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銅鑼灣書店林榮基台灣專訪:擔憂香港 重操書業對抗強權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9971807 李宗憲/BBC中文記者 台北報道 https://i.imgur.com/qzRZajS.jpg
林榮基不諱言:「感情還是在香港,我天天都在看手機,關心香港。」 「感情還是在香港,我每天在手機上看『反送中』新聞。」在台灣生活約6個月的林榮基 ,人在台灣,心卻仍緊系香港。 今年4月,前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因擔心香港政府宣佈修訂《逃犯條例》,可能遭 港府送返中國,而決定離開香港到台灣,成為首波因《逃犯條例》修訂而流亡台灣的香港 人。 林榮基是2015年「銅鑼灣書店股東、員工失蹤事件」中的其中一人,後來證實他遭到北京 當局逮捕。中國指控林榮基等人「非法經營」書店、販賣有關大陸政治的「禁書」,在遭 到羈押8個月後,他於2016年6月返回香港。 帶著裝著書籍和家當的行李箱,林榮基4月底從香港飛抵台北,計劃重開「銅鑼灣書店」 而開始網絡眾籌,就在達到募款目標之際,BBC中文赴台北專訪林榮基,紀錄已花甲之年 的他如何在台灣展開新生活。 背井離鄉 「香港完蛋了!」站在台北「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前,林榮基仔細讀著字裏行間 關於人權的敘述,脫口而出這句話。林榮基每天緊盯香港「反送中」示威的進展,感概香 港變成他所說的「警察能隨便打人」的地方。並擔心:「流血事件會不斷發生,可能重演 台灣的白色恐怖。」 8月底曾有網民拍到有香港「速龍小隊」警員進地鐵車廂打人。香港警察當時向媒體表示 ,不同意速龍小隊「暴打市民」的說法,但不能確認當時速龍小隊在車廂中打的人都是涉 案人士。更早前,香港民意研究所8月初公布調查顯示58%的受訪者認為,警察在最近的警 民衝突中過度使用武力。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矗立在台灣總統府前,是台灣政府為紀念1949年至1987年 戒嚴期間,被羅織罪名而入獄或遭殺的人。戒嚴期間的恐怖氣氛被稱為「白色恐怖」,紀 念碑於2008年完工,目的是提醒堅持民主及人權的重要性。 紀念碑上面寫著:「保障人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是民主國家所服膺的普世價值......」 碑上的文字對林榮基而言不僅是敘述,而是戳心刺骨。四年前,他正是因為追求這些普世 價值而遭捕入獄。 https://i.imgur.com/9qnRBKb.jpg
香港銅鑼灣書店招牌遭人掛黑旗幟。 林榮基是前香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2015年10月至12月,他與其他店員和股東共5人先後 失蹤,隔年6月林榮基返回香港後向媒體披露了失蹤經過。 2016年6月,林榮基曾向BBC中文表示,在被大陸人員囚禁期間,雖然肉體上沒有受虐,但 精神上的折磨令他難以忍受。並召開記者會表示,大陸官方人員要求他回香港取得載有客 人數據的硬盤,並交給他們作為呈堂證供。 林榮基目前仍被中國以「違法經營書籍銷售罪」通緝,他擔憂《逃犯條例》修訂後,可能 被引渡回中國,而決定移居台灣。 不過,林榮基曾向BBC中文透露,2018年就計劃要在台灣重開「銅鑼灣書店」,但因為資 金問題才耽擱。 直至今年,或許是因為港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再次點燃林榮基心中想要移居台灣的渴 望,促使他做出搬至台灣的決定。 香港政府今年三月因為一宗香港人在台灣殺害女友的案件,提出修改《逃犯條例》,讓引 渡法律適用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 不過,香港大學民調顯示,66%的人反對修例。