之、裸者衣之、收留旅人 、照顧病人、探望囚者、埋葬死者。但也不要忘記神哀矜:解人疑惑、教導愚蒙、勸人回 改、安慰憂苦、赦人侮辱、忍耐磨難、為生者死者祈求我們無法逃避主對我們所講的話,而這番話將成為審判我們的準則:我們有沒有給饑者食 、渴者飲、裸者衣、花時間陪伴病人及坐監的人(參瑪25:31-45)。還有,我們也要回答 ,我們有沒有幫助人解惑,使他們免陷於失望以致孤寂;我們有沒有幫助千千萬萬活於無 知的人克勝愚昧,尤其讓被剝奪基本生活所需的兒童,脫離貧窮的桎梏;我們有沒有走近 孤獨者和憂傷者;我們有沒有寬恕得罪我們的人、棄絕引發暴力的各式憤怒和仇恨;我們 有沒有擁有天主的耐心──天主如此緩於發怒地對待了我們;我們有沒有在祈禱中將我們 的弟兄姊妹交託於主。基督本人,親臨這些「小子」的每一位身上。基督的身體,有形可 見於受酷刑、受壓迫、受鞭笞、忍饑受餓、流離失所者身上……,等待著我們的肯定、撫 慰、關懷。我們不要忘記聖十字若望的話:「當我們預備離開此世時,我們要接受審判: 愛是審判的基礎。」[12] 16. 在路加福音,我們找到另一重要元素,有助我們以信德善度禧年。路加記載,耶穌回 到納匝肋,在安息日,按祂的習慣,進了會堂。有人請祂讀經及解釋經文。那是出自依撒 意亞先知書,經文說:「吾主上主的神臨到我身上,因為上主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苦 的人傳報喜訊,治療破碎了的心靈,向俘虜宣告自由,釋放獄中的囚徒,宣佈上主恩慈的 喜年」(依61:1-2)。「上主施恩之年」或「慈悲之年」:這是主所宣佈,也是我們現今 渴望的一年。這聖年將要展現耶穌使命豐盛的恩惠,即先知之言的迴響:給窮人送上一句 安慰的話或一項安慰的行動;給在現代世界被新的奴役方式所束縛的人,宣告釋放;使自 困愁城而緊閉心眼的人,重見光明;給被剝奪尊嚴的人恢復尊嚴。當基督徒以見證回應信 仰的召叫,耶穌的宣講便再度成為可見的。願宗徒的訓誨與我們相偕:「行慈悲的,應該 和顏悅色。」(參羅12:8) 17. 尤其應更熱心善度這禧年的四旬期,使成為慶祝和經驗天主慈悲的特殊卓越時刻。聖 經中許多章節,都適合用於四旬期各周的默想,幫助我們重新發現天父慈悲的面容!我們 可重複米該亞先知的話,使成為我們的心聲:「那裡有神相似祢,赦免罪惡,寬宥他的基 業──遺民的過錯,不堅持憤怒於永遠,反而喜愛仁慈(慈悲)?祢必再憐憫我們,將我 們的邪惡踏於足下,將我們的一切罪過投入海底。」(參米7:18-19) 在這祈禱、齋戒、行愛德善工的四旬期內,可更具體地默想依撒意亞先知的話:「我所中 意的齋戒,豈不是要人解除不義的鎖鏈,廢除軛上的繩索,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折斷所 有的軛嗎?豈不是要人將食糧分給饑餓的人,將無地容身的貧窮人領到自己的屋裡,見到 赤身露體的人給他衣穿,不要避開你的骨肉嗎?若這樣,你的光明將要射出,有如黎明, 你的傷口將會迅速地復原;你的救援要走在你前面,上主的光榮要作你的後盾。那時,你 如呼喊,上主必要俯允;你若哀求,祂必答說:『我在這裡!』你若由你中間消除欺壓、 指手畫腳的行為和虛偽的言談,你若把你的食糧施捨給饑餓的人,滿足貧窮者的心靈;那 麼,你的光明要在黑暗中升起,你的幽暗將如中午。上主必要時常引領你,在乾枯之地, 使你心滿意足,並使你的骨頭堅強有力;你將成為一座灌溉的樂園,一個總不涸竭的水泉 。」