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之銘言: : 拍攝高度專注 高張力 : 充滿力度及肢體表現的體育賽事 : 一直是我很喜歡的題材 : 但是他也是門檻最高的一個題目 : 目前手上有一隻70-200 f2.8小黑七 : 用1.5 crop 去拍攝 : 室內球場的近端還ok : 遠端就稍嫌不足了 : 因此想購入1.4倍增鏡 : 可用光圈會降到4.0 焦長280 : 或是買騰龍100-400 F4.5-6.3 : 或是騰龍 70-300 F4.0-5.6 : 倍增鏡跟70-300預算差不多 : 100-400 最貴 : 可用光圈是倍增鏡最好 : 因為用D810 iso 沒辦法拉太高 : 快門用200 : iso能接受是1600極限了 : 有限預算下只能這樣考慮了 : 其他300定 400定的 : 真的不是可以負擔的價位 : 請問有用過的先進可以分享一下看法嗎 : 非常感謝 我的D3100可用ISO是1600 所以我想D810應該不止這個數字 看狀況,100-400運用靈活度較低 要捕捉近一點的畫面得換鏡頭 70-300跟70-200 + 1.4X 決戰點除了光圈外,個人覺得 更重要的是合焦速度 這對拍動態而言很重要 再回到增倍鏡這邊 選到合適得很重要 增倍鏡本質是個凹透鏡 (大陸那邊真的有人DIY把凹透鏡塞進去 XD) 也就是所謂的Barlow lens,以延伸鏡組焦段 是個輕便高彈性的方案 不過原本的鏡頭已經有像差 增倍鏡自己也會有光學像差 兩者加再一起,有增無減 除了光圈變小外 也會有大家說的畫質減損 重點來了,要找對畫質減損小的增倍鏡 有趣的是,相機廠與鏡頭廠後期的產品 其鏡組較為突出,支援度很低 而一些鏡組較後方的,支援度較高 但 光學有趣的地方就是 有失有得 鏡組較接近鏡頭後玉者,光線凹折程度可以較小 反之,可用空間較短,凹折程度就得較大,影響較劇 先前有用過通用度高的增倍鏡 嗯......光圈可能得縮個2級才可用 回到實例分享 個人拍賽事用的夥伴是 SIGMA 50-150 f/2.8搭配SIGMA 2X EX 這個增倍鏡基本上是專武,手邊其他鏡頭不可用 就是因為其鏡組相當突出 XD MotoGP 就算是雨天光線較弱 這樣的搭配依然可以勝任 https://flic.kr/p/G4P9XB U12少棒 日間賽 不會拉風箱 https://photos.app.goo.gl/c73mtmDwF5wBkmWO2 https://photos.app.goo.gl/5cINkcoHqJvpFlMg2 CPBL 夜間賽 增倍鏡勉勉強強 常拉風箱 所以沒多久 就拆下以50-150本體拍攝之 https://photos.app.goo.gl/zmD42neCAR8FwAIw1 https://photos.app.goo.gl/pQnTz0EUlltfkL4j2 個人覺得衝原廠對應的增倍鏡 效果應該不會減損到非常明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02.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13437520.A.6B3.html
s93rm6: 推照片~ 12/17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