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被諒解的心聲:夾在香港反送中裡的警察家屬們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4016687 2019/08/29 韋恩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403.jpg
這場「還警於民」集會遊行,是由甫於今年七月底成立、部分警員親屬組成的「警員親屬 連線」所發起。這群理解警民雙方立場、卻同時不被雙方諒解的警員親屬發聲時,不少人 都很好奇他們的想法。圖為還警於民集會上的司儀。 圖/美聯社 8月25日星期天,中環愛丁堡廣場。 與六月以來,不論晴雨、動輒一、兩百萬人的和平示威,又或槍林彈雨硝煙瀰漫的武力對 峙相比,白鹿颱風大雨中,寥寥數百人的集會遊行顯得溫吞且陽春。出席人士撐雨傘穿雨 衣, 舉著被雨沾濕癱軟的紙質標語,或戴著口罩與墨鏡,肅穆地聆聽大會發言。遠方戒 備的警察罕見地沒有穿戴防暴裝備,防水外套下,難得輕鬆的神情。 這場「還警於民」集會遊行,是由甫於今年七月底成立、部分警員親屬組成的「警員親屬 連線」所發起。受傳媒矚目的程度,不亞於香港過去兩個月任何一場浩浩湯湯的示威。隨 著反送中運動而來的警察執法爭議,將香港割裂為支持示威者抗爭與五大訴求的一方(通 稱「黃絲」),以及支持政府和警察武力鎮壓的一方(通稱「藍絲」),當這群理解雙方 立場、卻同時不被雙方諒解的警員親屬發聲時,不少人都很好奇他們的想法。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345.jpg
穿上全套抗爭裝備、本身是抗爭者但爸爸是警察的L,製作多張標語掛在身上,出席集會 表達訴求。「每次在家裡聊到關於示威和警察的話題就會和爸爸吵架,所以在家裡盡量不 談政治,只維持日常對話。」L說道。 圖/作者攝影 「還警於民!不要我警鬥我民!」「支持獨立調查委員會!」 「前線不是擋箭牌,政治問題政治了!」「對的人,不壓迫!錯的人,不姑息!」 「還我良心警察!」「拒絕做黑警,你有得揀!」(你有得選) 現場集會人士在大會帶領下喊道。出席的人除了警察家屬,也包括前來支持的普通市民。 「作為警察家屬,他們是反送中運動支持方與反對方的夾心餅,兩邊都不討好。他們是兩 堵高牆中間的雞蛋,需要我們給予他們支持,所以我就來了。」大學畢業數年、現在從事 數位行銷的蕭先生告訴我。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092.jpg
出席集會的市民舉著標語,與大會一起宣讀警察誓詞中最常被提起的段落:「不畏懼,不 徇私, 不對他人懷惡意,不敵視他人」。 圖/作者攝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72bG8Fm9o
大約三點,大會播出香港警隊從警校畢業時必播的歌曲〈高地教堂〉(Highland Cathedral),並宣讀警察誓詞後,集會市民從愛丁堡廣場遊行到金鐘的行政長官辦公室 (通稱特首辦)與灣仔的警察總部,分別遞交請願信,表達訴求。 被大型水馬包圍的特首辦,沒有派人接信,警員親屬連線只好將請願信擲入。而在也被大 型水馬環繞的警察總部外,警方只答允在後門接信;一名警長從後門走出接過信件後,沒 有任何發言或回應,便快速返回水馬內,整個過程不到30秒,引起記者鼓譟。隨後,大會 公佈遊行人數有400人,便和平散去。 人數微不足道、看似平凡無奇的集會遊行,卻直指一個沈屙已久的制度問題。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1736.jpg
圖為被大型水馬包圍的特首辦,沒有派人接信,警員親屬連線只好將請願信擲入。 圖/ 作者攝影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089.jpg
Demilitarize the Police:父親是退休十年的警察的陳小姐表示,從六月到現在,警察 愈來愈常以軍事手法對付香港人,所使用的武器也愈具殺傷力。以如此手段處理社會運動 ,對情勢只會火上加油。而警員親屬連線成員的李女士也指出,警隊好像把警察當軍人一 樣在訓練;她認為應該要使警員去思考社會的變化,他們才能以相應的方法處理問題。圖 /作者攝影 ▌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必要性 如同反送中運動,警員親屬連線也提出五大訴求: 一、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二、重整警隊不良風氣 三、盡快成立市民與警察溝通平台 四、前線警員克己自律,並以保障市民為優先 五、成立全面獨立調查委員會 其中第五項是出席「還警於民」集會遊行的市民最強調的核心訴求,與反送中運動示威者 提出的「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大致相符。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090.jpg