(依58:6-11) 每個教區,應在四旬期第四主日前的星期五及星期六,舉行「奉獻廿四小時給天主」。這 樣,眾多人,包括青年,回來參加和好聖事;藉此經驗,他們重新發現回歸上主的道路, 善度熱切祈禱的時刻,找到生命的意義。讓我們再度將和好聖事置於中心,好讓眾人親身 體驗天主慈悲的寬宏大量。為懺悔者,和好聖事將是獲得內心真正平安的泉源。 我會不厭其煩地重申,聽告解者乃是天父慈悲的真實標記。我們不會自動成為優秀的聽告 解者。只有當我們設身處地,容許自己成為懺悔者,尋求上主的慈悲,我們才會成為優秀 的聽告解者。請不要忘記:作為聽告解者,是參與耶穌的使命,成為堅定不移的神聖之愛 的具體標記;這神聖之愛常常樂於寬恕和拯救。我們作司祭的,領受了聖神之恩,為赦免 罪過,而我們也要為此負責。我們並沒有玩弄和好聖事之權,反之,我們要透過和好聖事 ,做天主慈悲的忠誠僕人。每位聽告解者接待信友時,必須如同浪子比喻中的父親:走上 前迎接兒子,縱使兒子揮霍了自己的家產。聽告解者的召叫,是擁抱悔改的兒子返回家園 ,並因兒子回家而洋溢歡樂。讓我們也不厭其煩地走出去,走到那站在外邊、無法歡慶的 另一個兒子,給他解釋:他的判斷,在父親的無限慈悲面前,顯然是嚴苛、不公和毫無意 義的。請聽告解者不要問無用的問題,卻要如同比喻中的父親,打斷浪子預先準備好的講 辭;請聽告解者學習接納每位懺悔者從心頭湧出對獲得援助和慈悲的央求。簡而言之,時處處,任何境況,無論如何,聽告解者都是被召作以慈悲為首要的標記。 18. 在這聖年的四旬期內,我打算派遣慈悲傳教士。他們是教會慈母般熱切尋找天主子民 的標記,為使天主子民得以進入富饒的慈悲奧蹟,因為慈悲是信仰的基本。我將授權這些 司鐸,連保留給宗座赦免的罪,他們也能赦免,使他們作為聽告解者的權限範圍,更為明 。最重要的,是他們要成為慈父的活標記,隨時準備歡迎尋求寬恕者。他們是慈悲的傳 教士,因為他們將是真正與人性接觸的促進者,釋放的泉源,任重道遠,為排除障礙,使 人重拾洗禮後的新生。宗徒的話將引領慈悲的傳教士:「因為天主把人都禁錮在背叛之中 ,是為要憐憫眾人」(羅11:32)。其實,所有人,無一例外,都被召去擁抱慈悲的召叫 。願這些慈悲傳教士雙目注視耶穌:「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希2:17),活出這召叫。 我請主教弟兄們歡迎這些慈悲傳教士;最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成為有說服力的慈悲宣講 者。希望個別教區組織「向天主子民佈道的聚會」,使這些慈悲傳教士能成為喜樂和罪赦 的通報者。請主教們與他們的子民一起舉行和好聖事,使禧年所提供的恩寵時刻,能促使 眾多天主子女重新踏上回歸父家之路。願牧者們尤其在四旬期努力召回信友「走近恩寵的 寶座,以獲得仁慈,尋到恩寵。」(希4:16) 19. 願慈悲的訊息送達每一個人,並祈盼沒有人會對經驗慈悲的號召無動於衷。我尤其誠 摯邀請在行為上遠離天主恩寵的人,及早悔改。我想起加入任何類型犯罪組織的男女,為 他們的益處,我請求他們改變自己的生命。我因天主子之名請求他們,天主子拒絕罪惡, 卻從不拒絕罪人。千萬不要跌進可怖的羅網,誤以為生命依靠金錢,並以金錢至上,而貶 抑其他價值或尊嚴。這無非是幻象!我們不能攜帶金錢進入永生。金錢不能帶給我們幸福 。為積聚染滿血腥的金錢而行使暴力時,斷不能使人強大或不朽。