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angHu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各位好!提供拙稿《探訪彰化乙未抗戰的史實│張健豐》卓參 摘要: 今年是彰化建城300周年紀念。位在中台灣的彰化因腹地廣闊、軍事地位重要,設縣後成 為一大都會,卻在1895年乙未保台彰化戰役後,被日人污名為「瘴化」。這是日軍以偷襲 方式贏得彰化戰役後,「好勝忌敗」的推託之詞。 內文: 清雍正元年(1723)彰化設縣以後,以戌守彰化、諸羅(今嘉義市)、淡水(今新竹市) 三縣廳的北路協鎮副將駐紮彰化縣城,其下所轄北路中營,就是專為彰化縣治而設。根據 清道光年間(1821-1850)的紀錄,該營兵丁已逾1,224名,其中605名駐防城內,40名駐 八卦山,其餘分守各地。到光緒13年(1887)台灣正式建省後,於中部設台灣(中)府, 轄苗栗、台灣(中)、彰化、雲林四縣和埔里廳,台灣知府暫駐劄於彰化城內的北路協鎮 署。 據清人所述,彰化城內寬大宏敞,街市甚為富庶。縣前一帶全係鬧市,北門外也為商賈聚 集之所(今市仔尾[彰化三民市場所在]南鄰一帶)。「西濱大海,為台灣咽喉心腹之地。 城東南有八卦山,登其上,肉眼可以見全城,可以望滄海,為一郡最險要之區,上建砲台 駐兵守之」。日人也稱彰化「街市為全島第一大都會,戶數三四千餘,人口約2萬以上」 。 彰化絕非「瘴化」之地 1895年8月28日,台日彰化大戰後,日軍首先占領城內的電報局,告知台北方面占領此地 的消息。而鹿港的底定,也讓日軍部分米糧可全數食用日本精米,對部隊士氣鼓舞甚巨。 此後日軍後勤補給順暢,包括藥品等生活用品。因彰化縣城東門旁的孔廟和白沙書院「建 築宏偉,庭前廣闊,前控八卦山,搆外池水湛藍,有鱗魚躍、白鶴舞之概」,便在此開設 第二野戰醫院和旅團司令部。可見日軍進城後不久,醫療條件也逐漸改善。 但日人聲稱,彰化原本就是台灣瘴癘最著的地區,師團之將兵被流行熱病─瘧疾所侵者頗 多,至9月中旬達到最慘狀態。於是彰化在日據時期,被污名為台灣最不健康的地方。有 人故意嘲笑彰化為「瘴化」,也鬧出「殲敵4600人!台灣蚊子的乙未抗日」的笑話。 按,當時彰化經過近200年的開發,早已遠離「瘴癘之地」。根據密訪此地的日本大員( 包括樺山資紀)報告,並沒有「彰化是『瘴癘之地』」印象的文字紀錄。加上,檢視目前 所能看到的史料,也未呈現台日彰化大戰前,在彰化的抗日軍及百姓有大流行瘧疾的趨勢 。而在舊台灣知府衙門(也在東門附近),宿營共36天的日軍征台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卻安然無恙,不亦怪哉? 其實,以「戰死推託是病死」是日本軍國主義「好勝忌敗」的伎倆。當時,台日彰化大戰 後,日軍就遭到以雲嘉土豪簡義(簡精華)等為主的激烈抗戰,直到10月中旬,損失不輕 。 日軍以偷襲方式戰勝 由於彰化離鹿港一帶的海岸近12公里,當時日本僅能以陸軍近衛師團參與彰化戰役。台日 雙方軍力比較,日軍兵力數量約15,000人,抗日軍雖僅約4,000至5,000人,但占地利之便 。當時大肚溪對岸的抗日軍有台灣知府黎景崧的新楚軍、台灣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的幕賓 吳彭年旗下的黑旗軍(七星軍和福字軍)、從苗栗南下的吳湯興、徐驤的新苗軍,及雲林 縣羅汝澤所募簡義等客家義軍。這些軍隊都由吳彭年節制。 8月26日,劉永福自台南增派前來的七星軍及鎮海中軍副營四營抵達彰化,士氣為之大振 。吳彭年便從當天傍晚增加大肚溪左岸及八卦山的兵力。在大肚溪畔的菜公寮配置福字軍 一營(約200人,長官為營官李士炳)、「中寮」配置七星軍一營(約300人,長官為王德 標),以防止對岸船頭庄的日軍渡河;並命福字軍一營(約200人,長官為營官沈福山) ,新楚軍一營(約200人,長官為廖有才),及吳湯興、徐驤所率的民勇若干駐紮在八卦 山舊堡壘(備有數門砲)附近;然後以鎮海中軍副營(約300人,長官為營官廖基彩)、 新楚軍二營(約400人,長官為為陳尚志)、彰化練勇一營(長官為許肇清)為預備隊置 於彰化城內。市仔尾由彰化知縣羅樹勛、雲林知縣羅汝澤父子率兩營防軍駐守。此外,城 牆上還備有數門砲。然而一直到28日開戰之時,卻對日軍預定的偷渡地點毫無防備。 原來,日軍透過漢奸得知戌守彰化的官兵虛實及山川道路,結為內應。日軍士兵知道部隊 計畫在夜中涉水偷渡大渡溪,經過村莊稻田,到達八卦山背面時,大嘆:「可謂奇計妙策 」。28日凌晨12點半,部隊開始在預定的偷渡地點(今中山高大肚溪橋一帶)渡河,這一 段河深度80公分,河寬約150公尺。此時弦月已落,烏雲蔽天,僅星光隱約可見,此次行 動僅能靠指北針前進。日軍左翼隊士兵銜枚肅靜涉水前進,於凌晨3點前渡河完畢,往八 卦山前進。清晨5點半曙光已現,據守船頭庄之日軍的右翼隊,開始朝大肚溪正面駐守的 敵兵開砲射擊,這是日軍發起總攻的信號。