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圖多,建議點網誌好讀版: http://immian.com/sony-24-70mm-f28-gm-review/ 以下PTT版全文: 『若說要在 GM 系列中選一顆最具代表性的鏡頭,我想就是 24-70mm F2.8 GM 了吧!」 Sony 在整個 A7 世代中總共推出了 20 餘顆全片幅 FE 鏡頭,如果說以 A7R II 的推出作為前期與後期的劃分,我會認為前期的代表作是這顆被稱為神鏡的 Sony FE 55mm F1.8 ZA,後期的代表作則非 FE 24-70mm F2.8 GM 莫屬。 「G Master」首見於 2016 年二月,Sony 發表了一系列三顆 G-Master 鏡頭,即後來我們所知的「GM」,在首發的三顆 GM 中,24-70mm F2.8 GM 是其中最多人感興趣也最受注目的一顆,不僅在於其標準變焦的定位,這顆大三元鏡也成為衡量 Sony FE 系統是否能勝任職業用途的主要指標。 ========================= Sony 24-70mm F2.8 GM 開箱 =========================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45_20.jpg
2016 年推出,採用 13 群 18 枚鏡片設計,最近對焦距離 38cm,放大倍率 0.24x,濾鏡口徑 82mm,具備 9 枚圓形光圈,重量 886g,上市時的售價是 67,980 元。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15_18.jpg
82mm 的口徑,前玉相當巨大,鍍膜與 Sony 大多數的現代鏡頭相同都是綠色。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20_67.jpg
工程塑料鏡身、軟橡膠材質對焦環與變焦環。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25_76.jpg
紅色 G,乃「GM」正字標記。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26_57.jpg
整顆鏡頭的操作鈕,僅只有「對焦固定鈕」以及「AF/MF 切換鈕」,未搭載 OSS 光學防手震機構。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30_64.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36_62.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41_63.jpg
身為如此高等級的鏡頭,但令人覺得遺憾的卻是越南製造…。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49_76.jpg
霸氣十足的花型遮光罩,罕見的加上了遮光罩釋放鈕,但這顆按鈕是突起表面而沒有做內凹處理,操作上相對容易誤觸。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51_46.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47_43.jpg
這顆鏡頭拿在手上,不禁會讓人覺得:Sony 應該是完全沒在考慮小型化這件事吧?沒在開玩笑的大體積與 82mm 口徑,無論是裝在 A7R II 或是 A9 身上都顯得相當巨大。 ============================ 24-70 GM、24-105 G、24-70 ZA ============================ 這顆鏡頭有多大呢?應該這麼說,以同樣全片幅 24-70mm F2.8 大三元鏡來比較,Sony 24-70 GM 比 Canon 24-70 F2.8 L II 長,比 Nikon 24-70 F2.8 VR 短,也就是說相較於 DSLR 的鏡頭 Sony 24-70 GM 完全沒有體積優勢,而如果拿 Sony 既有的變焦鏡來看,結果也很有趣: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53_26.jpg
由左至右,分別是 24-70mm F2.8 GM、24-105mm F4 G OSS、24-70mm F4 ZA,三顆鏡頭幾乎是呈等比例放大加長,不只體積如此,價格上的排列也是 GM > G > ZA。 裝上遮光罩的比較: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55_78.jpg
Sony 24-70mm F2.8 GM 實拍照片 以下實拍照片皆為機身 X.Fine Jpeg 直出,測試機身為 A7R II,除縮圖之外未經任何後製軟體修圖,少數照片有輕微裁切與水平校正。 網路上的許多評測,大多是著墨在這顆鏡頭的畫質與高水準表現,但撇除這顆鏡頭所肩負的穩定性與可靠性,24-70mm F2.8 GM 最主要的特點,還是在於那非常均衡且協調的照片表現,是一顆表現柔順,個性也相對容易相處的鏡頭,搭配 A7R II 這類較新世代的機身,在晴天下非常容易拍出色調通透討喜的照片。 「想拍出畫質不妥協且最高標準的照片,就靠它了吧!」 如此的信賴感,正是選擇這顆鏡頭最大的原因。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202_41.jpg
