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gnitiv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ocosun ( )》之銘言: : 請問一下 : 洪蘭在認知圈的評價如何?? : 看他翻譯的書 慘不忍睹 : 一個認知心理所長翻譯心理學的書這麼慘 : 從他的回應來看 他並不認為哪裡有錯 : 網路上看到一些資料 : 說他兩年拿博士 : 論文也是掛名 : 請問一下 洪蘭這個人的評價到底如何阿? 我本人對洪蘭是沒有太正面的評價, 不管是在臺灣還是國外,認知科學都是很新的領域, 而臺灣接觸認知科學更是比國外還晚很多 洪蘭會被重視,只是在臺灣學界還對認知科學一無所知的時候 她是唯一能勉強對的上邊的人 時機對上了,她也站穩了腳步,被捧上了高位 實際能力如何和對認知科學了解的程度 我抱持懷疑的態度 我很擔心認知科學在臺灣學界會因爲前人 和他們對認知科學的觀點 限制了認知科學在臺灣的其它可能性 認知科學很重要 但真的是每天都在變,每天都有新的突破 前面很多人提及到她對教育的貢獻, 這點我持反對的態度, 如果重視教育,那她應該了解翻譯的重要性 翻譯終于原意是對原作者和在背後付出心血研究的研究員 最基本的尊重 翻很多但沒有多少是正確的, 那只是爲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而做的事 開很多講座,讓大眾也能了解認知科學的領域 大衆會感興趣是因爲認知科學本身就很吸引人, 但在沒有實質知識面的幫助下, 認知科學會像個新玩具和很多從國外帶回來的新科系一樣, 玩膩了就被抛棄,圖有空名而不再被重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9.160.234.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gnitive/M.1422447741.A.953.html
gigihh: 我不是認知相關的,我只覺得她還是有不少地方事有貢獻的, 01/28 21:31
gigihh: 可以去看她在各報紙的專欄關於教改的文章,個人認為在 01/28 21:32
gigihh: 台灣真正懂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的人,真的不多,包括許多 01/28 21:33
gigihh: 任教育部長也不懂,所以教改二十幾年還這麼多問題,就我 01/28 21:34
gigihh: 小學到高中這十二年的體會,真正問題就是出在這些提倡教改 01/28 21:35
gigihh: 者與執行者根本沒幾個懂學習者需要什麼,而這就跟認知科學 01/28 21:35
gigihh: 息息相關,如果連學習者需要什麼都不懂,設計的課程怎麼 01/28 21:36
gigihh: 會讓學生主動學習?而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到東西,總之對 01/28 21:36
gigihh: 洪蘭對於教育的貢獻我還是很正面看待,如果覺得她翻譯的書 01/28 21:37
gigihh: 不好,怎麼沒想過台灣為什麼只有她有能力翻譯?我們真的 01/28 21:38
gigihh: 沒有更好的人能翻譯得更好嗎?還是很多人都對推廣沒興趣, 01/28 21:39
gigihh: 只專注在自己的研究而已? 01/28 21:39
出版社有他們選譯者的基準, 這基準不是單純依照能力來看 洪蘭不是唯一有能力翻的, 絕對有人比她翻的好,只是其它人名氣沒她大
gigihh: 像十二年國教的議題,真正願意出來反對不好的升學主義傳統 01/28 21:42
gigihh: 的人有多少?洪蘭至少是有切中核心,這才是台灣教育所需的 01/28 21:43
gigihh: 人,否則如果不知道問題在哪哩,只會越改越糟而已。 01/28 21:44
gigihh: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 01/28 21:45
有人過於在乎推廣和名氣,但卻早已跟研究脫節, 變成單純的喊口號. 跟政治一樣,會講話而已 劣譯是道德問題 而從洪蘭的翻譯,錯得多在理解錯誤 她作爲一個認知科學學者,我覺得失格. 也懷疑她的能力
Jasy: 我比較認同這篇的觀點 ...... Orz 01/29 01:10
Jasy: 其實我高中時期對洪蘭是持正面評價 也聽過她演講 01/29 01:11
Jasy: 她現場的演講還不錯 心理學科普的貢獻同樣不可否認 01/29 01:12
Jasy: 但我認為她對教育議題的見解還是很「臺灣式」 這是我不認同 01/29 01:13
Jasy: 的理由 至於她的翻譯書前幾本應該還好 翻得不好那幾本 01/29 01:15
Jasy: 我就沒在看了 只是那些翻譯錯誤據說還蠻嚴重 很難輕輕帶過 01/29 01:16
Jasy: 不過除這兩點外 她在認知科學的貢獻如何 我不熟暫不予置評 01/29 01:18
Jasy: 另外我認識一些醫學生 雞腿事件展現其教育價值觀並不進步 01/29 01:21
Jasy: 我認為要了解真正的現代教育見解 還是自己研讀一手資料吧 01/29 01:25
gigihh: 我也不認同她對雞腿事件的看法。 01/29 01:28
Jasy: 現代分工精細術業有專攻 認知科學專家有時也不見得很懂教育 01/29 01:29
Jasy: 看來雞腿事件不少人都還記得 XDD01/29 01:31
skylikewater: 莫忘原住民教育計畫01/30 11:52
Jasy: 我不知耶 願聞其詳?02/01 03:16
mulkcs: 就洪蘭提了原住民的教育計畫拿三千萬,被說撈過界。02/01 03:52
gigihh: 後來這個計畫好像也中途停止。02/01 11:13
gigihh: 不過不可否認,洪蘭確實投入不少心力在偏鄉的教育。02/01 11:14
mayjan: 講的好 劣譯是道德問題02/05 18:44
mayjan: 沒道德02/05 18:46
skylikewater: 我覺得偏鄉教育是對不對、符不符合對方需求的問題02/07 20:03
skylikewater: 可能就不是本版議題了02/07 20:03
skylikewater: FB 有個 不畏浮雲遮望眼 粉專 想得到平衡正面談論的02/07 20:04
skylikewater: 可以去參考一下02/07 20:04
的確教育就不是本版議題 回到認知科學面,洪蘭在這方面的評價,我看來不高 打著大旗,但實際實力不到 但這版也不是認知科學版...是認知神經科學版..(爲什麽沒有認知科學版...?) 所以洪蘭跟這版根本插不上邊
mulkcs: 我想可能有誤會, Jasy創版時有說本版主旨是討論心理認知02/09 17:45
mulkcs: 與神經科學, 故應該是認知與神經科學的聯集都可以討論而非02/09 17:46
mulkcs: 交集. 洪蘭基本上在台灣就已認知科學為主要研究領域. 討論02/09 17:47
mulkcs: 洪蘭其實不會偏離版旨.02/09 17:47
瞭解了,那名字能不能改為認知科學版呢?英文倒是不用改
mulkcs: 因為本版涵蓋範圍為認知心理與神經科學. 所以我認為改成 02/11 00:11
mulkcs: 認知科學版其實不適當. 但當然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意見. 02/11 00:11
mulkcs: 我會看大家意見再與兩位版主商量. 02/11 00:11
嗯,我分享下我的看法 認知科學是包括認知心理,認知神經科學和其它,如認知語言學或人工智能 但認知神經科學,是神經科學範疇,跟生物學交接 如果本版涵蓋範圍為認知心理與神經科學 那認知科學可能比認知神經科學來的適當.
