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教會不是離開人間,而是在人間, 甚至在其中參與、影響、被影響著。 所以當社會現代化,或者說現代性轉化社會後, 教會自然產生了現代化及現代性議題。 歐美教會在這個議題上當然已經走了很久, 而台灣隨著社會不斷轉型, 這個議題也逐漸變得不能不面對。 事實上,這個現代性轉化的社會,簡單來說(或說其基礎), 就是「公民社會」。 就是以公民個體的啟蒙或理性自主自由為基礎所組成的社會。 而西方教會對於此議題的討論或面對,就叫做「現代神學」或「當代神學」。 現代神學與傳統神學或經院神學的差異就在於前者對於「公共性」的意識。 (中世紀的神學不能說不具公共性或不影響社會,反之,是徹底地主宰社會) 系統神學在新教中的發展,就是不斷開啟了公共性的討論或自我轉化, 其間是與「理性」/「政府」的關係的不斷辯證 (德國觀念論及其影響的自由神學以降) [理性事實上是政府的表徵或其內在,也就是在西方,理性或哲學的獨立於神學, 確立了政治與社會運作獨立於教會神學指導的合法性]。 故「現代性」在政治社會層面的表現,可以簡化來說就是「公共性」。 那麼神學或教會思想論述的現代化,就是讓神學產生公共性。 神學不是只考慮社群內的言論的一致性與合法性(合乎聖經、傳統等), 而要考慮對於社會的影響力。 每個發言都不只是說給基督徒聽,也是給其他信仰文化傳統的人聽。 不是說因此要講違心之論,而是說其一致性與合法性的標準(canons), 必須要擴大(加入一般知識、理性、常識、共同情感等等)。 例如說,「斷開魂結」這類原本是過去教會內部的東西, 因為行動+寬頻時代(camera everywhere)的來臨,都會被放大乃至扭曲來解釋 Good TV、佳音電台、各類教內的報紙網站都透明公開在世人眼前 (部份基督教媒體當然也是原本就有著公共使命而發展的) (btw,網上影音的資源也讓如啟發課程、各種講道資源可以更容易取得) 所謂的「第三波」或「第四波」、各種的「教會增長運動」, 其實都是教會追求「現代化」的努力與嘗試 但是不是只找到表面的「技術」(影音聲光等等), 而沒有在理解「現代性」內涵的狀況來徹底轉化教會呢? 所幸,在跌跌撞撞之下,我想還是有部份好的發展 例如說,教會增長運動已經慢慢從過去追求的「信徒人數」的增長, 轉變為「基督門徒」的增長(參直奔標竿、雙翼、啟發課程等等的一系列發展趨勢)。 而最簡單的定義,基督門徒=「聽道+行道」。 (以馬太福音5-7章登山寶訓中的「福音」概念為基礎) 故台灣教會的現代性議題就到達了「聽道」與「行道」的現代性轉化議題, 或者說,「公共性」上面來了。 故我的命題或觀點就是, 台灣教會的現代性議題應聚焦於「聽道的公共性」與「行道的公共性」這兩個層面。 1.「聽道的公共性」:我是以「牧養非基督徒」這一個宣教或牧養概念的重新詮釋出發。 (參盧龍光編著,《愛你的鄰舍》,頁101-120,關瑞文的文章) 就是神學論述或教會公共論述的公共性要求。 或者說就是信仰之「信念」之表述與建構必須考慮公共性。 簡而言之就是Habermas的理性概念。 2.「行道的公共性」:因為行道是從聽道來的, 所以仍以「牧養非基督徒」為主要概念。 另外我想還是回到康德的自由概念,以及後面的相關神哲學、社會學等等的發展, 而承繼這些發展的當代神學家, 如潘霍華的實效倫理、莫特曼的盼望概念都是重要的參考點。 而行道的標竿或典範性人物,就會從祭司、法利賽人轉變為好撒馬利亞人。 好撒馬利亞人就是一種信仰表述未必正統, 但其行為符合耶穌說「遵行我父旨意」的人。 更簡化的說,就是教會的信念及其實踐必須考慮到,也需要產生公共影響力。 而此影響力當然可以是批判現狀的,但無論如何必須要能夠爭取社會「團結」, 或者說能夠產生「認同」。 當然,團結或和好才是教會在任何公共行動中的核心目標與理念。 擴大支持度、影響力是任何公共論述的基本條件。 把守住該守的、達成希望達成的(實效),但又能增加他人的認同,是課題。 政治上的選票其實跟基督徒的數量來說,其增長邏輯有重疊處。 因為隨著公民社會的逐漸成型或成熟, 爭取選票=爭取公民的支持(而漸漸脫離樁腳或人情政治),越來越劃上等號。 故基督徒在台灣面對的5%天險,在下一個階段中,必須要考慮到整體社會的轉變, 若基督教的公共論述不能爭取到公民的支持, 那麼教會在這個公民社會中的存在會產生很大的危機。 -- 耶穌說,要愛你的仇敵; 那個行淫的婦人走了以後,若繼續重操舊業, 耶穌會改變主張說這時可以丟她石頭嗎??? 七十個七次...我們要當那個追討小錢的小人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4.42.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457538386.A.591.html ※ 編輯: theologe (106.104.42.235), 03/10/2016 00:49:16
teamax: 要不要把美江影片再看一次阿 03/10 01:19
teamax: 鑽石說不知道算不算被扭曲呢 (笑 03/10 01:19
teamax: 整個科系都是同性戀呢 03/10 01:20
teamax: 黑到發光至此,何必再用被放大扭曲替他抱屈 03/10 01:21
Pietro: 這篇有提到美江嗎? 03/10 01:39
呵呵 我抱屈的是被她"ㄍㄡˊ到"(台語)的教會XD ※ 編輯: theologe (106.104.42.235), 03/10/2016 01:53:26
