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李子柒與孔子學院:無意講述的「中國故事」與令人厭惡的「文化輸出」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1191109 令狐雨劍/BBC 特約撰稿 https://i.imgur.com/9HbJSCS.jpg
(網絡截圖) 聽說過李子柒嗎?她是一位來自中國四川大山裏的29歲農家姑娘。父親早逝的李子柒十幾 歲就背井離鄉到城市打工。歷經都市生活的酸甜苦辣後,李子柒又回到家鄉,每天打柴燒 飯,與奶奶一起青燈孤守,流水的日子重覆著簡單。 至此,李子柒與千萬萬萬的中國農民工的經歷相比,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中國有個李子柒 2016年,李子柒在微博上開了個視頻博客,演繹她的柴米油鹽的日子。短短幾年,她在微 博上的粉絲超過了2000萬,算得上是個網紅。但在網紅一抓一把的中國社交媒體上,這個 數算不得什麼。 讓李子柒鶴立雞群的,是她在YouTube上的地位。2017年才上YouTube 的李子柒,她的視 頻訂閲已經接近800萬。YouTube在中國大陸被封,李子柒的800萬YouTube粉絲因此也絶大 多數是文化背景迥異的外國人。 800萬是個什麼概念?國家撐腰財大氣粗的外宣大哥大、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24小時播 出,YouTube訂閲只有一萬。 許多中國人都知道美國有個CNN,號稱全球影響力最大媒體之一的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在 YouTube上有792萬粉絲,與李子柒相當。然而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視頻只發了100個出頭 ,而CNN卻發了14萬多條視頻。 李子柒海外走紅了,網上議論也炸窩了。有意思的是,YouTube上粉絲的留言,與微博上 的留言大相徑庭。 牆裏開花牆外香 YouTube上的評論幾乎是一致的讚美,只恨自己不能走進李子柒營造的世外桃源。微博上 的議論則毀譽參半。更凖確地說,批評指責遠遠多於欣賞讚揚,口氣惡意遠大於善意。 中國網民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說李子柒造假,她的視頻與中國農村的現實生活 脫節。 視頻博客裏的李子柒,披著昭君出賽式的紅袍古裝,頭戴野花冠,坐騎大白馬,踏山踩雲 的搜集食材做了給奶奶吃。 李子柒不僅是做飯,還展現了從染布釀酒到竹編工藝打造家具等種種職業匠人的精湛技藝 。視頻畫面還忙裏偷閒的展示了雲卷雲舒的大山深川的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雖然李子柒的後期視頻作品裏,裝束有所收斂,但她演繹的田園生活與中國農民柴米油鹽 的日子相比,對中國稍有了解的人,都會說是脫節的,因此說她造假也不冤枉。 況且,對攝影稍有了解的人也能一眼看出,李子柒的視頻拍攝背後有一個知道自己在做什 麼的專業團隊。 這還是從技術上挑刺。上升到政治高度打棍子的人更是大有人在。批評者眾口一詞指責李 子柒故意渲染中國農村的貧窮落後以討好洋人,賺取點擊。 百度搜索窗口打入李子柒,自動關聯詞居然有"噁心"。 講中國故事 一人勝過中宣部 對李子柒的惡評,也激起了不少人挺身護花。中國網絡大V雷斯林在去年底的一條博文, 「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一石激起千層浪,48小時內閲讀量超過7億人次。 雷斯林為李子柒辯護的主要論點是: 「她視頻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利用現有自然資源的自給自足的偉大創造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這不但是文化輸出,而且是由裏到外,由精神到物質的高級文化輸出,因為李子柒視 頻往外輸出的,恰恰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那些我們曾經影響世界的那些文化,那些最精 華最珍貴的那些精神內核,這不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絶佳代表嗎?」 雷斯林的博文刷屏後,中國官媒也不甘落後。先有《人民日報》首肯: https://i.imgur.com/skUn6m2.jpg
後又中央電視台點讚:https://i.imgur.com/JYIqdnt.jpg
然而,無論是技術上挑刺,還是揮舞政治大棒或戴政治高帽子,都完全錯過了李子柒海外 走紅的根本原因,用英語表述,就是completely missed the point。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李子柒拍視頻的時候,肩上沒有挑著承傳千年中華文化的重擔,腦子裏想的不是如何幫助 中宣部講好「中國故事」,沒有胸懷「文化輸出」的偉大抱負。 李子柒的視頻根本不是在講「中國故事」。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之間,李子柒營造了一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的桃源仙境。 這個桃源仙境,撥動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個人類共同的心弦。這才是講一口四川 話,原創沒有英文字幕的李子柒的視頻,並不影響全世界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欣賞的根 本原因。 眾多粉絲留言中,有一句平淡的話給我留下印象最深:「我相信,在內心深處,每個人都 想像她一樣生活。」 YouTube上現代人可望而不可求的生活,李子柒為他們過了把癮。辯論李子柒視頻的真假 已經顯得愚蠢,就像要質疑好萊塢大片《臥虎藏龍》裏演示的中國功夫的真假一樣。 https://i.imgur.com/Y9pxibO.jpg
(《2018年度孔子學院發展報告》) 孔子學院與洞房抄黨章 有意思的是,圍繞李子柒走紅海外的辯論,還引發中國「文化輸出」的策略、如何講好「 中國故事」的爭論,而進一層次的爭論往往稍帶上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旨在推動外國人學習中文、了解欣賞中國文化,被視為是中國試圖在全球輻射其 "軟實力"的戰略舉措。 中國2004年起在國外設立多所孔子學院。迄今,全球有150多個國家設立了500多間孔子學 院。僅在美國目前就有超過百間孔子學院。 但近兩年來,多家孔子學院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瑞典等國遭到關閉或終止合作 ,反彈的勢頭有增無減。 中國網民一致的看法是,孔子學院輸出中國文化效果不佳,賠本不賺吆喝。各執己見的是 ,孔子學院門庭冷落的原因。 https://i.imgur.com/daRZHoh.jpg
有說西方擔心學術自由受到干涉侵蝕,有說疑心間諜與情報收集。筆者以為,中國前領導 人趙紫陽的政治秘書鮑彤在推特上的一句話可以蓋棺定論: 「孔子學院與孔夫子無關。現在遍及全球的孔子學院,都是糟蹋這位先哲及其學說的屠宰 場。 它們全姓共,不姓孔。」 鮑老先生的一番話讓我想起了「洞房花燭抄寫黨章」的中國官媒上的新聞。這種違反基本 人性的行為被當作榜樣大書特書,孔老夫子九泉有知一定汗顏,這樣的國度組織輸出的文 化讓人心存狐疑,也就不奇怪了。 再回到圍繞李子柒的爭論。我想,德國19世紀大哲學家尼採的一句話可以為這場文化思辨 劃上一個句號: 「我們如此喜歡到自然中去,是因為自然對我們沒有看法」(We like to be out in nature so much because it has no opinion about us--Friedrich Nietzsche)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現代】李叔同《送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37.137.124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579649513.A.9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