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自從玩攝影之後,對於照片景深外的散景特別的注意, 即便是看電影時,也不自覺得把注意力放在散景上。 電影拍攝時,為了讓寬螢幕比例16:9能壓縮到3:2的35mm上,會使用anamorphic鏡頭, 之後再透過投影機或者是數位的方式還原成16:9的比例, 所以幾乎所有的影片看到的散景都是垂直立著的橢圓 例: http://imgur.com/JzscYpZ 但很奇怪的是,J. J. Abrams的電影,像是星際爭霸戰、星際大戰:原力覺醒 例: https://youtu.be/ALHiJaSPrns
散景不但是水平方向的橢圓、而且連眩光都是水平的走向, 如果搜尋關鍵字(如JJ Abrams Lense Flare)幾乎都是揶揄JJ Abrams的文章或是影片, 並沒有解說這個現象。 到底這樣的光學效果是如何辦到的呢? 編輯:感謝網友kaiyusnow的授權,我在底下分享他電影板的文章 作者kaiyusnow (Kaiyu) 看板movie 標題[討論] 簡談變形鏡頭 - 冷知識 時間Wed Jan 6 20:51:09 2016 上回在談寬銀幕的時候,我們提過變形鏡頭 (Anamorphic lens) 今天就讓我們談談什麼是變形鏡頭,以及它有什麼作用吧! 變形鏡頭最初是為了能讓正常比例的底片拍攝寬銀幕比例而設計的。 但隨著時間的演變,電影攝影已經逐漸習慣變形鏡頭帶來的獨特風格, 成為新的一種美學。 在拍攝影片時我們會使用兩種類型的鏡頭:正常鏡頭 (Spherical lens),或變形鏡頭。 正常鏡頭會把影像直接投映在感光元件上; 而變形鏡頭會把影像的長邊壓縮(通常是縮小一半),成為一個變形的影像。 下圖是變形鏡頭壓縮及重新延展後的影像 http://goo.gl/pg88fB 在放映的時候,放映機也需要變形鏡頭把變形的影像再放回正常的比例。 又因為大多數的放映機都配置了變形鏡頭,正常規格的負片反而要轉換變形之後 才能正常投影。 變形鏡頭最初是設計用來盡量利用 35mm 底片的所有區域,不然最早期的寬銀幕 是會把上下遮掉,喪失了部份的空間。變形鏡頭除了可以多使用到垂直的解析度之外, 也減少了雜訊顆粒的大小。例如用正常鏡頭在 35mm 底片上拍攝 2.40:1 的影像時, 只會使用到 50% 的底片,但使用變形鏡頭後, 100% 的底片區域就都能使用到。 而在數位攝影上,在使用變形鏡頭通常有著不同的目的。 因為大部份的數位感光元件都有著比 35mm 底片更大的長寬比, 正常鏡頭通常就足以用來拍攝寬銀幕畫面。 若在額外使用變形鏡頭的話,通常會拍到過於大的長寬比,而需要裁切左右的畫面。 舉例, RED DRAGON 攝影機能拍攝 6144×3160 的解析度,即是 1.94:1 。 如果要拍攝 2.40:1 的寬銀幕畫面,只要將上下裁切即可, 這樣大概能利用到 81% 的像素。 但如果使用兩倍的變形鏡頭,就需要裁切左右多餘的部份, 反而只能利用到 61% 的像素。 如果使用比較冷門的 1.3 倍變形鏡頭,是可以利用到 95% 的像素, 但如此一來的效果並不十分顯著,沒有必要為了它增加製作的成本與複雜度。 攝影機大廠 Arri 有為變形鏡頭做了一支簡介影片,可以參考一下變形鏡頭帶來的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7i2SXGYmao
在數位上若使用變形鏡頭,通常是為了其他的效果。 變形鏡頭的耀光和散景,通常會是延長的橢圓形(正常鏡頭的話則是接近正圓的形狀)。 而耀光也可能會在鏡頭上形成一條直線或橫線, 橫跨整個畫面( JJ 亞伯拉罕很愛這樣的風格,網路上甚至有一堆惡搞的圖片及影片 https://goo.gl/sqos3E ) 變形鏡頭也會影響到景深, 雖然理論上變形鏡頭和正常鏡頭有著一樣的景深, 但實際上在拍攝變形鏡頭的時候需要更長的焦段, 才會得到一樣的取景。 所以相較於正常鏡頭,變形鏡頭的景深更淺,因此通常也比較有電影感。 除了原生的變形鏡頭之外, 還有一種可以附加在正常鏡頭前方, 進而造成變形效果的鏡頭, 近年來因為 DSLR 拍攝影片大量流行後, 這種「濾鏡」 (adaptor) 也開始流行起來。 最後,變形鏡頭得到的影像通常不及同等的正常鏡頭銳利, 一部份是因為它額外增加了一些玻璃, 另一部份是因為鏡頭的視角變得非常大的關係。 本文同步發表於: 銀幕之外 - 電影冷知識 http://www.facebook.com/outofscreen 參考資料 http://goo.gl/wvYOmr https://goo.gl/ljWws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150.1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468003855.A.35B.html