「成立全面獨立調查委員會」是出席還警於民集會遊行的市民,最強調的核心訴求。這與 反送中運動示威者提出的「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大致相符。 圖/作者攝影 此訴求在這兩個月最獲得社會廣泛討論,也是眾多專家學者和社會賢達同意能有效緩和局 勢的解方──在現行制度外,成立獨立、具備公信力、調查權和傳喚權的委員會,主要審 視警方過度執法或濫權,並釐清反送中運動的起因、政府決策失誤、示威者抗爭手段和其 他相關事實。 但直到8月27日,特首林鄭月娥在例行記者會依然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堅持以現有 的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通稱監警會)處理針對警方過度執法的投訴。 然而, 監警會的效能不受大眾信任,最大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監警會不能直接處理市民對警務人員的投訴,也無權調查投訴警察的案件。所有個 案,不論來源,均須由香港警隊的投訴警察課處理及調查,監警會只能審核調查報告,以 及要求投訴警察課澄清或重新調查可疑個案。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1255.jpg
眾多專家學者和社會賢達同意,能有效緩和反送中局勢的解方,就是在現行制度外,成立 獨立、具備公信力、調查權和傳喚權的委員會,審視警方過度執法或濫權,並釐清反送中 運動的起因、政府決策失誤、示威者抗爭手段和其他相關事實。 圖/路透社 這就是為何香港市民常說,警隊的投訴機制等同於球員兼裁判,加上警隊封閉的組織文化 和強大的同儕壓力,極可能產生包庇之情事,成效受疑。此外,以往由投訴警察課處理的 案子,最後不了了之的情況也多有所聞。 第二,監警會成員絕大部分是親政府的建制派代表,一般認為他們無法充分反映民眾意見 ,並做好監督警察的工作。再者,建制派代表絕大多數傾向保護警察,使得監督角色的獨 立性受到質疑。日前同時身為監警會副主席的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接受傳媒訪問時 表示:要求特別戰術小組(俗稱速龍)成員執勤時展示警員編號並「不公平」,在不展示 的情況下,才可令執法「無後顧之憂」。這項偏袒警方的言論印證了為何民眾不信任監警 會。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091.jpg
圖為8月25日香港反送中的「荃葵青大遊行」,警察在被示威者追擊之下拔出配槍、其中 有人對空鳴槍示警,其他在場員警也拔槍指向群眾和記者。這是反送中運動以來,首次有 警察發射實彈,極為驚險的一幕引發輿論爭議。 圖/美聯社 「一間公司出了問題,都要找獨立第三方的審計來處理。同理,警隊出了問題,呼之欲出 的解決辦法就是獨立調查委員會啊!自己人查自己人,乾脆不要查了」,年約50多歲、弟 弟是警察的社工李先生這麼說。香港警隊在監管機制上的問題,顯示改革刻不容緩。 對於警察家屬來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挽救警隊的最後辦法。讓或許下達將示威者「 往死裡打」命令的警察高層,以及以警棍打頭、動用私刑、濫搜濫捕、私自在警棍上加裝 鐵環、瞄準頭部開槍、涉嫌栽贓嫁禍、以性暴力手段對待被捕示威者(包括要求被捕女示 威者全裸接受搜身、拘捕女示威者時導致裙下走光、疑似在拘留所性侵犯女性示威者等等 )、要求示威者跪地等侮辱性手法等等不當執行命令的下級警員,一起負起責任,並還給 按章辦事的良心警察一個清白。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213.jpg
對於警察家屬來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挽救警隊的最後辦法。讓或許下達將示威者「 往死裡打」命令的警察高層、與不當執行命令的下級警員一起負起責任,並還給按章辦事 的良心警察一個清白。圖為8月28日香港的反送中#MeToo集會,多名示威者控訴警察使用 性暴力對待被捕者。 圖/路透社 除了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出席集會的警察家屬也要求「政治問題必須政治解決」,政府 高層應該直接面對民間訴求,而不應將警察推上面對群眾的前線、而自己隱於其後;警隊 高層也應妥善部署、管理警員的情緒和行為,並改革警隊文化,勿使內部成為一言堂,讓 自從2014年雨傘運動便持續惡化的警民關係,不致瀕臨無法修補的地步。 「自從2014年的雨傘運動開始,警察就被派去對付社會運動,一個不屬於他們日常工作的 範疇。不過,我仍記得,當時警察與市民除下裝備後,大家都是人,都需要休息。那時候 他們會隔著路障聊天、自我解嘲;雖然不常見,但仍會看到那樣的情景,但這次反送中運 動完全沒有」,丈夫任職警隊十年的連線成員李太太說道。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219.jpg
