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erlion (台台-獨派大老)》之銘言: : : 二.比較有遠見的國家就會選擇不走"菁英路線" : : 而走北歐路線 : : 但要走這樣的路線 : : 很多心態要克服 : 目前地球上最富裕的國家有兩個 : ------------------------------------------------------ : 瑞士是甚麼?? : 瑞士是歐洲富人天堂 : 【採訪整理/陳可涵】 : 瑞士在地理位置上因為居於歐洲中心,貼近歐盟,政治穩定, : 已是很多跨國企業在決定歐洲營運或行銷總部的首選。 : 現在瑞士也將目標看準台灣,希望更多台灣企業選擇瑞士,拓 : 展事業版圖。 : 本刊日前專訪瑞士商務辦事處處長費爾(Jost Feer),暢談兩國在貿易上面的關係,以 : 及未來雙方合作的契機。 : 鼓勵台商在瑞設營運總部 : 問:就經貿投資,您認為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加強的? : 答:我們很鼓勵台灣企業到瑞士設立歐洲營運總部。台灣大概有十五家企業在瑞士成立, : 大部分是基於瑞士的地理位置位居歐洲中心,完整的基礎建設跟通訊網路,政治穩定、與 : 歐盟國家緊密,還有友善的商業環境跟低稅負的優勢。 : 說到低稅負的吸引力,目前所知的是,企業的約一六%至二五%, : 個人則是五%至二○% : ;另可為企業總部或服務中心量身打造賦稅模型, : 使業者的負擔可降至一○%以下。 : 如果就全球化經營需要的人才,瑞士國際化的環境造就很多瑞士經理人。除了具備技術、 : 多語言的能力之外,還有充分的國際商業經驗。而且我們有歐洲最具彈性的勞工法,工作 : 環境良好、社會穩定。 : 我們建議大家把瑞士當作一個「營運控制中心」(Business Control Center), : 在瑞士設立單一歐洲駐點,可以鎖定並且貼近市場, : 避免在歐洲不同國家成立龐大且複雜的據點,節省巨額的成本。 : 今年的十一月瑞士商務辦事處與瑞士大蘇黎世區投資業務局(Greater Zurich Area AG, : Zurich)還會舉辦一場投資研討會,做更詳細深入的介紹,而且是免費開放的。 : ================================================== : 之前還公投要取消對富人的稅率優惠 被瑞士人否決 : 瑞士的個人所得稅5~20% 比台灣低 企業稅更低 : 教育: : ========================================= : http://blog.yam.com/snomi/article/15510708 : 然而瑞士學歷普遍較低的問題卻非常嚴重。 : 瑞士的學校體系裡,孩子必須在十歲左右即決定未來要走的路。 : 因此孩子們從小就被分成兩種, : 一種是想進高中、然後再進大學的學生, : 另一種是從一般中學升學至職業訓練學校的學生,兩者完全被區分開來。 : 「智慧能力不高,卻勉強接受高等教育,對學生而言也是一件不幸的事。」 : 此種想法深植於瑞士人的腦中。 : 雖然小學老師依成績將學生分成兩種。 : ================================================= : 瑞士上國中就能力分班 國中畢業就分1.高中 公立大學組 2.技職組 : 很早就考試分流 公立大學學費相當於台灣私立大學 政府補助非常多但只有少數人能念 : 公立大學畢業都直接等主管職 : 技職組要念大學只能去念私立大學 學費約公立大學50~100倍 : 這是地球上唯二最富裕的兩個國家 : 其他國家的收入包含德國普通上班族去瑞士都只能當底層 : 另一個國家是挪威 但它是油國 而瑞士是連海岸線都沒有的天然資源匱乏國 : ====================================================== : 瑞士不是社福國家 全靠社會保險 : 北歐國家除了挪威 沒有一國能在富裕程度上跟他批敵 : 而唯一可以跟他同等富裕的挪威 卻是個超級油國 靠石油才能跟瑞士打平 : 那你要跟我說北歐模式比較優越嗎?? : 我一直認為瑞士模式才是最適合非資源像台灣這樣的國家 高手出手 小人拜服 但我老實跟你說 就算台灣走瑞士模式 也得不到瑞士的人均GDP 因為樓主只了解"瑞士的制度" 卻不瞭解"瑞士的歷史背景" 歐美各國願意讓瑞士掌控整個歐美信天主的世界的財經掌櫃大權 與他的制度毫無干係 基本上制度不下於瑞士的國家 或是自由度超過瑞士的國家並不是沒有 大家或許好奇的是 瑞士的第一桶金是怎麼來的? 