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孟 子‧公孫丑上》) 台灣實行民主政治已經有二、三十年的時間,民主最粗淺的含意 是「人民當家作主」,由人民投票選出官員和民意代表,決定政策的 走向,用數人頭代替砍人頭。民主政治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是一大 進步,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由於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習慣用量化的 方式(票數或金錢)來衡量價值,容易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質」的 重要性,導致社會風氣走向淺薄平庸,甚至變成「暴民政治」。 傳統儒家(如孟子)雖然有「民本」觀念,但民本和民主仍有一 段距離。「民本」仍然是由少數精英主導政策走向,人民不是政治的 主體,只是統治者在做決策時會考慮大多數人民的福利。傳統儒家重 視「德治」,如同第一段說的「尊賢使能,俊傑在位」,賢者、俊傑 才有居高位的資格,政治領袖雖然也尊重民意,但並不是投票選出。 至於誰才是賢者,只有靠每個人的良知自由心證,難以形成穩定客觀 的制度,這是傳統儒家的缺點。但換個角度看,民主政治下的多數決 難道就一定好嗎?如果人民素質很高,當然沒有問題,但萬一人民被 欺騙、被煽動,欠缺健全的思考和判斷能力,政策就容易搖擺不定, 無法深思熟慮,進行長遠的規劃,為國家奠定可大可久的基礎。 相較於專制,我仍然認為民主是較好的制度,但儒家的賢能政治 某種程度上可以補民主的不足。很多人對儒家思想有所誤解,以為會 讀書考試、從名校畢業、有博士學位就是賢者,這只是從聰明才智著 眼,不是儒家的原意。孟子說:「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離 婁上》)賢者是就德性意義來說,有一顆惻隱之心,能夠苦民所苦, 幫助人民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賢者。社會上要有這種賢者,能夠出 來領導大家,國家才會進步。但賢者的養成又有賴於人民,不要只重 視現實功利,要能夠看到德性的價值,注重品質、內涵的提升,觀念 調整了,風氣才有可能改變。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54.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626867363.A.9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