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ffe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一支真的討論極少,當初也是路過la pavoni總代理喝一杯的時候才第一次知道有這玩意 一開始對手磨也是有排斥,平常寶馬電磨也是用的好好的覺得不想多花時間跟力氣,直到有次朋友拿C40來搭配Flair Pro2作SOE,隨隨便便都能順利出杯才驚覺應該要有一台有精密刻度的磨豆機才更好作參數上的調整,尤其是都沒有通道效應亂噴更是讓我決定要入坑玩看看 先說結論 當然還是會亂噴,招數用盡還是噴 一直調細到某個值把萃取時間延長才完美 但這值的上下限是多少還沒有試出來 在這之前每次去買豆子都會玩賞一下也有試磨過,能夠直接跟開發商面對面的探究絕對是身為工程師的一大樂事,能夠花重本用整支鋁合金圓柱把上下軸承座還有刀座一體成形挖出來,粗達10mm的軸心配上僅有pitch 0.5mm的細牙,每一格刻度0.01mm的進刀量,就夠令人激賞了 結構強壯簡單零件數也極少,沒有任何墊片跟過於細小的零件,除非把鋁合金粉杯跟軸心上的牙摔凹了不然我認為根本用不壞 其實從可以查到的資料看起來應該從2018就問世,但沒有很用力的在行銷,簡單的說就是愛賣不賣的感覺,既然周遭沒有人有那當然更要買來PK看看 在這四年中其實也作了很多細節上的調整與設計變更,在店頭玩賞拆解的過程中都可以發現這些開發者用心的細節,每格進刀量也為了針對義式的需求由每格0.03mm變成0.01mm 這麼細緻的微調究竟是福音還是困擾我還沒有感受出來 先說義式 紙本說明書與蝦皮賣場介紹的建議值並不相同,以flair測試可以正常出杯的結果是在蝦皮賣場的平均建議值內,不過45.5mm的pro2粉杯所需的粉徑是比58mm來的大,一般義式機使用就不知道會不會落在這個2.1~2.7圈的建議值內 反正中間陣痛的過程從一滴都擠不出來到噴的到處都是再收斂回來,粗細是找到了但我目前還是找不到電磨出杯我喜歡的那種body醇厚感,就不知道是豆子的問題還是這就是平刀錐刀的差異 手沖的話就取蝦皮賣場建議中間值4.2圈 無論是波旁還是藍山,v60還是kalita,都是一次搞定流速正常,還沒試過其他刻度,但我想手沖是不需用到細格微調了 風味什麼的我是不予置評,沒有充足準備的科學化比較是沒有可信度的,重點是我可能也喝不出來...... 至於造型也是見仁見智,本來以為外徑太粗會握的很累但其實也還好,真的是磨個幾把就習慣了,迫於環境的陽極選色也相當考驗買家品味能否駕馭 受惠於精簡的零件結構不會比步槍分解還難 讓人更樂於常常大部分解刷個乾淨 真要說什麼事比較麻煩當屬那個鋁合金粉杯 用鎖得是很好但就是轉太多圈了 而且這麼細的牙在鋁合金筒身放置於堅硬的石材桌面可能有碰壞的風險 正常使用下靜電細粉黏著量算少 頂多就是刀盤一圈但無法拍落 內部也有陽極的粉杯也不會成塊黏粉 但是不能搖粉,試過會靜電沾粘非常嚴重 大概就是這樣 很閒的時候再來作PK測試吧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4.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50103615.A.CBC.html
chang17a: 推詳實心得.. 04/17 09:21
a3612348: 這支冷門,剛好有入手一支 04/17 13:18
tony020703: 比較偏義式的手磨 個人覺得手沖表現不太好 04/17 14:27
redddd: 歡迎光臨咖啡板 04/17 18:05
powerjr: 本週用貴鬆鬆的藍山證實不同人磨風味會不一樣 04/17 18:54
gundam855066: 手沖的話,感覺尾韻會轉彎 04/17 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