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每一種器材都存在特點跟主場,所以隨著主題挑器材是最好的方案, 如果從事極限運動,要架一台相機在安全帽頂端,我想沒有特殊用 途沒有人會挑選A7R2配 24-70在頭頂,gopro或是RX0這類器材才是 極限運動的選項。 所以說回來這個疑問,apsc能不能模仿全片幅,是要模仿什麼呢? 如果要比較的項目是高感光性能,那麼同一世代片幅越大的確表現 越好,而且我說的是片幅越大,不是135這種規格而已。在135之上 還有畫質更好的中判大判,可是代價呢?鏡頭體積重量完全不同級。 反過來我想問的是,全片幅有可能模仿apsc的被接受度嗎? 極端點來說,敦克爾克的劇照是用apsc規格的相機拍攝,如果全幅 「畫質」這麼無可取代,為什麼不用? https://goo.gl/zfX6wL 題外話, 事實上apsc與M43真的是一切泛用性的平衡考量,很可惜Nikon沒有 勇氣堅持下去。 ※ 引述《moonsheep2 ('w')》之銘言: : 更新~ : 不好意思 原文描述不太精確 : 但為了讓後面的人不會搞不清楚狀況 我就保留下來 : 我重新敘述一次問題: : 圖1: : https://goo.gl/YZo7gj : 常常我會覺得全片幅很容易拍出圖1左邊的照片那種構圖, : APSC常常就是圖1右邊的那種比較狹窄的感覺, : 我的問題是有沒有辦法透過變換鏡頭組合的方式盡量將APSC模仿出圖1左邊的構圖? : 拿APSC的人要做出一樣的構圖必須站在較遠的位置 : 但是同構圖的時候景深似乎就沒辦法跟FF一樣了 : 是否有方法或者在一些限制條件下可以把這差距的感覺降低 : 謝謝~ : 也感謝稍早前推文的熱心版友們 :) : 大概就是這篇這段在討論的 :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664325&p=3 : ---(以下是舊文) : 各位版上大大們大家好~ : 小妹現役機種是Sony 5R搭配24F18z,1670z,16F28+VCL-ECU1(剛買二手還沒用過) : 喜歡拍風景等旅遊題材, : 大部分時候攝影環境不算嚴苛, : 最近深深感受到全幅機的畫面效果看起來就是莫名很好, : 但已經入手很多鏡頭,要跳坑好麻煩 : 爬了一些文研究, : 全幅主要差異在需要高感光的環境、在廣角及淺景深散景、畫質上有優勢 : 但假如在光線良好的戶外,是否理論上APSC開大光圈定焦或廣角也能弄出跟全幅很接近的畫面呢? : (畫質可能有差 但構圖可以一樣?) : 本身不太喜歡廣角變形所以廣角比較少碰, : 不太確定是不是自己在焦段上運用不足才導致覺得自己的作品有一點侷限性無法突破, : 還是真的APSC跟全幅就是有無法填補的落差 : 先謝謝大家不吝指教突破盲點 :) : 最近也想拍星空星軌、日出日落等等的題材, : 感受到目前機身似乎有所不足(不能接快門線、高iso表現不佳等) 考慮換機身所以有此疑 : 慮 :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7.131.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08412099.A.CD1.html
shisa: 你指的是DSLR的APSC? 總覺得佳能的EOSM較佳. 10/19 19:29
shisa: 還是指尼康無反沒有堅持APSC,選擇了1系列的一寸感光元件? 10/19 19:30
aa08175: 樓下43粉說APSC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10/19 19:37
keynote1: 這個時代還會花錢在攝影器材的都不會滿足於現有畫質,花 10/19 19:39
keynote1: 錢有理,敗家無罪。劇照那例子沒什麼好說的,相機的極限 10/19 19:40
shisa: 樓下全幅粉說APSC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10/19 19:40
keynote1: 早就超過我們日常所需,就算用M43拍得也絕不會差到哪 10/19 19:40
keynote1: 廠商會往能為他們帶來更大利潤的產品走,這絕對不會變 10/19 19:42
nekosgr93: 中片幅: 10/19 19:43
keynote1: 是那個"殘"中片幅嗎? 10/19 19:47
justin103: 樓主應該想說的是D2x/s時代跳D3,N家從aps-c晉升FF的事 10/19 23:26
justin103: ? 10/19 23:26
BF109Pilot: 應該說ff比較能容錯吧 跟比較能面對極端情況 10/20 01:21
h311013: 有減焦鏡可以用阿 10/20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