▲24mm f/8 1/400s ISO 10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143_64.jpg
▲70mm f/2.8 1/1000s ISO 10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149_48.jpg
▲33mm f/8 1/250s ISO 10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146_44.jpg
▲39mm f/8 1/125s ISO 100,Sony A7R II 或許與所有相機系統的 24-70mm F2.8 鏡頭相較,這顆 GM 在畫質上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但在規格數據之外、形而上的表現卻相當擅長,清麗淡雅或是濃而不艷,皆屬 24-70mm F2.8 GM 完整駕馭的範圍,令人稍稍回想起了古早 Minolta G 鏡的色彩表現,雖然是相差好幾個世代的產物,但所追求的目的還是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132_84.jpg
▲38mm f/9 1/100s ISO 10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605_64.jpg
▲34mm f/8 1/80s ISO 100,Sony A7R II(水平校正)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203_46.jpg
▲24mm f/4 1/4s ISO 500,Sony A7R II 完全逆光,直打太陽時表現也相當出色。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142_27.jpg
▲24mm f/13 1/125s ISO 160,Sony A7R II ==== 街拍 ==== 雖然在對焦性能上的表現出色,不過受限於重量與不易攜帶的體積,街拍題材並不算是這顆鏡頭的長項。若非執著於散景與發色,在街拍的題材上我可能會選擇 FE 28mm F2.0、FE 35mm F2.8 ZA、FE 55mm F1.8 ZA、FE 85mm F1.8 這類容易攜帶的輕便鏡頭。 因工作之故,我採訪過幾位婚攝,他們對 24-70 GM 的評價大多相當正面,搭配 A7R II、A9、A7R3 的表現很理想,但如果要我非得選一顆工作用的鏡頭,我可能還是會選 24-105mm F4 G OSS 而非 GM,原因是因為 24-105 畫質雖稱不上頂尖,但表現已足敷工作使用,重量與攜帶便利性亦勝過 GM;但反之,但如果考量到「只能去一次且只能帶一顆鏡頭」的情境,24-70mm F2.8 GM 無疑仍舊是第一選。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754_54.jpg
▲35mm f/5.6 1/500s ISO 125,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741_41.jpg
▲30mm f/4 1/30s ISO 160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745_49.jpg
▲24mm f/2.8 1/15s ISO 640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800_88.jpg
▲70mm f/8 1/80s ISO 10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738_66.jpg
▲40mm f/5.6 1/30s ISO 2000,Sony A7R II(少量裁切、水平校正)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757_64.jpg
▲70mm f/7.1 1/2000s ISO 80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743_100.jpg
▲70mm f/3.5 1/15s ISO 125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753_97.jpg
▲35mm f/2.8 1/15s ISO 640,Sony A7R II(少量裁切、水平校正)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2126_50.jpg
▲70mm f/4.5 1/15s ISO 2000,Sony A7R II ==== 食記 ==== 這顆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38cm,望遠端的放大倍率 0.24x,放大倍率雖不算是特別出色,但以 Sony 變焦鏡頭來說已算是前段班了,在室內拍攝美食時除了顏色上的表現不錯,散景也讓人滿意。 但要說這顆鏡頭拍美食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於它是 Sony 標準變焦鏡中,拍攝近攝題材時畫質最優秀的選擇,70mm 望遠端的畫質遠超 24-70mm F4 ZA 好幾條街,同時也非 24-105mm F4 G OSS 能及。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3219_23.jpg