每個人遲早都要受天主 的審判,誰也逃不了。 同時也邀請籌謀或參與貪污的人。貪污這潰爛的傷口是嚴重的罪,所引發的怨聲上達天廷 ,因為它威脅到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基礎。貪污使我們不能對將來有所希望,因為它專橫的 貪婪,粉碎弱小者的計劃,踐踏窮人中的窮人。貪污這種惡,滋生和撒播於日常生活的種 種行動,造成社會的極大惡表。貪污是使人心硬的罪惡,妄想以金錢的威力,來代替天主 。這是黑暗的行為,被奸詐和陰謀所養肥。「最高尚的人也敗壞了,便是最可悲的事」( corruptio optimi pessima),聖大額我略此話言之有理,肯定無人能免於這誘惑。如果 我們要將貪污從個人及社會生活中驅除,我們需要明智、醒覺、赤誠、光明磊落,以及敢堅決檢舉任何的錯誤行為。如果不公開與貪污搏鬥,人遲早會同流合污,最終被吞噬。 這是改變我們生命的好時機!這是讓我們的心被觸動的時候!當面臨邪惡的行徑,尤其在 嚴重罪行面前,正是要聆聽無辜者呼喊的時刻;他們被剝削財產、被褫奪尊嚴、被冷視感 受,甚至被橫奪生命。人怙惡不悛,最後只會受矇騙,落得淒慘下場。真正的生命會截然 不同。天主從不厭倦於尋找我們。祂常樂於俯聽,正如我和我的主教及司鐸弟兄,也要樂 於聆聽。在教會提供這慈悲的特殊時刻,人只需做的,是接受邀請去悔改和順服正義。 20. 在此重溫正義與慈悲的關係,也不為過。正義與慈悲不是兩項相矛盾的事實,卻是同 一事實的兩個幅度,逐步揭示,以達到高峰──愛的圓滿。正義是文明社會,即法治社會 的基本概念。正義也被理解為公平地對待每個人。在聖經中,多次提及神聖的正義,指出 天主是「審判者」。在這些章節裡,正義被理解為完全遵守法律,以及每位良善的以色列 子民遵行天主誡命的行為。然而,這觀念曾不少次引致法律主義,扭曲了正義的本義,掩 蓋了它深遠的價值。要克勝這法律主義觀點,我們需要回顧聖經:正義,主要被視為人忠 誠地順從於天主的旨意。 耶穌本身多次講及信德較諸遵行法律更重要。在這意義下,我們必須明白耶穌的話。當耶 穌與瑪竇及其他稅吏和罪人同桌共食時,祂對反對祂的法利塞人說:「你們去研究一下: 『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瑪9:13)面 對正義的觀念被視作遵守法律,把人界分為義人和罪人兩群,耶穌躬身揭示慈悲之恩,祂 是來尋找罪人,給他們送來寬恕和救恩。可以理解,為什麼耶穌以慈悲作為新生泉源,帶 來釋放的觀念,卻遭法利塞人及其他法律教師所反對。他們要求忠於法律,只顧將重擔壓 於他人肩上,而阻礙天主的慈悲。呼籲忠誠遵守法律,決不能忽略關注事件中所涉及的人 的尊嚴。 在這重要的一面,耶穌要求我們反省歐瑟亞先知的話:「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歐 6:6)耶穌肯定,從那時起,門徒的生活規律,當把慈悲放在中心,正如耶穌與罪人共餐 所示範的。再次,慈悲被啟示為耶穌使命的一個基礎面向。這為耶穌的聽眾,確具挑戰, 因為他們常按法律表面劃分界線。另一方面,耶穌超越法律;祂選擇與法律所視為罪人的 人同夥,正好讓我們瞭解祂慈悲的深度。 保祿宗徒有一段類似的旅程。在大馬士革路上與耶穌相遇之前,他因熱衷追求法律的正義 而奉獻生命。歸依基督卻使掃祿的眼光倒過來,以至他寫信給迦拉達人說:「我們信從了 基督耶穌,為能由於對基督的信仰,而不由於遵行法律成義,因為由於遵守法律,任何人 都不得成義。」