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曰:「天 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 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 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萬章下》) 儒家是很有使命感的,要承擔天下興亡的重責大任。但依照孟子 的評價,伯夷是「聖之清者」,伊尹是「聖之任者」,柳下惠是「聖 之和者」,相較於孔子「聖之時者」來說,仍屬於第二級。他們與孔 子的差異何在? 首先伊尹認為拯救天下百姓是自己的責任,他也的確有極高的政 治才能。孔子也曾經說自己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 之」,但孔子並沒有說天下的老者、朋友、少者都由自己安頓,天下 的道德事業要由天下人共同努力,孔子只是做為天下人的一員參與其 中,盡自己應盡的一分責任、義務而已。因此伊尹還不免有一點微小 的自大。 其次伊尹的表現偏向於外王事功層面,輔佐商湯推翻夏桀。當然 伊尹也不是完全沒有內聖心性之學,如引文中說「使先知覺後知,使 先覺覺後覺」,除了填飽肚皮,使人民安居樂業以外;還要通過教化 ,使人民的心靈覺醒。但充分建立以「仁」為本的心性修養工夫,還 是從孔子開始。孔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格修養學問,後人才能夠循 序漸進,透過修養成為君子。伊尹的境界雖高,主要還是靠他的天才 ,後人不易學習。 人格修養以「仁」或「道」為最高標準。孔子是「聖之時者」就 表示孔子能夠因時制宜,不受固定的型態所限制。仁道可以用清、任 、和等各種方式來表現,只要適合眼前當下的需要即可。但伯夷、伊 尹、柳下惠只能用一種型態表現,將清、任、和的這一面做到最徹底 ,所以能感動人心。但與孔子相比還是有限的。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31.17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04193804.A.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