其主要原因是對中國大陸司法制度,警察 執法和信息公開沒有信心,擔心被強加「莫須有」罪名移送大陸。該修訂計劃在6月引起 一連串大規模抗議,從相對和平的示威,逐步演變成警民暴力衝突。 流亡台灣 香港「反送中」示威已持續約四個月,看到百萬香港人走上街頭,林榮基其實很訝異。他 說:「以前香港人是不會有反應的,可見中國對香港的管控越來越嚴。」林榮基很擔心香 港的未來,那樣的擔心已近乎恐懼。他害怕下一代沒有自由,不能說話,每個人都不安全 。 抵達台灣後,林榮基一直住在新北市的朋友家,但對居住地十分保密,「別給朋友帶來麻 煩」,他婉拒了我們希望能在他居住地採訪的請求。 林榮基透露,離開香港時感到膽戰心驚。他向BBC中文說:「很擔心,怕不能出境。 」並補充,之前,主張香港獨立的香港民族黨前召集人陳浩天離開香港時,遭拒絶出境, 就證明他的擔憂可能真會發生。 8月29日,陳浩天曾通過社交媒體「臉書」表示,在香港機場出境過海關時被扣留。香港 警方隨後表示,陳浩天涉嫌「參與暴動」及「襲警」,被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拘捕 。 林榮基強調,香港對他來說已經不安全,因此一定得離開。在思考了兩個月並與法律團體 、專家討論後,他在四月決定移居台灣。林榮基說:「如果這個國家或地區剝奪你自由生 活的權利,導致生存成了問題,你就應該選擇離開。」 他向BBC中文說:「打死我都不想回去,因為沒有安全保障。現在的香港政府等於是中國 大陸所管治的,香港的警察很像大陸的公安,你穿黑衣服他就可能打你。」並表示,依照 目前香港的發展,不認為香港未來會變好。 重建台灣的「銅鑼灣書店」 BBC中文與林榮基在台北西門町見面,這是他即將重開「銅鑼灣書店」的地點,雖然租金 比其他區域高,但他認為遊客多,很像香港的旺角,是重開書店的好地方。而當他積極地 向BBC中文介紹他喜歡的店鋪時,不時有香港遊客向他說:「加油!」 林榮基9月4日開始透過眾籌平台展開網上募資活動,目標是新台幣280萬(約人民幣65萬 ),短短不到24小時就達標,截至10月8日,有2685人贊助,已籌款新台幣565萬(約人民 幣130萬)。 他是透過台灣一個網路群眾募資平台募款,據該募資網站資訊,對於募資事項和申請資格 設有相關規定,如提案者必須提供專案說明影片及贊助者的回饋項目等等。 林榮基對BBC中文表示,按眾籌規定,將會在11月初拿到資金後的半年內重開書店,超過 預定籌款目標的資金,則作為邀請各地講者在書店演說、交流所用。 他說:「大部分都是小額捐款,有大陸、台港、美國和加拿大人,其中有一人捐了新台幣 100萬元」。他期許,這間書店能變成大眾共同的場所。 書店眾籌網站上,林榮基提及「在香港做不到的事或被禁止的事,將在自由的台灣進行下 去。」他對BBC中文說,在台灣開書店不用擔心有黑社會人士坐在門口,支聯會(香港市 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或房東趕他走,「共產黨還沒過來,所以這塊不用太擔心。 」 過去,林榮基在香港的「銅鑼灣書店」專門銷售中國政治禁書,而未來將在台灣採取同樣 模式,也會賣類似書籍,以及獨立出版的書,不過主流書籍也會出現在書店,對開書店他 信心十足。。 林榮基一點都不擔心在台灣賣書會惹麻煩,但話鋒一轉卻直言,對於台灣可能遭到中共勢 力滲透,感到憂心。他說:「我們面臨中國大陸很大的威脅,將來會怎樣不知道,所以希 望通過交流,讓台灣人更認識中國。」 他希望,未來在書店能舉辦交流講座,希望幫助讀者或台灣人更了解中國、中國政治及中 國對世界的影響。 林榮基最掛心的其實是如何永久、持續地經營獨立書店,隨著網路時代興起,書市逐漸沒 落,台北很多歷史悠久的書店都紛紛歇業,像是經營45年的「建弘書局」今年5月就結束 營業。另外,開業超過4年的獨立書店「偵探書屋」也在去年12月也宣佈歇業。 