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賣弄我自己的無知好了。 我參考的書籍是恢復本註解、跟啟導本。 我是「參考」他們為什麼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他們會考據歷史背景,給我答案。 但是,我開始背經之後,那就沒有參考價值。 我習慣順著作者的思路,從頭到尾背一遍。 比如保羅在加拉太書寫到「無知的加拉太人阿」, 可是後面又說,「我的孩子們,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裡面」 我不靠解經。 我是順著作者的思路去思考,他這樣寫有什麼意義。 他是惡意批評? 還是迫切期待? 但是,現在很多的解經。已經淪為很奇怪的解釋。 第一,要懂希臘文的意義。這個字怎麼解?怎麼翻譯? 第二個:用詞方面該怎麼翻? 第三個,神學院的教授把研究神學當作職業,本身不是基督徒。 所以,解經的好壞。我也不怎麼在乎? 我在乎的是,讀過的聖經,帶給我什麼啟示?我能更多認識主嗎? 解經?重要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22.248.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489288117.A.6C1.html
pinjose: 這個思路不錯,理當是能將人神帶向更親密 03/12 11:09
speed2: 感謝主。 03/12 11:28
Kangin75: .. 03/12 13:56
bmcat: 加拉太書是保羅~ 03/12 16:16
謝謝糾正。我已經改正。
theologe: "順著作者的思路去思考..."、"讀過的聖經,帶給我什麼啟 03/12 18:40
theologe: 示?"、"(這段經文能讓)我能更多認識主嗎?"這些都叫 03/12 18:40
theologe: 解經阿XD 你若覺得這些重要,那就表示解經很重要阿XD 03/12 18:41
這個不叫解經。我認定是靈修。 現在很多所謂的解經,是字詞的解釋。對希臘原文的正解。他們把這當作一種職業。 他們不一定是信徒。但說起字面上的定義,我不如他們精準。 ※ 編輯: clark0816 (223.22.250.73), 03/12/2017 19:20:17
theologe: 呵呵 靈修就是解經阿 把經文解出神的話或基督的生命來。 03/12 19:24
theologe: 只要一談經文的「意義」或「意思」,就是在解經。 03/12 19:25
theologe: 除非你說,你體會的完全跟經文無關,那的確就不叫解經XD 03/12 19:26
theologe: 把(主觀)生命跟(客觀)知識二分,這是很中國式的思維 03/12 19:27
theologe: 生命的發展與建構過程,難道不需要客觀的知識嗎? 03/12 19:28
theologe: 知識的建構過程,難道不需要主觀的經驗或insight嗎? 03/12 19:29
theologe: 讀經過程,去除掉客觀或去除掉主觀成分,都是不可能做到 03/12 19:30
theologe: 的事情。 03/12 19:30
你這個不是主流的說法喔。我買過一本基督教的解經書,我都看不懂。那裡面談到, 那個字是什麼意思,這個字是什麼意思。搞到最後,都是字的意思。我都不懂他在講 什麼?為什麼我說我不是解經,因為一個人讀聖經,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 一百個人讀聖經,就有一百套想法。一億個人讀聖經,就有一億種想法。 這樣,只能說靈修或讀經,不能說是解經。 ※ 編輯: clark0816 (223.22.250.73), 03/12/2017 19:35:47
theologe: 「主客融合」才是現在學術上主流的觀點,當然怎麼定義主 03/12 19:39
theologe: 流,那是另一個問題...總之,哲學詮釋學帶來的整體釋經 03/12 19:40
theologe: 學的反思,是全面性的。不過不深入。 03/12 19:41
theologe: 你講的就跟我們會使用冷氣,但不知道冷氣的結構一樣。 03/12 19:41
theologe: 一般人當然就是只懂得如何操作,但專家就必須懂更多,好 03/12 19:42
theologe: 在你家冷氣壞掉時,他可以幫你修理。聖經研究也是類似。 03/12 19:42
theologe: 只是屬於人文學的聖經研究,跟自然科學的操作,還有性質 03/12 19:43
theologe: 都大不相同。所以按自然科學的角度,去看聖經研究就未必 03/12 19:44
theologe: 瞭解。但若回到人文學的角度,「多元」從來不是問題。 03/12 19:44
theologe: 每個人都會讓聖靈帶領他去體會不同的經文意義,或者說「 03/12 19:45
theologe: 應用」,但不代表經文本身沒有一些"客觀"的意思存在。 03/12 19:46
theologe: 當然,人文學的"客觀"或者說"知識",可以簡化說,總是有 03/12 19:47
theologe: 主觀的成分,這又回到人文學的性質....。 03/12 19:49
theologe: 至於專家懂的,是不是跟一般人無關?說實在不是的。這也 03/12 19:50
theologe: 連結到之前談的「科普」或「知識普及」的話題,很多專家 03/12 19:50
theologe: 都在把他們的知識盡量「深入淺出」給我們知道。你提到的 03/12 19:51
theologe: 「啟導本」或更學術一點的「研讀本」,還有各種的聖經辭 03/12 19:52
theologe: 典、百科等等,都是一般人可以取用的。事實上,wiki已經 03/12 19:52
theologe: 有很多資料了。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更有「判斷力」去篩選哪 03/12 19:53
theologe: 些有錯誤,或哪些有價值等等。這本就是資訊爆炸時代的共 03/12 19:53
theologe: 同議題。正如你可以隨意評論聖經學者都是沒有信仰,只有 03/12 19:54
theologe: 知識的人,我們也都可以隨意取用各種專家們整理、「淺出 03/12 19:54
theologe: 」過的知識或資訊,這就是這樣的時代。專業未必有用,但 03/12 19:55
theologe: 仍應尊重專業。這是一個專業人員與業餘人員可以平起平坐 03/12 19:56
theologe: 的web 2.0或3.0時代。 03/12 19:56
theologe: 八卦版有一堆鍵盤專家,本板也不例外XD 基督徒不也是文 03/12 19:59
theologe: 化之子嗎?XD 03/12 19:59
theologe: 其實可以舉一些生活的例子,不是影評專家者,可以講對於 03/12 20:04
theologe: 電影的理解或評論嗎?那些不叫做「影評」?XD其他繪畫、 03/12 20:05
theologe: 文學﹑音樂等等,也都一樣有這個專家與業餘者之間的既有 03/12 20:05
theologe: 分別、又有模糊地帶的關係。人文學的性質就是如此。但嚴 03/12 20:06
theologe: 肅一點講到例如「法律」,公民運動或八卦版不是有一堆「 03/12 20:07
theologe: 懶人包」嗎?這時專業與業餘或一般大眾間的互動又是如何 03/12 20:08
theologe: ?最後有沒有客觀的平台或標準?公民老師的話應該可以體 03/12 20:09
theologe: 會這裡面的各種狀況...。 03/12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