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之銘言: : 今天看到中國認為中英聯合聲明只是歷史文件 : 故不會對香港統治有任何影響,我不禁笑出來 : 這樣片面毀約,中國你們誠信在哪?泱泱大國? : 真的不要自取其辱了,這樣以後誰願意跟你們簽協議 : 要是真的簽停戰協定還是一國兩制,我看結果一樣 : 對簽約者完全沒保障,這樣還有人會跟你打交道? : 這樣美國無視三公報賣台灣武器你們也沒資格說話 : 反正都是歷史文件而已,你說是吧 基本上所謂的大國風範 大國崛起, 不如說恬不知恥 背信忘義比較直接了當一點 XD 誠信?等地獄結冰了再來跟我講中國的信用吧XDD -------------------------------------------------- 五十年不變 二十年之變 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保障香港五十年不變的承諾,現在已淪為笑話。資料圖片 劉曉波先生病重的消息,在這幾天紅旗滿街之際帶來另一種社會心情,那是人們重新關注 中國的人權狀況,某程度而言這也是另一種的「回歸」──不是北京期待的政治交心回歸 ,而是重回聚焦中國的民主與自由,更有由此延伸檢視八十年代中英關於香港前途談判、 九十年代回歸歷程、九七以後迄今二十年的香港之路。香港民間對劉曉波的關切與擔憂, 以及中國當局對劉曉波拘捕判刑以及對劉霞女士的長期軟禁,兩地之間法治的巨大落差, 再一次折射出三十年前香港社會對北京的對港政策質疑的根源;而這些質疑,在在證諸於 二十年來人們目擊「一國兩制」的變腔走調。 八十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前途,香港社會對未來的憂慮,不在於經濟發展,也不是競爭力排 名這些內容,而是怎樣抵擋中國大陸的一套價值觀及行事方式南移香港。當年中國經濟仍 處於改革開放初期階段,遠非今天的國庫多金可比,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與「五十年 不變」承諾,以「香港不變」應對所有質疑,更由此演繹出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社會「特點 」的「馬照跑,舞照跳」這兩句琅琅上口的承諾,務求穩住人心,不致在中英角力的民意 戰處於下風。1984年6月22日,《中英聯合聲明》草簽前三個月,鄧小平會見香港訪客時 談及對港政策五十年不變,「我們說這個話是算數的」;同年10月,鄧小平對國慶觀禮團 再說,「聯合聲明確定的內容肯定是不會變的」、「在國際上說話也是算數的」。在對前 途迷糊不清的1984年,北京以信譽擔保,在香港社會埋首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 充滿對時局隱喻的小說《一九八四》的氛圍下,中英雙方終於在同年年底簽署一紙聯合聲 明。 香港前途問題由八十年代初冒現,一直以來至今這三十多年都是牽涉信心問題,1984年如 是,1997年亦是如此。那時北京是在港人對中共過往言行的第一身認知當中,小心翼翼重 建民間的信心基礎,那是中共在港人親歷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眾多政治運動後所極力爭 取的信任。這一點,連信膺唯物辯證的中共領導人當時亦承認,否則的話,也就毋須一再 強調「說話算數」。若不認識此一歷史背景,以為香港回歸是自然而然,那是對歷史的弱 視,亦是對客觀事實的無視。不過,八十年代北京雖以一己信譽作保的承諾,在這二十年 來以彈票作結,說好了的雙普選沒有兌現,說過的「換面國旗、換個港督」發展下來當然 不止於此,至於曾經如同隱形的中聯辦如今變成所謂管治第二套班子,更是對歷史的嘲諷 。 回首前塵,八十年代香港社會面對《中英聯合聲明》,民間的期待,其中之一是延續1949 年長輩避秦南來的另一次安身立命,更準確來說,是一切如常,恒久不變。也許當時社會 相信「大亂之後有大治」的民俗之說,認為經歷文化大革命的中共,終於認識民主憲政的 可貴。又或者對一些人來說,八十年代中葉,中共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主政時代,比 起海峽對岸仍處於《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蔣家獨裁的台灣,恍似前途更是光明,自忖 未來不可能走上倒退之路。信心是看似虛無卻實際存在人們中間,但是信心亦可看似堅實 卻能一夜之間崩潰,今天發施號令的中央官員,把香港過去的三十年視作只是歷史的一刻 ,殊不知歷史像沙漏計一樣,連續不絕不能中間切斷。香港的過去決定了香港的未來,香 港從難民城巿到九七回歸,中間不純粹是身份的變換,而是漫長而緩慢認識過程;五十年 不是一個物理時限,而是像沙漏計那樣延綿不絕的歷史流動。 聯合聲明成一紙廢約 不過,五十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心態在這二十年越演越烈,那種急不及待全面管控香港的企 圖心,反映在北京對港的政策和言行,以前的承諾出現反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 度自治」較八十年代的解說,像聖誕樹裝飾那樣越掛越多。到了《一國兩制白皮書》的全 面管治論出籠,《中英聯合聲明》根本已成一紙廢約,九七之後初期的中央積極不干預成 為過去,從地區選舉到立法會乃至特首選舉,皆可見北京伸出的長手。高度自治成為泡影 ,「西環」由地理名詞搖身一變成為政治權力來源代名詞,「一國兩制」扭曲變形,人所 共見。有一種說法指出,《一國兩制白皮書》帶來第二次信心危機,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但不是事實的全部。除了信心危機以外,是如何繼續走完未來三十年的「一國兩制」, 不致中途爛尾;重回八十年代社會所理解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初衷, 將是唯一出路。 從更廣袤的歷史觀照來看,香港社會制度以及法治觀念早已成形,其間經歷的起伏是為社 會轉變前夕的陣痛,如今在終抵彼岸的時候遇上重新詮釋「一國兩制」的論爭,堪稱路途 多舛。然而當下社會氛圍已非昔日,移民論再度浮面,面對人心波動,絕不是一句「共產 黨不信邪」便可解說。對北京而言,香港的經濟規模早就微不足道,但「一國兩制」能否 成功落實,不是由自己說了算,更不能無視落實失敗後在國際的影響。即使把香港建設成 華南中樞兼全國金融中心,若然失去獨特本質例如廉政與法治和人權公義,香港極其量只 是中國其中一個行政區,而非自成一格的特別行政區。 安裕 香港 蘋果日報 ------------------------------------------ http://news.mingjingnews.com/2017/06/blog-post_8432.html 中國的行為反映了它們對於誠信跟承諾的定義 XD 說話算話不過是誆騙世人,所謂的條約不過是空口白話 X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6.218.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498833213.A.F4D.html ※ 編輯: prudence (114.46.218.74), 06/30/2017 22:33:52
rockocean: 各自保重了 幫香港人QQ 122.121.153.74 06/30 22:45
prudence: 盡量幫香港朋友移民啦~最近都這樣忙 XD 114.46.218.74 06/30 22:46
goenitzx: 中國的確是把誠信當成撕毀用的國家 1.34.136.57 06/30 22:47
Sinreigensou: 英國都出來打臉了,不過中國會無視 101.9.211.200 06/30 23:53
morgen: 不過講坦白,或者說殘酷一點,香港終究還是 180.177.125.74 07/01 02:06
morgen: 得慢慢退化成中國的一個普通城市,如果中 180.177.125.74 07/01 02:06
morgen: 國還是土共繼續執政的話 180.177.125.74 07/01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