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gnitiv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巴金森氏症新發現:神經元沒死,只是變成「殭屍細胞」 過去學界普遍認為,巴金森氏症是因為腦內某些細胞的死亡、導致多巴胺(dopamine)分泌 減少,使得大腦活動異常、出現巴金森氏症的退化病徵。然而,根據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 研究團隊在近期《Cell Stem Cell》上的發表文章,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神經元可能並沒有 死亡,只是進入停止運作的衰老狀態,甚至還會進一步釋放出發炎分子、影響鄰近腦細胞 的運作,如同散布衰老的「殭屍細胞」。 這份研究是由洛克菲勒大學教授Paul Greengard研究團隊與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症研究中 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合作進行。他們將目光聚焦在一種與巴金森氏症相關、在 多巴胺神經元中存在的蛋白質──稱為SATB1。 研究團隊首先在培養皿中將人源幹細胞培養成多巴胺神經元,再透過基因工程將它們的 SATB1基因加以靜默(silencing)。結果發現,這些SATB1基因被靜默的神經元,會釋放出 發炎分子,且造成周遭神經元的衰老。 此外,這些受影響的細胞也出現其他異常現象,包括粒線體受損、細胞核膨大等。這些異 常在具備完整SATB1功能的神經元,以及不帶有SATB1、非多巴胺神經元的神經細胞中都不 會出現。因此,研究團隊推論,這項衰老途徑應該是專屬於多巴胺神經元。 在經過分析後,研究團隊發現,SATB1在正常細胞中通常負責抑制p21蛋白的產生。p21蛋 白被認為是促進老化的分子,因此SATB1的功能看起來是保護多巴胺神經元免於老化。 當研究團隊把實驗室小鼠中腦(midbrain)的SATB1表現量降低時,類似的衰老情形(粒線體 受損、p21濃度過高),也會出現在這些神經細胞上;在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腦組織中,也有 觀察到高濃度的p21,以及較低的SATB1濃度。 研究團隊第一作者Markus Riessland認為,巴金森氏症患者在中腦的多巴胺神經元真的 死掉之前,會出現多巴胺濃度顯著下降的現象,而他們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的解釋。 「這些多巴胺神經元雖然依然存在,但其實已經失去了作為神經元的功能。我們將這些 衰老的細胞暱稱為『殭屍細胞』,因為它們基本上沒死,還會分泌導致發炎的分子,散播 這種類似死亡的狀態。」Riessland說。 這項發現也為新療法的開發帶來希望。例如,現在已經有幾種能夠清除衰老細胞的「抗 衰老藥」(senolytics),這些藥可能在未來也能在巴金森氏症的治療派上用場;或者,也 可能以SATB1或p21作為標靶藥物的開發方向。 參考資料: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unexpected-findings-in-parkinson-s-research-show-cells-may-not-be-dead/ 原始網頁 http://www.gbimonthly.com/2019/11/5649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33.1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gnitive/M.1573653665.A.5D8.html
NaoGaTsu: 推好文分享 12/2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