日軍一路打進城,從大肚溪左岸的菜公寮、中 寮庄陣地,到第二道防線,由西往東分別是水涵口、牛稠仔等為日軍所破。上午7點10分 ,日軍左翼隊占領了八卦山砲台。 此時,彰化城裡重兵雲集,抗日軍有據城死戰的想法,但日軍調轉八卦山大砲朝山下城內 猛轟,「從八卦山堡壘往彰化城內的掃射相當有效」。撤往山下的守將李士炳、沈福山、 吳湯興等,被日軍擊殺於東門外。吳彭年騎馬四處督戰,見八卦山易幟,一時悲憤在市仔 尾中槍墜馬身亡,新楚軍長官陳尚志也死於此。而原本據守在中寮庄陣地的王得標,一路 與日軍交戰至城內,最後由南門奔至嘉義,再接受由台南支應的四千銀兩,與同樣自彰化 撤退的簡義兩人共同集資募勇,在日後持續與日軍對抗。 台軍大敗的原因是不能協同動作。八卦山、彰化城、大肚溪左岸的部隊大致單獨行動,一 有緩急,沒有相互救援的設備,故讓日軍於夜間渡河後,出台軍陣地之右後方,搶奪八卦 山砲台。 台軍後勤補給方面,鹿港兩位武舉人許肇清與施仁恩等協助台灣知府黎景嵩籌餉糧,捐鹿 港海關存款,以濟軍急,方得以解軍困,並率鹿港練勇赴戰。當劉永福派吳彭年率七星隊 北行時,大地主吳汝祥在彰化東門有租館,能掌握糧食供應,特別指派其隨軍辦理糧草, 可見彰化開戰前,抗日軍的糧食是不缺的,但餉械卻供應不足。如開戰前的8月26日,劉 永福雖從台南增派四營軍隊抵達彰化,並運送旱雷大炮和地雷由鹿港上岸。但據劉永福幕 賓吳桐林所述:這些軍隊「無餉無械,各營均無勇敢氣,劉公親臨各營,傳諭大小將士『 曉以大義,激以危詞』。眾軍奮勇百倍,立刻前來!」而雲林縣羅汝澤所募簡義等義軍, 也是「軍械多未齊備」。 應重視乙未抗日史實史蹟 昔日紀念北白川宮率軍占領八卦山的八卦山司令所紀念碑,早已變成八卦山大佛所在。而 為了紀念包括自願留台抗戰之外省軍隊在內的抗日義軍在山上設立的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 園,以及山下的彰化西門百姓公廟、市仔尾的十八英雄公祠則保存至今。如今大肚溪溪水 潺潺,八卦山青山依舊,當局應趁今年彰化建城300周年紀念,好好紀念彰化乙未保台戰 役。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 文章網址 http://www.observer-taipei.com/book2021/item/2935 另外,提供文章內所提的「彰化北壇十八英雄公祠」在 敝網《靖國神社忠魂史》彰化附近戰鬥圖中所設的錨點 https://i.imgur.com/0nBVy2s.jpg
《靖國神社忠魂史》彰化附近戰鬥圖和衛星圖比對1 https://i.imgur.com/RM4I8eu.jpg
《靖國神社忠魂史》彰化附近戰鬥圖和衛星圖比對2 https://i.imgur.com/HlLOe42.jpg
乙未抗日歷史衝突地點資料庫 http://cs2nn.nhu.edu.tw/tour.html 謝謝! -- 東武天皇在台灣戰死:探訪北白川宮遺跡 http://cs2nn.nhu.edu.tw/research_ii.html?id=1&type=1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1.71.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angHua/M.1693466311.A.A4B.html ※ 編輯: cora1114 (219.71.71.123 臺灣), 08/31/2023 15:35:53 ※ 編輯: cora1114 (219.71.71.123 臺灣), 08/31/2023 16:01:14
slcgboy: 標題 08/31 17:30
※ 編輯: cora1114 (219.71.71.123 臺灣), 08/31/2023 17:57:38
CHYYP: 推地方文史工作者 08/31 20:55
SamWhite: 哇,結果被漢奸開門 09/01 10:45
nkmumee: 推 09/02 06:29
Rakishemil: 「而為了紀念包括自願留台抗戰之外省軍隊在內的抗日義 09/02 16:21
Rakishemil: 軍」→誠心請教,這裡的外省軍隊是指誰?麻煩請指點迷 09/02 16:21
Rakishemil: 津。 09/02 16:21
有台灣知府黎景崧的新楚軍、台灣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的幕賓 吳彭年旗下的黑旗軍(七星軍和福字軍)、還有劉永福自台南增派前來的七星軍及鎮海中 軍 謝謝! ※ 編輯: cora1114 (219.71.71.123 臺灣), 09/04/2023 0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