teamax: 看到美江系列關鍵字,不小心腦力全失了 03/10 01:59
※ 編輯: theologe (106.104.42.235), 03/10/2016 02:04:35
eno4022: 不虧是軟Q的大師,果然對"影響"二字有深入研究 03/10 06:20
eno4022: 但大師您忘了我們是不屬這世界的嗎?一直講影響力影響力 03/10 09:20
eno4022: 但說到底我們為何需要對這世界有影響力呢? 03/10 09:21
eno4022: 你這樣靠著求同存異來爭取您所謂的影響力,最中只會有 03/10 09:22
eno4022: 二個結局,過於求同而被同化,差異的對撞造成決裂, 03/10 09:23
eno4022: 不知道崇尚對社會影響力的大師您喜歡哪一種? 03/10 09:23
eno4022: 教會從來不該是靠著政治能力來影響世界的,希望已經走入 03/10 09:25
eno4022: 歧途,不斷思考如何改造神學來迎合世界的大師能早日醒悟 03/10 09:25
eno,你用的「軟Q」跟「大師」,都讓我覺得有點不舒服 說實在,你所謂的誇飾或是我表明的你的誤解/築稻草人 我很明白都是你在吃別人豆腐的談判或辯論話術 唉,是你在過往的宗教對話/辯論中被對手同化了嗎... 或者是這是你自己生命歷程中被這世界的爭競方式、佔便宜的方式同化了呢.... 不需要把影響力理解得這麼狹隘、偏頗, 或者說,不用因為你自己會被世界影響, 就斷定別的基督徒會跟你一樣這麼廉價地被影響 耶穌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 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又說,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追求影響力是耶穌的命令,只是方法巧妙各人不同罷了 ※ 編輯: theologe (106.104.42.235), 03/10/2016 23:00:14
eno4022: 好的,以後不會再使用了 03/11 06:31
eno4022: 但顯然你陷入太深了,很遺憾 03/11 06:32
eno4022: 以後我不會再規勸了,交給上帝吧 03/11 06:33
上帝的旨意是甚麼,這是每個人自己要去面對的。 實踐過程的動機、目的、方法、後果等等都要 攤開在世人、天使和上帝面前受審判及評斷。 願我們都能體貼聖靈行事,而就算一時失敗了, 也能繼續緊抓上帝不放, 邊修正邊療癒邊行動.... ※ 編輯: theologe (220.130.205.94), 03/11/2016 16:15:42
ieoboy: 「把守住該守的、達成希望達成的,並增加認同」這把尺的 03/11 17:10
ieoboy: 拿捏很重要,也很難,往往為了爭取認同,結果將聖經的真理 03/11 17:10
ieoboy: 模糊了,結果變成迎合世界卻不自知。 03/11 17:10
ieoboy: 爭取認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持守真理,沒有退讓,為主受逼 03/11 17:14
ieoboy: 迫是有福的! 03/11 17:14
ieoboy: 「你們的光」「你們的好行為」「讓神的旨意行在地上」的 03/11 17:16
ieoboy: 原則就是持守真理,活出基督的生命。 03/11 17:17
認同未必是妥協,而可能反而是堅守真理的表現; 而所謂的堅守,其目標及手段是否真的合乎真理,這是需要檢視的 所以整體是難的.... 一脈相承耶穌模式的雅各書的原則:「快快聽道、慢慢行道」 就是告訴我們聽道功夫需要嚴謹、勤奮, 才會帶出嚴謹的行道。 真正該持守的價值是甚麼、真正希望達成的效果(願景、異象)是甚麼 都是基督門徒需要去琢磨的 而任何的後果,每個人都要自己向神交帳... ※ 編輯: theologe (220.130.205.94), 03/11/2016 19:06:32 「世界」與上帝並非完全衝突, 因為這「世界」是上帝造的,然後被有他形象的我們管到今天這個模樣XD 所以不是「世界」就沒有神的聲音, 也絕對不是說教會就不是或沒有世界的成分 有時反而更多,所以要快快=多多聽道,就是表示這個分辨、琢磨的過程, 一般來說,我們就叫這個過程為「神學反省」或建立「神學素養」的過程。 故每個基督門徒都需要有這個過程。 ※ 編輯: theologe (220.130.205.94), 03/11/2016 19:12:15
eno4022: ieoboy,多為他禱告吧,只有上帝能開人的心跟眼睛 03/11 20:24
要搞小團體冷落人那套?哈,請問這是聖經教你的,還是世界教你的? 無論如何,願你平安。 ※ 編輯: theologe (106.104.42.235), 03/12/2016 10:14:42
eno4022: 手扶著梨向後看的人,不配進神的國 03/13 10:20
eno4022: 這麼喜歡跟世人打好關係,那上帝應該會很樂意成全你 03/13 10:20
各人去面對吧~ 無論是憤憤不平的情緒的處理,還是對自己思想及行為模式中「世界」成份的自我檢視 辛苦了! ※ 編輯: theologe (106.104.42.235), 03/13/2016 18: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