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inds811012 (winds811012是音量咬牙?3)》之銘言: : 目前鎖定APS-C的微單眼 : 之所以不考慮一般單眼是因為了解自己 : 若體積太大 最後一定懶得帶出門 : 而微單眼算是衡量過後可接受的體積大小(有考慮鏡頭的體積了) 假如很在乎體積的話,那你可能要慢慢去考慮各家的定焦鏡頭了. 以富士為例,XF 18mm XF27mm再大一點大概就23mm F2 35mm F2 這些鏡頭全新平輸大概都會在萬元左右 不過這是在你買完KIT鏡後再依照你KIT鏡常拍的焦段去做選擇就好.... : 另一方面也是考量到預算 : 預算在20K左右 : 這裡的預算是指機身加kit鏡 : 至於後續的鏡頭打算等kit鏡玩出心得 : 再進行擴充 : 此外 : 盡量以全新為主 : 因為過去相機皆是買二手 : 這次想要體驗開箱的樂趣 : 但若有二手超值的組合也是可以列入考慮 : 拍照的需求(純考慮機身+kit鏡部分) : 1.風景(大自然為主) : 由於風景通常需要等效24mm以下廣角鏡 : 但礙於預算這部分以後再擴充 假如你要便宜的超廣角,其實七工匠有出12mm F2.8手動鏡頭 不到4000元,表現當然比不上萬元鏡,不過超廣角鏡很容易達成泛焦條件條件 : 2.夜景 : 最近愛上拍夜景、星芒等等 : 我知道鏡頭有影響還有漸層鏡等等(這部分也是以後有錢再說) 這東西最好有個腳架會比較好... 不過好的腳架也不便宜 : 3.景+人像 : 這部分似乎用kit鏡就能達成(不考慮畫質的話) : 有考慮購入餅乾鏡 : 以上需求順序是:風景>人像>夜景 : 夜景不強求 : 因為需要更大成本 : 目前看上的相機有 : 3.Cannon eos M6+ 1545mm : 2017年初的相機 : 未來購買鏡頭會相對比較便宜 : 但鏡頭選擇不多 : 雖然轉接EF鏡會多很多選擇 : 但體積及重量讓我不考慮轉接 這組合是假如你要全部原廠鏡 那這組合會是最便宜得,11-22萬元左右 沒記錯前幾天有看到CANON還發表了9-18mm的鏡頭專利 : 4.FUJIFILM X-A3 16-50mm : 也是算新的機種 : 不過使用的是一般CMOS : 購買鏡頭也是相對較貴 雖然X-A3使用一般的CMOS但其實還滿多人喜歡它的調性與發色... 這個在01好像有人討論過。 富士的廣角選擇已定焦較多 ZEISS 12mm Samyang 12mm 還有上面七工匠的12mm 最後是原廠的14mm 變焦的話,目前是10-24mm今年年中會有8-16mm F2.8 不過價格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163.1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15202131.A.2F3.html
darktt: 我覺得富士的鏡頭價格還好,但是機身就很貴了 01/06 09:33
要CP可能就要選中階了,X-T20其實還不錯。 X-PRO2就真的比較貴一點。
frog20605: 富士鏡頭素質還算對得起它的價格 他就沒什麼平價鏡 01/06 10:01
對,相較於CANON真的少了不少.. 只能希望他們把大三元8-16補完後會回頭出一些平價的了
kme: 富士鏡頭普遍質素不錯,但就沒有平價高CP值鏡這樣 01/06 10:08
kslxd: 我覺得三款變焦都不錯啊(xf1855 xc1650 xc50230) 01/06 10:20
50-230聽說真的不錯,只是我比較少拍望遠端,沒入手..