「自從2014年的雨傘運動開始,警察就被派去對付社會運動,一個不屬於他們日常工作的 範疇。不過,我仍記得,當時警察與市民除下裝備後,大家都是人,都需要休息。那時候 他們會隔著路障聊天、自我解嘲;雖然不常見,但仍會看到那樣的情景,但這次反送中運 動完全沒有。」圖為反送中運動時街頭的警察人牆與示威者。 圖/路透社 ▌不被諒解的夾心餅乾 對於警察家屬而言,一方面飽受著反送中示威者認定他們只是「惺惺作態地為警隊漂白」 的眼光,另一方面又受到警隊和四個警務人員協會公開割蓆的龐大壓力,這群警察家屬能 站出來,著實不容易。 「我們是最危險的一群人。藍色提防我們,黃色唾棄我們;我們是最有希望的人,我們為 藍色發聲,為黃色爭取。我們為了我們的公義站出來,就如世人一樣。」警員親屬連線在 臉書專頁寫道。 而首次集會後,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514.jpg
「我們是最危險的一群人。藍色提防我們,黃色唾棄我們;我們是最有希望的人,我們為 藍色發聲,為黃色爭取。我們為了我們的公義站出來,就如世人一樣。」 圖/作者攝影 「或許是我們年紀大,我們有耐性去等,但我們不能姑息出錯的問題,一定要追究,讓真 相水落石出,這個集會只是第一步,」連線成員李太太說道。 「我們會看事態如何發展,走一步算一步,一邊思考香港的出路是什麼。每一個角色都必 須去想這個問題,而所有人必須同心協力地去尋找答案。我們想要連結大家,因此,我希 望警方不要與民為敵。如果警隊有市民的支持,他們才是真正的強大。」 然而,執筆之際,香港媒體報導,特首林鄭月娥在探視警署與警隊時,明確指出不會成立 獨立調查委員會,表示這是她「能為警隊做的最後一件事」。如此看來,警員親屬們的抗 爭才剛開始,橫亙腳下的則是困難而漫長的路。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1303.jpg
「...我希望警方不要與民為敵。如果警隊有市民的支持,他們才是真正的強大。」圖為8 月25日荃灣抗爭中,一名示威者與鎮暴警察。 圖/路透社 後記: 記得第一次在警員親屬連線的臉書專頁上,看到這個組織英文名字的縮寫PRC(Police Relatives Connection),我完全傻眼。這個不幸的簡稱堪比史詩級的公關災難,一看就 知道他們是社會運動的素人。而cover photo的「We are not enemies」標語,在目前示 威者與警察勢不兩立、不惜硬碰硬的態勢下,近乎天真和窩囊地令人難以說出口。 但不得不佩服他們迎難而上的勇氣,嘗試跨出吃力不討好的和解第一步。這群警察家屬或 許在組織社會運動沒有經驗,或許他們的口號並不如「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響亮,但他 們以溫吞安靜地方式提醒我們,真正的問題只在於當政者。 越是憤怒仇恨於警察的暴力執法,越要記得:他們也只是受政權與制度擺佈,唯一的對抗 目標從來都是當政者——儘管在手無寸鐵地面對警察的槍口之下,這件事是如此的困難。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29/99/6750218.jpg
越是憤怒仇恨於警察的暴力執法,越要記得:他們也只是受政權與制度擺佈, 唯一的對 抗目標從來都是當政者——儘管在手無寸鐵地面對警察的槍口之下,這件事是如此的困難 。 圖/美聯社 -- 我們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意外,有的意外,只會讓你變得頹廢,一蹶不振;有的意外 則會讓你找到另一個自己,重獲新生。……你要知道你是誰,你的拋棄和擁有,都是你自 己的選擇,患得患失只會讓你身陷囹圄。                     ——孫衍《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133.95.243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567074125.A.D5A.html
nanlong: 之前看評論說港警高層及一般港警教育已 175.180.143.44 08/29 19:20
nanlong: 被老共掌控不少~不是20年前港片港劇中演 175.180.143.44 08/29 19:20
nanlong: 的那樣了 175.180.143.44 08/29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