第二人生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9月初已經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是否代表可以回到香港了呢? 林榮基表情嚴肅,搖著頭向BBC中文說:「撤回?你不要搞錯,她只是嘴巴說的,是真的 撤回嗎?我其實不太相信。」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9月4日發表電視講話,宣佈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並表示, 在立法會復會後動議撤回修例建議,以「完全釋除市民的疑慮」。 10月16日,香港立法會復會, 遭到民主派意願抗議而數度中斷,休會,撤回《逃犯條例 》修訂的動議預計10月23日大會中提出。 身形不大、微微駝著身子,不時點煙抽,已到花甲之年的林榮基,今年12月即將63歲了, 已到退休年紀,才正要在台灣重新生活。他不諱言:「感情還是在香港,天天都在看手機 ,關心香港。 現在,他每天吃著台式的自助餐,心裏最想念的則是香港的茶餐廳,現在的生活很簡單。 林榮基說,現在互聯網很方便,他會通過社交媒體和香港的朋友聯繫,平常會跑步運動, 但最熱愛的還是看書。 https://i.imgur.com/2Lux3ZU.jpg
林榮基想向示威前線的香港人說,如果有天香港被中國收回,言論和離境自由也會被收回 ,若有選擇,你們也可以選擇離開香港。 訪談中,林榮基主動提及與自己年紀相差22歲的前女友,他認為分開是對她好,因為年紀 相差太大,並不適合。原本態度始終柔軟的林榮基,談及是否會擔心家人安危時,他表示 ,擔心是一會事,但如何面對是孩子的問題。他強調,孩子都已經超過30歲,每個人都是 獨立個體,「做什麼決定,跟他們沒關係。」 林榮基坦承:「作為父親,對小孩當然很有感情,我不管他們是否認同我的行為,理解也 可以,不理解也跟我沒關係。」但他強調:「孩子是認同我的。」 在異地展開新生活,林榮基並不覺得艱難,台港文化相近,熱愛閲讀的他,認為台灣出版 業仍比香港自由開放,書籍種類繁多。他說,「我很幸運。」 說自己「幸運」,或許是因為林榮基接下來有極大機會透過開書店從而留在台灣。 林榮基今年4月25日到台灣時,台灣當局只核准他30天的簽證,5月中又核准2個月的簽證 期限。7月15日他遞件申請延長居留。台灣移民署依據「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 留定居許可辦法」規定,同意再度延長林榮基簽證3個月至10月25日。 林榮基表示,屆時他會先赴德國參加書展,再重新入境台灣,接下來將會由朋友協助,向 台灣申請工作簽證。 有港台媒體報導,因為「反送中」示威,許多香港人面對香港的政治不穩定而想要移居台 灣。也有來台灣求學的中國學生如李家寶,因錄製影片批評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而不敢返回 中國,希望留在台灣。 台灣《難民法》從2016年草案初審通過後就沒有進展。林榮基說,因為政治及選舉等考量 ,《難民法》短時間內應該不會通過,不過他希望,若香港年輕人因為有「政治庇護」需 求而到台灣,台灣政府能從從人道角度給予短期的居留權,讀書或生活。 看著手機裏的香港「反送中」示威所引發的警民衝突,林榮基在訪談中一再嘆氣,他想向 示威前線的香港人說,如果有天香港被中國收回,言論和離境自由也會被收回。他並提醒 ,「抗爭的時候,要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朋友。若有選擇,你們也可以選擇離開香港」。 --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40.2.32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571648039.A.A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