mulkcs: 其實我想主要是認知神經科學對你來說涵蓋面不那麼大. 其實 02/11 19:35
mulkcs: 以本版涵蓋內容來看, 適當的檔名是認知心理與神經科學板 02/11 19:36
mulkcs: 板 02/11 19:37
mulkcs: 但其實認真看主要內容又以認知神經科學為主. 所以板名稱 02/11 19:38
mulkcs: "認知神經科學"或"認知心理與神經科學"對我來說不會差很大 02/11 19:39
mulkcs: 但若是只稱認知科學, 其實很大部分的神經科學領域是不包含 02/11 19:39
mulkcs: 在認知科學之中,如neurology, neurobiology,psychiatry 02/11 19:43
mulkcs: 所以我覺得不適當. 02/11 19:43
那直接稱爲neuroscience神經科學版不是更符合現在的内容? 英文用了cognition版,而中文卻是把重點放在神經科學 兩者不能說沒有共同點,但名字不是那麽適當. Cognitive neuroscience跟cognitive psy 兩個學的也差很多 但兩個都可以歸類到Cognitive science下, cognitive psy歸類到PSY版但PSY基本上都是在談咨商. 而認知神經科學版談的都是神經科學但名字卻叫Cognitive... 我第一次被Cognitive吸引進來時我以爲討論的是認知科學 但内容多為神經科學範疇,我也看到了, 這樣的話改成neuroscience不是更符合 然後認知科學自己再去開一個能容納認知科學所有範疇的版
mulkcs: 我不同意內容都為神經科學範疇這句話,畢竟板上很多討論 02/12 04:53
mulkcs: 心理歷程與研究方法都是屬於認知科學範疇。 02/12 04:53
創立時的主旨是能討論認知心理、神經生物學等領域, 這就回到我一開始提出的問題 既然是相關的都能討論,而兩者都是認知科學範疇 那能否改爲"認知/神經科學"或"認知和神經科學"而非"認知神經科學"? 這樣比較不會混搖
mulkcs: 我也認為就涵蓋範圍來說"認知與神經科學"是比較精準的 02/12 06:09
mulkcs: 但我會等其他人也表達意見後再和另兩位板主討論 02/12 06:10
faerie: 推本文作者看法 02/12 12:03
scottlee444: 不太懂原po的認知和(或/)神經科學和現行的認知神經 02/12 22:56
scottlee444: 科學差異在哪?我比較認同版主認知神經科學即認知心理 02/12 22:56
scottlee444: 和神經科學的聯集 02/12 22:57
神經科學= neuroscience | 分 支 | 認知神經科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 認知心理= cognitive psychology <--著重認知的心理學分支 認知心理跟認知神經科學也是不同學科 而神經科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這三門所學也各有不同之處
Jasy: 是否改板名歡迎討論唷 我沒有預設立場 02/14 01:25
Jasy: 當初只是想說因為兩者在國內研究所是同個領域就取了這名字 02/14 01:27
Jasy: 領域太窄的話反而不利於看板討論 使用率會不高 02/14 01:28
Jasy: 我只記得大學時兩個領域都有上到一門課的樣子(懶得翻課表) 02/14 01:32
的確國内都用認知神經科學來涵蓋認知科學
skylikewater: 我支持mulkcs的交集說 而且應該說 認知科學主流派典 02/17 01:28
skylikewater: 被做神經 甚至不只是人類神經造影 還有分子生物的主 02/17 01:29
skylikewater: 導。其實我們領域這麼小 我真的覺得不需要改名 02/17 01:29
skylikewater: 倒是針對這些專業詞彙的爭論 是很有意義的 02/17 01:29
改名的想法是因爲認知神經科學是單獨學科, 而非完全涵蓋認知心理和神經科學. 若本版創版時的初衷是爲了提供一個能容納兩者的地方 我覺得改名為認知與神經科學 能提供更多話題,覆蓋範圍也更廣 從認知心理,神經科學到認知科學都能交流 ※ 編輯: primaryEmp (149.160.232.95), 02/17/2015 10: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