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您談及的這個問題﹐我可以給您一個現身說法。 8年前﹐我畢業後兩年﹐和女友一起在上海買了一套房﹐ 地段中等﹐台灣人較多﹐WIC版上不少台灣朋友就住在那裡。 當時剛剛工作﹐從收入上看﹐我應該算得上是“低端人口”﹐所以買房壓力很大﹐ 但為了要結婚﹐並且看著房價還在漲﹐所以也沒想太多﹐就咬咬牙買了。 當然當時找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也找銀行貸了很多。 從當時的收入情況來看﹐這個房價的泡沫﹐相當的大。 然而﹐這些年﹐我和我太太的收入增加也很迅速﹐ 到買了首套房四年左右﹐我一個人的收入﹐不僅負擔了家用﹐還把房貸全部還清了﹐ 並且﹐裝修、結婚、出國旅遊一樣沒少﹐但這四年﹐我也幾乎沒有存下什麼錢。 不過﹐我太太的收入﹐卻大都存起來了。 兩年以後﹐我和我太太有了寶寶﹐空間緊張﹐ 於是看了一下手中的積蓄﹐又在附近的社區買了第二套房﹐ 這套房我們貸了約一千萬NTD﹐如果真的想快點還﹐也可以數年就還掉。 所以我的意思是﹐房價或許真的很高﹐但是收入也在增長﹐今天看房價收入比是30倍 但是沒有關係﹐收入也在增長﹐如果自己有能力﹐並且有夠努力﹐收入增加是很快的。 所以﹐我想說的第一個理由﹐是其實大家的收入都在上漲。 可能未來房價上漲的空間不大﹐但是下跌﹐也同樣很困難。 所以﹐我個人覺得﹐在短時間內房價見頂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第二個理由﹐政府很強大﹐強大的地方在於﹐他的調控政策很厲害。 首先﹐把大多數投資客都擠出市場﹐隻許賣不許買﹐ 這樣樓市就以自住為主﹐非理性的成分就會收到很大抑制。 另外﹐即使有些剛性需求的買房者﹐因為達不到條件﹐也不許買房。 那麼這樣的結果是什麼﹖需求是一點一點被釋放﹐而不是爆發性釋放。 爆發性釋放的結果是﹐一旦後續需求接不上﹐那房價自然就會大幅波動﹐ 實際上﹐上海的房價確實有波動﹐略有下跌﹐但下跌幅度不大。 關於M2超美國﹐實際上也沒有太大問題。具體數據﹐我沒有去核實。 不管怎樣﹐即使中國大陸印了這麼多錢﹐那麼中國大陸並沒有發生嚴重的通脹 並且﹐人民幣匯率儘管有波動﹐去年有點貶值﹐但是整體可控。 並且﹐人民幣和很多國家貨幣簽訂了互換協議﹐還進了SDR﹐ 如果持有人民幣有巨大風險﹐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的。 那麼﹐既然海外對人民幣有需求﹐那我為什麼不多印一些呢﹖ 雖然從本質上說﹐決定房價甚至所有物價的因素之一是貨幣量﹐ 但是﹐拿M2數據來說貨幣超發是支撐大陸房價的主要因素或者直接因素﹐ 我認為也是不靠譜的。 ※ 引述《tychiou (中川ty)》之銘言: : ※ 引述《warmer (暖陽)》之銘言: : : 大陸的房價肯定偏高﹐但有沒有到泡沫的程度﹐目前我認為還值得商榷﹐ : : 局部泡沫肯定是有﹐不過隻是小部分而已。 : : 拿上海來說﹐購房需求還很旺盛﹐並且現在在政府調控下﹐投資客已經大量退出 : : 現在都是以自住或者改善為主﹐剛需依舊在﹐ : : 這樣的購房者隻要調控稍有鬆動﹐就會蜂擁進入市場。 : : 說明房價雖然高﹐但是剛需還在﹐並且購買力也還在。 : : 把這樣的市場也定義為泡沫﹐恐怕是不妥當的。 : : 在政府的調控下﹐房子這樣的需求是緩慢釋放的﹐沒有非理性爆發式釋放﹐ : : 後者才是容易引起泡沫的主要原因。 : : 房價永遠是偏高的﹐永遠會有很多人買不起房﹐ : : 但如果理性需求還在﹐價格可以得到支撐﹐ : : 那是否可以把這個高企的價格稱之為泡沫﹖ : : 其實﹐我個人對涉及民生的行業完全市場化持反對態度的。 : : 涉及衣食住行﹐還是應當以政府主導為主﹐ : : 否則很容易導致價格過高﹐引發社會問題﹐ : : 目前的狀態是房地產行業以民營為主。 : : 當然市場化﹐可以加快進程。 : : 不過大陸政府對於房價的調控手段﹐有很多奇怪的地方﹐確實值得商榷。 : 中國房價泡沫化的看法 是國際的主流 只要在google用 '中國房市泡沫' 為關鍵字搜尋 : 就會有一堆資料跑出來 包括媒體 大紀元.中時電子報.自由時報.TVBS新聞網等 : 就以英國 金融時報中文網 的一篇報導 '中國房價泡沫收場的N種姿勢' 為例 : 提到 中國房價泡沫的原因 可能是中國發行的貨幣量過高 截止到2016年末 : 中國M2達到約22萬億美元 而美國的M2只有13萬億美元 中國的GDP只有美國的2/3 : 但中國的貨幣量卻相當於美國的1.7倍 : 這是理解房價泡沫的關鍵數據 供參考 ※ 引述《tychiou (中川ty)》之銘言: : ※ 引述《warmer (暖陽)》之銘言: : : 大陸的房價肯定偏高﹐但有沒有到泡沫的程度﹐目前我認為還值得商榷﹐ : : 局部泡沫肯定是有﹐不過隻是小部分而已。 : : 拿上海來說﹐購房需求還很旺盛﹐並且現在在政府調控下﹐投資客已經大量退出 : : 現在都是以自住或者改善為主﹐剛需依舊在﹐ : : 這樣的購房者隻要調控稍有鬆動﹐就會蜂擁進入市場。 : : 說明房價雖然高﹐但是剛需還在﹐並且購買力也還在。 : : 把這樣的市場也定義為泡沫﹐恐怕是不妥當的。 : : 在政府的調控下﹐房子這樣的需求是緩慢釋放的﹐沒有非理性爆發式釋放﹐ : : 後者才是容易引起泡沫的主要原因。 : : 房價永遠是偏高的﹐永遠會有很多人買不起房﹐ : : 但如果理性需求還在﹐價格可以得到支撐﹐ : : 那是否可以把這個高企的價格稱之為泡沫﹖ : : 其實﹐我個人對涉及民生的行業完全市場化持反對態度的。 : : 涉及衣食住行﹐還是應當以政府主導為主﹐ : : 否則很容易導致價格過高﹐引發社會問題﹐ : : 目前的狀態是房地產行業以民營為主。 : : 當然市場化﹐可以加快進程。 : : 不過大陸政府對於房價的調控手段﹐有很多奇怪的地方﹐確實值得商榷。 : 中國房價泡沫化的看法 是國際的主流 只要在google用 '中國房市泡沫' 為關鍵字搜尋 : 就會有一堆資料跑出來 包括媒體 大紀元.中時電子報.自由時報.TVBS新聞網等 : 就以英國 金融時報中文網 的一篇報導 '中國房價泡沫收場的N種姿勢' 為例 : 提到 中國房價泡沫的原因 可能是中國發行的貨幣量過高 截止到2016年末 : 中國M2達到約22萬億美元 而美國的M2只有13萬億美元 中國的GDP只有美國的2/3 : 但中國的貨幣量卻相當於美國的1.7倍 : 這是理解房價泡沫的關鍵數據 供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144.107.1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512463995.A.0AB.html
nanlong: 這事是賭誰是出錢的最後一棒~ 112.104.131.45 12/05 17:01
nanlong: 早期投入10後來變30 泡沫破了剩 15~20 112.104.131.45 12/05 17:57
nanlong: 是不會痛~只會唉沒在25~30時脫手。25~30 112.104.131.45 12/05 17:58
nanlong: 進場的就真的一哭二鬧三上吊了。 112.104.131.45 12/05 17:58
如果是投資客為主的﹐那很容易變成一個博傻的遊戲 但是在上海這個地方﹐投資客已經被擠得差不多了﹐ 以剛性需求為主的買房者還很多很多﹐並且政府把這個釋放需求的水閘控制住 如果房價跌多了﹐就把閘門開大一點﹔漲多了﹐就把閘門關小一點﹐ 但是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一般是希望房價基本穩定、溫和緩慢上漲的 ※ 編輯: warmer (211.144.107.166), 12/05/2017 18:03:34
takase: ....所以你們夫妻兩人沒儲蓄還背了一大筆 114.38.185.26 12/05 18:26
takase: 房貸? 114.38.185.26 12/05 18:26
當然不是沒積蓄﹐不是已經存了兩年麼﹐ 已經足夠還掉一半房貸﹐但沒有這個必要
takase: 補充一個壞消息,人民幣在世界貿易運用的 114.38.185.26 12/05 18:26
takase: 所占比率近兩年是一直再降的,甚至不如加拿 114.38.185.26 12/05 18:27
takase: 大元,所以扯M2暴漲和人民幣國際化無關 114.38.185.26 12/05 18:28
所以您認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國際化一定會半途而廢﹖理由﹖
JustSad: 資訊封閉圍牆內,中國視角自以為世界視 1.161.163.184 12/05 18:51
JustSad: 角。 1.161.163.184 12/05 18:51
takase: 這不是資訊封閉,這是泡沫期的盲目樂觀 114.38.185.26 12/05 19:21
takase: 房貸能快還完就快還完吧... 114.38.185.26 12/05 19:22
這二十年來﹐唱衰中國大陸的言論﹐從來沒有停止過﹐理由五花八門﹐ 可是呢﹖所以﹐到底誰在盲目﹖
tychiou: 很好奇 中國政府是怎麼排擠投資客的(上海 180.176.43.33 12/05 23:08
tychiou: ) 在台灣 政府並不積極排擠投資客 180.176.43.33 12/05 23:10
謝謝小t同學的提問﹐這樣的問題才是交流﹐我也很樂意回答。 以上海為例吧﹕ 首先銀行限貸﹐第二套房開始﹐首付額度和貸款利率都會升高﹐ 很多地方第三套房就沒有貸款﹐如果要買第三套房就必須全款。 第二是限購﹐第三套房就不允許購買。 另外一個限購是﹐如果外地戶口人士社保繳納時間不滿五年﹐也不允許購買﹐ 所以﹐異地買房變得睏難﹐外地投資客沒資格在上海買房。 第三是增加交易成本﹐如果持有時間不滿五年﹐或者不是唯一住房﹐ 那麼就會繳納更高的稅費。 同時﹐還有營業稅﹐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差﹐也會存在一個稅費。 第四是增加持有成本﹐增設物業稅﹐如果人均住房面積超過一定數字﹐就會繳納。 當然這些手段也是因地而異。 所以﹐這些措施一下去﹐投資客基本上隻能賣不能買﹐逐漸就被擠出市場了。 ※ 編輯: warmer (211.144.107.166), 12/06/2017 10:50:09
nanlong: 打房這類作法要防人頭~都是有法有破。 112.104.131.45 12/06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