瑞士的第一桶金 是靠瑞士人到各國去幫人家當傭兵打出來的 因為最早瑞士在山地 論資源沒資源論田地沒田地 文藝復興以後 歐洲各國征戰不息 瑞士人有的是比其他國家更強健的體魄 反正世界各國對傭兵的需求量很高 所以瑞士人就已幫各國當傭兵為賺錢工具 所得非常高 死傷也很高 每出去三個傭兵會死兩個 剩下一個把其他兩人的傭兵一起帶回了瑞士 這樣賺了接近一百年 瑞士人愈來愈有錢 也愈來愈不想過著這種舔血的日子了 (到現在教廷的士兵仍是由瑞士人擔任的 就是來自這樣的歷史背景) 但不做傭兵 要做甚麼呢? 還活著的瑞士人 仔細想想 當年當傭兵的時候 跟我一起打仗同臥鋪的某某仁兄 現在好像已經該國擔任將軍.政要或是財政大臣了 我們瑞士易守難攻又沒啥資源 雖然是鳥不拉屎的惡地 相對而言也是放錢最安全的地方 因為根本不會有國家想花那麼大的力氣打下這個地方又一無所得 不妨就讓世界各國政要把錢交給我們保管吧 (想當年某位政要還只是小兵的時候 跟爺們可都是穿同一條褲子的戰友) 這就是瑞士金融背景的由來 基本上 在從威斯特伐利亞協定後的歐洲過渡到現代時期 能夠接觸政要最快的方法其實就是從軍 基本上 17-19世紀 大概沒有一位歐洲政要沒上過戰場打過仗的 到後來 去貴族化興起,人民希望愈來愈多的公民可以與貴族享有相等權利 那你要享有跟貴族一樣的權利 光靠花個錢,你會比貴族更有錢嗎? 就上戰場立戰功最快 這是歐洲的"義務"與"責任"的教育 嚴格講 與亞洲國家或是台灣只是想靠遊個行搞個社會運動就想要享有這些權利的付出 差太遠了 所以 就算你台灣走菁英制 你也很難成為另外一個瑞士 因為瑞士在海外的人脈 那是靠賣命賣出來的 那些海外政商政要 當年在當小兵小軍官時跟瑞士傭兵一起流血流汗的革命情感下 最沒有利害關係的時候 建立出來的莫逆之交 這種關係是無法取代的 更是很難複製的 很多人會舉例新加坡 但老實說 新加坡人口真的是不多 300多萬人口 連台灣的新北市都比不上 你台灣要舉國都有瑞士那樣的人均GDP 就是學新加坡學瑞士的菁英制 也不會成功 更何況 我這樣講也不過是給台灣台階下罷了 都已經要搞"病歷中文化"的國家 還跟我扯啥"菁英制" 看看新加坡是怎樣"以英文定生死" "以理科定終身"的吧 不要講到國際觀 可以理直氣壯地講出"菁英制" 一講到自身沒法得到這利益的時候 就又改口說要"社會福利制" 講難聽點 本版除了我跟lkcs 我想也難有第三個人有資格說"台灣應該走菁英制" 因為你們無法想像菁英制到底是甚麼樣的制度 事實上 真要講菁英制的話 就連公務員都算不上菁英的 畢竟台大政大考上公務員的大多去天龍國當幕僚去了 你今天在天龍國以外的地方機關看到的那些考快十年才考上公務員的那些專科畢業生 (只有很少很少是政大或是台大的畢業生到地方擔任小公務員的 大多是在台北升到八九職等以後申請調到故鄉當主管的) 充其量是社會的7-15% 與瑞士或是新加坡定義的"菁英"那是差太遠了 你們就去算算哪些科系是全國聯考或是會考成績前5% 不管你的科系是理工還是社會組 你的科系有沒有在前5% 就心知肚明了 我也不怕跟你中國講 除了那些跑去中國的西醫與牙醫以外(不包括那連30%都沒有的波波陸陸) 基本上跑去中國的都不是定義中的"台灣菁英" 那些都差很遠 台大也多的是怪怪的科系 如果你真要以"國家前5%菁英制"當作定義的話 事實上菁英制的始祖是斯巴達 中國歷史從未有一個朝代走的是真正的"菁英制"制度 台灣人也沒那個度量可以學瑞士或是新加坡的"菁英制" 真要走"菁英制" 根本就不能搞"世襲" 簡單地說 一個"太過在意自己下一代"的民族是不可能搞菁英制的 因為一下子就"富不過三代"了 我承認我真的是不太了解瑞士的制度 但如果我現在瞭解了 我也不太會再談瑞士了 因為那不適合台灣 不好意思 我孤陋寡聞 失言了 但是 我依舊堅持 中國如果只想宣傳中國又多了多少超越台北天母的"天龍區"的話 那是白費心機 如上所述 你就能保證你的小孩代代不靠爸靠媽都擠得進天母下廣或是香港中環嗎? 如果不是 當中國人均GDP還只有台灣1/3 卻多了一堆超過台灣的"天母區"的時候 只會讓台灣對於中國的貧富差距更加恐懼 因為那意味著在中國還是一個"只有菁英可以活得像個人 你如果不是精英就連人都當不成"的國家 台灣這幾年做了那麼多改革把菁英都得罪光了 甚至還讓無德無能的民間財閥去包辦國家工程 結果付出的代價到現在都無法償還(魏應充已經被放出來了) 無非也是希望能避免台灣太過"菁英化" 那今天中國幾乎等於是在跟台灣宣示"中國是走菁英化的國家" 那也不過會把台青推得更加遠離中國而已 -- 曲則全,枉則直; 漥則盈,弊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衿故長 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98.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422509299.A.8FC.html ※ 編輯: undusted (36.239.98.106), 01/29/2015 13:32:13 ※ 編輯: undusted (36.239.98.106), 01/29/2015 13:33:26 ※ 編輯: undusted (36.239.98.106), 01/29/2015 13:37:52
