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angWenli (半退隱中)》之銘言: :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 :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 : 一般人對「自由」的理解通常來自西方,認為自由就是「只要不 為什麼不是學術上對於"自由"的理解? 所謂的自由意志指的是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個"選擇"是不是"真正的選擇"還是"被決定"的? 這就牽涉到了哲學,科學,法律的問題 對於科學來說是沒有自由意志,一切事物包含人都是被決定的 要形成科學必須是;1.封閉的因果關係 2.說的清楚的 這也就是決定論 後來哲學家提出軟性決定論 就好比說在面前有兩杯飲料,雖然依定會口渴,但依然有能力選擇其中一杯喝下去 只是這種解釋方式依舊是被批評不是根本處理。 決定論在極端的就是宿命論,人生的某時某刻都是命定的, 但宿命論常常跟神祕主義掛再一起 這東西是科學反對的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要討論自由問題沒辦法從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來談那麼就都是跳針 : 妨礙到別人,任何事都可以做」,甚至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 : 以」。這是從行為表象界定自由的意義,有錢有權就比別人擁有更大 : 的自由。反觀儒家,即使不給儒家貼上威權保守的標籤,也很難從儒 : 家文獻裡找出與自由有關的內容。傳統思想當中和自由較有關連的反 : 而是道家,當然道家的自由也不是行為表象那麼膚淺的意義,而是回 : 歸到內心的逍遙無為,對一切事物都不執著,追求精神的提升、超越。 : 儒家雖然沒有直接討論「自由」這個概念,但從內心自由來看, : 文獻當中已經隱含此意。儒家思想的重點之一,是提醒人不要成為情 : 緒、欲望的奴隸,應該找回心靈自作主宰的能力。比如第一段引用的 : 《論語》,第一則以《詩經》首篇為例,說明情緒的抒發應該有所節 : 制,快樂或悲傷都不過度。第二則告訴我們不應該將利益當成生活中 : 追求的重心,以免引起人際間的緊張衝突。利益牽涉到的當然就是人 : 的欲望,比如貪財、好鬥、好色等。就算有錢有權,如果還是受到情 : 緒、欲望的支配,心依然是不自由的。 : 儒家不是要人捨棄一切情緒和欲望,重點在於「有所節制不過度 : 」。健康的情緒和欲望當然可以有,現實的利益也應該做公平合理的 : 分配,但背後的根據仍然是愛人之心,這才是最優先的。儒家不是直 : 接以自由為核心概念,但內心自由對於愛心的實現是一個先決條件。 : 如果對別人頤指氣使,企圖征服、控制別人,攫取自身的利益,就算 : 口頭上說愛人,對方也難以感受到。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6.239.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629882059.A.D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