(迦2:16) 保祿對正義的瞭解完全改變。他把信德,而非正義,放在首位。救恩並非來自遵行法律, 而是藉著信仰耶穌基督;耶穌基督以自己的死而復活,帶來救恩,也同時帶來使人成義的 慈悲。天主的正義,為那些被罪惡及其後果所奴役者,如今成為了釋放的力量。天主的正 義就是祂的慈悲。(參詠51:11-16) 21. 慈悲並不相反正義,卻表達天主向罪人伸出援手,給他新的機會去再次省察、悔改, 以及相信。歐瑟亞先知的經驗可幫助我們看到慈悲如何超越正義。先知生活於猶太人歷史 中最動盪的年代;國家面臨崩潰,百姓對盟約不忠,他們離棄天主,失去了祖先的信仰。 按人的邏輯,天主想放棄這群不忠的子民,是合理的,因為他們沒有遵守與天主立下的盟 約,理應受罰,也就是:流徙。先知的話可供作證:「他們要返回埃及,要亞述作他們的 君王,因為他們拒絕歸依我」(歐11:5)。然而,在這呼求正義的祈禱之後,先知斷然改 變了他的口吻,而顯露天主的真面容:「厄弗辣因!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我怎能拋掉 你。我怎能使你如同阿德瑪,待你如同責波殷?我的心已轉變,我的五內已感動;我不再 按我的盛怒行事,不再毀滅厄弗辣因,因為我是天主而不是人,是在你中間的聖者,而不 是伏於城門的仇敵」(歐11:8-9)。聖奧思定幾乎是註釋先知這番話,說:「為天主,遏 止憤怒比遏止慈悲更容易」[13],也真是如此,天主的義怒只維持一會兒,天主的慈悲卻 永遠存留。 如果天主把自己只限於正義,祂就不再是天主,而是變得像人一樣,只要求尊重法律。但 單單正義並不足夠。經驗指出,只求伸張正義會導致正義淪亡。故此,天主以祂的慈悲和 寬恕,來超越正義。但這不表示正義被貶抑或不必要了。相反,任何人犯錯都必須付上代 價。可是,這只是悔改的起步,而不是終點,因為這正是人感受到天主的憐憫和慈悲的開 始。天主總不離棄正義。天主卻涵蓋正義,並以更偉大的事件來超越正義,使我們經驗到 愛才是真正義的基礎。我們必須注意聖保祿斥責他同代猶太人的話,以免我們犯上同樣的 錯誤:「因為他們不認識由天主而來的正義,企圖建立自己的正義,而不順從天主的正義 :因為法律的終向是基督,使凡信的人獲得正義」(羅10:3-4)。天主的正義是祂的慈悲 ──透過耶穌基督的聖死與復活而分施給每個人的恩典。這樣,基督的十字架就是天主向 我們所有人及向全世界所施行的審判,因為藉著十字架,基督給予我們愛情和新生的確證 。 22. 禧年也必帶來大赦的頒賜。這做法在慈悲聖年意義更為重大。天主的寬恕無遠弗屆。 藉耶穌基督的聖死與復活,天主使祂的愛更加彰顯;祂的愛是摧毀人類一切罪惡的力量。 藉此逾越奧蹟,以及教會的中保角色,使與天主和好,成為可能。這樣,天主時常樂於寬 恕,且總不厭倦地以常新又使人驚訝的方式,施以寬恕。畢竟,我們都深明在罪惡下的經 歷。我們知道我們是被召邁向成全的(參瑪5:48),但我們也感到罪惡的重擔。我們既感 受到恩寵的轉化能力,又感受到我們在失落的處境下罪惡的遺害。雖然我們已被寬恕了, 但因我們的罪惡所引發的衝突後果仍殘留。在和好聖事中,天主寬恕了我們的罪,真的是 一筆勾消,但罪惡對我們的思想行為仍帶來負面效果。但是,天主的慈悲比這一切都更強 。這就是大赦,即是父透過基督的新娘──祂的教會,走向已蒙寬恕的罪人,使他脫離罪 惡殘留給他的後果,使他能以仁愛行事,在愛中成長,不致重墮罪愆。 教會在聖人的共融中生活。