wo2323: 瑞士是無法拷貝的 人家會強大跟背景較有關 111.240.219.86 01/29 13:39
wo2323: 順便推你的孤陋寡聞 XD 111.240.219.86 01/29 13:42
undusted: 我不過是強調有些東西我並非不知道 36.239.98.106 01/29 13:45
undusted: 而且魏應充被放出,國民黨注定要陪葬了 36.239.98.106 01/29 13:45
undusted: 事已至此,台灣民意已成定局,辯論這麼多 36.239.98.106 01/29 13:46
undusted: 已無太大意義,想去中國的台灣人,我祝福 36.239.98.106 01/29 13:46
koukai4: 把高中課本讀到前5%就是菁英了... 1.171.226.99 01/29 13:46
undusted: 你們,但是國民黨惡貫滿盈,想改變局勢 36.239.98.106 01/29 13:46
undusted: 你們還是節省你們的口水跟體力吧 36.239.98.106 01/29 13:47
undusted: 事實上新加坡和瑞士在青少年時期就是這 36.239.98.106 01/29 13:47
undusted: 樣定義的,你有本事你在體育或是美術也幹 36.239.98.106 01/29 13:47
undusted: 到世界名列前茅,但,多數人是做不到的 36.239.98.106 01/29 13:47
undusted: 華人社會有強烈"劣幣逐良幣"性格,喜歡 36.239.98.106 01/29 13:48
undusted: 為了讓多數人好過去犧牲少數人的利益 36.239.98.106 01/29 13:48
undusted: 絕無機會走真正的菁英制 36.239.98.106 01/29 13:48
undusted: 正如台灣社會會討厭醫界甚過魏應充一樣 36.239.98.106 01/29 13:49
undusted: 畢竟像魏應充這種X渣隨便一個下三濫 36.239.98.106 01/29 13:49
undusted: 不靠能力都有機會做到的,醫師不是,你能 36.239.98.106 01/29 13:49
undusted: 能成為醫師,除非是後醫系,13-18歲已經 36.239.98.106 01/29 13:50
undusted: 定局了,不講台灣醫師,中國的北大清大也 36.239.98.106 01/29 13:50
undusted: 一樣,台灣人一面打壓自己的精英卻去追捧 36.239.98.106 01/29 13:50
undusted: 中國的菁英,民族性根本可見一班 36.239.98.106 01/29 13:51
Merlion: 新加坡應該是547萬人口吧~~ 49.158.22.163 01/29 13:52
Merlion: 只是跟盧森堡 瑞士一樣國內有大量外籍人 49.158.22.163 01/29 13:53
Merlion: 士 49.158.22.163 01/29 13:53
Merlion: 新加坡的最終人口數會在650~700萬人之間 49.158.22.163 01/29 13:53
undusted: 台灣連自己的菁英都不放過,不太可能開放 36.239.98.106 01/29 14:01
undusted: 世界菁英廣為己用的,那其實是非常殘忍 36.239.98.106 01/29 14:01
undusted: 的制度 36.239.98.106 01/29 14:02
Merlion: 而且新加坡跟瑞士的菁英其實就是指當地公 49.158.22.163 01/29 14:02
Merlion: 立大學生 錄取率好歹都有25% 不是像各位 49.158.22.163 01/29 14:03
Merlion: 所想的1%~~ 49.158.22.163 01/29 14:03
