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ineseMe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orldrr ()》之銘言: : 標題: [請益] 中醫師開的藥 通常開很多方劑 : 時間: Sun Jan 6 18:43:29 2019 : : 想請教 : 我觀察到 : 中醫師開的藥 通常會有兩個方劑以上 : 不同的藥材放在一起煮,可能會有起化學變化合成另一種新的化合物 : : 這些方劑放在一起吃 不會彼此起互相作用嗎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202.241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Med/M.1546771412.A.C9A.html : 推 AsllaPiscu: 不同的單味藥合在一起煮就會有變化了,中藥炮製學就會 01/06 19:09 : → AsllaPiscu: 告訴你很多炮製其實就是在利用不同藥物之間產生的化學 01/06 19:09 : → AsllaPiscu: 變化在運作 01/06 19:09 : → AsllaPiscu: 也有pape是在研究中藥藥材根據不同比例合併使用可以達 01/06 19:10 : → AsllaPiscu: 到1+1>2的效果 01/06 19:10 : → AsllaPiscu: 至於如何運用這些性質,就有賴於醫師本身的專業能力 01/06 19:11 : 推 bensonlin20: 常用的藥了不起100種 有些中醫開藥就已經破50味藥了. 01/06 21:48 : → bensonlin20: .. 01/06 21:48 : → worldrr: 所以方劑是否能在身體只發生各自獨立的療效 會令我懷疑 01/07 09:10 : → worldrr: 這種規則學校有教嗎 01/07 09:10 : 推 fruitlu: 新的化學反應是有的,所以中藥的配伍上有「藥對」,A+B會 01/07 15:16 : → fruitlu: 產生不一樣效果 01/07 15:16 : → fruitlu: 所以開方完整的思維是當我開兩個方時,我要的就是這兩個 01/07 15:18 : → fruitlu: 方的互相作用,達到想要的層次 01/07 15:18 來,我們來看一些常見的例子 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17 這是四君子湯,作用是補氣 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55 這是四物湯,作用是補血 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21 這是八珍湯,作用是補氣 + 補血,氣血雙補 所以補氣藥跟補血藥一起煮就只是補氣和補血都有而已 1+1=2 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79 這是小柴胡湯,作用是治療少陽症 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113 這是桂枝湯,用在風寒外感表虛症 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650 這是柴胡桂枝湯,就只是用在少陽症兼外感風寒 藥物是加起來,作用也只是加起來而已 1+1=2 中藥是有「藥對」 常用的幾種藥物組合會讓功效增加,減掉不要的副作用 但是他們發揮的就只是他們本來的作用加起來而已 A+B = A+B 上面舉的例子還是丟進去一起煮的狀況 他們發揮的也就是加起來的功用而已 更何況診所的科學中藥 不同的方劑倒在一起攪一攪 你說會產生新的化學變化 ??? 我記得國高中化學好像有教 你要產生新的化合物就需要把原子間的鍵結打斷 需要足夠的能量 如果連煮藥的熱量都不能蹦出新的東西 一般科學中藥把 A方和B方丟進去攪一攪 應該只會產生兩者混在一起的混合物而已 我相信中藥製作的過程會有一些化學變化 像生地九蒸九曬會變成熟地,就是完全不同的藥 但是藥物混在一起如果會產生 「不是兩者功效加在一起的東西」 那我覺得也滿可怕的 現在的中醫師隨便開也有四、五個方 彼此之間會產生化學變化就有十種 為了避免會產生我不要的副產物 萬一患者吃了要洗腎生氣氣 我是不是一天到晚查方劑的交互作用有沒有害就飽了 這部分我好像沒有查到相關的論文 再請版上先進教學相長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67.1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Med/M.1546853164.A.5F4.html
fruitlu: 那把科學中藥的方劑全部都變成單味藥開,跟直接用煮在一 01/11 22:40
fruitlu: 起的方劑,兩個的效果是否會一樣,應該用這個就能嘗試觸 01/11 22:40
fruitlu: 及這個問題 01/11 22:40
worldrr: 我本也想問同樓上的問題 01/18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