在感恩祭中,這份天主所賜的共融,使我們得與不可勝數的聖 人及真福(參默7:4),達成靈性的連結相通。他們的聖德在我們軟弱時,作我們的助佑 ,使教會能以她慈母般的祈禱,以及她的生活方式,幫助她軟弱的成員,由其他成員得到 強化。故此,活出聖年大赦,意指奔赴天父的慈悲,確信祂的寬恕必延伸至信者的整個生 命。求得大赦,就是要經驗教會的聖德,她給眾人賜贈基督救贖的果實,好使天主的愛和 寬恕,無遠弗屆。讓我們愈加活出禧年,呼求天父寬赦我們的罪,使我們沐浴在祂充滿慈 悲的「大赦」中。 23. 慈悲的另一方面,是要超越教會的範圍。慈悲使我們與猶太信仰和伊斯蘭教聯繫;兩 者都同樣認為慈悲是天主最重要的屬性之一。以色列是最先接受這啟示;這啟示在歷史中 延續,成為永不枯竭的豐盛泉源,與整個人類共享。眾所周知,舊約滿溢慈悲,因為舊約 述說著上主為愛祂的子民,在他們的歷史充滿挑戰時,為他們所做的工程。伊斯蘭教對造 物主的眾多尊稱中,也尊稱造物主是「慈悲良善」的;這呼求常掛在忠誠的穆斯林口邊, 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的軟弱中,常感受到慈悲的陪伴及支持。他們也相信不可能給天主的 慈悲設限,因為慈悲之門常是敞開的。 我相信慶祝天主慈悲的禧年,將促進我們與這些宗教及其他高尚的宗教傳統相遇;願這禧 年給我們開啟更熱切的交談,好使我們更能知己知彼;願這禧年消弭各種方式的自我封閉 和不尊重,並驅除各種暴力和歧視。 24. 我的思想現轉向慈悲之母。願慈悲之母的甘飴目光在這聖年憐視我們,使我們都能重 新發現天主仁愛的喜樂。沒有人比瑪利亞更深入體會降生的偉大奧蹟。聖母整個生命就以 那親臨降生成人的慈悲為模範。那被釘死而又復活了的主的母親,既然親密地參與了祂愛 的奧蹟,因此已進入了天主慈悲的聖所。 瑪利亞被揀選為天主聖子之母,她自始就被天主的愛所準備,作天主與人之間的結約之櫃 。她珍藏天主的慈悲在她的心中,與她的聖子耶穌完全一致。瑪利亞站在依撒伯爾門檻前 所唱讚美詩,就是要歌頌天主「世世代代」綿延不絕的慈悲(路1:50)。我們已被包括於 童貞瑪利亞的預言裡。在我們跨過聖年的門檻,進去體驗天主慈悲的果實之際,瑪利亞的 話將是給予我們安慰與力量的泉源。 在十字架下,瑪利亞及若望──愛的門徒,見證了耶穌所說寬恕的話。這對釘死耶穌的人 表示慈悲的崇高表達,給我們指出天主的慈悲極致。瑪利亞見證了天主子的慈悲是沒有界 限的,惠澤每一個人,無一例外。讓我們以歷久常新的禱文「又聖母經」(Salve Regina )來呼求瑪利亞,請她以永不厭倦的目光,回顧及憐視我們,使我們享見她聖子耶穌慈悲 的面容。 我們的祈禱也延伸於眾聖人和真福;他們曾把天主的慈悲作為他們人生的使命。我尤其想 到偉大的慈悲宗徒──聖傅天娜修女。願被召進入天主慈悲深處的聖傅天娜修女,替我們 轉求,為我們獲得恩寵,好能生活於天主的慈悲,按天主的慈悲行事,並能堅信天主的慈 愛。 25. 謹此,我推介這特殊禧年,專務於日常生活中活出天父恆常賜予我們眾人的慈悲。這禧年,我們讓天主使我們驚訝。天主從不厭倦於打開祂的心扉,重複地說:祂愛我們, 並想望與我們分享祂的愛。教會感受到有急切需要宣講天主的慈悲。教會只有成為有信服 力的先驅,通報慈悲,她的生活才是真實無偽,才值得相信。教會認識自己的首要任務, 是默觀基督的面容,從而將天主慈悲的偉大奧蹟,介紹給每一個人,尤其在充滿巨大渴望 及種種矛盾徵兆的時候。