Merlion: 目前沒看過用前1%當菁英的國家 大多國家 49.158.22.163 01/29 14:04
Merlion: 的分流教育還是取到20多% 就算台灣三類組 49.158.22.163 01/29 14:05
Merlion: 的醫科其實仔細算也是三類組前4%左右 49.158.22.163 01/29 14:05
undusted: 其實舊圖博的喇嘛錄取率是5%,也很底線了 36.239.98.106 01/29 14:06
Merlion: 瑞士分流管制的目的還是在主要在學歷上做 49.158.22.163 01/29 14:06
Merlion: 或鬆或嚴的總量管制 49.158.22.163 01/29 14:06
Merlion: 如果仔細去看瑞士各行業~都有或多或少的 49.158.22.163 01/29 14:06
Merlion: 總量管制 連清潔工都有設國家證照 49.158.22.163 01/29 14:07
koukai4: 因為歐洲也不會把學歷看得很重要,把他看 1.171.226.99 01/29 14:08
koukai4: 做人上人與人下人的區別,只是人生的選擇 1.171.226.99 01/29 14:08
koukai4: 不同而已啊 1.171.226.99 01/29 14:08
undusted: 不,那不是每個歐洲國家,你講得大多 36.239.98.106 01/29 14:13
undusted: 是地廣人稀靠金融吃飯的小國家 36.239.98.106 01/29 14:13
undusted: 一般來說,除非你像德國素質那麼高,否則 36.239.98.106 01/29 14:14
undusted: 一般來說大學生與技職生談起話來就是 36.239.98.106 01/29 14:14
undusted: "秀才遇到兵"的慘況,除非連"兵"的水平 36.239.98.106 01/29 14:15
undusted: 都很高,你想到的是德國醫師法官的小孩 36.239.98.106 01/29 14:15
undusted: 擔任黑手,但在台灣,那將會是醫生律師的 36.239.98.106 01/29 14:15
undusted: 小孩來往對象的對話都是"X你娘""趴七啦" 36.239.98.106 01/29 14:16
undusted: 的慘況,在德國就算是黑手藍領也很重視 36.239.98.106 01/29 14:16
undusted: 禮節與形象教育,台灣的藍領是以"草根" 36.239.98.106 01/29 14:16
undusted: 為榮,然後靠草根吃政治飯的綠營政客 36.239.98.106 01/29 14:16
undusted: 自己的小孩還是衣冠楚楚的大學生,你看 36.239.98.106 01/29 14:17
undusted: 綠營大學生的子女跟不跟藍領的在一起談 36.239.98.106 01/29 14:17
undusted: "X你娘"和"趴七啦" 36.239.98.106 01/29 14:17
※ 編輯: undusted (36.239.98.106), 01/29/2015 14:18:02
koukai4: 不一定,醫生一定沒看過所謂前5%的女生, 1.171.226.99 01/29 14:22
koukai4: 一群聚在一起的時候各種低級話... 1.171.226.99 01/29 14:22
undusted: 我說的意思你懂就好了啦,男生也一樣的 36.239.98.106 01/29 14:37
koukai4: 是懂啦,扯扯淡嘛 42.70.66.81 01/29 15:00
calebjael: 你又在亂講歷史...瑞士人當雇傭兵還是 120.85.170.110 01/29 18:48
calebjael: 瑞士長槍方陣流行的時候﹐跑到意大利各 120.85.170.110 01/29 18:49
calebjael: 邦去當雇傭兵。跟後來各帝國興起的法德 120.85.170.110 01/29 18:49
calebjael: 英俄都沒什麼關系。近現代體系確立的時 120.85.170.110 01/29 18:50
calebjael: 候﹐早就沒有你說的這些有的沒的了... 120.85.170.110 01/29 18:50
Wulv: c大你又不是第一次知道醫生.這是他的特色啊~202.109.248.171 01/30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