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gnitiv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1250254-1.aspx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5日電)失智症治療大突破,國衛院耗時5年培養出有修復功能 的幹細胞外泌體,不僅沒有癌化風險,腦部受損的小鼠經治療後,腦神經數量1個月內恢 復到原本的6成,認知及學習功能也好轉。 進行這項研究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李華容今天受訪時表示, 人體內的幹細胞具有分化成各種細胞、器官的潛力,因此以幹細胞為主的「再生醫學」, 近年在國際間掀起研究浪潮。 不過,現有的幹細胞療法必須以手術將幹細胞植入體內,才能到達受損部位進行修復,風 險較高;加上幹細胞是活的細胞,進入人體後可能發展成一般細胞,也可能發展成癌細胞 ,成幹細胞治療一大隱憂。 為此,國衛院研究團隊耗時5年,利用存在於脂肪、骨髓裡的間質幹細胞,以特別的培養 技術分離出具有修復功能「幹細胞外泌體」(Exosomes from stem cells)。 李華容解釋,幹細胞外泌體就是幹細胞用來和外界溝通的一種物質,在不同環境下,裝載 的訊息也不一樣。研究團隊利用特殊技術培養出帶有「修復」訊息的外泌體,「就像一個 個急救包」,再輸回人體修復受損部位。 有別過去幹細胞治療,幹細胞外泌體不是活體細胞,並不會發展成癌細胞,加上它的體積 非常小、外層還有脂質保護著。以失智症患者為例,只要注入體內,就能透過血液循環輕 易穿越腦部屏障,修復受損的神經。 在小鼠實驗中,研究團隊將外泌體注射到海馬迴受損的小鼠體內,短短一週就發現受損的 神經開始長出突觸,一個月後海馬迴神經數量已經從受損時的2成,恢復到原本的6成。 李華容指出,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都已成立相關單位專門研究幹細胞外泌體,但 台灣是第一個成功培養出以修復為主要功能的外泌體,此技術目前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 並同步申請美國、英國、日本的專利。 她強調,目前研究範圍雖然僅限於治療神經相關疾病,但未來可望用於治療退化性疾病、 組織或器官損傷、細胞缺陷、神經退化性疾病、腦與脊髓創傷、中風、學習障礙、巴金森 氏症、心肌梗塞、肌肉萎縮症等疾病。10701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58.253.5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gnitive/M.1516887069.A.612.html
shioo: 讚 01/25 23:07
chiayigo: 推 很了不起的發現 01/26 21:14
waoha3: 推推 02/06 22:26
Selkirs: 台灣人生醫研究這塊的競爭力真的很猛 03/27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