robin80829: 因鏡頭由多組鏡片組成 光通過鏡片有些微反射 最後在 07/09 03:08
robin80829: 底片上成像 07/09 03:08
ReDmango: 你確定那些都是真的散景跟眩光嗎 07/09 06:04
ferrinatice: 他的眩光幾乎都是水平的,別人電影的眩光方向就不一 07/09 06:17
ferrinatice: 定是水平,會有各種方向 07/09 06:17
ferrinatice: 我也不是100%確定那是真的,但如果可以讓自己的鏡頭 07/09 06:17
ferrinatice: 想出一個方法都拍出這樣的眩光也蠻特別的 07/09 06:18
sugar1029: 幾乎都是用After effects這套軟體後製完成的 07/09 08:10
h311013: https://goo.gl/1gMO4K 07/09 09:24
h311013: 還有麥可貝的可以套 07/09 09:25
那不就一直爆炸嗎 XDDD
kax0205: 就AE外掛OPTICAL FLARES做的 07/09 10:02
m18680768: 炫光不都特效後製的嗎? 07/09 10:03
wasitora: 八卦就是這套軟體的作者就是星際爭霸戰片尾的製作者 07/09 10:26
wasitora: 最近拍完StarWars之後推出的Saber也讓光劍特效變簡單 07/09 10:27
wasitora: 是一個很厲害也很樂於分享技術的CG界偉人(?) 07/09 10:28
現在才知道AE,受教了
ad4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7i2SXGYmao 以ARRI影片為 07/09 11:25
ad47: [非後期特效]基準 1.藍色水平線 2.水平橢圓眩光 3.彩虹眩光 07/09 11:28
ad47: 4.其他(雜光變形呼吸效應) 回頭看如果像是點光源出來的炫光 07/09 11:30
ad47: 會是水平的,如果是背景散景的圓圈會是垂直 07/09 11:32
ad47: 如果JJ電影中確定是變形鏡頭拍的確看到相反的光 應該就後期 07/09 11:33
ad47: 加(錯方向)上去的吧XD 07/09 11:33
ad47: (btw你貼的youtube大致上都是符合以上描述 我沒找到不同的) 07/09 11:35
感謝詳細解說
rexvincent: 原PO和推文中提到的眩光和AE中常用的flare其實應該要 07/09 12:49
rexvincent: 稱為smear。 有一說是因為感光元件種類不同會有不同 07/09 12:49
rexvincent: 型式,例如CCD為垂直,而CMOS是水平的 07/09 12:50
rexvincent: 於AE的optical flares裡可以借由開關/微調streak內 07/09 12:57
rexvincent: 參數來調整這項效果 07/09 12:58
謝謝解說,以前真的不知道這現象叫做smear
carl3104: 我怎麼覺得後者的光暈是後製加上去的 一般題材電影根本 07/09 18:48
carl3104: 不會噴得這樣亂七八糟 至於前者提到鏡頭變形技巧有聽過 07/09 18:49
carl3104: 不過現在很多電影都用數位拍了 應該不會用這技巧了吧? 07/09 18:49
carl3104: 您的問題偏拍電影專業了 建議可以去電影板問 07/09 18:50
謝謝建議,我也找到一篇文章,經過同意轉貼過來了
ad47: 電影版印象中的確有一篇介紹變形鏡頭的,然後即便現在很多 07/09 20:04
ad47: 直接數位攝影機拍攝但鏡頭還是一樣那些原理不變差異不大 07/09 20:04
ad47: 話說看過那種形狀的鏡頭圖片或實機,對光線亂噴也就不會意外 07/09 20:06
ad47: 了... 07/09 20:06
ad47: 再補一下有興趣IMDB上有電影技術細項 很多都會標用什麼機子 07/09 20:36
ad47: 鏡頭拍攝的例如最新Star Trek http://goo.gl/FXIlzn 07/09 20:37
ad47: 鏡頭就有Zeiss Master Anamorphic,機子主要應該是ALEXA XT 07/09 20:39
carl3104: 所以數位也有用變形鏡頭囉? 為什麼不是直接搭配適當的 07/10 00:18
carl3104: 感光元件呢? 07/10 00:18
ad47: 在下一篇一起討論吧 07/10 00:53
※ 編輯: ferrinatice (140.113.149.100), 07/12/2016 2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