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每個畫素收到的光量是一樣的, : 如果每個畫素量子效率與讀出雜訊也都一樣, : 這兩支鏡頭在光圈全開時,在弱光下的表現也就會一樣。 : 這是為什麼我們常有FF的弱光表現比APS-C或4/3好的感覺, : 其實這是鏡頭在作怪。 : FF跟4/3你都配支F2.8(同視角)的鏡頭給它們,那FF基本上是樂勝, : 但這單純是因為FF的F2.8鏡頭會餵給它更多光子而已。 : 綜合以上兩點,我們也可以發現,就景深與入光量來說, : 決定的關鍵其實都是有效口徑的大小,不是光圈值。 : 這其實也只是很基本的物理而已。 : 景深取決於鏡頭口徑與畫面縱深之間的相對比例, : 而在鏡頭完美的情況下,同一視角下的入光量也就只取決於鏡頭口徑而已, : 沒別的了。 : 這要看你說的EV值是怎麼定義的,我不知道EV值怎麼定義,所以我無法回答。 : 倒是數位相機上的ISO值定義可以找ISO文件,或者DxOMark上也有說明。 : 某種程度上來說,數位相機的ISO定義不全然取決於照度這些基本物理量, : 相機讀出迴路的A/D轉換放大率也被埋在裡頭, : 這是為什麼沒辦法直接用影像亮度來做判別準則, : 更何況raw檔影像亮度是可以在軟體裡輕易改便的。 : 如果你只看最基礎的物理量,4/3片幅的元件跟FF元件, : 單位時間內有多少光子被灑進去, : 4/3上的35/F2.8跟FF上的70/F5.6,約略是一樣的。 : 同樣的曝光時間下,二者都是拿到那麼多光子(訊號)。 先來講一下我說的EV 就是Exposuer Value,公式是EV=log2 N^2/t (抄自wiki) N是光圈值,T是時間 EV它是一個曝光系統組合的公式 也可以對應到實際的照度 就我的理解 在個定的場景下,這個值是完全不會動的 比較簡單的講法是,以等比級數去算,如下 光圈 F1 / 快門1S 為EV 0 F1.4 / 1S 1 F2 / 1S 2 OR F2.8 / 0.5S 4 F4 / 1S 4 F5.6 / 2S 4 另外ISO值最早ASA美國標準協會定義的,同時期還有德國Din 後來ISO統一規格延用ASA定義(編號是ISO 12232:2006) 看到ISO就知道,定義也是不能動的 AD轉換的問題當然不是沒有,但並不在定義的考慮裡 DxO的測試結果,ISO部份圖表中間灰色線的NORMAL就是定義值 但ISO值影響亮度的計算應該放在算完EV之後 所以EV+ISO會得到一個固定的亮度 M43 35mm/F2.8 = FF 70mm/F5.6,我怎麼看,套進EV公式都不會相等 唯一相等的只有光圈孔徑 但光圈孔徑大小≠進光量 光圈值之所以要算進焦距是因為 不同的焦距到感光元件的像距是不一樣的 進光量會因此減少 不能因為光圈孔徑相同就說他們進光量是一樣 一個簡單的概念 你在地上打二個直徑同樣10公分的洞 一個深2公尺,一個深50公分 2公尺的那個你看不到底,但50公分的有可能看得到底 再換個方向想 70mm/F5.6的鏡頭裝到M43上並不會變成140mm / F2.8 因為光圈是比值,是已經固定的,不會因片幅改變 不然EM1賣翻了XD 所以我不太能理解M43 35mm/F2.8 = FF 70mm/F5.6的由來 若是小弟愚拙,還請大大指教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61.12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SLR/M.1400512983.A.DAD.html
Lightbearer:http://ppt.cc/4wlz 只能說那篇文章爭議太大 05/19 23:31
Epsilon:我前一篇要說的就是,不管ISO或EV怎麼定義,都不能只用影 05/19 23:52
Epsilon:像拍出來有多亮來衡量鏡頭+sensor的組合的集光能力或弱光 05/19 23:53
Epsilon:下的拍攝能力,因為影像的明暗是可以事後調的,而且效果幾 05/19 23:53
Epsilon:乎等同於調ISO。真正判別鏡頭+sensor的集光能力的指標是訊 05/19 23:54
Epsilon:噪比,這無法透過事後調RAW檔的明暗來改變,也就是屬於影 05/19 23:54
Epsilon:像更根本的一種特性。在這種條件之下,決定影像品質最重要 05/19 23:54
Epsilon:的關鍵是你能餵給每個pixel多少光子,或說能餵給整個senso 05/19 23:55
Epsilon:r多少光子也可以,此時,你就發現FF上F2.8的鏡頭餵sensor 05/19 23:56
Epsilon:光子的能力,約與4/3上F1.4的鏡頭相當。 05/19 23:56
pure2249:不太理解你說的光子,是依據什麼算出來的,但我覺得我說 05/20 00:25
pure2249:的亮度,其實就是你在講的光子,所有進到SENSOR的光,都 05/20 00:26
pure2249:是先透過鏡頭進來的,鏡頭上的光圈已經限制了最大的光量 05/20 00:26
pure2249:,而SENSOR能吃到多少光,會產生多少雜訊,那是SENSOR的 05/20 00:27
pure2249:事情,並不會因為SENSOR大小而去改變光圈,如果你把SENSO 05/20 00:28
pure2249:R想成類比的底片,120的鏡頭,裝在135的機身上,光圈是一 05/20 00:29
pure2249:樣的 05/20 00:30
coldairgi:Epsilon大說的是等SNR的要求下,光圈多少會有相同SNR 05/20 00:33
asdfgh30324:雖然有那麼多光進來 但是會被感光元件吃到的光不一樣 05/20 00:33
asdfgh30324:多 135大小的感光元件吃到的就是比m43多很多啊 05/20 00:33
coldairgi:落下來sensor的光一樣,但是像素量不同,每個像素分到 05/20 00:33
coldairgi:光量不會相同的 05/20 00:34
asdfgh30324:所以m43同樣的時間要吃一樣多的光子 就是要開比較大的 05/20 00:34
asdfgh30324:光圈 05/20 00:34
Epsilon:感謝樓上幫忙解釋。回到我上一篇提到過的,這問題要理解清 05/20 08:58
Epsilon:楚,需要一些數理以及訊號方面的知識,再加上些思考沉澱。 05/20 08:58
Epsilon:我不預期大部份的人可以一天內想通,大部份的人也無需如此 05/20 08:59
Epsilon:要求自己。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隨著見聞的增加,會有想通的 05/20 09:00
Epsilon:一天的。況且,雖然我不是很同意第一篇所引述那篇文章的論 05/20 09:00
Epsilon:點,但至少它觸及了這個議題某個有深度的層面,表示的是會 05/20 09:01
Epsilon:注意到這一點的人會越來越多。隨著網路文章的增加,說明更 05/20 09:01
Epsilon:生動的文章也會慢慢出現,到時要理解此一問題自然也會比現 05/20 09:02
Epsilon:在更容易。理解是需要時間的,不要急。 05/20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