▲51mm f/2.8 1/15s ISO 8000,Sony A7R II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3217_65.jpg
▲70mm f/3.2 1/15s ISO 200,Sony A7R II 然而不具備 OSS 防手震始終是最大的缺憾,即便具備機身防手震,但在 50~70mm 中望遠端安全快門大約 1/13s 就是極限,稍稍影響了在昏暗餐廳拍攝的能力,不過既然有 Sony 強大的感光元件做後盾,ISO 就給它放心地開高吧。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3221_76.jpg
▲67mm f/2.8 1/15s ISO 8000,Sony A7R II 下面這張 ISO 可是開到了 12800………雖說不追求直出的話,大可 Under 2EV 拉回也不會差多少,但意外的是縮圖雜訊倒還可接受。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3223_72.jpg
▲39mm f/2.8 1/13s ISO 12800,Sony A7R II ================== 優秀畫質的代價是… ================== Sony 在既有的「ZA」與「G」之後,額外推出的高階鏡「GM」系列,個人認為除了在畫質的提升外,最主要的著重重點應是在散景與整體畫面的平衡性。當然,要獲得這樣的拍攝品質代價自然不低,撇除較高昂的售價不說,光是這樣的重量與體積,在想帶出門隨拍時就會讓人有些猶豫。 Sony 在早期鏡頭的策略是盡可能地縮小「整個系統」的體積,例如 24-70mm F4 ZA、55mm F1.8 ZA 乃至於 APS-C 的 24mm F1.8 ZA 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但比較可惜的是,Sony 在後期推出的鏡頭上很明顯的是以畫質優先,相對捨棄了系統整體的平衡性,24-70mm F2.8 GM 在搭配 A9、A7R3 以前的機身時相當不容易握持,配重也不盡理想。 http://img.immian.com/20180101200728_31.jpg
在 Sony 標準鏡的選擇上,這顆鏡頭無論就畫質、散景、顏色的表現上都很難令人忘懷,現有的 24-105 F4 G 以及 24-70 F4 ZA 亦無法取代 24-70 GM 的地位,若說需要一個相對可靠、沒有懸念的最佳畫質,GM 毫無疑問仍然是原廠鏡頭中的唯一選。 這顆鏡頭的價值,一部分在規格之外、其形而上的存在意義,例如顏色、散景、照片的協調感與色調的通透度,甚至是心理上的可靠感、可工作性,這樣的印象亦可外溢至整個 FE 系統乃至於整個 Sony 的相機品牌。 若說有什麼最大的缺憾,就在「雖然長得如此巨大,但卻沒有 OSS 防手震」這點上了 — 或者,該說它是 Sony 唯一一顆沒有配備 OSS 的標準變焦鏡,24-70 F4 ZA 有,新推出的 24-105 F4 G 有,旅遊鏡 24-240 F3.5-6.3 有,最便宜的 KIT 28-70mm F3.5-5.6 也有,甚至連 APS-C 的 16-70 F4 ZA、NEX 時代的 KIT 鏡 18-55 F3.5-5.6(已停產)也不缺鏡頭防手震…只能說 Sony 的原則還真是很難猜透啊! ==== 優點 優秀的畫質、柔順的散景、怡人的色彩表現…光學上難有讓人挑惕之處。 ==== 缺點 少了 OSS 防手震、售價較高、體積比 DSLR 三元鏡還大,攜帶不易,除了重還是重。 == 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實測 計劃進行中XD http://immian.com/category/photography/sony/ 下一顆預計來寫 90 Macr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71.1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14891026.A.7BC.html
hakosaki: 土豪阿.....但用心推 01/02 19:23
kawashimaai3: 日本的電子產業似乎整體外移了,日製會越來越少 01/02 19:33
lyphard121: 精彩推 01/02 19:50
seths: 我也好哈這顆阿...還在猶豫直上這顆還是先來顆55 1.8.. 01/02 19:59
desanz: 文章我沒看 但我佩服你照片拍的很有質感xd 01/02 20:03
Furch: 當然先來顆55 1.8啊!神鏡不是叫假的 01/02 20:12
seths: 主要是拍了一段時間 發現2470這個焦段 好像就是少了些什麼 01/02 20:30
seths: 謝謝F大~那就來找找吧XDD 01/02 20:30
rjhowmanyo: 這顆鏡頭真的很神 推一個 01/02 21:29
E6300: 拍起來跟28-70 有九成像 01/02 21:39
valkyriea: 55 1.8真的是神鏡。2470GM一直不忍下手就是因為重量 01/02 22:40
valkyriea: 2470GM要是能少個200g我就會不小心手滑買了 01/02 22:41
Furch: 真的太大太重,我也受不了 01/02 23:42
Xenogamer: 好想要 但沒$ 01/02 23:46