教會被召叫,無非是去做慈悲的可信見證,宣講慈悲,活出慈悲 ;慈悲正是耶穌基督啟示的核心。在聖三的心中,從天主奧蹟深處,慈悲的洪流匯聚,源 源不斷地流溢出來。無論多少人汲取,這慈悲之泉總不涸竭。每次當人有所需要,就可接 近這慈悲之泉,因為天主的慈悲永無窮盡。環繞著慈悲奧蹟的深邃及其所湧流出來的豐盛 ,同樣永無窮盡。 在這禧年,願教會迴響著天主聖言;這是洪亮清晰的訊息和標記,說出:寬恕、支持、援 助及愛情。願教會從不懈怠地伸延慈悲,並耐心地獻上憐憫和安慰。願教會成為所有人的 聲音,滿懷信心,不停地重複詠唱:「上主,求祢憶及祢的仁慈和恩愛,因為它們由亙古 以來就常存在。」(詠25:6) 教宗方濟各 發自羅馬聖伯多祿大殿 主曆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一日 復活期第二主日(救主慈悲主日)前夕,在職第三年 (台灣地區主教團及香港教區合譯) 參考資料 [1] 參梵二《啟示憲章》4。 [2] 1962年10月11日於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開幕詞:《慈母教會的喜樂》2-3。 [3] 1965年12月7日於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最後大會會期中致詞。 [4] 參梵二《啟示憲章》16;《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5。 [5] 聖多瑪斯.亞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74年),《神學大全》II-II,q.30,   a.4。 [6]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這集禱經可追溯至8世紀《傑拉聖事書》(Gelasian   Sacramentary)。 [7] 參聖伯達《講道》22: CCL,122,149-151。 [8] 《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24。 [9] 《富於仁慈的天主》(Dives in Misericordia,1980年11月30日)通諭2。 [10] 《富於仁慈的天主》(Dives in Misericordia,1980年11月30日)通諭15。 [11] 《富於仁慈的天主》(Dives in Misericordia,1980年11月30日)通諭13。 [12] 《光與愛之言論》57。 [13] 講道集:論聖詠76,11。 -- 上主,請收納我整個自由。請接受我的記憶、理智,和整個意志。 凡我所有,皆禰所賜,我今完全奉還,憑禰任意措置。 只求賜我:聖愛恩佑;我即富足,別無他求。 - 聖伊納爵「獻己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08.2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holic/M.1458145790.A.A58.html ※ 編輯: Ivangelion (36.231.108.217), 03/17/2016 00: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