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ineseMe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taiwan-pharma.org.tw/weekly/1784/1784-5-1.htm http://www.taiwan-pharma.org.tw/weekly/1785/1785-5-2.htm ◎文╱洪儷玲 一、前言 人類及動物的食物和飼料常受到真菌污染的威脅,有絲狀的真菌通稱為黴菌,真菌毒素( Mycotoxin)是黴菌生長產生的二次代謝毒性產物,每年全球約有25%農作物受到污染而 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1]。目前已發現的真菌毒素約300多種[2],其中多數由鐮孢菌屬 (Fusarium) 、青黴菌屬(Penicillium) 、麴菌屬(Aspergillus)等三大類真菌造成,能導 致人類發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分述如下表(表一)。 二、黃麴毒素的來源 黃麴毒素(aflatoxin)主要由麴菌屬(Aspergillus)的黃麴菌(Aspergillus flavus) 及寄生麴菌(Aspergillus parasiticus)經二次代謝產生的有毒性物質,是一群化學結 構相似具螢光性的化合物,主要為aflatoxin B1、B2、G1、G2 四大種類,其中以 aflatoxin 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大。 三、黃麴毒素的毒性 黃麴毒素能與DNA結合,抑制DNA及RNA的合成,造成核仁形態改變,同時抑制蛋白質的合 成[4],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真菌毒素。 1. 黃麴毒素的急性中毒症狀:嘔吐、腹痛、肺水腫、痙攣、昏迷、肝臟壞死、出血、腎 炎、或肝、腎、心衰竭或腦水腫而造成死亡。 2. 黃麴毒素具有累積效應造成慢性中毒,產生細胞受損、致癌反應、畸型病變及造成細 胞突變風險。 3. 黃麴毒素暴露會增加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癌形成之風險。 4. 人類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受到黃麴毒素嚴重污染的地區通常有較高的肝癌發生率。 四、結語 黃麴毒素易發生於榖類、種子、香料、堅果、豆類發酵製品及長黴的中藥材等。具有極高 的熱安定性,需加熱至260℃以上才可被破壞,不容易被一般食品加工方法或水煮、火炒 、炊煮等高溫烹調方式去除。因此避免購買到可能受黃麴毒素污染之中藥材,可遵循行政 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發布的方法[5],以提高中藥使用的安全性。 1. 儘可能選購新鮮、製造日期最近者、包裝完整的產品,包裝若有破損或產品光澤失常 者,切勿購買。 2. 應以乾燥的密封罐貯存,中藥材如能在48小時內氮氣充填包裝、烘培過使含水分量至 13%以下,將降低黃麴毒素污染之可能。 3. 中藥材應儘可能貯存在低溫、乾燥處。妥善的貯存、運輸,以降低黴菌污染的機率。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黃錦成:黴菌毒素之危害及控制,食品工業2010;42(4):1-3 ( http://www.firdi.org.tw/2/foodmagz/food_magz_201004-1.pdf,2012.08) 2. 陳銘在等:市售食品中赭麴毒素A、棒麴毒素、橘黴素等真菌毒素含量監測,食品藥物 研究年報2011;2:178-191 ( http://www.fda.gov.tw/files/publish_research/FDA0221.pdf,2012.08) 3.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標準」。98.12.04衛署食字第0980462647號公 告(http://dohlaw.doh.gov.tw/Chi/NewsContent.asp?msgid=2632,2012.08) 4. MICEOMEDEX2.0版 POISINDEXR:Aflatoxin,Last Modified:April 17,2008 5.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如何避免購買到可能受黃麴毒素污染之中藥材? (發 布日期:2010-11-30) ( http://www.fda.gov.tw/print.aspx?tablename=list&tablesn=3862,2012.08) 6. M. Peraica et al. Toxin effects of mycotoxins in humans, Bulletin of the WHO 1999;77(9):754-766(http://www.who.int/bulletin/archives/77(9)754.pdf ,2012.08) (本文作者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中藥組藥師) -- 卍~卍~卍~卍~卍~卍~ 嘉察仁波切《聽即解脫咒》 ~卍~卍~卍~卍~卍~卍 ★Ah Ah Sha Sa Ma Ha ★阿 阿 夏 沙 嘛 哈 ★Ma Ben Dharma Ra Ra ★嘛 北 當 嘛 RA RA ★Ha Gan Ga Ah Sha La ★哈 港 嘎 阿 夏 拉 ★Sa Den Dharma Da Li ★沙 殿 當 嘛 達 哩 ★Ga Ha Na Ah Li Ta ★嘎 哈 哪 阿 哩 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04.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Med/M.1461808038.A.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