ferrinatice: 越南製造的不行嗎?很多標榜日本製造的還不全都是外 01/03 00:49
ferrinatice: 勞在日本製造,每次看到有人歧視東南亞就很無言,如 01/03 00:49
ferrinatice: 果能拿出東南亞QC比較差的證據我就閉嘴 01/03 00:49
ferrinatice: 文章很用心,補推 01/03 00:56
倒也不是歧視東南亞,如果一顆六萬多的鏡頭是MIC我也會覺得可惜啊.... 畢竟日本人自己也把MIJ當成最高品質的保證,一顆當家鏡皇有這樣的期許也不過分啊QQ
moulinrouge: 牛排是 flat iron 嗎(劃錯重點) 01/03 06:54
完全正確XD
musichong100: 應該說之前中國蘭拓所做評測,對24-70內70端常出現 01/03 08:43
musichong100: 畫質不佳的現象,3管內有2管如此(當初應該是泰國製 01/03 08:43
musichong100: );並不能說太吹捧日製多佳多佳,只是被長期好品 01/03 08:43
musichong100: 質養慣,外移他處製造所產生的缺點就被放大檢視了。 01/03 08:43
alankaren: 少200g就是24105G啦XD 01/03 10:56
Furch: 少200g 差不多就是24-105 沒錯XDD 01/03 11:06
※ 編輯: Furch (36.226.71.117), 01/03/2018 11:08:17
ferrinatice: 其實我也不該扣你帽子說你歧視,抱歉 01/03 11:19
soarling: 推一個 01/03 11:29
sat800g: 推 01/03 11:34
fssmiling: 推推,拍得真好 01/03 12:21
seths: 常聽到這管的問題就是長焦端組裝品質不良指的是到底什麼啊 01/03 12:26
seths: ~?確定是組裝造成的? 01/03 12:26
Furch: 可能光軸偏移之類的吧 01/03 12:30
canandmap: 光軸偏移是組裝時就會產生的問題嗎?一般來說不都是有碰 01/03 12:51
canandmap: 撞到才有可能? 01/03 12:51
Furch: 如果鏡組設計上沒有足夠的防呆,確實可能在組裝時光軸不正 01/03 12:56
Furch: 但這樣的狀況在新鏡頭上很少了,古早的老鏡一拆了就超難裝 01/03 12:57
Furch: 但這也不一定,像是NRC就常常在修24-70的光軸問題 01/03 13:06
Furch: (上面那行是說 Nikon 24-70) 01/03 13:06
n61208: Flat Iron不太好吃... XD https://i.imgur.com/KKpG8yB.jp 01/03 13:37
n61208: g 01/03 13:37
n61208: https://i.imgur.com/oSGHdZX.jpg 01/03 13:37
valentinee: 我想看16-35 F2.8 GM開箱 01/03 14:10
Furch: Flat Iorn 變難吃了...原本還不錯的說 01/03 14:40
Furch: 1635GM 要等等了 還沒這麼快@@ 01/03 15:16
elliotku: 期待90微開箱,正猶豫要買90微還是55.8帶去日本,但又 01/03 21:21
elliotku: 有手動老鏡50.4可用,很猶豫先買哪個XD 01/03 21:21
Furch: 我的話建議兩顆都買XD 但出國應該55優先吧 01/03 21:34
linpo1206: .1 .2 .3 .4 .5 .6 .7 .8 .9 01/03 22:44
foofinger: 羨慕噓 01/03 23:56
penny31029: 光軸問題好像去年10月以後的鏡頭已經解掉了,不過也 01/04 01:08
penny31029: 造成無忌上面現在鏡頭開箱就拍個電池看看銳利度XD 01/04 01:09
penny31029: 這次24-105是MIC的反而變成僅次於MIJ最好的產地了 01/04 01:12
tacowzj: 請問sony鏡頭可以知道出廠日期? 01/04 07:35
應該無法...
Squallhuang: 現在改越南製?手上兩顆序號187開頭都還是泰國製。 01/04 07:55
對不起我筆誤@@ 是泰國製造才對 ※ 編輯: Furch (124.219.45.253), 01/04/2018 16:33:44
Tristan0918: 推推 01/04 17:24
seths: 先不說改掉了沒,也沒辦法從鏡身看年份,這樣去買還真是有 01/04 18:03
seths: 點抖吧,變成還是要測啊 01/04 18:03
Squallhuang: http://i.imgur.com/edy0uck.jpg 外盒有可能是出廠日 01/04 19:50
Squallhuang: 期的標記。左側推定2017.11出廠的序號,比右側推定20 01/04 19:50
Squallhuang: 17.12出廠的序號前面(1870xxx vs 1872xxx) 01/04 19:50
Squallhuang: http://i.imgur.com/cBjBRpq.jpg 另一顆FE28外盒也有 01/04 19:53
Squallhuang: 類似的標註。 01/04 19:53
seths: 謝謝大大,所以得看盒子就好 01/04 23:34
tacowzj: 所以越晚買理論上越安全(誤) 01/05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