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不懂什麼叫做拍人文,不曉得有沒有誰可以告訴我「拍人文」的脈絡? 回一下這篇,是因為看到旁軸系統被提起。旁軸的觀景方式真有他的實用性, 我用之前製作的圖來解釋一下: https://i.imgur.com/EzA2Im8.jpg
旁軸觀景窗可以預先看到目標的行動,SLR觀景窗只能反應目前取景範圍, 這就是最大的差別。例如這張圖片,用旁軸觀景窗可以在貓跳之前察覺到, 如果用SLR架構,只能賭人跟相機的反應來追焦。 還有個比較前衛的概念,是我找文獻沒看到,卻從使用RF相機的攝影師訪談 看出端倪:旁軸系統會讓攝影師跟自己的作品有一種...客觀抽離的距離, 沒用過旁軸觀景相機可能會不懂我在說什麼,所以,有人有興趣我再寫吧。 ※ 引述《mightylin (mightlin)》之銘言: : 小弟我目前身上有一a7r+FE85mm 1.8 : 但拍過一整子人像之後,發現自己可能比較喜歡拍人文,所以在考慮FE35 2.8 或 55z1.8 : 或 2470z f4之間做選擇因為自己還是學生所以可能會考慮二手或水貨的 : 但也有朋友建議我要不全部出掉換一台leica m6 或 m8 再加一隻福倫達的鏡頭,慢慢享 : 受旁軸相機的感覺 : 兩方我聽起來都很心動,想請教版上的大大們有什麼意見 : 手機排版,如有傷眼非常抱歉 如果M6都考慮,我推薦富士的X100/XPro系統,之前寫的XPro2觀景窗文章: https://goo.gl/Zm1eY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3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12725823.A.DC8.html
WJYY: 想聽 12/08 17:58
rock74710: 是傳說中的認證攝影師大大! 拜 12/08 19:04
很感謝台灣跟日本多位先賢的賞識我才能被認證
megsamp: 我還是比較想知道甚麼叫做他媽的"拍人文" 12/08 19:36
Derp: 我很好奇什麼是客觀抽離@@ 12/08 19:48
好,我稍做整理再po
KasmirLo: 可能有得等了 原原PO發文到現在四天了完全射後不理 12/08 19:53
PF30: 笑了 12/08 20:28
changmada: 人文 就是拍人 ,文化就是跟人有關一切事物 12/08 21:18
changmada: 原po也有在推文中回應了 並不是射後不理 12/08 21:21
GalacticEcho: 不知道人文攝影,你可以查Humanistic Photography, 12/08 21:22
GalacticEcho: 而不是對你不了解的事情如此傲慢. 12/08 21:22
誠心提問讓您不開心,真是抱歉
changmada: 原po要是拿eos m或gf7這類廉價機來問 想必就沒人酸了 12/08 21:25
fatotaku: 我覺得旁軸很像觀察-設下陷阱-捕捉,別有一番趣味 12/08 21:33
lantieheuser: 我發現好像很多人對人文這兩個字的內涵頗不清楚.:P 12/08 21:47
lantieheuser: 重點是說了也不聽,聽了也不想。 12/08 21:52
lantieheuser: 還是繼續挖鼻孔擺出:你說甚麼的姿態。 12/08 21:52
KasmirLo: 噢是說他沒回他到底是要拍什麼人文 12/08 21:59
KasmirLo: 另外想問那 Enviromental portrait 算人文嗎 12/08 22:03
lantieheuser: 不是。肖像就是肖像,拍攝的重點是人物,而非文化活 12/08 22:18
lantieheuser: 動。 12/08 22:18
原來您的回答在原文的推文,沒有特別看推文真是失敬,期待您 直接回一篇 然而我還是有著一些系統性的疑問想請教,人文攝影與環境人像 是平行關係還是從屬關係?人活攝影跟活動攝影又是什麼關係? 或是有沒有哪個攝影師以「人文攝影師」著稱? 人文攝影跟紀實攝影,是不是同一件事?
KasmirLo: 恩恩謝謝>< 12/08 22:21
※ 編輯: EthanLinFoto (114.136.118.125), 12/08/2017 22:40:03
lantieheuser: 舉例來說:同樣是 Cosplay,你側重的是這個活動,還 12/08 22:24
lantieheuser: 是 Cosplayer 的擺拍。你在同一個對象上會展現出不 12/08 22:25
lantieheuser: 同的風格和內容。 12/08 22:26
lantieheuser: 先簡單回答幾點:人文攝影和環境肖像沒有關係,這我 12/08 22:56
lantieheuser: 在上面的推文解釋過了。至於人文攝影和紀實攝影的 12/08 22:57
lantieheuser: 聯繫:事實上這是兩個緯度上的分類,就像形狀和色彩 12/08 22:57
lantieheuser: 一樣。一個著名的案例是 Arthur Rothstein 幫美國農 12/08 22:58
lantieheuser: 業保障局拍的紀實照片中移動了一塊牛頭骨。我們要討 12/08 22:59
lantieheuser: 論的並不是他造假這件事。而是:這照片是紀實照片, 12/08 23:00
lantieheuser: 但並不是人文攝影。紀實簡單地說是功能分類,人文簡 12/08 23:00
lantieheuser: 單地說是內容分類。它們可以交錯,但不是在同一個緯 12/08 23:01
lantieheuser: 度上的不同類別。 12/08 23:01
sckirin693: 菜鳥如我想知道+1一直喜歡pro1大於xt2,有點不知如何 12/09 04:35
sckirin693: 形容.. 12/09 04:35
wayne0301: 想知道旁軸系統的概念,似乎可用在敘述故事的照片。小 12/09 07:41
wayne0301: 弟我認為不管哪種攝影都是人文攝影,因為都是以人的角 12/09 07:41
wayne0301: 度去拍的,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12/09 07:41
lantieheuser: 所有攝影都是人文活動,但並非所有攝影都是人文攝影 12/09 08:01
lantieheuser: 前者的人文指涉攝影本身,後者的人文指涉攝影內容。 12/09 08:02
lantieheuser: 意即:如果你退後一步去拍正在拍照的攝影師,這就是 12/09 08:03
lantieheuser: 人文攝影。 12/09 08:03
lantieheuser: 關於旁軸:其實我試過在 LCD 上另外畫個取景框;犧 12/09 08:10
lantieheuser: 牲一些畫素,用視角大的鏡頭去取小視角畫面,坦白說 12/09 08:10
lantieheuser: 能達到和旁軸相似的"功能性"。但也只有功能性;畢竟 12/09 08:11
lantieheuser: 人是感官動物,摸著機械旁軸機身的拍攝體驗是不一樣 12/09 08:12
lantieheuser: 的。 12/09 08:12
wayne0301: 謝謝樓上大大的提點 12/09 09:12
kof: 感謝lan大的分析 12/09 09:30
tyf99: 這只要外接個打鳥瞄準器就行了啊,視野還更廣 12/09 12:19
lantieheuser: 那不是得在外接的瞄準器上面畫個取景框? 12/09 19:16
lantieheuser: 我當時是算好畫在保護貼上直接貼機背 LCD。 12/09 19:17
tyf99: 右眼取景窗,左眼瞄準器 https://imgur.com/y9e3SAv 12/09 19:56
lantieheuser: 有機會試試,不過像我這種反應不好的應會慢半拍.:P 12/09 20:30
EthanLinFoto: 謝謝L大的解釋。旁軸相關後續我再寫 12/12 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