qss05: 應該說富士很在意使用體驗,所以沒什麼入門鏡,不過富士的 01/06 10:28
qss05: 機身性能也沒人家好,主打高品質拍照也沒錯,硬要跟人家拼 01/06 10:28
qss05: ,最後弄個四不像更慘 01/06 10:28
其實就我自己用過的富士機身來說,我覺得已經夠用的說。 ※ 編輯: smileahpain (36.227.163.115), 01/06/2018 10:53:41
fishenos: 想順便問一下,最近想收EF-M 11-22,還是等9-18的這個? 01/06 11:54
canandmap: 推XT-20 01/06 12:09
Beanie: 富 01/06 12:09
Beanie: 士18-55 2.8-4比起其他家的F4變焦鏡都要平價 01/06 12:09
nickname1o1: 9-18 只是專利,連發表都沒有 01/06 12:14
badaseases: 其他家的f4好像也只有1670啊…1670焦段涵蓋範圍更廣… 01/06 13:21
shisa: 焦段範圍涵蓋更廣的代價是價錢乘二...蔡司小藍標-無價. 01/06 14:44
badaseases: 我只是想說明規格不同的鏡頭哪能這樣直接比價格...我 01/06 15:36
badaseases: 不覺得1670比較好,但是也不會覺得1855贏過它...說185 01/06 15:36
badaseases: 5比其它F4平價之前,是不是也要想想1855缺了什麼 01/06 15:36
shisa: 恩恩的確在規格上是各有優劣. 01/06 15:54
shisa: 不過這兩顆擺出來,價錢、光圈、邊角畫質還是會讓人推薦FUJI 01/06 15:56
shisa: 而不是索尼. 索尼在APSC上總是不甚著力. 01/06 15:57
badaseases: 我是沒要推SONY啦...但是選系統也不是只有比鏡頭的價 01/06 19:49
badaseases: 錢光圈與邊角畫質對吧? 而且那句其他家的F4不覺得問題 01/06 19:49
badaseases: 很大嗎? 挑自己光圈好的優點,無視別人焦段好的優點, 01/06 19:49
badaseases: 要說便宜又只看自己優點的話,那P家不也有顆1260(廣角 01/06 19:49
badaseases: 端f/3.5那顆),這顆跟1855一樣因為KIT組的關係所以便 01/06 19:49
badaseases: 宜,還多了防塵滴,防手震也更好 01/06 19:49
qss05: 不過光圈要同級的話就要跟leica那顆比了…考慮到光圈富士 01/06 20:29
qss05: 那顆是真的相對價錢較低 01/06 20:29
shisa: 我以為我們只討論APSC..所以說"其他家F4"我沒想到M43跟FF。 01/06 22:14
shisa: 我倒是很懷念SIGMA的17-70跟NIKON的18-70 XD 01/06 22:16
shisa: 不過這裡我也是推SONY,富士X-A系列太不耐操了。 01/06 22:18
tyf99: Leica 24-90 超棒的.. 01/06 22:44
strike5566: 富士機身除了沒防手震 還有什麼明顯輸的點嗎? 戰機 01/06 22:44
strike5566: 身性能的是多久沒碰過富士的相機了? 01/06 22:44
badaseases: 你以為討論的是APS-C? 我怎麼覺得標題就是寫微單... 01/07 09:19
badaseases: 富士機身怎麼會沒有明顯輸的點呢? 握感普遍不夠好,翻 01/07 09:23
badaseases: 轉螢幕角度不夠 01/07 09:23
1.原本發問者的內文一開始就有提到要APS-C微單(第二段) 2.我實際去握不認為X-PRO2、X-T2握感有啥不夠的問題。 3.X-T2的翻轉方式與其他家MILC不同,他能翻到的位置其他家未必翻的到,這樣有輸? ※ 編輯: smileahpain (36.227.163.115), 01/07/2018 10:02:20 ※ 編輯: smileahpain (36.227.163.115), 01/07/2018 10:05:29
shisa: 原PO就X-A3最多X-T20的預算,不太可能直上X-T2吧? 01/07 11:32
shisa: 不過APSC無反有哪些握感好的? 只有M5了吧! 01/07 11:34
shisa: 不過M5的翻轉角度...有點微妙阿,大是很大啦,但是迷之難用。 01/07 11:35
shisa: 而且原PO考慮的X-A3翻轉角度180,有比這更大的角度嗎? 01/07 11:36
badaseases: 我不是回原PO你 01/08 01:17
badaseases: 側翻螢幕就比上翻180度有更多角度 01/08 01:18
shisa: 呃...討論範圍差太多啦XD 結果最後買了a5100 01/08 13:07